心理学家魏斯曼等人的研究表明,大约四分之一的人一生中曾有过抑郁。中小学生的抑郁是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一些不良的情景或事件的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不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的表现,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持久稳定的。
研究表明,抑郁情绪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外部环境的负性事件和压力,如学习或升学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环境不好等。二是个体内部的人格特点和心理过程。
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认知和评价因素。青少年时期,由于个体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看问题容易片面和极端,常常不能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现实。有抑郁情绪的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评价往往是偏离或歪曲的。第二,归因因素。有抑郁情绪倾向的人对失败或不利的情况作归因时,往往认为失败是自己造成的,原因是比较稳定的。
第三,自主性因素。有抑郁倾向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控制感低,因而自我评价低,这样就导致个人不敢开阔自己的行动范围,行为模式僵化,思维不开阔,其结果是无法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于是进一步强化了消极的自我评价,时间一长,很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抑郁会消磨掉孩子的斗志,会埋没孩子的才华,使孩子失去爱与交往的能力,因此,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消除抑郁。那么,怎样消除抑郁呢?
教会孩子客观地评价自己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座特耳菲神殿,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人,认识自己。”喻意是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也暗含了人认识自己的困难。认识自己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面是评价自己。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
指导孩子善于根据实际调整个人期望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对成功的期望有多大,那么失败时的失望也就有多大。孩子们面临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种种问题,有的人情绪乐观开朗,有的人情绪易于抑郁,期望在这里发挥着巨大作用。教孩子树立切合实际的期望,就可以减少抑郁情绪的产生。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在孩子面临事件时为孩子提供支持、安慰、辅助和信息,有效地避免孩子抑郁情绪的产生和恶化。研究证明,青春期同伴间的交往和沟通可以大大降低青春期所带来的麻烦和困扰。这是因为都是同龄人,有共同的发展任务,遭遇共同的危机和困难,广泛的交流会给他们以归属感、安全感和力量。
教孩子学会适当地发泄情绪情绪既然是生活的一个方面,就应当使它有一个适当表现的机会。无论喜、怒、哀、乐,正常人都有,不能也不必要加以抑制。有人在激动的时候,做些消耗体能的运动或活动,可以释放出积聚在身体中的紧张能量。有人在情绪不安的时候,找要好的朋友谈谈,倾吐心中郁闷,把话说出来之后,心情会平静许多;或者用文字、图画、音乐来发泄情绪;或者借用旅行来使自己离开那些容易引起激动的环境,避免心理上的纷扰。
教孩子学会观察事物积极的一面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就会留下不同的印象。很多表面看上去会使人生气或悲伤的事件,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另一个观点去看,就可以发现其中那些正面的积极的意义。同样是半瓶水,悲观的人会说:“唉!只剩半瓶水了!”而乐观的人则会说:“噢!还有半瓶水呢!”这就是两种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10.鼓励孩子克服胆怯心理
温馨提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难免要碰到一些无法预测、无法避免、无法理解和解释的事物。如果这些未知事物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那么就会引发人们深深的恐惧。
胆怯就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的胆小、畏缩。胆怯现象在孩子的生活中非常普遍。过度的胆怯心理不但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与学习,而且对孩子的成长极其有害。
胆怯大多是由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引起的。凡是无法预计、解释和理解的事物都容易使人胆怯,这也正是儿童惧怕黑暗和陌生人的原因。
胆怯者与人打交道时,一说话就脸红、心慌;一见陌生人就紧张;在人多的时候不敢说话,不愿说话,眼睛不敢看人;在一些公共场合特别拘束,手脚不知往哪里放,说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局促不安等。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呢?
帮助孩子寻找产生胆怯的原因胆怯从产生的原因上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气质性胆怯,即生来性格比较内向,气质比较沉稳,不愿与陌生人打交道,一旦交往起来,也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认识性胆怯,即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患得患失,生怕自己的言行被别人笑话,没有十分的把握不会轻易说话或行动,久而久之,则不愿与人接触;挫折性胆怯,即本来性格比较开朗,交往也积极主动,但在实际中遭到打击,因此变得消极被动了。
帮助孩子加强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不要过分追求安全感,放下思想包袱,勇敢地参与社会活动,培养自己不怕冒险的精神。
鼓励孩子走向社会要鼓励孩子走向社会走向人群,多和别人交往,特别是与性格比较开朗的同龄人交往。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孩子应依靠个人的努力,积极克服自身存在的弱点,避免因胆怯所造成的心理紧张,消除消极的自我逃避式的心理防御。
11.引导孩子走出孤独的樊篱
孤独是一般人都有的心理体验。有孤独心理的孩子往往性格孤僻,害怕交往,莫名其妙地封闭内心,对其学习与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
进入青春期,许多孩子的“自我觉醒”使他们的视线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心深处,他们自以为成熟了,长大了,可以独立自主了,然而在做许多事情时,实际能力又达不到,加之社会上的成人、老师、父母仍把他们当孩子看待,这使他们备感委屈并由此产生不能被人理解的孤独和烦恼。
当然,青春期孤独、烦恼的出现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它标志着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但如果经常陷入孤独和烦恼中难以控制和自拔则是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果由此产生苦闷、抑郁甚至出现逃学、出走、暴力行为、自杀轻生等,那就很危险了。
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往往感到自己没有亲密的朋友可以与之交谈,没有可以使自己感到高兴的事,甚至感到自己与世隔绝,内心充满了失落与孤寂。由孤独感还可以引发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有的甚至悲观厌世而走上轻生的道路。性格敏感、多疑、羞涩、易怒,行为上则表现为试图引起别人注意的抗拒行为。
孩子产生孤独的原因孩子产生孤独的心理,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①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处于生命发展过程中从不成熟走向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中,他们的实践范围在逐步扩大,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也在迅速加强,于是开始积极地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愿再盲目地依从父母。他们力图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和追随,但现实又让他们心生不安。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多数青少年积极与同龄人交往,但也有少部分人站在人群外观望或不屑于与同龄人交往,唯我独尊;或害怕增加不安全感而紧张不适,从而转向自我内心的交流。
②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几近成熟,这有力地促进了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已基本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他们常会产生关于自己的许多独特的想法和憧憬,发现自己心灵中的美,也看到自己心灵中的丑。由于青少年自尊心的增强,个人隐私范围逐渐扩大,往往担心自己的某些方面会被人耻笑,于是便小心地在心中构筑起一道围墙,锁住自己内心的秘密。
③孤独与外界因素有关比如更换住址、更换生活环境,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不熟悉,容易使孩子感到孤独。
④孩子的个性所致性格外向的人把个人的兴趣主要转向自我以外的外界事物、人和周围环境,这种人就不易感到孤独;性格内向的人把个人的兴趣转向深邃的内心世界,则易感到孤独。
帮助孩子走出孤独父母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引导孩子应尽量多和别人交往温馨提示展现自己是克服孤独的最佳药方,总是设法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则会在孤独的路上越走越远。
密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要使人际关系冷淡化和疏远化。交友要发自内心,没有从心灵上动员起来,勉勉强强地去交际,那只是一种多余的形式,是一种掩饰内心孤独的幌子,不会有真正的心灵沟通。
②教孩子应尽量缩小和同伴之间的差异既不要做脱离群体、高高在上的“超人”,也不要做脱离群体、索然独居的“怪人”,从文化修养到兴趣爱好各个方面,应该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因此,对人做到坦诚相见,就容易得到相同的待遇。只有对人信任才能取悦于人,才能获得对方对自己的信任。人们常说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就是这个道理。
③应尽量增进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对孩子多加体贴和帮助,尽量填平两代人之间在思想感情上的“代沟”。
④对孩子说不应该害怕孤独诗人布洛克说得好:“一个懂得孤独或至少在孤独中思考过自己的人,才会更加心胸坦荡,也更能理解别人不能理解的事情。”这说明人们应理解孤独的人,信任孤独的人,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孤独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从而沿着坦诚的路走出孤独。
12.引导孩子清除人格发展障碍
当今许多孩子都存在着人格障碍的倾向和表现,特别是中学生的表现更为突出。
用心理疗法治疗孩子的人格发展障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还应依孩子发生障碍的不同类型“对症下药”。
人格障碍旧称病态人格,指因个体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而导致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形成特殊的行为模式,在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上发生异常,并且影响了个体社交和职业(学业)功能,造成社会适应不良。
对于孩子而言,其人格发展障碍主要包括如下类型,父母应多加注意。
冲动型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特点,表现为忍耐性极差,易激怒,情绪诱发后强度甚大,失去自控能力,不考虑后果,出现短时间的冲动行为,谩骂或伤人毁物,违反校规甚至法规,也可能自伤,事后有悔恨情绪;平时人际关系、学习等无明显异常或完全正常;冲动行为较难预测,在行动受阻或受批评时易发。
偏执型以猜疑和固执为主要特点。表现为普遍地毫无根据地怀疑别人,如认为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敌意或轻蔑,无端怀疑自己的同学或朋友不可靠,认为自己被人利用或损害,呈现一种过分的自我保护或警惕;病态嫉妒,对同学或他人的成功都有受伤害感;过分自负,总认为自己正确,总要求别人尊重、重视自己,好争辩、固执、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和被说服;缺乏热情与同情,对艺术类业余活动少有兴趣,缺乏幽默感,不爱与别人开玩笑。
强迫型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表现为做任何事都要十全十美,按部就班,注意细节,忽视全局,往往影响任务的完成;“程序化”、循规蹈矩,违反“程序”或规矩就不要或重做;过分严肃、谨慎、犹豫不决、害怕作决定;常有不安全感,穷思竭虑,反复考虑计划、行动是否得当,反复检查核对,唯恐出错;坚持己见,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方式做事,对别人做事不放心;少幽默,少愉快感,悔恨内疚多。
癔症型又称表演型,以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行吸引别人的注意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喜形于色、表情夸张且丰富,如同演戏,矫揉造作,但感情体验肤浅、脆弱,波动性大;以自我为中心、爱交际、好表现,渴望吸引别人注意,渴望表扬和同情,女生易产生情感幻觉,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并利用情感相要挟;过分外表化,思维肤浅,不习惯逻辑思维,易受暗示,凭猜测和直觉判断,言语不可靠,不注意细节,显得天真幼稚。
分裂型以孤僻离群和冷漠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回避交往,离群独处,我行我素而自得其乐;好沉思与幻想,缺乏行动;情感冷淡、僵硬,缺乏热情、同情与幽默,难以与别人建立情感联系,少朋友更无知心朋友;对表扬和批评、自己对别人的影响以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均不关心。
父母应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其人格发展障碍呢?
家教箴言孩子的人格发展障碍不仅对他们的在校适应、接受教育和自身发展有很多不良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成为产生其他心理障碍的原因,家长应予以重视。
首先,父母应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人格弱点,并可对孩子进行必要的人格测查和具体的事件分析,启发孩子的自知,并鼓励孩子努力克服自身的这些不正常行为和意识,这是一种认知疗法。
其次,父母还可通过各种行为矫正法改变孩子不恰当的行为方式;或者通过心理训练增强和健全孩子的自我意识,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来达到矫正和治疗的目的。家长也可以通过与老师学校的协调配合,改善学生的外部环境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进行必要的辅助与支持,来巩固对孩子的治疗矫正效果。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极速发展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不易抵抗各种毒品和侵袭,而且他们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也不足,对“黄”、“赌”这些毒害人们心灵的精神鸦片也难以抵制其强大的诱惑,为杜绝各类毒品对孩子的危害,做父母的应有的放矢,为孩子在心理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洪”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