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高工作效率、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国民经济各部门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可以迅速科学地组织各种生产活动,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节约能源资源消费。在美国,有人估计,如果实现信息网络化,每个家庭都设家庭终端,一部分人可以在家办公,交通能源大约可节省40%;如果靠电话、传真、上网等代替面谈业务,则交通能源可节省60%。现代城市信息的价值在于它能高速超越空间障碍,缩短人们的劳动时间,节约资源,创造人们从事各项活动前所未有的方便和高效率。
3.推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当今世界正在兴起一场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要标志的高新技术革命。通信被视为这场高新技术革命的先行,电子计算机与通信密切结合,信息处理与信息传递系统融为一体,出现了数据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等新的通信手段,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越发展、越现代化,对传递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种信息的需求就越迫切,通信的重要作用也就越明显。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信息产业收入已上升到占国民经济收入的20%以上。所以,世界各国都将邮电通信建设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予以优先发展。
(二)数字城市概念
数字城市,也称为网络城市,或智能城市,确切地说应为信息城市。它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也是城市各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全过程。具体地说,数字城市就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将整个城市涉及的各方面信息,包括地理环境、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及人文资源等等,以数字的形式进行采集和获取,通过计算机统一存储和再现。高度综合地将城市信息数字化,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促进城市规划模拟仿真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生产办公自动化、城市商务电子化、政府决策智能化、交通管理自动化、教育管理和社会保障管理、社区管理信息化以及城市治安管理预警化等,实现各专业系统的资源共享、交流和综合,减少城市资源浪费和功能重叠。数字城市是实现城市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和特征,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几乎涵盖城市生产与生活的所有管理方面和经济层面。
数字城市的核心内容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城市相关发展理论,广泛、深入、有效地为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服务,使分散、孤立的系统和个人连接成为相互协同的有机整体,促进城市有机化、整体化发展。数字城市是未来城市生存方式的全新理念,它将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工作模式的根本转变。建设数字城市,可以提高城市行政管理水平,有效配置管理城市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文资源),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城市源于数字地球的战略构想。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的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讲演中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广泛的关注与反响。戈尔把“数字地球”定义为:“一个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和三维的地球的表示。”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地球,是美国继“星球大战”和“信息高速公路”之后又一个全球性的战略计划。而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地处理地球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城市是地球表面人口、经济、科技、信息最密集的地区,也是数字地球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因而,数字城市是建设数字地球构想的基础和重要地区,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对此强调:“城市是充满信息和技能的地方,因此城市变得更有价值不足为奇。”参见1998年5月5日《参考消息》(转引自1998年5月4日美国《商业周刊》)。数字城市一旦建成,它将在城市经济发展,开拓市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效率和工作水平,打击犯罪,防灾减灾,处理突发事件,改善环境和市民生活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可以说,数字城市为进一步全面认识物质世界打开了新的视野,并提供了全新的城市多方面的调控手段。
信息化城市的总体框架,一般包括承载各类信息化应用的高速、宽带城市信息网络(物理网络和公用信息平台)、保障数字城市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政策法规以及支持集成化应用的技术标准,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一系列信息化应用工程。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职能交通、电子银行、电子医院、电子图书馆、网上学校、网上社区、网上影院等等。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数字城市建设是以经济信息化为中心,以电子商务为热点,以社区智能化为基础。它是21世纪人类社会最大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特别是优先开发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应用系统。建设数字城市,必须要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做支撑,架构完善的体系。如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输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与计算机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业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体系、法规与财经体系等。
信息化城市离不开建立与健全完整、统一的法规和制度体系。为了保障信息社会的规范化发展,许多国家与地区都制定并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如美国有《政府信息公开法》、《个人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法》等,德国有《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俄罗斯有《政府信息公开法》等。对此,中国正在起草《电信法》。
(三)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营造信息化城市、智能城市,是当今世界先进城市追求的目标,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目前,信息化城市在中国已受到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应该说,数字潮已经在中国登陆。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城市政府把建设信息化城市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计划,提到议事日程。如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特大城市先后举办了不同规模的数字化论坛。2000年5月,北京主办了“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同年6月,上海主办了“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通过了《上海宣言》,建立了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网站;2001年5月,该论坛在上海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讨论城市信息化问题。2001年6月,武汉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新江汉大学联合召开了“数字城市研讨会”,针对创建信息化城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2001年11月,北京市举办了“中国国际城市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术展览会暨中国国际城市信息化建设(市长)论坛”。
一系列的数字理论研讨活动,推动了中国信息化城市的营造。国内一些较发达的先进城市纷纷提出一些说法不同的建设信息化城市的口号。在北京,“数字北京”工程已被列为北京市实施技术创新的重点项目,并首先从中关村开始试点,大步推进。在上海市,1994年提出“城市信息化”的崭新命题,至1996年已完成信息港立体工程;“上海市公务网”于2002年基本建成,到2005年已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等,并建成世界超大城市中最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形成世界上城市用户量最大的“三网联合”(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手机上网”城域市场;拥有世界大城市中发行量最大的社会保障、公共交通IC卡“一卡通”;金融信息化基本上实现与国际接轨,远程医疗等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有较大发展。此外,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厦门、济南、昆明、沈阳、武汉等城市也都提出和制定了“数字城市”的计划及实施方案,许多城市都把城市信息化、构筑数字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但从总体情况看,目前中国城市信息化水平仍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先进城市。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突破性进展,信息化城市的发展将会不断出现新的趋势。第一,信息基础设施将会呈现高速化、宽带化,“三网合一”化,信息交换就近化,光缆、微波及蜂窝、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天地一体化。第二,信息化城市的信息表现形式将从文本形式的信息、二维城市数字地图和风景画向真三维的数字空间发展。第三,信息化城市中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信息系统将从单项的专业应用系统向纵向(不同级政府之间)和横向(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综合集成的一体化应用系统发展。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将从事务处理发展到网络化、智能化决策支持。第四,信息化城市中服务于市民学习、生活和娱乐的网上学校、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网上社会、网上影院、视频点播等将得到开发和进一步发展。第五,信息化城市建设将从经济发达的特大、大中城市扩展到一般城市和城镇,信息化城镇将逐渐形成热潮,跨城市间的信息化城市建设将会展开,逐渐形成虚拟城市带。
当代中国的信息化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技术、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有先进技术作为支撑,又需要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机制、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作保障。同时,需要大力培养信息化人才,进行网络化教育,普遍提高市民信息素质,加深对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认识。相信21世纪的中国将会有一大批以崭新面貌和姿态面世的信息化城市。
§§§第四节建设城市人居环境
一、人居环境科学概说
(一)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
人居环境是指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和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在空间上,人居环境又可分为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工建筑系统两大部分。人居环境科学,是当代世界新兴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中国著名建筑学者吴良镛院士在深入研究希腊建筑师道萨迪亚斯(C A Doxiadis)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人类聚居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问题。他指出,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以下述诸方面为最基本的前提:
1.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
2.大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
3.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古语所云“天人合一”。
4.人居环境内容复杂。人在人居环境中结成社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努力创造宜人居住地(建筑),并进一步形成更大规模、更为复杂的支撑网络。
5.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同时,他还指出,构成人居环境的内容为五大系统:①自然系统,指气候、水、土地、植物、动物、地理、地形、环境分析、资源、土地利用等;②人类系统,主要指作为个体的聚居者,侧重于对物质的需求与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有关的机制及原理、理论的分析;③社会系统,主要指公共管理和法律、社会关系、人口趋势、文化特征、社会分化、经济发展、健康和福利等;④居住系统,主要指住宅、社区设施、城市中心等;⑤支撑系统,主要指人类住区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自来水、能源和污水处理,交通系统——公路、航空、铁路以及通信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物质环境规划等。
吴良镛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全面介绍和分析了道萨迪亚斯的思想及其理论的形成过程。他指出,人类聚居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而不是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仅仅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某一个侧面。创立人居环境学科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与发展,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群体不断增加和扩展的条件下,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这方面的理论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亦须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借鉴人类聚居学的成就,高起点发展新的学术观念,全面建立人居环境科学。1996年6月,《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指出:“在我们迈向21世纪的时候,我们憧憬着可持续的人类住区,企盼着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倡议正视这个不可多得的、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挑战。让我们共同来建设这个世界,使每个人有一个安全的家,能过上有尊严、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
武汉大学教授陈望衡在《城市——我们的家》一文中提出,城市应该是人的家,而且是最幸福的家。城市居住功能的最高层次是“乐居”。他说:“关于居住我认为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宜居;第二个层次是利居;第三个层次是乐居。”宜居这个层面主要是关于人的生存,它首先指的是生态质量怎样。利居,一是生活方便;二是创业方便。而乐居则是环境的最高标准,主要有:第一,景观很优美,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第二,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第三,个性特色鲜明。
(二)城市人居环境概念
中国学者关于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升温。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理解,是指城市居民的居住和社区环境;广义理解,是指城市中各种维护人类活动所需的物质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环境。它不仅包括城市居民居住与活动的有形空间,而且还包括贯穿于其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概括地说,城市人居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交往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环境等五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含众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