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廖立有一定才干,诸葛亮曾把他和庞统并称为“楚之良才”,曾任巴郡太守,后为长水校尉。他自命不凡,恃才自傲,以为自己是诸葛亮第二,应参与掌管朝政。后发展到“诽谤先帝,疵毁众臣”,使群臣不和。还诋毁诸葛亮的用人方针,指责诸葛亮任用的官吏是“俗吏”,将领是“小子”,在群臣中造成恶劣影响。为此,诸葛亮向后主上表,揭露了廖立的罪行,并将他罢官,流放到汶山郡。这篇奏表约写于公元224年。
长水校尉廖立,坐自贵大,臧否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诽谤先帝,疵毁众臣。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部伍分明者,立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何足言!”凡如是者不可胜数。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托在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耶?《三国志》卷四十《蜀志·廖立传》。
【译文】
长水校尉廖立,恃才自大,对群臣妄加评论,公然扬言国家不任用有德才声望的人,而任用平庸无能的官吏,还辱骂统率大军的将领都是小子。他诽谤先帝,诋毁群臣。有人称赞国家军队精干,军纪严明,廖立听后扬起头,望着屋顶,愤恨发怒地说:“这何值一提!”像这样的事不知有多少次。扰乱羊群的羊,都能造成危害,何况廖立身居高位,一般人怎能识破他的真伪呢?
【注释】
校尉:武职名,汉武帝初置八校尉,即中垒、屯将、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是西汉时掌管特种军队的将领。廖立:武陵临阮人,刘备领荆州牧后,先后任长沙太守、巴陵太守。刘备称汉中王时,以廖立为侍中。刘禅即位后,任为长水校尉。
坐自贵大:恃才自大。
臧否:品评,褒贬。
贤达:贤能通达之人。这里指有才德声望的人。俗吏:平庸无能的官吏。
疵毁(cī-):指责缺点,加以诋毁。
简练:精选训练。这里意思是精干。
部伍:部曲行伍,指部队。部伍分明:指军纪严明。
愤咤(-zhà):愤怒叫骂。作色:脸上变色,指生气。
托:处在。托在大位:指身居高位。
中人:平常人。中人以下:指一般的人。
(又弹廖立表)
【题解】
这是诸葛亮弹劾廖立的又一篇奏表。表文历数廖立在辅助先帝刘备时的问题和被后主刘禅任为长水校尉后居功自傲的表现。可见廖立自命不凡,终遭罢官,不是偶然的。
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守长沙则开门就敌,领巴郡则有闇昧闒茸其事,随大将军则诽谤讥呵,侍梓宫则挟刃断人头于梓宫之侧。陛下即位之后,普增职号,立随比为将军,面语臣曰:“我何宜在诸将军中!不表我为卿,上当在五校!”臣答:“将军者,随大比耳。至于卿者,正方亦未为卿也。且宜处五校。”自是之后,怏怏怀恨。○《三国志》卷四十《蜀志·廖立传》裴注引《诸葛亮集》。
【译文】
廖立侍奉先帝没有忠孝之心,他镇守长沙时遭到敌人袭击就弃城而逃,让敌人轻易入城,治理巴郡又愚昧无能,把政事搞得杂乱不堪,跟随大军行动就诽谤和讥讽别人,为先帝守灵竟敢在灵柩旁边持刀杀人。陛下继承帝位后,普遍提高官员的职位,廖立经过考核也被任命为将军,他竟然当面对我说:“我怎么能列位于那些将军当中,不上表推荐我为卿,仅仅让我居于五校尉这一级!”我答复他说:“任命将军,是要经过考查的。至于卿,李严还不是卿啊,何况你还只能位居五校尉这一级。”从这以后,他就很不服气,怀恨在心。
【注释】
奉:侍奉,辅助。
开门就敌:指刘备任廖立为长沙太守后,孙权于建安二十年派吕蒙袭击荆州三郡,廖立未加抵抗,就弃城而逃的事。
领巴郡:指廖立作巴郡太守。巴郡:郡治在今重庆市。闇昧:愚昧。闒茸(tǎ rǒng):杂乱。
大将军:大军。“将”疑为衍字。讥诃:讽刺,责骂。
梓宫:帝后所用以梓木制的棺材。这里指刘备的灵柩。
职号:指职位。
随比:经过考查或考试。随:顺,经过。比:考校,考查。将军:官名。汉代设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前将军、后将军,位次上卿。征战时所加名号不一,也不常设。
卿:官名,位在将军之上。周制,宗周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级。秦汉有九卿,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上:卢弼《三国志集解》:“李慈铭曰‘上’疑作‘止’。”可从。五校:即五校尉。为古代军中官职,位次将军。西汉置中垒、屯将、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东汉裁并为屯将、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刘禅即位后,任廖立为长水校尉。
大比:指三年对官吏进行一次考核或考试,以选贤任能。
正方:李严的字。当时李严任中都护,留驻永安,统领内外军事。
怏怏:不服气,不满意。
(弹李严表)
【题解】
李严年轻时就“苟利其身”,私心极重。与诸葛亮共同辅佐后主刘禅后,处事仍不以国事为重。在规劝、批评均无效果之后,诸葛亮上表弹劾他,并引用当地老百姓为他编的谚语,揭露他的问题。奏表内容大部分失传,这里所见仅为残存的几句。
严少为郡职吏,用情深尅,苟利其身。乡里为严谚曰:“难可狎,李鳞甲。”○《太平御览》卷四百九十六。
【译文】
李严年轻时曾在郡里作吏员,他待人刻薄狠毒,只管为自己谋利,当地老百姓为他编了一句谚语:“多么难以亲近啊,李严像鳞甲一样太滑”。
【注释】
严:李严,字正方,南阳人,后改名李平,蜀汉高级官员。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与诸葛亮同受遗诏辅佐刘禅,地位仅次于诸葛亮。
用情:用心,居心。深尅:刻薄,严峻。
苟:只管,只要。
乡里:同乡人。
可:能,可以。狎:亲近。
鳞甲:本指有甲的鱼龟等水族,这里比喻李严巧诈奸猾,难以信赖。
(弹李平表)
【题解】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大败魏军于卤城。负责供应军需物资的李平(原名李严,于公元230年改名李平),因雨运粮困难,竟假传圣旨,要诸葛亮退军。诸葛亮退军后,他一面责问诸葛亮“军粮饶足,何以便归?”一面又表奏后主,谎称退军是假,是用的诱敌之计。诸葛亮查清李平弄虚作假,贻误军机的罪行后,向后主上了这篇奏表,披露了他的罪行,并将他罢官为民,流放到梓潼郡。
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三国志》卷四十《蜀志·李严传》。
【译文】
自从先帝去世后,李平就把精力放在经营家业上,他喜好小恩小惠,追求自身安逸和名位,不忧虑国家大事。当我准备北伐曹魏,希望调集李平的部分军队去镇守汉中时,李平极力刁难,无所顾忌,丝毫没有率部前往的意思,反而要求划益州东部的五郡建立巴州,并自任刺史。去年我打算西征,准备派李平去主管汉中的事务,他却主张要像司马懿等人一样享有设立办事机关、自行任命官员的权力。我深知李平卑劣的用意,是想借出兵的机会逼迫我,从而为自己谋取私利,因此我上表举荐其子李丰主管江州,给予优厚的待遇,来完成当时的军事部署。李平到汉中后,我委派他主持汉中军政事务,各级官员都责怪我待他太宽厚。正是因为复兴汉室、统一全国的大业还未完成,汉室正处在多灾多难的时刻,斥责李平的错误,倒不如赞扬他的优点。当时我认为他的心思仅仅在于追名逐利,却没有料到他竟然这样是非颠倒。如果事情再延误下去,必然会导致灾祸和失败,这都怪我眼光不敏锐,再多说反而会增加我的罪过。
【注释】
所在:存在的地方,意思是“在……上面”。
尚:尊崇。这里意思是喜好。
北出:指出兵北伐曹魏。
汉中:郡、府名。战国楚地,秦惠文王后十三年置汉中郡,隋、唐及元代有所变置,明改汉中府,公元1913年废。故治在今陕西省南郑县。
穷难:极力强调困难。穷:终极。这里意思是极力。纵横:恣肆横行,无所顾忌。
巴州:地名,今重庆市(即原四川东部地区)。刺史:州的最高长官。李平曾要求划川东五郡(大部为今重庆市辖区)为巴州,由他自任刺史。
西征:指公元230年诸葛亮准备出兵祁山,而祁山在汉中西部,故称西征。
主督:主持并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