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字是很难说出口的,但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去拒绝别人。在不误解意思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少用生硬的否定词,把拒绝的话说得委婉一点,这样既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伤害别人的面子,彼此和和气气,何乐而不为呢?
顾及脸面,尊重式拒绝
拒绝别人时,要顾及对方的尊严。因为自尊心,人皆有之。无论一个人的地位、职务多高,成就多大,都会关心外界对他的评价。由于外界评价的性质、强度和方式不同,人们会相应作出不同的反应,并对交际过程及其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通常的规律是:尊之则悦,不尊则哀。也就是说,当得到肯定的评价时,人们的自尊心理得到满足,便会产生一种成功的情绪体验,表现出欢愉乐观和兴奋激动的心情,进而“投桃报李”,对满足自己自尊欲望的人产生好感和亲近力,并采取积极的合作态度,交际随之向成功的方向发展。反之,当人们不受尊重,受到不公正的评价时,便会产生失落感、不满和愤怒情绪,进而出现对抗姿态,使交际产生危机。
顾及对方的尊严是拒绝别人时必不可少的注意事项。
某校在评定职称时,由于高级职称的名额有限,一位年龄较大的教师未能评上。他听说了这一消息后,就向一位负责职称评定的校长打听情况。校长考虑到工作迟早要做,便和这位老教师促膝交谈。
校长:哟,老×,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老师:校长,我想知道这次评高级职称我有希望吗?
校长:老×,先喝杯茶,抽支烟。我们慢慢聊,最近身体怎么样?
老师:身体还说得过去。
校长:老教师可是我们学校的宝贵财富,年轻教师还要靠你们帮带呢!
老师: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会尽力的。可这次评定职称,你看我能否……
校长:不管这次评上评不上,我们都要依靠像你这样的老教师。你经验丰富,教学也比较得法,学生反映也挺好。我想,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你说呢?
老师:是啊!
校长:这次评职称是第一次进行,历史遗留的问题较多,可僧多粥少,有些教师这次暂时还很难如愿,要等到下一次。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谅解。但不管怎样,我们会尊重并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尤其是你们这些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
老教师在告辞时,心里感觉热乎乎的,他知道自己这次评上高级职称的希望不大,但因为自身得到了别人的尊重,成绩受到了别人的肯定,所以能接受那样的结果。用他对校长的话讲:“只要能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即使评不上我也不会有情绪的,请放心。”
在社交场合上,无论是举止还是言语,都应尊重他人。即使在拒绝别人的时候,也要顾及对方的尊严。因为尊严是一个人活着的脸面,如果失去了尊严,就如同当众被扇了耳光一样,会让人记恨在心。相反,如果你说话时非常注意他人的脸面,把拒绝的原因往自己身上揽,顾全了别人的尊严,那么别人即使知道你是在拒绝他,心里也会喜欢你。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美言在前,缓冲式拒绝
对于他人的话,人们总会表现出情感反应。如果先说让人高兴的话,即使马上接着说些使人生气的话,对方也能以欣然的态度继续听。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拒绝不受喜欢的对象。
有一个乐师,被熟人邀请到某夜总会乐队工作。乐师嫌薪水低,打算立即拒绝,但想起以往受过对方照顾,不便断然拒绝,于是,他心生一计,先说些笑话,然后一本正经地说:“如果能使夜总会生意兴隆,即使奉献生命,在下也在所不辞。”
此时夜总会老板自然还是一副笑脸。乐师抓住机会立刻板起面孔说:“你觉得什么地方好笑?我知道你笑我。你看扁我,不尊重我,这次协议不用再提了,再见!”
这样,乐师假装生气,转身便走。老板却不知该如何应对,虽生悔意,但为时已晚。
因此,面对不喜欢的对象,要出其不意地敲他一下,以此拒绝对方。若缺乏机会,不妨参照上例,制造机会,先使对方兴高采烈,然后趁对方缺乏心理准备时,找到借口及时退出,达到拒绝的目的。
拒绝对方的提议时,说些好听的话也需要看场合和时机。如果对方和你关系不错,提出的要求也不是非常苛刻,你试图拒绝时就可以讲好听的话;但是如果对方是不法之徒,又提出一些违背原则的要求,如果你再去讲软话,他就会觉得你害怕他,即使你要表示拒绝,他也不会给你机会了。
20世纪60年代末的法国,一所大学的教室里正在上课,一群学生运动积极分子闯了进来,使上课的教授手足无措。当着班上学生的面,教授想显示一点宽容和善解人意的风度,就决定先听一下学生运动分子讲些什么之后再去说服他们。
结果他的善良想法完全落空,学生们乘势向他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把课堂搅得一团糟,再也上不成课了。并且这之后只要他上课就有激进派的学生出现在课堂上,就这样毫无宁日地持续了一年。
从这一教训中,教授悟到一条法则,即若无意接受对方,最好别想去说服他,一开始就应该阻止他:“你们这是妨碍教学,赶快从教室里出去,与课堂无关的事,让我们课后再说!”
假如再发生一次同样的事,教授能否应付得了呢?就算他显示出了拒绝的态度,学生也会毫不理会地攻击他。如果一点也不去听学生的质问,一开始就踩住话头,至少不会给对方以可乘之机,也不致于弄得一年时间都上不好课!
不过现在社会,属于原则性错误的要求已经越来越少,更多的还是朋友间的帮忙或者亲戚的帮忙。这样的拒绝就别忘记说些好听的话。
拒绝之前先说点与拒绝无关的话,这种欲抑先扬的方式,可以给人一个心理缓冲和铺垫,让拒绝不至于显得太直接和僵硬。
借用他人,盾牌式拒绝
有的时候,你根本不用绞尽脑汁去想那些拐弯抹角的拒绝方式,就能把“不”字直接说出口,并且切断所有后路,让对方无法采取别的方式再对你进攻。不过,你需要借用“别人的意思”。
某造纸厂的推销员到一所大学推销纸张,推销员找到他熟悉的这个大学的总务处长,恳求他订货。总务处长彬彬有礼地说:“实在对不起,我们学校已同某国营造纸厂签了长期购买合同,学校规定不再向其他任何单位购买纸张了,我也只能按照规定办事了。”
拒绝不是总务处长的意思,责任已经全部推到“学校”那里,学校的规定谁也无法违反,事情就这么简单。
以别人的身份表示拒绝,这种方法看似推卸责任,却很容易被人理解:既然对方爱莫能助,也就不便再勉强。
一位主妇说,巧妙拒绝的艺术使她一次又一次获得了宁静。每当推销员找上门来,她便彬彬有礼但态度坚决地说:“谢谢您来推销,但是我丈夫不让我在家门口买任何东西。请你理解我做妻子的难处。”这样,推销员会因为被拒绝的并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而减少了被拒绝的不快。
人处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互相制约的因素有很多,为什么不选择一个盾牌来挡一挡呢?如:有人求你办事,假如你是领导成员之一,你可以说,我们单位是集体领导,像刚才的事,需要大家讨论才能决定。不过,这件事恐怕很难通过,最好还是别抱什么希望。如果你实在要坚持的话,待大家讨论后再说,我个人说了不算数。这就是推托其词,把矛盾引向了另外的地方,意思是:我不是不给你办,而是我决定不了。托人者听到这样的话,一般都会打退堂鼓。
一个年轻的物资销售员经常与客户在酒桌上打交道,长此以往,他觉得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已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喝太多酒了。可应酬中又免不了要喝酒,怎么办呢?后来他想到一个妙计。每当客户劝他多喝点的时候,他便诙谐地说:“诸位仁兄还不知道吧,我家里那位可是一个母老虎,我这么酒气熏天地回去,万一她河东狮吼起来,我还不得跪搓衣板啊?”
他这么一说,客户觉得他既诚恳又可爱,自然就不再多劝了。
每个人都可以在必要时虚构一个“后台老板”,把自己的意愿都归到他身上,适当地弱化自己的地位,表现出一种对决策的无权控制,从而全身而退,不但拒绝的效果立竿见影,对方也无法进一步提要求。
当然这一招也不能乱用,最好是用来拒绝陌生人或者是不很熟悉的人,比如某个推销员或者刚认识的一个还不清楚底细的朋友。如果是很熟悉的朋友你也借别人的嘴巴来拒绝,让朋友知道了,会觉得你不够真诚,从而让你的形象大打折扣。另外,如果大家对你的底细都很了解,知道你妻子温柔贤惠、一向只听你的话,你还说你妻子是河东狮吼的悍妇,这不但不真诚,还有可能传到你妻子的耳朵里,影响感情。
所以利用别人的意思来拒绝也要注意使用方式,最好对方不认识你说的这个人,你借用的这个人跟你的关系又很密切,这样才能把拒绝做好。
自我贬低,友好式拒绝
有很多既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又浪费时间与精力的活动,我们必须进行拒绝。这时,可以采用自我贬低的方法来拒绝,在玩笑的气氛中拒绝他人,使自己全身而退。比如,朋友想邀你一起去玩电子游戏,你就可以说:“我们都是好朋友了,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玩了几年一直玩得不像样,你们看了都会觉得扫兴,为了不影响你们的兴致,我还是不去为好。”又比如说,在同学聚会的时候,你确实不会喝酒,你可以说:“我是爸妈的乖儿子,在家里面又没有什么地位,要是喝了酒,那回去后肯定会被我爸揍死的,甚至还会被我妈骂死,你们就饶了我吧。”同时,你还可以举一些其他的事例进行说明,或者找一些比较好的借口来增强这种自我贬低的效果。
上班族会用到“自我贬低”的场合有以下三种:
第一,有不想做的事。例如打杂般的工作、很花时间的工作或单调的工作等,还有像公司运动会之类的内部活动。像这种情形便有不少人会用“我不会呀!”或“我对这方面不擅长!”等理由,来把不想做的事巧妙地推掉。
第二,拒绝他人的请求。当别人找上你,希望你能帮他的忙时,你很难直接说“不”吧!因此便以“我很想帮你,可是我自己也没有那个能力”来婉转拒绝。拒绝别人这种事,很难直接以“我不愿意”这种态度来拒绝,这样很可能会让对方怀恨在心。因此,若是用能力也就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原因来拒绝(想帮你,可是帮不了)的话,拒绝起来便容易多了。
第三,降低自己的期待值。一个人若能得到他人的高度期待,固然值得高兴,但压力也会随之而来。因为万一失败,受到高度期待的人,所带给其他人的冲击性会愈大。
因此,借由表现出自己的无能来降低期待值,万一将来失败,自己的形象也不会下降得太多;相反的,如果成功,反而会得到预期之外的肯定。
但是“自我贬低”不宜过度,如果使用过度,很容易给人留下“无能”“不可靠”的印象。而当自己反过来想求人帮忙时,被拒绝的概率也会大幅提高。因此要注意,“自我贬低”绝对不要使用过度。
诙谐言语,愉快式拒绝
有一位“妻管严”,被老婆命令周末大扫除。正好几个同事约他去钓鱼,他只好回答:“其实我是个钓鱼迷,很想去的。可成家以后,周末就经常被没收了啊!”同事们听后哈哈大笑,也就不再勉强他了。
用幽默的方式拒绝别人,有时可以故作神秘、深沉,然后突然点破,让对方在毫无准备的大笑中接受拒绝。
有时候拒绝的话像是胡搅蛮缠,但因为它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就在起到拒绝目的的同时,让别人很愉快地接受了。
意大利音乐家罗西尼生于1792年2月29日,因为每4年才有一个闰年,所以等他过第18个生日时,他已72岁。他说这样可以省去许多麻烦。
在过生日的前一天,一些朋友来告诉他,他们集资了两万法郎,要为他立一座纪念碑。他听了以后说:“浪费钱财!给我这笔钱,我自己站在那里好了!”
罗西尼本不同意朋友们的做法,但他没有正面回绝,而是提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给我这笔钱,我自己站在那里好了!”含蓄地指出朋友的做法太奢侈,点明其不合理性。
此外,还可以用假设的方法,虚拟出一个可能的结果,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而这个结果正好是你拒绝的理由。这样,不仅不至于引起不快,还可能给对方以一定的启发。
一位演技很好、姿色出众但学历不高的女演员,对萧伯纳的才华早就敬而仰之。她平时生活在众星拱月的环境中,多少有一些高傲,总以为自己应该嫁给天下最优秀的男人。某次宴会中,她和萧伯纳相遇了,她自信十足,以最迷人的音调向萧伯纳说:“如果以我的美貌,加上你的天才,生下一个孩子,一定是人类最最优秀的了!”
萧伯纳立刻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回答:“对极了。但是如果这孩子长成了我的貌和你的才,那将是怎样呢?”这位美女演员愣了一下子,终于明白了萧伯纳的拒绝之意。她失望地离开了,但一点也不恨萧伯纳,反而成了他的好朋友。
不管对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来说,拒绝别人的话总是不好说出口的,但拒绝的话又经常不得不说出口。这时不妨用幽默的方式说出拒绝的话,把对方遭到拒绝时的不愉快消除掉。
无论一个人的职业是什么,正当的幽默必能帮助他应付世事。幽默能使人发笑,博得他人的好感,缓和紧张的局面,用幽默的话来拒绝别人,别人也会平和地接受。
委婉暗示,外交式拒绝
对于那些诱使我们作出肯定答复,从而有益自己、不利他人的狡猾之辈,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大声说“不”;但是那些常来常往的身边人,或是跟我们工作利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他们提出的要求,我们虽然无法照办,但也不能生硬拒绝,而需要委婉地说“不”。
当美国跟苏联刚签署了《关于限制战略核武器的四个协定》后,随行的美国记者团就在莫斯科一家大宾馆里向基辛格打探情况。
“苏联一年能生产多少战略性导弹?”有记者问。“大概250枚。”基辛格回答。“那美国呢?美国有多少潜艇导弹配置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远程导弹配置分导式多弹头?”这个问题很尖锐很棘手。“我不很确定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远程导弹有多少。至于潜艇导弹,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是我有一个疑惑,不知这属不属于国家机密,因此我不能贸然回答。”基辛格微笑着向记者解释。“不属于国家机密,是对外公开的。”有记者自告奋勇为基辛格解除疑惑。“对外公开的?那你说是多少呢?”基辛格回应。
在场记者哄堂大笑,关于这个问题的提问也就不了了之。
基辛格拒绝回答导弹数目的提问非常巧妙,他没有采用那种大家惯见的外交辞令——“无可奉告”——而是佯装不知自己的回答是否涉嫌走漏国家机密,因此不能贸然回答,这样的拒绝就有理有节。而在记者紧追不舍的情形下,他又利用对方自相矛盾的说法,把问题推给了对方,从而回避了这一敏感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丘吉尔对领导英国人民配合盟军战胜法西斯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在他战后退位时,英国国会拟通过提案,为他塑造一尊铜像,陈列在公园,从而让英国人民不忘他的卓越功勋。丘吉尔听说了之后,认为这样做不妥,他说:“多谢大家的好意,可是我不喜欢鸟儿在我的铜像头上拉粪,还是请大家高抬贵手吧!”
丘吉尔的理由很有趣,当然他是在以开玩笑的方式委婉回绝。这种回绝方式很有人情味,给人的感觉很舒服,比说一通大道理效果要好得多。因为任何人听了丘吉尔的有趣声明,都很难狠下心来坚持己见。
除了政府官员,文学家也不乏外交官一样的拒绝技巧。
有一回,马克·吐温在邻居的图书室里发现了一本写得非常好的书,他就向邻居提出借回家看看。邻居也嗜书如命,不愿借,说自己的书不能离开图书室,只允许马克·吐温有空来坐坐,随便翻翻,这是他定的规矩。马克·吐温只好返回家中。
过了几天,这位邻居来马克·吐温家借锄草机。马克·吐温一看机会来了,就爽朗地表示:“当然可以!但是根据我的规矩,你只能在我的地里用它。”
当然这或许是马克·吐温的一句玩笑话,但如果他果真如此拒绝的话,也不能不说是很委婉、很巧妙的。
有时候拒绝不用说得特别直白,只要稍微暗示,别人就能明白你是答应还是拒绝。
朋友请求,选择式拒绝
答应帮别人办事,首先得看自己能不能办到,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可就有那么一些人不自量力,对别人请求帮助的事情一概承担下来,当然事情办好了什么事也没有,但如果办不好或只说不做,那就是不守信用,朋友就会埋怨。
一个权力很有限的人更应该注意,因为你有权,亲戚朋友托你办事的肯定不少。这时你应该讲点策略,不能轻易答应别人。有的朋友托你办的事可能不符合政策,这样的事最好不要允诺,而是当面跟朋友解释清楚,不要给朋友留下什么念头,不然,朋友会认为你不肯帮忙;有的朋友找你办的事可能不违反政策,但的确有难度,这就需要跟朋友说明,这事难度很大,只能试试,办成办不成很难说,让对方不要抱太大希望。这样做是给自己留后路,万一办不成,也好有个交代。
当然,对于那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还是答应朋友去办为好,但答应之后,无论如何也要办好,不可今天答应了,明天就忘了,不然待朋友找你时,你会很尴尬。
不要轻率地对朋友作出许诺,这并不是说一概不许诺,而是要三思而后行。尽量不要说“这事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了”之类的话,给自己留一点余地。顺口的承诺,是一根会勒紧自己脖子的绳索。
前几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曾演过这样一个小品:一个人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自己,假装自己很厉害,别人求他办事,不管有多大困难一概来者不拒。为了帮别人买两张卧铺票,不惜自己通宵排队,结果闹出了笑话……
对待朋友的要求,要注意分析,不能一概满足。因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满足,有可能会引火烧身。因此,必须搞清楚朋友的要求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是不是符合原则或规范。千万不能碍于情面,有求必应,有求必办,这样最后遭殃的还是自己。
对待朋友的要求,是否要拒绝,如何拒绝呢?下面几点可供你借鉴。
1.问清目的
朋友要求你帮助或希望与你合作完成某事时,你必须首先问清楚是什么事、动机是什么、目的何在。如果是正当的,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尽量提供帮助,以尽朋友之谊。假如朋友的要求,你认为超越了正常范围,就应当毫不犹豫地拒绝他。
2.态度坚决
无论对方的要求多么强烈,只要你认为不能接受,便要态度明确、坚决地予以拒绝,不能留有余地。“实在抱歉,我无能为力”“对不起,我没有办法答应”,同时也不要给他出主意,否则你仍难脱干系,说不定他还会来找你,让你想办法。
3.接受指责
遭到你的拒绝,要求不能实现,对方必然会对你加以指责。对此,你可以表示接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中了对方的激将法。比如他说:“我就知道你可能做不到,看来果然如此。”对此,你不妨报之一笑,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做不到”他要求的事。
4.消除愧疚
拒绝朋友的要求,朋友可能会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这时候,你没必要自责,也没必要感到愧疚。既然拒绝了,你自然有拒绝的理由。最好的做法是,用你的理由来消除内心的愧疚,达到心理的平衡。
5.电话拒绝
有时候碍于面子,当面不好意思拒绝朋友,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让朋友先回去,告诉朋友等你考虑后再给他答复。然后,打个电话把你的意见告诉他。这样,双方不见面可以避免不好启齿或造成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