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很好说话。答应的事更是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
蒯培德大师见高明明准备的差不多了,亲自走到其跟前,让其唱两嗓子,听听音。
这倒不是对高明明的考验,而是要找准他的音,才好拉好琴。
拉弦的始终要为唱曲的服务。
一个拉一首好琴的人对唱曲的人帮助不可谓不大。
简单的举个例子。到KTV唱歌,有伴奏和没伴奏,这差别对于一些音乐水准不是那么好的人而言,不是一般的大。有伴奏,他会唱,唱的还凑活。没伴奏,他一句话都唱不下去。
再说句不好听的话,万一高明明唱走调了,蒯大师也可以帮着掩饰一下是不。
······
“duang~duang~duang”锣声三响。这一次不是吕岩客串,而是一个大爷。蒯德培大师好人做到底,拉着团队共同为高明明做伴奏。
在期待中,在好奇里,高明明迈着碎步走上这个平常不过的舞台。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宫”
“好一似嫦娥下九重,清清冷落在广寒宫”
······
高胖子的这个身形在台上真的不好看,一米八左右的个头,身上挂满赘肉,如果是这样那也算了,大不了走个萌宠风,可爱型。
高明明其实也有这个想法,在酒吧唱歌的时候,也有当个丑角、谐星的打算,逗人一乐,站在舞台上。只是他脸上茂密如丛的胡子,让其绝了这方面的心思。
只是现在,静下心来,摒弃所有外界的因素,认真的听高明明演唱,单一音色而论,他的声音还是很有特点。
声音温润如玉,带有穿透力。从技术上来说,比较高亢清脆。只是高明明先前因为受到错误的选择,声音只表现出高亢的一面,不见清脆。另外,从早上到现在,加上正在演唱的这首《贵妃醉酒》高明明一共唱了五首首歌曲。
在这之中,吕岩发现高明明的乐感非常好,节奏和旋律都可以非常轻松的掌握。
总的来说,这是个好苗子。
这也是吕岩愿意帮助他的原因。有这个天赋,又有毅力,如此还不能取得成绩实在太过可惜。
“啊,在广寒宫,玉石桥斜倚把栏杆靠/鸳鸯来戏水,金色鲤鱼在水面朝”
“啊,在水面朝,长空雁雁儿飞/雁儿飞哎呀雁儿呀,雁儿并飞腾闻奴的声音落花荫”
······
转音,真假声结合,变调等等技巧在高明明的演唱中一一出现。
而且他唱的还不赖。
坐在石凳上的吕岩,右手微蜷,食指和无名指敲打着大理石的桌面,做陶醉状。
“有意思······”
来到大明,吕岩不可避免的也受到这个和前世大中国稍显不一样的文化影响。
比如,以前的他喝碳酸饮料、果汁解渴,现在是喝茶为多。因为,在大明想买这些外国流行的玩意真不容易,而且大明真不流行这个。说白了,骄傲的大明人还真看不上这些从西方来的垃圾食品。
以前的他,从不听戏曲,最多会哼一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黄梅小调,现在他学会从心底欣赏戏曲的美。
其实有些东西并不如人想的那么难堪。正如许多人愿意相信他们认为很美的东西很美。
然而,这些东西美丑与否,谁知道呢?
在大明,在燕京,在这个“天*朝*上*国”的核心地带,吕岩见到了、碰到了太多。慢慢的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选择坦然接受这种改变。
穿衣,他更多的是选择在大街上穿一身传统文化服装汉服。一身简单的白袍或是一身青衫打扮。以前所习惯穿的牛仔裤加衬衫,套上一件皮夹克,更多的是在私人场合穿着。
虽然没人说,虽然在大明许多人对衣着没有多少特殊要求。环境却在不自觉的让吕岩选择最合适的那一个。
饮食,他会为了一顿合口味的事物骑上自行车跑很远。食不厌脍,烩不厌精,这个备受古人推崇的饮食方法,在这里被吕岩欣然接受,他也有这个时间接受。在大明,吕岩学会了静下心来,慢慢品尝。
住宿,别看吕岩住宿的出租房小,可是吕岩该享受的并没有缺少。燕京规定,出租房一样享受在燕京买房的同等待遇。此一条,不知造福多少人群,抑制多少房价。
另外,在出租屋附近的东城人民公园,就是一个谁都不可忽视的大福利。
行走,选择骑自行车并不是燕京的汽车有多贵,更不是有条“非燕京户口不得上车牌”的规定。说实在的,大明的自主汽车知名品牌并不少,想要买辆车花不了几个钱。更多的还是享受那种在燕京胡同里穿梭,带有人烟味、历史感的氛围。
说完,衣食住行,回到刚开始说的听曲方面。
此时的吕岩只是后悔在前世一听电视里放的是京剧、收音机里播的是唱戏的,他看也不看、听也不听的拒绝了。让他错过了这门艺术好多年,相识恨晚。
来到大明不管是客观还是主观原因,吕岩接触了戏剧,首先打破了心里的这层偏见。
刚开始,他的确没有被京剧吸引,“咿咿呀呀,哼哼喳喳”的,实在搞不懂唱的是什么。
后来,眼中所见,耳中所闻,皆有京剧,他的身边大部分人也有懂行之人。而且在吕岩过往的记忆中,竟也有不少和戏曲相关的知识。
就这样,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剧种真的散发出了独有的魅力,吸引了吕岩,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有了愿意接触的好奇心。
吕岩开始尝试着培养这份兴趣。
渐渐地,耳濡目软之间,他发现了戏剧的艺术规律。用一句行话说,他入门了。
和刚开始听流行歌曲时一样,吕岩因为偶然听到一首歌曲的副歌部分好听,会特意在网络上寻找这首歌曲的全部,下载之后反复的听。
找到了京剧规律的吕岩首先欣赏的就是戏剧的精彩唱段“戏核”,在一些大师的评讲中,在一些戏剧知识的介绍下,提高了欣赏能力,喜爱之情亦是增加不少。现在的吕岩会主动寻找一些大师演唱的名段欣赏。
这些出自名家之手,经过千锤百炼的唱段,在他心田回味之中,获得了快乐,难以自拔,现今,爱不释手。
此时的吕岩有些理解老一辈人的行为。
在他的老家,每逢当地的庙会开始,小镇上就会有来自外地的剧团表演。
这时候,你会在露天剧团那里看到黑压压的一片,全部是老人板着个小板凳,聚精会神的听着台上唱大戏。
这些老人有的是镇上的居民,也有好多是来自乡下的老人。他们或是在儿孙的带领下,坐车前来,或是三五作伴,七八成群,走上一段不短的路,特意来听这一场戏。
老人的痴迷程度,让人吃惊,也让人尊敬。
“好······”
四周突然响起的掌声,让吕岩回过神来,高明明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