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7300000043

第43章 中国特色封建社会的最巅峰——宋太宗赵炅(9)

不过稍微有点遗憾的是宋人的后代似乎并未继承这种思想,而是非常热衷于贬低宋朝。现代人一说到宋朝就绕不开“弱宋”二字,就连盛赞宋朝经济文化之余都忍不住补充一句:“但是——这个朝代是富而不强。”至于一说到宋朝对官制和军制的公共化改革,也总要牵强附会的往猜忌武将、削弱战斗力的方面扯,甚至会上升到“阉割中华民族尚武精神”这样的层面。很显然,这些人根本不了解何谓“尚武精神”。喜欢砍砍杀杀就叫尚武吗?那没人比马加爵、药家鑫更尚武了。尚武恰是一种懂得合理而非滥用武力的智慧和境界,而藩镇节度使只知道驱使百姓上战场去为他们拼搏私利,他们懂什么尚武精神!而从管理学角度讲,现代人的人应感到惭愧。请问为什么军队收归公有后战斗力就会下降呢?您真觉得一大堆拼凑起来的私兵比统一指挥的公共军队善战?您真觉得靠将领阵前拍脑袋比战前做好规划更管用?您真觉得打仗可以像楼下那些情圣泡妞,靠的是虚幻的浪漫而不是实在的财富、地位和修养?

这些误解当然也和后来元明清三代的历史进程有现实关系,总体来说,持弱宋观点的人应该有少部分是别有用心,这部分人反感军政权力公共化,幻想着恢复封建领主制,拥有自己的私有国度;而大部分人是不太懂历史,被少部分狂人用一些挑选出来的肤浅史料所迷惑。事实上,宋朝在军事上的成就丝毫不亚于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宋太宗所建立的公共军队体系在当时看来非常先进,宋军的具体战绩也完全不输于汉唐。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已在拙作《铁血强宋》中有详细的论述。大宋这个铁血王朝为中华民族留下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气节。

当然也不是说宋朝之前就没有气节,只是说在宋代成为一种成熟的民族精神,深刻融入了我们的国民性格。残唐五代的人爱叛变,爱投降,最不讲气节,宋朝必须扭转这种思潮。大规模的科举取士使大量来自底层的儒士进入上层,这些人能当官全靠勤学苦读,不靠出身,不靠谄媚,儒家经典所提倡的气节观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明君和诤臣必须联袂出演,不可能单独出现。据说宋太祖立下祖训,不以言论杀人,所以宋一代言论最为自由。应该说,从宋太宗开始,宋朝皇帝坚守这道祖训,给了众多诤臣们表现的平台。其中,最佳典范当属宋太宗最器重的寇准了。

寇准的成名之作是他担任枢密直学士、尚书虞部郎中、判吏部东铨(本官是工部内设的一个司长,从六品,差遣相当于中组部干部二局副局长)时有一次参加朝议,与宋太宗言语不合,引得宋太宗大怒。宋太宗站起身,转身准备拂袖而去。寇准上前一把抓住宋太宗衣襟:“此事还没说清,你要到哪里去!”逼令宋太宗坐下,直到把事情解决清楚为止。宋太宗冷静下来感叹:“朕得寇准,犹文皇(李世民)之得魏徵也。”又有一年,参知政事王沔的弟弟王淮贪赃千万,但仅仅杖责,而且换个官继续当。寇准愤愤不平,但他既没有容忍丑恶,也没有打小报告,而是借天旱向宋太宗进谏,称朝廷不公,以至于上天示警。宋太宗虽怒,还是请教寇准不公在何处。其实现在是告黑状的好机会,但寇准是不会这样做的,他要求让两府宰相都来,他当面说。宰执们都来了后,寇准当着王沔的面说王淮之案判罚不公,全因他有个当宰相的哥哥。宋太宗问王沔,王沔只好顿首谢罪。此事史称“寇准必劾之王沔卸御”,寇准正直之名更著。不久,年仅30岁的寇准便以左谏议大夫加枢密院副使,成为宋朝最年轻的宰执。后来宋辽澶渊之役,宋真宗和很多重臣怕死不愿亲征,寇准毫不妥协,怒叱君臣,逼令宋真宗亲临一线,最终大获全胜。试想如果没有寇准这样的诤臣,大家都顺着皇帝的意思迁都避战,那就恐怕没有宋朝,只有残唐六代(或许还不止六代)的第六代而已。

在崇尚气节的时代,才会形成这种以正直敢言为标准的人才观。寇准、包拯、韩琦的个人才华其实在众多进士中并不突出,却以正直敢言的品行脱颖而出,受到普遍赞誉,官至宰执。而丁谓、沈括这些才华横溢,但是溜须拍马、两面三刀之辈,一旦被人定性为品行不佳、缺乏气节,便再无仕途可期。良好的官场风气,才能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并产生自上而下的示范作用,不仅当官的要正直敢言,弱势群体也不畏强权,正直敢争。

在雍熙北伐中,西路军撤退,由于主帅潘美、监军王侁指挥不当,导致副帅杨业无谓牺牲。但他们串通口供,起初未受重罚。杨业之妻折(shé,音同佘)氏不服,坚持向宋廷上诉,要求重罚潘美等人。杨业是北汉降将,折氏又是党项族内嫁,杨家在宋朝无亲无故,现在又成了寡妇,儿子都还不大(什么杨n郎、杨m嫂、穆桂英那些都是演义)。而潘美却是开国元勋,王侁更是后周名相王朴之子,在宋廷位高权重,双方势力悬殊。他们对寡妇威逼利诱,企图使她不再坚持上诉。但折氏不畏权贵,正直敢争,最终宋太宗重新调查战役过程,重罚潘美、王侁等人,还了寡妇一个公道。杨业长子杨延昭被录用为官,后来也成为一代名将。杨氏一门忠烈,更以这种不畏权贵,敢以弱势向强势争取公道的气节深受赞扬,民间根据他们的故事创作了《杨家将》系列演义,流芳百世。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来的清朝,专门打压寇准这样的诤臣,选拔韦小宝、和珅一类乖巧逢迎之徒,全社会气节丧尽,奴性弥漫,弱者麻木不仁,遭到欺压也不敢为自己争取,坐实了奴才的地位。所以,宋朝的文明昌盛为世界景仰,而清朝却被称作东亚病夫,岂是偶然。

一个伟大民族的文明,并非只有光鲜的经济数据,亦非华丽的诗词文藻,甚至不只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最重要的还是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和国民性格。只要他的后人识得祖先的优良传统,即便暂时落后,亦必能奋起直追。

九、虽然有点幼稚,其实还不错

事实上,宋太宗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君王,尤其是勤于政事的事业心令人赞赏。他一生最以励精图治的精神自豪,曾在晚年品评历代帝王,似乎没有哪个特别看得上眼的。尤其是批评唐太宗爱慕虚名的品性,做一点好事就记下来,坏事就隐藏过去。敢于批评唐太宗的皇帝,必是底气十足。其实后人很喜欢拿他们来对比:都是太宗文皇帝、获得皇位的合法性都有瑕疵、文化修养都很高、政绩也不错,还都标配魏徵、寇准这样的良臣。他们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天策上将打遍天下无敌手,赵小胖子也打遍天下无敌手——他没资格做人家的敌手。再加上一些舆论环境的巧合,他们这一点差距被无限放大,留下的形象便有天壤之别。其实宋太宗也有点冤枉。事实上宋初宋辽大战,宋军胜多负少,除了宋太宗亲自指挥的两战大多获胜。这论据好像不太合适。不过这样想,宋太宗建设的宋军总胜率其实不比汉武帝的汉军差,区别在于汉武帝从不亲自上战场,于是成就一代雄主的威名。宋太宗若不亲自指挥这两战,就算这两战也败了,也是将领的直接责任,便也不至让他如今这般难堪。

除了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去打输几场绝对该赢的仗,赵小胖子在很多方面都率真得有点幼稚。比如他曾提出“皇帝”这个称号太霸气了,他受不起,不如改称宋王如何?

略微有点幼稚的宋太宗在宋太祖身后,夹在唐太宗和明太宗之间,确实显得缺了点千古帝王的霸气。

还有人评价宋太宗心胸不够开阔,尤其与豁达开朗的宋太祖形成鲜明对比。宋太祖善待后周、南唐等亡国君臣,甚至有些遗臣念及后周流泪,宋太祖也说这是人的正常感情流露,不但不责罚还加以安慰,帝王心胸令人赞服。而宋太宗却将这些人整得很惨,尤其是整死周恭帝(柴宗训)和著名文学家南唐后主(李煜),引发文学界的极度愤慨。宋太祖的儿子也都年纪轻轻的死于太宗朝,更有强幸小周后之类的劣迹,人物形象狼狈不堪。

但是,太祖之子、周恭帝、唐后主等人虽死于太宗朝,却无任何实据是宋太宗所杀。至于那个强幸小周后之说,更是出自明末的《万历野获编》,不但是本“野获”,而且还时隔500余年。500年啊!孙猴子都刑满释放了!你信么!

事实上,研究宋太宗的待民之道,却不失仁厚。前文赔猪案可见一斑,否决扩宫工程更彰显其德。众所周知,中华帝国每个王朝至少有一座气势恢弘的宫殿,汉有长乐宫、未央宫,唐有大明宫、九成宫,明朝更有举世闻名的紫禁城,连秦隋这样的短命王朝也有阿房宫、仁寿宫,那经济最发达的宋朝呢?没有!宋朝没有专门修过皇宫,宋朝的皇宫就是唐朝的宣武军节度使官署改建,作为皇宫非常狭小。那力主定都开封的宋太宗为何不修一座和宋朝经济实力、东京城市地位相符的皇宫呢?其实并非宋廷没有过这样的规划,但当扩建工程的总规呈送到他面前,他见图纸上有九户人家必须拆迁,沉思良久道:“我虽然很想扩建宫室,供大家居住和办公,但想到这九户人家就会失去家园,于心不忍。”于是否决了扩建计划。

所以,作为一本管理学著作而非浪漫情感小说,评价古人尤其是帝王,不能以一些捕风捉影的八卦故事为凭,而要以他的行政行为评判他的公共管理能力。比如评价隋文帝,重点在于他的政绩,而非家长里短的细节。由此而论,宋太宗在很多方面都不输给唐太宗,尽管他幼稚、急躁、不知天高地厚,最可恨的是他送死你去,背黑锅他又不来,但客观来说,他还算一个相当不错的皇帝,尽管在民间的形象差了一点。

同类推荐
  • 李飞成长记

    李飞成长记

    李飞,小名富贵,原本轻松的日子都因一场起义而改变,他的人生会如他的小名一样富贵起来吗,一切都变得未知……
  • 惊天暴动

    惊天暴动

    一条活鱼摆在面前不同的厨师可以弄出不同的味道,同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由于作者选材角度、语言风格的不同,其艺术效果也就不一样。天国史料浩如烟海,各种各样的记载名目繁多,单纯去看那些资料会感到头疼。如何形象地再现那段历史,较为真实合理的刻画人物和事件,是我几十年的追求。
  • 重生回明记

    重生回明记

    特种兵高建一次意外穿越附体了明朝万历年间的一名小兵,就此默默无闻?不,金陵岂是池中物,乾坤万里任纵横!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是高建的时代![说明一下,此为架空历史,切勿对号入座】
  • 寂灭菩提之燃心烛

    寂灭菩提之燃心烛

    她叫百离。如来为她起了这么个名字。二百四十年前,她还是被困在铸剑城外方圆百里之地的一缕游魂;一朝收归如来座下,她被如来起名“百离”,变作灯芯,点燃了如来手中那支静默的蜡烛。二百四十年后,她修炼成神,下凡入世,本想着探寻百年之前铸剑城结界的秘密、找寻失落的记忆,却不想入了情劫,对所谓“真爱之人”百般痴缠求而不得。最初那个唤作“百离”的名字,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才现出其真义。如来早有预料——这“百离”,不过百世流离而已。
  • 重生之疯神演义

    重生之疯神演义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网络混子到唐朝能做什么?书里杨风说了,能做的事,其实很多,例如杀杀人泡泡妞。怎么才能打动深宫浪女寂寞的芳心?书里杨风又说了,当11中学的时候不是考过古诗的填空选择么,总之你弄的越香艳越好,唐朝女人就喜欢这调调。怎么才能做一个无敌的统帅?杨风还说了,不告诉你,自己看书去。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末世大帝

    重生之末世大帝

    科学家们像做面包一样给地球注射了超级酵母菌,地球成功的膨胀了千倍,但地球母亲翻脸的结果,是一个个塌陷的天坑。天坑中弥漫的灵子改变全球生物过去的生存方式,末日来了,丧尸横行。李世界说:世界会告诉你,在末世行走该拥有怎样的心态和行为……QQ群336432331被纵横责编偷偷挖去签约了,说来可笑,那边才更了几万字,换了个名字,叫做【末世真理】,还喜欢我的作者就看看吧,就算点个收藏也很感谢,qq群还在,可以加,一起聊天也好的呀。
  • 重生在好莱坞

    重生在好莱坞

    新书《好莱坞制作》已经上传,书号3440348。急需大家的支持,推荐收藏什么的,尽管来吧……
  • 青春的六年级

    青春的六年级

    “张睿,别跑。”哈哈哈哈哈,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在校园中回荡,可真分笑意能保持多久?即将,毕业的我们,拥挤而又充实的六年级将让我们永生难忘。
  • 快穿之男主攻略记

    快穿之男主攻略记

    从小身体不好的他在哥哥的努力下活到了18岁,然而也只活到了18岁。一朝醒来,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绑定了系统君,并在弯路上越走越远......
  • 你好,长安

    你好,长安

    春风散尽花正愁,夏雨惊雷又扶苏。秋寒乍到集落叶,我亦言秋不堪留。都言文人皆命苦,郁郁欢欢散千裘。回首红叶吹不走,无可奈何赖枝头。
  • 魔女界

    魔女界

    如果我轻吟招魂仙曲仅仅是到这世间来走一遭那我还不如死去你是否知道纵是我披荆斩棘逆天修行若是不能在雨后彩虹见到你嫣然笑容我独自长生又什么乐趣————————
  • 三人行:必有我闺蜜焉

    三人行:必有我闺蜜焉

    也许他们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像是不会有交集的一群人,但偏偏命运让他们相遇,便注定他们的未来会无限精彩。一个青春不够演映他们不平凡的人生,但一辈子,足够他们去完成他们那段奇迹一般的命运。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两人今生的相遇;而我们,上辈子是积了多大的善行,今生才能够遇上彼此。既然遇上了,就不要辜负吧,让这段人生,注定不简单!——“三人行”所有主角
  • 天龙神诀

    天龙神诀

    叶星偶然身带一本天龙神诀来到了灵寒大陆。从此,叶星在这片大陆改变费物的身份!走向一个全新的世界!走向大陆的巅峰!走向妹子的怀抱!!
  • 倒霉小姐活常记

    倒霉小姐活常记

    倒霉的罗宝怡在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在曾经一起玩耍的玩伴,因一些事故而交上的男朋友,分手后发现的美好,她该何去何从呢?......(介绍朕写的不是很详细,请多多包涵,本作品是按照作者是真实经历写的,你看了绝对会觉得我的生活怎么会这么丰富呢?嘘!认真看哦!)
  • 我的老师是金箍棒

    我的老师是金箍棒

    作为鄞州阴煞教的弟子的恶岩,因为无法在洗炼大阵中开启玄关神窍,故无法修行,直到有一天,天上掉下一根棒子,而棒子的神奇之处让恶岩原本绝望的修行之路,开了一条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