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稍微有点遗憾的是宋人的后代似乎并未继承这种思想,而是非常热衷于贬低宋朝。现代人一说到宋朝就绕不开“弱宋”二字,就连盛赞宋朝经济文化之余都忍不住补充一句:“但是——这个朝代是富而不强。”至于一说到宋朝对官制和军制的公共化改革,也总要牵强附会的往猜忌武将、削弱战斗力的方面扯,甚至会上升到“阉割中华民族尚武精神”这样的层面。很显然,这些人根本不了解何谓“尚武精神”。喜欢砍砍杀杀就叫尚武吗?那没人比马加爵、药家鑫更尚武了。尚武恰是一种懂得合理而非滥用武力的智慧和境界,而藩镇节度使只知道驱使百姓上战场去为他们拼搏私利,他们懂什么尚武精神!而从管理学角度讲,现代人的人应感到惭愧。请问为什么军队收归公有后战斗力就会下降呢?您真觉得一大堆拼凑起来的私兵比统一指挥的公共军队善战?您真觉得靠将领阵前拍脑袋比战前做好规划更管用?您真觉得打仗可以像楼下那些情圣泡妞,靠的是虚幻的浪漫而不是实在的财富、地位和修养?
这些误解当然也和后来元明清三代的历史进程有现实关系,总体来说,持弱宋观点的人应该有少部分是别有用心,这部分人反感军政权力公共化,幻想着恢复封建领主制,拥有自己的私有国度;而大部分人是不太懂历史,被少部分狂人用一些挑选出来的肤浅史料所迷惑。事实上,宋朝在军事上的成就丝毫不亚于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宋太宗所建立的公共军队体系在当时看来非常先进,宋军的具体战绩也完全不输于汉唐。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已在拙作《铁血强宋》中有详细的论述。大宋这个铁血王朝为中华民族留下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气节。
当然也不是说宋朝之前就没有气节,只是说在宋代成为一种成熟的民族精神,深刻融入了我们的国民性格。残唐五代的人爱叛变,爱投降,最不讲气节,宋朝必须扭转这种思潮。大规模的科举取士使大量来自底层的儒士进入上层,这些人能当官全靠勤学苦读,不靠出身,不靠谄媚,儒家经典所提倡的气节观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明君和诤臣必须联袂出演,不可能单独出现。据说宋太祖立下祖训,不以言论杀人,所以宋一代言论最为自由。应该说,从宋太宗开始,宋朝皇帝坚守这道祖训,给了众多诤臣们表现的平台。其中,最佳典范当属宋太宗最器重的寇准了。
寇准的成名之作是他担任枢密直学士、尚书虞部郎中、判吏部东铨(本官是工部内设的一个司长,从六品,差遣相当于中组部干部二局副局长)时有一次参加朝议,与宋太宗言语不合,引得宋太宗大怒。宋太宗站起身,转身准备拂袖而去。寇准上前一把抓住宋太宗衣襟:“此事还没说清,你要到哪里去!”逼令宋太宗坐下,直到把事情解决清楚为止。宋太宗冷静下来感叹:“朕得寇准,犹文皇(李世民)之得魏徵也。”又有一年,参知政事王沔的弟弟王淮贪赃千万,但仅仅杖责,而且换个官继续当。寇准愤愤不平,但他既没有容忍丑恶,也没有打小报告,而是借天旱向宋太宗进谏,称朝廷不公,以至于上天示警。宋太宗虽怒,还是请教寇准不公在何处。其实现在是告黑状的好机会,但寇准是不会这样做的,他要求让两府宰相都来,他当面说。宰执们都来了后,寇准当着王沔的面说王淮之案判罚不公,全因他有个当宰相的哥哥。宋太宗问王沔,王沔只好顿首谢罪。此事史称“寇准必劾之王沔卸御”,寇准正直之名更著。不久,年仅30岁的寇准便以左谏议大夫加枢密院副使,成为宋朝最年轻的宰执。后来宋辽澶渊之役,宋真宗和很多重臣怕死不愿亲征,寇准毫不妥协,怒叱君臣,逼令宋真宗亲临一线,最终大获全胜。试想如果没有寇准这样的诤臣,大家都顺着皇帝的意思迁都避战,那就恐怕没有宋朝,只有残唐六代(或许还不止六代)的第六代而已。
在崇尚气节的时代,才会形成这种以正直敢言为标准的人才观。寇准、包拯、韩琦的个人才华其实在众多进士中并不突出,却以正直敢言的品行脱颖而出,受到普遍赞誉,官至宰执。而丁谓、沈括这些才华横溢,但是溜须拍马、两面三刀之辈,一旦被人定性为品行不佳、缺乏气节,便再无仕途可期。良好的官场风气,才能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并产生自上而下的示范作用,不仅当官的要正直敢言,弱势群体也不畏强权,正直敢争。
在雍熙北伐中,西路军撤退,由于主帅潘美、监军王侁指挥不当,导致副帅杨业无谓牺牲。但他们串通口供,起初未受重罚。杨业之妻折(shé,音同佘)氏不服,坚持向宋廷上诉,要求重罚潘美等人。杨业是北汉降将,折氏又是党项族内嫁,杨家在宋朝无亲无故,现在又成了寡妇,儿子都还不大(什么杨n郎、杨m嫂、穆桂英那些都是演义)。而潘美却是开国元勋,王侁更是后周名相王朴之子,在宋廷位高权重,双方势力悬殊。他们对寡妇威逼利诱,企图使她不再坚持上诉。但折氏不畏权贵,正直敢争,最终宋太宗重新调查战役过程,重罚潘美、王侁等人,还了寡妇一个公道。杨业长子杨延昭被录用为官,后来也成为一代名将。杨氏一门忠烈,更以这种不畏权贵,敢以弱势向强势争取公道的气节深受赞扬,民间根据他们的故事创作了《杨家将》系列演义,流芳百世。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来的清朝,专门打压寇准这样的诤臣,选拔韦小宝、和珅一类乖巧逢迎之徒,全社会气节丧尽,奴性弥漫,弱者麻木不仁,遭到欺压也不敢为自己争取,坐实了奴才的地位。所以,宋朝的文明昌盛为世界景仰,而清朝却被称作东亚病夫,岂是偶然。
一个伟大民族的文明,并非只有光鲜的经济数据,亦非华丽的诗词文藻,甚至不只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最重要的还是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和国民性格。只要他的后人识得祖先的优良传统,即便暂时落后,亦必能奋起直追。
九、虽然有点幼稚,其实还不错
事实上,宋太宗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君王,尤其是勤于政事的事业心令人赞赏。他一生最以励精图治的精神自豪,曾在晚年品评历代帝王,似乎没有哪个特别看得上眼的。尤其是批评唐太宗爱慕虚名的品性,做一点好事就记下来,坏事就隐藏过去。敢于批评唐太宗的皇帝,必是底气十足。其实后人很喜欢拿他们来对比:都是太宗文皇帝、获得皇位的合法性都有瑕疵、文化修养都很高、政绩也不错,还都标配魏徵、寇准这样的良臣。他们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天策上将打遍天下无敌手,赵小胖子也打遍天下无敌手——他没资格做人家的敌手。再加上一些舆论环境的巧合,他们这一点差距被无限放大,留下的形象便有天壤之别。其实宋太宗也有点冤枉。事实上宋初宋辽大战,宋军胜多负少,除了宋太宗亲自指挥的两战大多获胜。这论据好像不太合适。不过这样想,宋太宗建设的宋军总胜率其实不比汉武帝的汉军差,区别在于汉武帝从不亲自上战场,于是成就一代雄主的威名。宋太宗若不亲自指挥这两战,就算这两战也败了,也是将领的直接责任,便也不至让他如今这般难堪。
除了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去打输几场绝对该赢的仗,赵小胖子在很多方面都率真得有点幼稚。比如他曾提出“皇帝”这个称号太霸气了,他受不起,不如改称宋王如何?
略微有点幼稚的宋太宗在宋太祖身后,夹在唐太宗和明太宗之间,确实显得缺了点千古帝王的霸气。
还有人评价宋太宗心胸不够开阔,尤其与豁达开朗的宋太祖形成鲜明对比。宋太祖善待后周、南唐等亡国君臣,甚至有些遗臣念及后周流泪,宋太祖也说这是人的正常感情流露,不但不责罚还加以安慰,帝王心胸令人赞服。而宋太宗却将这些人整得很惨,尤其是整死周恭帝(柴宗训)和著名文学家南唐后主(李煜),引发文学界的极度愤慨。宋太祖的儿子也都年纪轻轻的死于太宗朝,更有强幸小周后之类的劣迹,人物形象狼狈不堪。
但是,太祖之子、周恭帝、唐后主等人虽死于太宗朝,却无任何实据是宋太宗所杀。至于那个强幸小周后之说,更是出自明末的《万历野获编》,不但是本“野获”,而且还时隔500余年。500年啊!孙猴子都刑满释放了!你信么!
事实上,研究宋太宗的待民之道,却不失仁厚。前文赔猪案可见一斑,否决扩宫工程更彰显其德。众所周知,中华帝国每个王朝至少有一座气势恢弘的宫殿,汉有长乐宫、未央宫,唐有大明宫、九成宫,明朝更有举世闻名的紫禁城,连秦隋这样的短命王朝也有阿房宫、仁寿宫,那经济最发达的宋朝呢?没有!宋朝没有专门修过皇宫,宋朝的皇宫就是唐朝的宣武军节度使官署改建,作为皇宫非常狭小。那力主定都开封的宋太宗为何不修一座和宋朝经济实力、东京城市地位相符的皇宫呢?其实并非宋廷没有过这样的规划,但当扩建工程的总规呈送到他面前,他见图纸上有九户人家必须拆迁,沉思良久道:“我虽然很想扩建宫室,供大家居住和办公,但想到这九户人家就会失去家园,于心不忍。”于是否决了扩建计划。
所以,作为一本管理学著作而非浪漫情感小说,评价古人尤其是帝王,不能以一些捕风捉影的八卦故事为凭,而要以他的行政行为评判他的公共管理能力。比如评价隋文帝,重点在于他的政绩,而非家长里短的细节。由此而论,宋太宗在很多方面都不输给唐太宗,尽管他幼稚、急躁、不知天高地厚,最可恨的是他送死你去,背黑锅他又不来,但客观来说,他还算一个相当不错的皇帝,尽管在民间的形象差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