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2500000013

第13章 【曼陀罗】06

惜生诗抄

几天前,养鸭业者把几十万枚正要孵化的鸭蛋,从桥上倾倒入河,有许多鸭蛋倒到半空中时,小鸭孵出来了,那些初面人世的鸭子还来不及叫一声、探一眼这个世界,就摔死的摔死、淹死的淹死了。

这数十万尚未经验丝毫生命的鸭子,是因为一位医生说了一句话:吃鸭肉可能得癌症。

今年四月,由于鸡肉与鸡蛋跌价,养鸡的人用冷水泼在八十万个孵化的鸡蛋上,使蛋内的小鸡全冻死。

最近,养鸡业者又把三十万只小鸡放在纸箱内,泼上煤油燃烧,一任小鸡在火中吱吱叫,活活被烧成灰烬。

这一百多万只鸡的惨死,仍无法挽救鸡肉与鸡蛋的价钱,养鸡业者正在开会协调,不久将要再焚毁一百六十万只鸡,才有可能拯救养鸡业。

像把正孵化的鸭蛋倒入河里、用冷水泼在要孵出的鸡蛋上、将小鸡活活烧死……如此残忍的手段一再发生,使我们不禁对人性生出更多的反省。向来,牛猪鸡鸭等供人食用,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很少人会想到它们也有情感与痛苦,也很少人想到它们是活生生的生命。

为什么在自诩为保护动物观念进步的今天,我们只懂得保护野生动物,而不懂得爱惜身边的动物呢?即使是为了口腹,不得不杀害动物,难道杀的时候没有不忍之心、感恩之心吗?

近十几年来,西方人有很多养牛猪鸡鸭作为宠物,发现它们的智商都很高,并且有感情,有的甚至有表演的天赋,这些应该启示我们对于一向被看成“卑贱”的畜养动物有新的对待,如果我们不懂得珍惜畜养的动物,那么我们就不可能真诚地爱惜野生动物。

保护动物是在保护生命,并不是在保护动物的种类;而一个人对动物没有惜生之心,就不能良善地对待人、甚至对待整个世界。

有些人以为,保护动物的观念是近代西方传来的,传统中国老百姓对待动物都非常残忍,这是相当错误的看法,不要说野生动物,就是对畜养动物爱惜的观念,中国人早就有了,我最近找到一些古人护生惜生的诗,可以让我们看清从前的中国人是如何对待动物。

在《全唐诗》里,有许多爱惜动物的诗,并且由爱惜动物而设身处地想到动物的处境,例如寒山子有一首诗:

怜底众生病,餐尝略不厌;蒸豚揾蒜酱,灸鸭点椒盐。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不知他命苦,只取自家甜。

一般人在吃蒜泥白肉、烤鸭蘸椒盐、清蒸鱼的时候,只觉得滋味甚好,却很少想到猪、鸭、鱼也是会痛苦呀!寒山子的《护生诗》有数十首,这只是其中之一,例如他还有一首有名的诗:

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彼此莫相啖,莲花生沸汤。

即使是猪也要加以爱惜,可以看到寒山子伟大的禅修,是建立在深广的慈悲心上。寒山子是出家人,惜生原是本分,其他的诗人呢?贾岛有一次看到一只生病而不能飞的蝉,作了一首《病蝉》: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折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一只生病的蝉,它平时虽然常受到黄雀与鸢鸟噬食的威胁,但是它痛苦的呻吟,依然那么清越,清凉的花露仍在它的腹中,诗人以蝉喻人,使我们看见他惜生的心情。伟大的诗人杜甫,在看到乱世的战争时,作过一首《护生诗》: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战争使我们想起了人所受的苦,但动物何尝不苦,连凤凰麒麟都绝种了,何况是一般的动物?最值得注意的是“暴殄天物圣所哀”,凡是对大地的一切不能爱惜,实在是圣人哀痛的事。自然诗人王维住在南山下,写过一首《戏赠张五弟諲》:

设置守毚兔,垂钓伺游鳞;此是安口腹,非关慕隐沦。吾生好清静,蔬食去情尘;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何事须夫子,邀予谷口真。

“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是多么动人的境界,如果是在台湾就变成了“入鸟皆烧烤,见兽皆追杀”了。杜牧也有一首动人的诗: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如果人想起远方的家人朋友,哪里忍心射杀从北方飞来避寒的大雁呢?唐朝诗人陆甫里也有一首诗说:

万峰回绕一峰深,到此常修苦行心;自扫雪中归鹿迹,天明恐有猎人寻。

我非常喜欢这首诗,每次读到就仿佛看见诗人孤独的身影,在黑夜雪地遍布的深山里面,挥汗扫去麋鹿回家的脚印,只是因为担心天亮的时候被猎人发现呀!这是多么细致动人的心灵,喜欢猎追小鹿的猎人读到这首诗应该惭愧痛哭。

唐朝有一个诗人王仁裕,他有一次把一只猿猴放入深山,不久之后又遇到他放生的猿猴,关于这两件事他都有诗记述,十分感人:

放猿

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

蜀道遇所放猿

嶓冢祠边汉水滨,此猿连臂下嶙峋;渐来仔细窥行客,认得依稀似野宾。月宿纵劳羁绁梦,松餐非复稻粱身;数声肠断和云叫,认是前时旧主人。

主人与猿猴相遇的时候,互相都认了出来,场面是多么动人!足见人猿都是有情生!

唐朝创作力十分旺盛的诗人白居易,有几十首护生的诗,他的诗所涉的对象如鱼、牛、鸡、犬、鹰、乌龟、鹦鹉等等,可见诗人对生命平等的观照,我在这里摘选几首比较短的诗:

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劝打鸟者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鹦鹉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

犬与鸢

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门前何所有,偶睹犬与鸢。

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腹舒稳贴地,翅凝高摩天。上无罗弋忧,下无羁锁牵;见彼物遂性,我亦心适然。心适复何为,一咏逍遥篇;此仍着于适,尚未能忘言。

我们看到天上的鸢任意高飞,没有罗网的陷阱,看到没有铁锁拘绊的狗在门口晒太阳,都会生起自由自在、安适的心、这是人同此心,为什么有的人偏偏喜欢罗网和铁锁呢?当人以罗网铁锁拘束动物,不也正是在网罗自己的心吗?

白居易有一首《赎鸡》诗,是在市场看到小贩卖鸡,买来放生,中有“常慕古人道,仁信及鱼豚,见兹生恻隐,赎放双林园。”之句,可见对于鱼豚鸡狗有仁信之心,非始自唐朝,而是古已有之。还有一次,他在市场看到小孩子抓鹰来卖,也买了放生,写过一首“放孤鹰”,感同身受,十分动人,有这样几句:“我本北人今谴谪,人鸟虽殊同是客;见此客鸟伤客人,赎汝放汝飞入云”。我们从白居易的观点放大来看,人或一切动物不都是娑婆世界的客人吗?应该互相怜悯、爱惜,何苦相残相杀呢?

诗歌中护生惜生的传统,到宋朝更是光芒四射。深受佛教影响的大诗人苏东坡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句,有一首《赠陈季常》我非常喜欢,据说陈季常收到这首诗以后,从此戒杀,而住在岐亭的人读了这首诗,许多人都发愿不再吃肉,诗云:

我哀篮中蛤,闭口护残汁;又哀网中鱼,开口吐微湿。刳肠彼绞痛,过分我何得?相逢未寒温,相劝此最急。不见卢怀慎,蒸壶似蒸鸭;坐客皆忍笑,髠然发其幂!不见王武子,每食刀几赤;琉璃载蒸豚,中有人乳白。卢公信寒陋,衰发得满帻;武子虽豪华,未死神已泣。先生万金璧,护此一蚁缺;一年如一梦,百岁真过客。君无废此篇,严诗编杜集。

今天的人多么像东坡笔下那个王武子,每吃一餐,刀子和砧板都染上殷红的血迹,他吃的烤乳猪是喂人乳长大的,这样的人固然豪华,但还没有死已经使众神为之哀泣。苏东坡的看法与白居易一样,我们活在世上,一年就像一个梦那样短暂,我们都是世上的过客,那么,谁有权利可以任意屠宰世界的生物?又有谁够资格能践踏子孙要生存的环境呢?现在我们保护动物、爱惜环境的观念已逐渐觉醒,但一般总是站在以人为主的立场,是为了维护人类的生存,我觉得更进一步的观念应该是:人人都是过客!人并不是这世界的主人!

苏东坡还有两首短诗非常好,也阐明了这个观念:

煮菜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

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钩帘归乳燕,穴牖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我们看一看,芦菔有儿子,芥菜也有孙子,我们何德何能破坏大地呢?就是连乳燕、痴蝇、老鼠、飞蛾都是值得怜悯的,那有什么差异呢?与苏东坡同期的黄庭坚有一首短诗:“劝君休杀命,背面复生嗔;吃他还吃汝,循环作主人。”让我们想一想,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主人呢?

宋朝充满豪情的诗人陆游,也有多首护惜生命的细致诗歌,我们来看收在《陆放翁全集》的三首戒杀诗:

其一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其二

晨兴略整案头书,日入庭花始扫除;未免叮咛惟一事,临池莫钓放生鱼。

其三

惜身谁肯轻伤发,止杀先从莫拍蚊;老负明时无补报,惟将忠敬事心君。

诗人甚至觉得连蚊子都不可轻易杀害,那是因为即使小如蚊子也有痛苦呀,陆游另有一首《当食叹》也十分动人:

黄鹌举网收,锦雉带箭堕;藉藻赪鲤鲜,发奁苍兔卧。吾济亦何心,甘味乐死祸?贪夫五鼎烹,志士首阳饿;请言观其终,熟为当吊贺?八月黍可炊,五月麦可磨。一饱端有馀,努力事舂簸。

每次读到诗人如此清澈澄明的心灵,总让我拍案低回良久,想到从前所作所为,以及整个社会的所作所为,不禁感到惭愧,心情正如元朝大诗人赵孟的诗:“同生今世亦前缘,同尽沧桑一梦间;往事不堪回首论,放生池畔忆前愆。”能同生在此时此世界的人与动物,无不是前缘所定,赶尽杀绝又为了什么?明朝陶周望的诗里有这样的句子:“一虎当邑居,万人怖而走;万人俱虎心,物命谁当救?”在我们的时代,追肥逐甘的食客正像具有虎心的人,一个岛上居住了千万有虎心的人,有谁来拯救动物的生命呢?

明朝以后仍然继承了惜生的传统,爱惜动物生命的诗篇多得不可胜数,像明朝大诗人方孝孺有一首《勉学子》诗:

莫驱屋上乌,乌有反哺诚。莫烹池上雁,雁行如弟兄。

流观飞走伦,转见天地情。人生处骨肉,胡不心自平。田家一聚散,草木为枯荣。我愿三春日,垂光照紫荆。同根而并蒂,蔼蔼共生成。

乌鸦、雁与人一样都有情感,何忍驱之烹之呢?读到这里,或许有人会生起疑惑:什么动物都不要杀,难道要吃素不成?正是如此,历代诗人——写下这些动人篇章的诗人——大部分是素食者,因为当一个人看清了生命的珍贵与无可替代,如何忍心举起筷子呢?这种慈爱万物的心情,我认为正是中国诗歌中极其珍贵的遗产,如果能爱命惜生就更能贴近这些诗人的心灵。清朝诗人吴梅村有一首《劝素食》的诗:

莫谓畜生微,与人同气血;但恣我肥甘,不顾他死活。痛口说向君,畜生非是别;过去之六亲,未来之诸佛。

读了历代诗人的惜生诗歌,使我们感到欣慰,原来保护动物的观念不是来自西方,是我们古已有之,只是被现代人的口腹之欲所覆盖罢了。今天我们提倡动物的保护,不只是在追随先进国家的脚步,也是在连接我们

固有的好传统。爱护一切动物是所有人的责任,古来不只是诗人如此,连有德的皇帝

也是一样,最后,我们来读清高宗乾隆皇帝的一首《雉将雏》:

行行麦陇边,见一雉将雏。雏儿才长成,哑哑学母呼。 翅软未解飞,嘴嫩未能食。饮啄与游翔,皆赖顾复力。 儿兮依其母,母乎爱其儿。一朝羽翼全,那料南北飞。 有童持长竿,捕雏何遽遽。老雉虽善飞,绕匝不忍去。 雏儿颇有智,藏伏荆棘间。棘密难探取,儿童空怅还。须臾童去远,老雉还来视。母子得全活,鼓翼心倍喜。 尔童一何忍,尔雉一何慈。孰谓天良心,人禽乃倒之。 观物可会心,抚古常自镜。今朝忽见此,大愧中牟令。

倾听古代诗人心灵的声音,真能给我们当镜子,我们看到母雉如何呵护雏雉的情景,在心灵中会升起清明的感叹,假若一个人没有慈心,与长了尾巴的有何不同?甚至还不如动物呀!

看到数十万、数百万的鸡鸭被焚烧,稍有良知的人能不心惊毛竖吗?

七情掠影

——林清玄印象记

罗乃萱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台湾作家林清玄是我的偶像。打从书店买到他的书《在刀口上》起,我即被他那份深邃的感情与敏锐的观察力所吸引,收集起他的作品来。如是三年,现今数数书架上的藏书,也有二十六本之多。

七月有机会到台北一游,临行前曾这样期许:若是能采访到林清玄,才算不枉此行。几经转折,抵台第五天与他取得联络,电话传来一口极其谦和的声音,约定第二天晚上八时会面。

那日我比平常早到。时报大楼的管理员一听我是采访林清玄,礼貌地嘱我坐下,还带着老朋友式的口吻说他约好了,一定不会忘记,请我放心。果然,他准时到达。

两个小时,我没有一点采访的感觉,只觉在跟一位熟悉却素未谋面的朋友聊天。他很坦率、诚恳,说话像写文章,有条理且流畅自然。以前透过文字探索他的有情世界,如今却是面对地揭开他的创作与生命旅程。回来后,把所见所闻,拼凑以前的阅读印象,组成了“七情掠影”。

一、亲.情

“父亲是我这一生最崇拜的人,他虽是一个平凡的乡下农

夫,但他善良、乐观、温暖、坚强、信仰正义与公理,他在我

心目中接近于一个完全人。”

(《迷路的云》代序)

林清玄从不讳言,父亲是他创作生命成长的最大助力。生长在一个三百年没出过一个作家的高雄旗山,要当“作家”是一件很难向长辈交代的事情。但林清玄的父亲,从没因任何理由去拦阻他走创作的路。

“父亲是一位悲剧人物。日据时代出生于台湾,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调替日本人当兵,到中国大陆打中国人。最后,日本投降,被抓去当俘虏,再把他遣回台湾,整个历程成了中国变动的缩影。”

吃尽了苦头的林父,对孩子却是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没有让苦难压迫在家里延绵。中学时代的林清玄成绩很差,父亲特地典当田地筹措三万块给他上台北的补习班,他却宁愿拿这笔钱游历宝岛,年复一年都没考上大学,三个暑假都浪掷于游山玩水之中。

不过,林父战争的经历,与生活中的智慧,却是深深影响着林清玄的创作思维。他早期作品《蝴蝶无须》中,有一段写到父亲在他从军前一天,喝得酩酊大醉,卸下上衣,叫儿子抚摸他的肩膀上“残留着日本人皮靴踩过,淤血、化脓、出水而留下的痕迹”,然后说:“这就是战争,你手里摸到的。要记得国家亡了,人也不再是人了。”

父亲常是有意无意间,把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传给了林清玄,成为他刻骨的体认。又有一回,父亲拿起红心番薯,对他说:“台湾的样子真是像极了红心的番薯,你们是这番薯的子弟呀!”(《白雪少年》之《红心番薯》)农夫父亲常借田地间随手可拾的实物,向儿子诠释人生道理。耳濡目染的林清玄,就带着父亲的这种眼光游天下,观照万物。

二、旅.情

“我喜欢游历,一方面是个性使然,另一方面是调整情绪之用。有时候厌倦自己的生活圈子,便跑去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地方……”

多少年来,林清玄足迹遍及名山大川,恐怕除了海峡对岸的大陆,其他地方都留下他的脚踪。对旅游,他选择独来独往,喜欢“没有目的,完全放松”的感觉。所以有一年到日本,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待在东京,没干什么,每天到公园溜达,旁观老人小孩度日。虽是如此,他的游记却是资料齐集,感受丰富的。游庞贝古城想到汉唐的雄伟。逛日本原宿想到年轻人对美的追求。花都巴黎却留意路旁的乞丐。我一直很羡慕他有充裕的金钱与时间,培养自己成为一个省思的旅者。“其实游历不一定要到外地。简单而言,那只是追寻一个有异于往日的经验,你有想过到办公室的顶楼看一夜的星星吧?”他的近作《玫瑰海岸》,就是独个儿往台湾北部的淡水和南部垦丁旅行,每天漫步海边,品茶听涛,坐观天地碧海之清朗而成的小品。 经他一提,我倒兴起了找一天清晨,跑到自己沙田家中顶楼观日出的念头。

三、爱.情

“玫瑰与爱是如此类似,盛开的玫瑰会一瓣瓣落下,爱到顶点,也会一步一步地走入泪中……如果说,要用什么简单的字句来形容,我这些年对爱情的观点,就是‘无常’两字……”

(《玫瑰海岸》自序)

读林清玄的作品,会发觉他是一个多情却又重情的人。也许这样,他的情感道路比别人崎岖,也比别人刻骨铭心。《蝴蝶无须》书中,常出现一位他名为“妻子”的女子,他为她痴迷颠倒,醉生梦死;“至爱的妻……我的仰望从你而来,我的信念从你而生,我的依仗从你而得……”是一份对爱情纯净的向往。但那日他告诉我,“蝴”书中的她,并不是现在的妻子,我才感觉到感情的创伤,在他生命中那种挥灭不掉的影响。

经历过感情的挫折,对情爱的描绘,也从往昔的迷醉痴情,提升至一种清朗明净的境界。《玫瑰海岸》上半部就是这种心境下写成的言爱小品,他希望受过恋爱挫折的年轻人,能透过文章“看清楚感情的本质,让他们知道世上有比他们更惨的人,激发他们爱与包容的勇气”。

他虽执意于情感的无常,但也相信爱情的恒常、至死不渝。好几次读他的爱情故事,都曾令我怦然心动,良久挥抹不去。像他与未婚妈妈之家的小玉那段难舍难离的情谊的《雨后初荷》(《乡情》)、小尼姑初恋的《法圆师妹》(《迷路的云》)、七岁恋情的短文《小照》、淡描分离的《削梨》、《愁渡》等(均来自《玫瑰海岸》)。见到他面,忍不住问他那些故事的主角,是否就是他本人。他含蓄地回答:“有时是选取动人的题材,再与个人情感、特质溶合,所以读起来像是我的故事。”后来才觉得自己有点傻,何必介意真真假假呢,自己不是曾为他笔下一个民间童话而深深被牵动吗?!

那篇文章叫《至死靡他》(《鸳鸯香炉》),故事是说牧童本与黄娥相恋,常在河边吹笛玩乐,黄的父母为此恼怒非常,把她嫁给老财主作二房,牧童知道后忧郁而终。但尸首化作一个硬心,被木匠误作良木拿回家刻成酒杯。一日黄娥的财主丈夫请木匠喝酒,木匠把新刻的酒杯掏出,酒杯即发出清脆嘹亮的笛声,直到房中的黄娥四出寻觅这熟悉的笛声,探头往酒杯一看,笛声才突然中止。故事虽简单,但感动之处在牧童的“爱不死……一颗还活着的心不化,最后……用笛声来寻找他的爱人,只为了见爱人的最后一面”。

还记得,看罢了这个故事,我悄悄买了一根笛子,放在书架上,让它提醒我情爱之伟大不朽。

四、城市情

“我把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称为是‘洗碗水社会’,洗碗水社会就是温吞水社会,一天天地在冷漠,一天天地混浊。洗碗水社会最可怕的是,不管你是多么清澄的水……一流下去马上就脏了,马上就温吞了,很快地失去它原来的品质。”

(《城市笔记》之《洗碗水社会》)

年轻时,林清玄的确渴望能借文章改变社会,现在知道任何公平合理的社会答案永远是一个不可把捉的目标,写文章只希望唤醒人的自觉和开心。

如果说上面三种情怀是林清玄感性的展露,跟着的两种便是他理性的抒发了。而且结集成本也较有根据可寻,如《在暗夜中迎曦》、《谁来吹醒文化》、《文化阵痛》、《处女的号角》等,都是他以沉痛的心情,围绕着文化为中心的睿见。讨论范畴从近的旅游、服装文化,电视电影的畸形发展,至盗印仿冒、重视名牌的消费性泛滥、古迹维护等。

他的很多观察可能缺乏数字根据,但却能理出新的观点与前提,有些现象的分析,也可作香港社会的借镜。比方说《中性人社会》(《城市笔记》),《中性人》是指外表、性格与体力上那种性别的混淆,带来的忧虑与倾向,又或省视现代人在环境污染下,维持健康活力的“青春慢走!”(《处女的号角》)等,都正是今日香港人面对的困惑。

五、艺术情

“你每天只要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听一张唱片,读一篇文章,看一段艺术史。然后每个星期看一部那星期最好的电影……只要你每天肯花一小时,我保证,一年以后你就懂艺术了……”

(《雪中之火》自序)

林清玄的艺术观是相当平民化的。一直很爱读他随兴式的艺术家采访,报道很生活化,像跟每个艺术家都是老友似的,天南地北,无所不聊,读起来生动活泼,又能参透不同艺术领域的特质。《难遣人间未了情》、《林清玄文化集》、《宇宙的游子》就是这类。

近期的《雪中之火》和《大悲与大爱》却是两本学术味较重的著作。前者是他几年到欧洲、美国、日本观察艺术的成果,后者是他与一些中国艺术家的交往札记,其中包括专业、非专业的,年老的,从面对面的真诚相处捕捉他们的个性。

但林清玄的艺术文章,并不止于批评,介绍,很多时候, 再由此延伸至社会、教育的省思。有一次他介绍一位只受过初中教育,从没受过绘画训练的画家,但从发掘他的童年成长经验中,林清玄提出了一连串的质疑:“它不仅是艺术创造的问题(是不是完全没有受过训练的人也可以创作艺术呢?”也是教育的问题(一个少年时代被认为是白痴的孩子,后来怎么会执迷于绘画呢?)更是生命的问题(什么样的压抑产生什么样的创作,是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呢?)”(《大悲与大爱》之《邱亚才画中的悒郁情结》)。

而将来,他对自己艺术观的期许,也就是一种无限的延伸,用几个字概括,就是“大悲与大爱”——悲悯要大、关爱要深,才能走更长的路,打开更壮大的格局。

六、性情心情

“我觉得一个人可以很简单地生活……我对物质不看重,中午一个馒头,晚上一个馒头,两餐就能解决。”

“十年没生过气,对生活开朗乐观,觉得任何事都可解决,遇事时总爱往光明面想。也因此常受骗,不认识我的人会觉得我笨……

“我三年才剪一次发,一剪便剪得很短。我觉得理发很浪费时间。

“这辈子只穿过两三次西装,订婚与结婚的时候。我觉得穿西装很怪异,与个性不合……

要穿西装才准进入的地方,我宁愿不去。

“我是一个在树林内听不到蝉声,繁嚣闹市里听到蝉鸣的人。”

两小时的交谈,不足以说认识林清玄的为人,但摘录他谈话的片言只语,读者仔细揣摩这位文人才子的温柔性情,也许感受更深。

七、笔墨情

“剥开庸俗的外貌,看到里面的清明。读我的文章像喝水不是喝可口可乐——不放糖,可解渴,又对身体有益。这就是我的写作观。”

小时候,林清玄对画画更有兴趣,稍长,才觉得文字是最直接、最有力量的表达工具。

十一二岁,收到姐姐寄来的一本书,他爱不释手,抱着书睡在床上想:“是否有一天我也可以写一本书给人家看呢?”

高中第一次投稿,拿了台币三百元稿酬,那时开始,更积极从事写作。为了磨炼文笔,他这样鞭策自己:起初规定每天写一千字,后增至一千五百,直到现在,日写三千字,写不完不睡觉。

对自己写作的要求虽这样高,他却从不觉得技巧是一个优秀作家的先决条件。他认为:懂得生活、有智慧、真诚才更重要,技巧只是其次,就正如“最会化妆的人,就是化了出来别人也不发觉的”。好的文章也是一样,技巧是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读林清玄的文章感受正是如此,不会刻意探索他的技巧,却发现念起来流利通顺,没有砂石,却又意味深长。

他的三十多本著作中,我最喜欢以短文组成的《金色印象》。这是一本小品文(不过三百字)精辑,辅以童真的插图,都是一些生活的联想。文字短小精悍,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我觉得这本书可说是他写作态度与人生的缩影。

拿了那么多的奖项、奖金,我问他曾否感到自豪。他说自己自豪的并非这些,而是“自写作以来,对人的热情与信心,始终没因岁月的流逝而稍减,虽然受了很多挫折、沧桑,对人性仍很有信心……”

寥寥几千字,记下对这位心仪作家的片段印象。回顾所来径,他没有半点遗憾,柔柔地说:“我对自己走过的路蛮满意,因为与从小的梦想很接近。”

他说最近正忙着新作《温柔的世界观》,他觉得世界太暴戾了,应多些人以温柔的观点看社会、政治、物质、经济等问题。一颗温柔的心观照出来的,就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现实中的林清玄,其实与书本中那个理想温文的形象,极其接近。

——转载自香港《突破》杂志

附记:《突破》是香港基督教会的重要刊物,由于许多读者想多知道我日常的生活,因此选录了这一篇罗乃萱小姐的访问记。

同类推荐
  • 全球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全球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本书精选了100个各具特色的小镇,包括波西塔诺、梅尔斯堡、芝华塔尼欧、库狄莱洛、罗瓦涅米等。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该书以文化散文笔触记述西藏见闻、复原文化旧貌、自身感官体会为主,以此来讲述和剖析西藏这片土地和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该书不同于以往的游记类书籍,单纯从视觉感官上以“记流水账”的形式,来直观讲述西藏的风景以及自身的经历。作者更多想要表达的是以一种文化人的视角来感触西藏,探寻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藏族人民的文化生活。除却迷人的风光、神秘的宗教和古建筑遗址,还有藏族同胞的精神文化和藏文化的独特与伟大。
  • 慢旅行

    慢旅行

    爱情海的蓝色诗意、吴哥窟的艳丽史诗、古巴街头也会有巴黎的气息,澳大利亚也有美食的存在……我们不只是旅行,停下来,呼吸异国的空气。
  • 名胜与名城(和谐教育丛书)

    名胜与名城(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印度狂奔

    印度狂奔

    随着印度电影的迅猛流行,到印度去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有关印度文化的论坛、贴吧、小组和Q群也在不断涌现。印度政府更是在中国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去印度”现在已是一个热门和时髦话题。本书作者为印度文学专业毕业,他以一个背包客的身份,横穿印度,没有专走那些为众多人所知的大众景点,而是扎实深入到印度的最里层,选择的最为寻常的线路,走出了一份亲切、真实的感觉,体会印度最纯正的风情。九天九夜的“狂奔”加上丰厚学养作为调料,烹制出这道味道清新的印度奶茶。狂奔始于印尼边境的小镇苏瑙利,终于印巴边境的名城阿姆利则,像是一道刺穿南亚次大陆的铁线,串联起北印度的金三角,用最短的行程将北印精华一网打尽。
热门推荐
  • tfboys王俊凯之花落

    tfboys王俊凯之花落

    这是我的一场梦,但我想用小说的形式改变展现出来,。我,叫蓝清若,是一位爱到深处自然黑的TF团饭,他们的演出,我几乎场场必不到,但在手机前的我,喜欢安静的看着他们。每次看到他们的时候,我都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特别是对那位有着对虎牙的青年。我,叫王俊凯,是一位追求梦想的青年,我的梦想是在2023年那天站在中国最大的舞台上唱我自己的歌,和我兄弟一起,但路途中却遇见了她......缘分让我们相遇了,那么......友情提醒:就是看文的时候,听周董的《简单爱》效果一流哦。侵权即删......
  • 地下皇朝

    地下皇朝

    张涛,一个颠覆信仰的男人!热血的江湖,无尽的杀戮。地下皇朝揭露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 你值得拥有所有的美好

    你值得拥有所有的美好

    每个人都被别人爱着,也被别人恨着;拥有过美好的回忆,也经历过痛苦的事情。你看人生就是这样,美好的事情不会主动拥抱你,阴霾也不会一直围绕你,世间万物循环交错,有好也有坏,其实这个世界没有谁过的一定比谁好,也许你很穷但是你家庭和睦,也许他很富但是却不健康,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只要你愿意去做一个明知前方一路荆棘却依旧向前奔跑的人,一个即使深陷黑暗,也可以散发光明的人,一个不断跌倒但又不断爬起的人,那么你想要的美好一定会到来!如果说人生是一部电影,那么导演、编剧、主角都是你,想要什么样的结局都可以,所以不要害怕黑暗,不要害怕伤痛,不要害怕那些不值得你害怕的东西,因为你值得拥有一切美好......
  • 田箩姑娘历险记

    田箩姑娘历险记

    不信奉田螺姑娘的“阴险”田箩,有一天栽到了凡人将军手里。做暗人、当丫环,她只求早点报完恩早点自由。可是,为什么有些陌生情绪开始在她心里繁衍疯长?求而不得她又该何去何从?
  • 一吻成瘾:帝少的甜心萌妻

    一吻成瘾:帝少的甜心萌妻

    她,如此的爱着他,他是她的丈夫,她的世界。本以为,他们会这样幸福地走下去,即使明明感觉到了有了第三者,她依旧选择相信他,与他携手相伴。他,为了报仇,接近她,并且娶了她,可是,没想到却渐渐爱上了她。当她知道真相后,那一瞬间,仿如感觉到了世界的崩蹋。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爱,原来这就是直相。所有的事情层层浮了出来,最后,他们能否在一起?
  • 璇玑图

    璇玑图

    子午流注,厚林著书,大雪无痕,天地玄黄。凤凰山中,书声朗朗,石库门里,追梦魔都。若兰才情,誉满大秦,抗婚寻爱,坚贞不屈。织锦璇玑,招魂窦滔,字字滴血,句句珠玑。梦兰栋材,璇玑定情,反王割据,夫妻失散。栋材平乱,恩相赐婚,郎才女貌,珠联璧合。梦兰痴情,千里寻夫,梦蕙胸怀,海纳百川。璇玑闪烁,入体为情,姐妹情深,千古佳话。
  • 坐断十方

    坐断十方

    万古之前,一场惊天大战毁灭苍穹,一场惊天阴谋动荡十方;命运之轮悄然转动,万古之后,一切慢慢浮出水面......
  • 浪漫圈圈圈圈爱

    浪漫圈圈圈圈爱

    清晨五点。我,原名苏小圈,现名为御小圈,是御家长子的未婚妻,正值青春年华。此时,我正躺在宽大的床上,回忆着清晨断断续续的梦。这些年来,这个梦时常困扰着我,每次醒来,我的脸上总是挂着泪痕。不过,今天是个好日子!我跳下床,大大地伸了个懒腰。
  • 破浪——不羁少年

    破浪——不羁少年

    《破浪——不羁少年》讲述了小人物的大造化。林敢、苏蕴与浪仔三个不羁少年在挣扎中成长的爱情故事。
  • 宁负荣华:皇上,跟我走

    宁负荣华:皇上,跟我走

    被囚禁的皇帝,受尽凌辱的哑巴宫女。爱情踏着微光来临。可惜永夜之中,即便深爱,也注定无情。他坐在涵元殿正中的龙椅上,神情木然地盯着眼前的一片帐子,帐子朦胧又陈旧,就像他灰蒙蒙的一生,注定要成为一团令人唾弃的烂麻。寇公公低头进来,跪在地上:“回万岁爷,板子……打完了”。“她可还活着?”他的声音轻飘飘的,冰冷无情。“还未断气”寇公公在宫里当了一辈子差,早已心硬如铁,可心里还是涌起一阵酸涩。“哦”,他淡淡应了一声,平静无波道:“撵出去吧”。明黄团福暗纹袖下,他双拳紧握,指甲深深扎入掌心,鲜血似泪流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