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0900000018

第18章 改革就是利益再分配:王安石变法奈何明月照“沟渠”(1)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改革,都是从“吏治”改革入手的。“吏治清、天下兴”,这一招是最管用的,也是最难的。也许是汲取庆历新政失败的教训,王安石变法绕开了“吏治”改革这一难关,而是以经济改革为主,兼之以军事和教育改革。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黯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王安石的这首《读史》之作,尽管只有八句,但却写尽了几千年来改革者的心志、情怀、痛苦、无奈……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为北宋政权在风雨飘摇之际的一根柱石,作为继范仲淹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光风霁月般的政治品格,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更留下了许多经济改革的有益经验和探索实践的深刻足迹。

古人云:“不得百利不变法度。”这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历代统治者对改革、对变法的慎重态度。这里的“百利”,既是他们对改革目标的一种“奢求”,也是他们启动改革的一个“条件”。为什么要对改革开列出一个如此苛刻的条件呢?其中的原因就是,改革越深彻,造成的风险越大,稍有不慎,或操作不当,就会被改革激起的巨大浪潮吞噬。既然如此,为什么在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刚刚夭折不久,北宋王朝又匆匆忙忙地把王安石推上改革的祭坛呢?

1.两代皇帝的强烈愿望

前面已经讲到,庆历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宋仁宗的改革意志薄弱,态度暧昧,不能自始至终地支持改革。用王船山①的话讲,这位平庸天子是“从善如流,从恶亦如流”。

宋仁宗死后,宋英宗继位,面对日益糜烂的局面,他发出了“积弊甚众,何以裁救”的改革信号。遗憾的是,由于以曹皇后为首的守旧派的牵制,这位皇帝始终处在钩心斗角、困心衡虑之中,不到四年便一病“呜呼”了,其改革的宏图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启动。

英宗死后,他的儿子赵顼继位,号为宋神宗。神宗算是个“有志青年”,“尤欲更新”,一心想改变大宋朝积弱积贫的局面。但君无良相不行,必须找一个有才识、有胸怀、敢担当的人来做宰相,辅佐自己,自己的改革愿景才能变成现实。找谁呢?神宗先是寄希望于富弼、韩琦、欧阳修等元老重臣,希望他们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无奈“流水”已逝,“刻舟”难以求剑,富、韩、欧等人已经从当年的改革派沦为因循派了。

这种情况下,神宗把目光投向了有志于改革的新派士大夫,最后选择了“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的王安石。公元1068年,王安石奉诏进京,先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后升为参知政事。这一年,王安石47岁。

2.士大夫急迫要求

大宋朝的病势,并没有因为庆历新政的终止而缓和,相反,社会矛盾更加激化,财政危机更加严重,民生更加凋敝,边防守备更加空虚,其势已危如累卵。当此之时,不仅皇帝看到了时局的艰危,士大夫也充分意识到了改革势在必行,“争言便宜,以变更旧制”。

继王安石上了《言事书》要求改革后,司马光、苏辙、苏轼等人也多次上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意见和主张。尽管他们的改革思路和办法并不一致,但他们要求改革的意愿却是一致的。这种情形,实际上为王安石变法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铺垫,这是难能可贵的!

3.零星的改革“火花”

世上没有无源之水,没有无本之木,同样,也没有天上掉下来的现成的改革办法和措施。在王安石正式登上改革舞台之前,迫于现实的需要,许多有良知、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地方官员针对本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从而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比如,陕西转运使李参,针对大量农民因为在青黄不接时不得不借高利贷而背上沉重包袱,最终导致破产的现象,创造了一个类似于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的组织,专为农民提供生产发展资金服务,利息远远低于高利贷。其具体做法为,“令民自隐度麦粟之赢,先贷以钱,俟谷熟还之官,号‘青苗钱’”。这一改革举措,一方面满足了农民在关键时期对农业生产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则减少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威胁。王安石后来实行的“青苗法”,就是源于此。

又比如,两浙路转运使李复圭、越州通判张诜,针对当时社会各种差役繁多,尤其是衙前役任务繁重给农民带来极大痛苦的现象,创造了“出钱雇役”的办法,不仅把农民从繁重的差役中解脱出来,还使农民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从事生产、发展经济。王安石后来实行的“免役法”,就是从上述的创造性实践中脱胎而来的。

再比如,范仲淹在防御西夏时,针对北宋“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专吃败仗的积弊,对边防军的管理体制和应战机制进行了变革,把对军队平时的训练与战时的指挥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轮番应战制度,形成了“约束既定、总领不贰、劳逸又均、人乐为用”的局面。王安石后来出台的“将兵法”,就是由此拓展开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王安石的变法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这一点,与王莽改制有着天壤之别。

4.士大夫“自觉精神”的萌发

关于这一点,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

(1)这种自觉精神是在什么情况下生发的?老先生的解释是,“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茁”。

(2)这种自觉精神的本质是什么?突出的表现是什么?老先生的解释是,“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他(范仲淹)提出两句最有名的口号来,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那时士大夫社会中一种自觉精神之最好的榜样”。

(3)这种自觉精神的时代作用是什么?老先生的解释是:“宋朝王室久已渴望着一个文治势力来助成他的统治,终于有一辈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们出来,带着宗教性的热忱,要求对此现实世界,大展抱负。于是上下呼应,宋朝的变法运动,遂如风起浪涌般不可遏抑。”

改革家和医生是相似的。只不过医生治的是“人”的病,而改革家治的是“国”的病。一个高明的改革家,实际上就等同于一个医“国”圣手,面对国之病症,总能开出有效的药方。

就当时的大宋朝而言,其主要的病症就是“缺钱”。而一个缺钱的政权,就像一个缺钙的人,无法站起来,更打不赢敌国。因此,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

怎么解决呢?常规的思路是,“官出于民,民出于土”,向老百姓增加赋税。这种办法的实质是饮鸩止渴,即朝廷越没钱,越加重老百姓的负担;老百姓的负担越重,就变得越穷,越没有活路,最后不得不学陈胜、吴广。当时的宋王朝,显然已经陷入了这个恶性循环,连续几十年靠压榨百姓来解决财政困难问题,使整个国家陷入了“国贫民苦”的危局。这个时候,王安石提出了“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改革方针,无异于雨后的彩虹,令天下人为之惊叹。原来解决财政困难还有这样一种思路和方法!

作为一个医“国”圣手,王安石变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后人思考、玩味……

1.避难就易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改革,都是从“吏治”改革入手的。其基本的思路就是,治国就是治吏,“吏治清、天下兴”,把官员管好管住了,事情就好办多了。应当说,这一招是最管用、最简单的,也是见效最快的。战国初期齐威王的改革以及韩国宰相申不害的改革,都属于以“吏治”改革为主,其时二人凭借雷霆万钧的手段,确实很快收到了明显成效。

但反过来说,这种改革也是最难的,遭遇的阻力也是最大的。一旦缺乏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强有力的霹雳手段,就会很快被反对的浪潮所吞噬。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夭折,便是由此主要原因造成的。也许是汲取庆历新政失败的教训,王安石变法绕开了“吏治”改革这一难关,而是以经济改革为主,兼之以军事和教育改革。

2.急缓得宜

王安石的经济改革举措共有七项,按颁布的时间顺序排列为:《均输法》(公元1069年7月)、《青苗法》(公元1069年9月)、《农田水利法》(公元1069年11月)、《免役法》(公元1070年12月)、《方田均税法》(公元1071年8月)、《市易法》(公元1072年3月)、《免行法》(公元1073年7月)。

同类推荐
  •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国际舆论将中国视作正在崛起的大国,浙江省则是这个蓬勃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先行省份。本书的研究以该省为主要模本,正是基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政府改革在全国所处的领先地位,因为先行探索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当然,聚焦浙江并非局限于浙江,本书的着眼点在于探讨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模式创新的实现途径。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十六大以来理论成果(下)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十六大以来理论成果(下)

    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月6日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社会裂变中的舆情态势及问题治理是一个现实而急迫的大课题。社会转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的裂变过程,社会位置的差异、多年形成的刻板成见使这一过程充满着隔阂、矛盾、误解、偏见和冲突,而最为社会情势表征的舆情恰是其中最为活跃和富有驱动力的一道社会景观。本书将社会裂变中的传舆情态势及问题的治理分别置于社会学和舆论学视野下,对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必要的阐释与现实图景呈现。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的理论框架。
  • 公民生产生活安全知识读本

    公民生产生活安全知识读本

    《公民生产生活安全知识读本》内容十分全面,从范围上,涵盖了家庭、社区、农村、企业、户外、公共聚集场所等;从类别上,包括了用电、用气、消防、交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从知识点上,既有常识、须知、要求,又有应急措施、处置方法,甚至还有温馨的提示,言简意赅,可读性、知识性都很强。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建工作实务: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临新课题新矛盾。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的水平,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热门推荐
  • 神魔浩天

    神魔浩天

    “人生最大的梦不是你已经错过,而是你有没有做过。”“最艰难的爱不是你已经错过,而是你有没有拥有过。”我只在我人生中的角落看着这一切朝起朝落!
  • 那本名叫悲伤的书

    那本名叫悲伤的书

    通往天堂的路遥不可及,通往地狱的路也不好走。——友念暘“我在南城街道上穿着油腻肮脏的衣服四处乞讨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杜北北“当我割下那一刀的时候我还是掉了眼泪,三年前我们三人在学校香樟树下互相抱看许下再也不掉眼泪的誓言,我没有做到。”——蓝波冉“在得知北北死讯的时候,我知道,我们结束了,再也没有可能回去了。”——曲笑挽
  • 炀帝迷楼记

    炀帝迷楼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蜗牛舍说诗新话

    蜗牛舍说诗新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球球奇遇记

    球球奇遇记

    球球,你以为是只可爱的小狗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一次意外球球来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期间发生了很多奇妙的好玩的事情…
  • 津城奇缘

    津城奇缘

    一个坚强独立的女孩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富二代一个享受生活质量的美丽女友一个错综复杂的家庭一个幽默玩世不恭的伙伴一个单纯泼辣的老乡
  • 敢动奶酪的人

    敢动奶酪的人

    本书是当今一本关于成功学行动教程的代表作。它帮助你策划的“向自己发出决战令”、“用行动证明一切”、“踏实工作能赢得回报”等成功人生的七大处方,将给你带来终生的收益。
  • 我从来不曾爱过你

    我从来不曾爱过你

    杨兮诺: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个人,这个人你明知永远都不会接受,却也不舍伤害......哪怕他给了你莫大的温暖和你最需要的帮助,让你毫无芥蒂的依赖,却也无法走进过你的心,成为你之所爱。顾城: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个人,在你懵懂的年华,给你从未有过的温暖,成为你的一道光,让你念念不忘,哪怕她从没爱过你,从不记得你,你还是会义无反顾的为她去做你所能做的一切......那个雨夜,遇上你,就花光了我这一生的好运气。
  • 带队伍就是带人心

    带队伍就是带人心

    本书从问题界定、案例解析、心理学分析、管理措施等四方面,全面地分析员工心理,还有漫画、情境、案例等辅助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解析员工工作中的各种情况。以此让管理者通过心理分析,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工作效率,打造优秀的工作团队!
  • 假糖

    假糖

    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那片蓝色的天和宽敞的教室,跑不完的操和上不完的课,回不去的过去和深爱的人,有一个名字叫做时光。那个你,这个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