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月22日,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一天。当时,我17岁,上高一。那天是周五,我做练习题一直到晚上11点多,终于把当天的习题做完了。可妈妈还要我继续做作业,我不同意,于是她就开始数落起来,说我学习不用功,并且把以前的陈年老账都扯了出来。我被说得不耐烦,就和她对嚷起来。她见我不听话,便动起手来,我也还手了。
要是在以前我会一走了之,但当天妈妈正好堵在门口,我没有办法跑出去,就躲进了厨房。妈妈还是不依不饶地跟了过来。打斗中,我一时失去理智,抓起厨房的刀具就乱舞起来。妈妈被砍倒后没几分钟,爸爸回来了。他看到了当时的情景,马上拿起一根棍子来打我。我身上被打了好多下,我认为他肯定不会原谅我的,于是下手就狠了些。最终,爸爸也倒在了地上。
我周围的一切全都静了下来。我在地上呆呆地坐了近半个小时,才慢慢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有点害怕,但又好像是把十多年的压抑都释放了出来,身上有一种疯狂发泄后的虚脱感。
清醒后,我洗完澡换了衣服,去了一个同学家。那两天过得很漫长,我只是觉得周围非常安静,同学也没有发现我有什么异常。
周日,我又回到了小区。我上到楼顶,本想从30层楼的地方跳下去,但我没法挪动脚步,我才发现人原来那么脆弱。回到家里,看见父母还躺在那里,我一下子晕了过去。再醒来时,我已经躺在了医院,旁边是叔叔和警察。等我缓过来,我把一切都招了。当年5月,我因故意杀人罪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我想有个家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
……
潘美辰的歌《我想有个家》道出了很多人对家的渴望。我们都渴望有个家,可是家是什么,有人说家就是吃饭睡觉的地方,有人说家是可以哭泣的地方……不同的人对家有不同的理解。
小时候你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腻在爸爸妈妈身边,那个时候仿佛他们什么都知道,好厉害!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发现父母与你的分歧越来越大,他们似乎不理解你,你也很难跟他们沟通到一块儿。你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可是他们偏偏让你按照他们的方式来。
很多父母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哎,真是越来越难管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啊!”……似乎长大后你就变得不听话、难以管教了,为什么?为什么你也会觉得你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变得远了?
随着你的成长,你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你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你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而这个看法又往往和父母的看法有冲突,即使没有冲突观点是一致的,又总陷入“嘴硬”不肯承认的对抗状态。
在讲座、咨询甚至网络上我作了很多调查,发现同学们对父母的反感主要集中在下面几点:
父母总是拿你和别人比较;
父母说了一遍又一遍,总是唠叨;
当你的意见与父母的意见不同时,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
父母总是对你不满意;
父母总是用以前的观念去教育你;
父母不理解你的真实想法;
父母总是逼着你学习;
父母不信任你;
……
随着你的成长,你的烦恼越来越多,而和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到了中学,你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学习,而父母有时候又不得不为了生活去辛苦工作,沟通的时间少得可怜。即使有了沟通的时间,彼此也很难张开口,因为彼此不知道要谈些什么,仿佛处在两个世界。你发现自己想找一个温暖、舒服的家都很困难了。
真是烦死了!
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
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
在你反感父母的同时,你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多少?我们作个小调查看看你知道多少(见表5-4)。
表5-4 对父母了解程度的调查表
当你写出答案后,建议给父母看看,看你能答对多少问题,看你的了解是否和父母的真实情况一样。
也许,你不记得父母的生日了,但是,我敢肯定他们一定记得你的生日。我想,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都会记得。也许,这些事情你觉得都是小事,可是这些小事却是关系到你们能否融洽的大事。
你觉得父母烦死了,可是你有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呢?父母拿你和别人比较,这是父母的一种通病。和其他孩子比较,固然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希望你能再接再厉,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出了错。有一点,你可能没有发现,在你讨厌父母拿你和别人比较时,你内心是深深渴望他们的爱与认可的。称赞别人会让你觉得自不如人,你无法面对自己在你父母心中不如别人的事实,说白了你还是在意父母、爱你的父母的。
我以前也不喜欢父母在自己耳边唠叨,其实谁喜欢呢?我敢说你的父母也不喜欢的,这都是正常现象。可是他们为什么还会唠叨呢?因为关心和爱。正因为关心他们才不得不叮咛,正因为爱才一遍又一遍地嘱咐。如果损失几千、几万元钱他们可以接受,可是你出了事却是万万接受不了的。现在我的母亲已经快六十岁了,每次通电话她都会把一件事情重复很多遍,甚至前几天讲过的事情又翻来覆去地讲。我知道,这是母亲在惦记我,她说得越多,说明她越在意。既然能让母亲找到一个倾听的对象,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父母为了能给你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外出打工、辛勤工作的时候,你是否可以体谅下他们的辛苦呢?你能抱怨父母,那父母向谁抱怨呢?假如有一天看到你的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你是否会主动倒杯水给他?会不会给他捶捶背?会不会跟他说“爸爸您辛苦了”这样简单而又温馨的话?
父母的爱很深沉,父母也很可怜,你是否愿意了解下他们呢?不要拿自己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作为借口,你完全可以抽出来一两个小时跟父母沟通下。请记住,自己是一切的根源,你可以主动起来的。
爱可以重来
同父母和谐相处,不再为父母的不理解而烦恼一定是你渴望的吧?我相信你能做到,更重要的是希望你愿意做到。对于如何理解父母并与之和谐相处,我给你五条建议。
不要把想法憋在心中,尝试着和父母分享。也许这些想法不成熟,但是毕竟是你的想法,甚至是你的困惑,尝试着与他们分享你在学校的收获和困惑,一起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
在你和父母沟通时,建议你以这样的方式解决:先理解父母的方式;再分享你的想法并寻求父母的理解;再和父母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找到机会和解决问题的想法;最后确定最好的解决方式,并且验证它。
也许,你还不能完全放开去跟父母沟通,但你可以先做这样的事情: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发泄出来,采取心理咨询中的“空椅子对话”。拿两把椅子,找一个适当的位置,让两个椅子正对,你坐在一个椅子上,想象妈妈或爸爸就坐在对面那把空椅子上。对着空椅子,你可以把平时想说而不敢说的话都说出来。这些话可以是对妈妈或爸爸的感谢、关心,也可以是对妈妈或爸爸的不满,也可以是对妈妈或爸爸的建议,也可以是自己的困惑、抱负或希望得到的帮助等。假如有条件你可以录制下来交给你的妈妈或爸爸。
尝试着去了解你的父母。你常说他们不了解你,可是你又何尝了解他们呢?特别是做了前面了解父母的小调查后,看看自己还有哪些方面不了解父母,然后尝试着去了解他们的点点滴滴吧,你会对父母有个新的认识。
没有完美的父母,不要苛求父母。他们也会犯错误,给他们成长的机会吧。在你的世界里,你也是他们的老师,尝试着做做老师,对他们要宽容。
注意生活中的小事情。一句温暖的话、一个甜美的笑容都会给你父母温馨的感觉。他们也不容易,当他们对你有所帮助时,请主动说声“谢谢”。你也可以主动些,告诉他们“我来帮忙”,更不要吝啬你的“我爱你妈妈”、“我爱你爸爸”。
自己是一切的根源。事情不是没法子解决,关键是我们是否愿意改变。自己是一切的根源,与父母相处,最核心的是:先理解父母,再让父母理解你,要抱有双赢的态度。
当你和父母产生分歧甚至矛盾冲突时,你可以遵循下边六个步骤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见表5-5):
第一步,明确是哪里发生了冲突。
第二步,明确双方的矛盾分歧是什么。
第三步,对于冲突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第四步,明确哪些解决方法是父母不能接受的,哪些解决方法是你不能接受的。
第五步,哪些解决方法是你和父母都能接受的。
第六步,检验解决方法是否有效。
表5-5 家庭分歧解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