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政策目标与类型
1.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因此,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并形成自己的体系,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理财家早已提出“量入为出”、“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等朴素的财政政策思想。当然,现实意义的财政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运用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方式的重要转变,表现在:其一是观念的改变。20世纪30年代以前,由于“看不见的手”理论已根深蒂固,没有意识到或本来就不主张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后来,经过对大萧条的理论反思,人们才承认政府具有经济职能,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对国民经济施加影响。其二是目标的转变。目标的单一性是过去政府干预经济的特点,如今,财政政策要根据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的要求,同时实现多重目标的有效结合。其三是手段的转变。在不发达的商品经济时代,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是税收,主要是为了筹集财政收入,而现代财政政策的手段不仅包括税收,还有预算、支出、公债、补贴等。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财政政策的内容,而且增加了财政政策运用的难度。我国当前财政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导向、财政政策主体间的摩擦、政策工具运用、政策传导机制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等有密切关系。
2.财政政策主体
财政政策主体是指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地方政府已具有了较大的自主权,不仅是一个政策的执行者,同时也是一个地区的政策制定者,这种双重地位,使地方政府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对中央政府的政策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表现之一是地方政府的政策抵触行为。政策有利于本地发展的就贯彻执行,不利于本地经济发展就消极抵制,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现之二是政策的攀比行为。比如中央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开放政策,促进了某些地区的发展,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就会竞相攀比,从而使中央对局部地区的优惠政策扩大化。
3.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目标是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从时间上看具有连续性特征,即要求中短期政策在导向上与长远的基本财政政策保持一致;从空间上看具有层次性,即要求各层次财政政策目标取值方向,在总体上一致;从宏观环境上看,它还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且取决于民众的偏好与政府的行为。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以及财政的基本特点,我国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物价相对稳定。这是财政政策功能的基本要求。物价相对稳定,并不是冻结物价,而是把物价总水平的波动约束在经济稳定发展可容纳的空间,避免过度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在采取财政措施时必须首先弄清楚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如果是由于需求过旺或需求不足造成的,则需要通过税收控制收入的增长幅度或提高投资性支出,如果是由于结构性摩擦造成的,则必须从调整经济结构着手。
收入的合理分配。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抑制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但分配上的贫富悬殊过大,又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同资源配置一样,应使市场分配起基础作用,同时实施政府的宏观调控。税收负担的合理分配,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收入合理分配目标的关键。
经济适度增长。适度的含义就是量力而行,也就是要视财力和物力制定增长率。财政政策在推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政策取向上注意处理好储蓄与消费的关系,保持适度的社会储蓄率;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若干制约因素,注意发挥财政在结构优化和推动创新方面的作用。
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经济系统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需要的满足程度不仅取决于个人消费的实现,而且取决于有财政支撑的社会公共需要的实现。这种公共需要的实现,综合表现为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比如公共安全、环境质量、基础科学研究、普及教育等水平的提高都标志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
4.财政政策的分类
按财政收入、支出和管理活动分类,财政政策可以分为税收政策、支出政策、投资政策、财政信用政策、补贴政策、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国有资产政策、国家预算政策等;按财政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分类,财政政策可分为总量政策(也称为宏观财政政策)、个量政策(也称为微观财政政策);按财政政策的时期长短分类,财政政策可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财政政策;按调节方式分类,财政政策可分为自动稳定政策、相机抉择政策;按调节客体分类,财政政策可分为存量政策、增量政策。
二、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主要有国家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
1.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它具有综合性、计划性和法制性等特点。国家预算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通过国家预算收支规模的变动及其状态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而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可以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在社会供求总量大体平衡时,国家预算应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与之相配合。其次,通过调整国家预算支出结构调节国民经济中的种种比例关系和经济结构。因为国家预算支出的是资金,增加对某个部门资金的供应就能促进该部门的发展,而减少对某个部门资金的供应就能限制该部门的发展。
国家预算支出结构的内容主要有: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关系、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的比例关系、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支出的比例关系,等等。
2.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分配的重要形式,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这使得税收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成为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税收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宏观税率确定、税负分配(包括税种选择与税负转嫁)以及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体现出来。
宏观税率(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现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当一国把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基本来源时,宏观税率就成为衡量财力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宏观税率高意味着政府集中掌握财力或动员资源的能力高,反之则低。政府动员资源的能力如何,对于经济运行以及经济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政府提高宏观税率,会对民间部门经济起收缩作用,意味着更多的收入从民间部门流向政府部门,相应地,民间部门的需求就下降,民间部门的产出就减少。
宏观税率确定以后,税负的分配就显得十分重要。税负分配,一方面是由政府部门来进行,主要是通过税种选择和制定不同的税率来实现;另一方面是通过市场活动来进行,主要是通过税负转嫁的形式体现出来。税负转嫁的结果是在政府税负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进行。两个层次的税负分配,对于收入的变动、相应的个人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均会产生很大影响。
3.公债
作为一种财政信用形式,它最初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公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的政策手段。公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种效应上:“排挤效应”,即由于公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对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起调节作用。“货币效应”,即公债的发行引起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部分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则可能把存于民间部门的货币转到政府部门或由于中央银行购买公债增加货币的投放。“收入效应”,即由于公债主要依靠未来年度增加税收来偿还,而公债持有人在到期时,不仅收回本金而且得到利息报偿。政府发行公债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要,人人均可享用,这样在一般纳税人与公债持有人之间产生了收入的转移问题。“平衡效应”,企业投资和银行投资更多地注重投资项目的微观效益和偿还能力,这往往同宏观经济目标发生矛盾,而国家通过财政信用形式筹集的资金可以投到那些微观效益不高,但社会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较高的项目上,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平衡发展。
公债的作用主要通过公债规模、持有人结构、期限结构、公债利率综合体现出来。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公债规模,选择购买对象,区分公债偿还期,制定不同公债利率来实现财政政策的目标。
在现代信用经济条件下,公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载体,通过公债市场操作,可以协调两大政策体系。
4.公共支出
主要指政府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它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部分。购买性支出包括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它是政府的直接消费支出。转移性支出通过“财政收入一国库一政府支付”过程将货币收入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此时,民间的消费并不因此而发生变化。在我国,财政补贴占有重要位置,这不仅因为补贴支出数额大,而且还因为,财政补贴是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运转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当然,补贴的过快增长,也给国民经济与财政带来了负担,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财政补贴是一种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的政策工具,运用时,必须考虑到它有双重作用。
从补贴与供求平衡的关系来看,可以把财政补贴看作是负税,它与税收的作用正好相反。为了抑制总需求,既可以通过增加税收,也可以通过减少补贴的方法来实现;而减少税收或增加补贴,则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调节总供给来看,减税或增加补贴,可以刺激生产,有利于促进供给的增加;反之,则能起到抑制生产和供给的作用。
5.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政府的投资能力与投资方向对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关键性作用。考虑到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现状,政府投资所产生的效应,就不局限于自身的投资收益。作为一种诱发性投资,它可将国民收入的创造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就是政府投资在“基础瓶颈”条件下所产生的“乘数效应”。
三、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1.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