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生如酒,苦后甘甜
人生如酒,每一杯酒里面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杯酒里面都有或轻松或沉重的叹息。在人生旅途中走累了,不妨试着小酌一盏,把生活看成一杯饱含酸甜苦辣的酒,一点儿一点儿地品,一点儿一点儿地回味,这样,生命才显得弥足珍贵。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凡夫俗子都喜借酒抒怀,以酒寓意,在觥筹交错间,感叹着生活的境遇,品味着人生中的苦与甜。酒,贯穿着历史,浸润着人生,人生如酒,往往苦后甘甜,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品味这杯苦酒时,才没有失去信心。因为我们相信:苦后必有甘甜。
20世纪20年代,贝里·马卡斯跟随父母从俄罗斯来到美国,全家在纽瓦克一个穷人聚居区安顿下来。他的降临让他久患风湿病而无法下床行走的母亲重新可以走路。母亲常常告诉他,对生活要有信心,生活总会苦尽甘来。母亲能够再次下床行走恰恰验证了母亲的这句口头禅。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马卡斯的生活。
马卡斯回忆道,虽然母亲的风湿病没有完全康复,但她从不抱怨生命,她甚至会不时取下手上缠着的石膏绷带,在寒冷的冬天为孩子们洗衣服,在炎热的夏天为孩子们做饭。尽管生活艰辛,但母亲始终相信苦尽甘来这一道理。
马卡斯从小的理想是上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夫。因为家庭的经济约束,他就近选择了路特格大学的纽瓦克校区,这样便可以住在家里而省下住校的费用。马卡斯开始学习医学预科课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天,系主任找到马卡斯,告诉他学校已经为他争取到了上医学院的奖学金,然而他自己还必须另缴1万美元的学习费用。对于马卡斯当时的家庭状况而言,这是一笔巨大的支出,马卡斯是负担不起的。于是,马卡斯只好退了学,到佛罗里达州去找工作。路上,马卡斯给母亲通了电话,告诉了她这个不幸的消息。母亲的回答给了他勇气:“孩子,不要失去希望,不要害怕吃苦,早晚有一天你会苦尽甘来的!”
后来,马卡斯在餐馆当了一年服务生,有了一定的积蓄后,他选择了新泽西州的药学院继续他的梦想。毕业后,他开始营销药品,这让他接触到了商品零售业,并开始喜欢上了它,直到他跳槽到西部一个名为“便民”的商品零售公司,他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了真正的想法。
在“便民”公司,他常看到不少自己动手装饰和修补住房的人来买各种家装必需品,但他们不可能在一处一次就买齐。一天,他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如果能有一家大商场,把所有的家装材料店,如厨卫设备店、涂料店、木材店全都包括进来,顾客岂不更方便?如果所有经销商都懂得怎样修马桶或怎样安装吊扇,岂不更好?这便是马卡斯梦想的起源。
1978年的一天,老板召见他,马卡斯便向老板谈了自己的建议,希望通过他的提议可以把“便民公司”变成一家赢利的大型连锁超市。然而,老板认为这是马卡斯在他面前炫耀才能,于是不但没有接纳他的意见,反而将马卡斯解雇了。
母亲的话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没有被打倒,苦涩给了他更多的力量和勇气,他决定放手自己干。马卡斯利用这个被解雇的机会,决心自己当老板,着手实现创建一个大型家装材料总汇超市的构想。他的这个超市将面向人口众多的工薪阶层,他们是自己动手搞家装的主力,他这样做,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帮助。于是,一个名为“家庭”的大型家装材料公司应运而生。
在马卡斯的悉心管理下,这个材料公司的生意非常红火,业务已经遍及全美,甚至开始扩展至全球。如今,马卡斯已年满72岁,他在零售业营销市场上奋斗了50余年。当谈及他的成功时,他总是谦虚地说:这没什么,只不过是我一路坚持走来,最终苦尽甘来。
像马卡斯一样,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充满了苦难,人也是从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苦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鼓起勇气,乐观奋斗,我们就能赢得最珍贵的成功。
澳门大富豪何鸿年幼时突然家道中落,他无法接受但又不得不面对这冷酷的现实。想当初,他过着衣食无忧,进出都有仆人侍候的生活。现在父亲、哥哥流亡南洋,家居陋室,空空荡荡,没有当家人,仿佛天都塌了似的。这一切都压在母亲柔弱的肩上,母亲和姐姐常为柴米油盐的事小声嘀咕,一家人忧柴忧米、忧穿忧用,这种情绪也传染给了年纪最小的何鸿,他常常担忧老鼠偷米,第二天没有米下锅,上不成学。
晚上睡在硬板床上,何鸿望着母亲忧郁的神色、简陋的家具用具,脑海里就浮现出富丽堂皇的洋房、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他那时还傻想,如果父亲和哥哥回来,就会把荣华富贵带回来。何鸿最不堪忍受的是原来那些亲戚见何家财大势大,见了何家人总是低眉顺首、恭恭敬敬。现在他们却对何家避而远之,见到何鸿还摆架子,甚至百般嘲弄。
有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何鸿牙齿蛀烂,需要补牙。正好他家一个亲戚是牙医,过去一直走动,这个亲戚每次来何家都要逗何鸿开心。因此,何鸿就去他的牙科诊所请他诊治。当时这个亲戚正闲着,跷着二郎腿坐在旋转椅上,没有起身,爱理不理的。
“你来这里做什么?”“我的牙坏了,想补牙。”“那你身上有钱吗?”“没有钱。”牙医亲戚笑了起来。何鸿不懂世事,不知亲戚为什么问这些。以前何鸿来他诊所玩,他主动给何鸿检查牙齿,还传授给他许多保护牙齿的知识,从来没有提过钱的事。何鸿正纳闷时,牙医亲戚怪声怪气地说道:“没有钱,走吧,补什么牙?干脆把牙齿全部拔掉算了。”何鸿瞠目结舌,想不到亲戚会变成这个样子!何鸿不禁泪如泉涌,扭头就走。回到家里,向母亲哭诉,母子抱头痛哭。这件事给何鸿的刺激非常大,使他从富家子弟的旧梦中彻底清醒过来。
多年以后,成为巨富的何鸿回忆起辛酸的往事,仍难以释怀:“想不到人穷,亲戚便如此势利。”经过家境变故后,何鸿一家人都感觉到人情冷暖,母亲更是终日以泪洗面。何鸿于是下定决心要争一口气!父亲破产之前,何鸿在香港名校——皇仁书院读书。他是出名的公子哥,淘气的把戏没人比得过他,但读书就不行了。由于学业太差,他被分在差生班D班。过去家中富有,成绩再差也可以读下去。现在家里仅靠母亲打工赚取微薄的生活费,哪里还有余钱让他交学费。
一天,母亲把何鸿叫到跟前,郑重其事地指出两条路供他选择:一是退学,帮家里赚钱;二是靠拿好成绩获取奖学金,否则,家里无法保证支付昂贵的学费。何鸿不禁想起做牙医的亲戚,想起了家庭变故,便选择了第二条路。家穷促使他早熟,自此他发愤苦读,到学期末,成绩居D班第一,这个成绩,在A班算中上水平。何鸿如愿以偿地获得奖学金,开创了皇仁书院D班获奖学金的纪录。以后,何鸿年年都获得奖学金。
生活的真谛便是有苦有甜,先苦再甜。吃甜忆苦才是不断交叉的两种人生状态。苦不尽,哪有甘来?用这条人生哲理时刻鞭策自己忍受磨难,不断前进,那么甘甜的生活才会在不久显现。
宽心课堂
甘地经常公开改变自己的观点,有一次,他的一位助手问道:“你上星期刚说过的话,怎么这个星期就如此轻易地予以否定呢?”
甘地回答说:“因为这个星期我懂得的东西更多了。”
(第二节 祸福相倚,起伏轮换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为突遭的不幸而感到悲哀,一想到事情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发生、发展,我们就会心生疑虑,觉得自己很不幸,很倒霉。其实,这样又何必呢?本来福祸就是相倚,起伏轮换的,可能现在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件不幸的事,但它也可能恰恰是成就我们梦想的一个机会!所以,当我们再面临所谓的不幸时,不要先悲观失望。
上海一家公司,在内蒙古包头某工厂揽下了一笔业务,公司决定派业务主管小沈等5人前往施工地点指导工作。小沈等5人在包头刚刚干了两个多月,由于北方气温降低,施工无法进行了,公司决定将所有的工程都停工,并要求小沈和其他4人一起赶回上海。
按照公司规定,5个人应该乘火车返回上海,但其中有个人提议说:“这个季节坐飞机不错,并且我们也可以早到家,可以在家好好休息几天。”其中也有人没坐过飞机,想趁这个机会开开眼,小沈一直在想着自己的未婚妻,想早点儿赶回去,于是几个人一致赞同这个建议。
当天下午,他们几个人就结伴去购买第二天上午8点20分从包头飞往上海的飞机票。他们几个人来到售票处,小沈忽然发现自己因为走得匆忙,把身份证落在家里了。看来这机票是买不上了,他只好改乘第二天由包头开往上海的火车。
在回来的路上,大家还嘲笑小沈说:“小沈呀,小沈,你真是没有福气,不但坐不上飞机,还不能提前见到未婚妻。”看着几个同伴兴奋的样子,小沈懊悔不已。
但是,后来发生的一切让小沈不再为自己的疏忽而懊悔了。
原来其他4个伙伴乘坐的那班从包头飞往上海的客机,在刚刚起飞10秒就坠入距机场不远的南海公园,并撞上了公园大门的售票厅,机上53人没有一人幸免。
无独有偶,据说,在印度洋发生地震海啸灾难时,总死亡人数超过了14万,但是有一对英国夫妇却因为迟到而远离了这场灾难。
由此可见,“错过”也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全是一件坏事,就像小沈和英国的那对夫妇一样,也正因为他们“错过”了,他们才远离了一场灾祸。正如古语所言:“祸兮福之所倚。”很多在我们看来不幸的事亦是如此。
从前,有个国王,他很会治理国家,而且经常微服出巡了解民情。在他的治理下,国泰民安,繁荣进步。他有个很能干的丞相,每当有什么重要大事,他都会先请教这位丞相,听听这位部属的真知灼见。
有一天,突然下起雨来,国王外出的计划受阻。国王便问他身边的丞相:“这场大雨下得好不好?”
“好!大雨一过,街道干净清洁,空气清新。国王您可以享受雨过天晴的美妙,又可深入民间巡视民情。”
国王听了很高兴。
又一次,国王要外出巡视时,天气非常炎热,热得国王汗流浃背,国王便问丞相:“这样的热天,出门好不好?”
丞相不假思索地说:“好!这样的天气是近日少有的,国王出巡,将会更加了解我国人民在这种火热的天气下,到底在做什么。”
国王觉得很有道理,便高兴地出门了。
这位国王与丞相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打猎。国王每次打猎时,都只有丞相相伴。
有一次,国王在检查猎器时,不小心被猎器斩断了一节拇指。他赶忙询问丞相:“我的拇指被斩了一段,好不好?”
“好,国王陛下。”
国王听后,满腔怒气,认为丞相落井下石,便下令将丞相关起来。
国王对关在牢房的丞相说:“现在你被关在牢房里,好不好?”
“好。很好!”国王被他气坏了。
“既然你认为好,便在这儿住几天吧!”说完,他很生气地走开了。
过了两天,国王的“打猎欲望”发作,很想出去打猎,但又碍于面子,不想释放丞相,只好一个人单独去打猎了。
平时,丞相比较熟悉地理环境,因此,经常凯旋而归。那天,国王一个人单独打猎,在森林内追逐猎物,几个钟头下来,一无所获。国王很不开心,便骑马四处寻觅猎物。
不久,太阳下山,飞鸟回巢。国王也累了,便从马上下来牵着马走。
突然,他发现四周的环境非常陌生,心想:“一定是迷了路。”突然,国王不小心跌进一个捕捉猎物的陷阱中。那陷阱很深,国王三番五次地想爬出去,但是都失败了。
过了一会儿,他听到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心中感到万分高兴,这回有救星了!“救命啊!”国王大声呼救。
上面的人将他救了出来,不过,那些都是邻国食人族的土人。那三五个土人将国王带回部落。
当晚,食人族上下皆大欢喜,围着国王唱歌跳舞。国王被绑在一个十字架上,脚下堆积着一堆木柴,土人准备点火,吃烧人肉。国王因语言无法沟通,只好哑口无言,等待奇迹出现,不然就难逃一死了。仪式开始了,酋长指示众人坐下。不久一名巫师便开始祭礼,他把清水喷在国王身上,然后逐步检查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当他检查到手时,便低声感叹,不断地摇头叹息,众人不知所以然,都感到很惊奇。
巫师对酋长说:“我们族人只吃完整的动物,这种动物是不祥之物,因为他的拇指断了!我们不可以吃他!”
酋长立刻去查看,果然发现国王的拇指少了一截,便下令放走国王。
国王劫后余生拣回一条性命,非常激动,马上赶到国都的监牢去拜丞相。他一见到丞相,便抱着这位“恩臣”哭了起来。
“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你说我断了一截手指是件好事了,这根断指救了我一命,我错怪你了!”过后,国王又对丞相说,“我将你关在牢里10多天,好不好?”
“好,很好!”
“为什么?”国王不明白。
“陛下如果不把我抓进监牢,我一定会随从您去打猎。我们都会一起被食人族抓去。您可以因为断指而保全性命,但我必死无疑,因为我很完整啊!”
一时间,国王茅塞顿开,领悟了一个道理:每件事都有其两面性,是好,是坏,都在于你自己。
事实上任何事都是如此,没有什么幸与不幸,因为运转的水车并不把任何一个戽斗停在一个地方。我们所谓的“幸运”,只不过是我们把自己所期待的目标正停留在某一时某一地而已,然后我们为此而生发出喜或忧。
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生总是福祸参半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应有“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的心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快乐生活每一天。
宽心课堂
爱迪生在制造白炽灯泡的时候,失败了许多次才取得了成功。
白炽灯泡没有被研制成功时,有人取笑他说:“先生,你的这个实验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
而爱迪生却幽默地说:“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我已经发现有一二百种材料是不适合做灯丝的!”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
(第三节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一条河干涸后,两条被困在小洼里的鱼为了生存,它们相互吐唾沫来润湿对方,让彼此能够活下去。这样的情景也许令人感动,但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正常的,甚至是无奈的,江河湖海才是它们的天地。与其这样,不如放开对方,让对方找到一个新的江河湖海,这样说不定双方都能活得更好。
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地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人们对于自己的感情或许也应该如此吧。“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一种境界。能够放弃,能够忘记,也是一种幸福。
那天是女孩的生日,他送她一只透明的水晶瓶子,很美。
他说:“每天放一枚硬币在这个瓶子里,用它去珍藏起你的快乐,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是个多么幸福的人!”
“如果存满了呢?”
“那就放在我的口袋里。”
“想得美!”女孩笑着说。
“做我的女友吧,每一枚硬币代表我爱你的每一天!”他说着,把一枚一元硬币轻轻地放在女孩的手心。
这太突然了,似乎有些不真实,他们是好朋友,两人在一起总是很开心。他幽默帅气,是许多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他对她们不屑一顾,“难道这份感情是为我珍存的?”女孩心里这样想着,手却先思维一步给出了答案,那枚硬币顺着手指滑落进瓶子。
那一年的情人节,他们去帮朋友的花店送花,娇艳的玫瑰带着祝福被送到一对对情侣手中。累,却很充实。忙了一天,车筐里还剩一枝玫瑰,女孩核对着订单:“怎么多了一枝,应该送完才对呀?”他笑了,说:“送给你!”还有一盒心形的巧克力,于是,在幸福浪漫的气息里,第13枚硬币滑进了水晶瓶子!
跟他在一起的日子是快乐、无忧无虑的,可是有一次他几乎让女孩走到了绝望的边缘。那个星期天,女孩起得很早,因为他周五去外地出差,那天会乘早晨的高客回来。到了车站,有几辆车停在那,却不见他坐的那辆车,后来问了总站,女孩才得知那辆车在高速上出了车祸,乘客都被送进了市医院。
女孩几乎失去了理智,找遍了整个医院,都没有找到他。突然,她看到警察手中的透明塑料袋里面有他的手提电话,还沾了斑斑血迹。刹那间,她的天空坍塌了,泪水如山洪般涌出眼眶。……
不知过了多久,隐约听见有人喊女孩的名字。是他,他正在跑前跑后地协助护理伤员。她跑过去,顾不上许多了,他紧紧地抱住女孩轻轻安慰道:“没关系,只是一点儿皮外伤。”
“知道吗?刚才对我来说像是过了一生之久。”女孩哽咽着说。
之后,他亲手把第396枚硬币放进了水晶瓶,并说他永远都不会离开女孩。然而,他们的爱情并没有像故事中的王子与公主那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那天晚上,夜已经深了,女孩准备储存第727枚硬币时,电话响了,是他。沉默之后终于开口:
“我们分手吧,有另一个女孩为我存硬币了。”
女孩木然了:“如果我还有一枚硬币,你会多爱我一天吗?”
第二天,女孩挥霍掉了那700多元钱,也挥霍掉了他们曾经一起度过的700多天。
有位哲人说过:“爱情充满了蜜与毒。”爱情让人们品尝生活的甜蜜,体味人生的绚丽。追求浪漫情感的人总是容易受感情的支配,容易深陷进去,拿得起放不下,很容易受伤。
失恋的人总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任凭自己沉浸在悲痛之中,别人的劝慰一律不听。觉得自己是当事人,自己最清楚自己的痛苦,没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心情。
失恋的人习惯了放弃自我。以“为伊消得人憔悴”为己任,肆无忌惮地用不吃不喝不睡来“虐待”自己。爱情没有了,生死也就无所谓了,于是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好像自己的生命不经过一番摧残,就体现不出那种荣光的悲壮来。曾设计好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了,生活没有了方向感。
生活中的许多人永远都在为那份爱情哀伤不已。其实,无论谁跟自己喜欢的人分手都不可能不痛苦,但大可不必搞得那么轰动。哭闹、疯狂并不能帮你挽回已经逝去的爱情。既然如此,何不洒脱一些,去祝愿对方呢?
一天,苏格拉底遇到了一个失恋的人。
苏格拉底:“孩子,为什么悲伤?”
失恋者:“我失恋了。”
苏格拉底:“哦,这很正常。如果失恋了没有悲伤,恋爱大概也就没有味道。可是,年轻人,我怎么发现你对失恋的投入甚至比恋爱还要倾心呢?”
失恋者:“到手的葡萄给丢了,这份遗憾,这份失落,您非此中人,怎知其中的酸楚啊。”
苏格拉底:“丢了就丢了,何不继续向前走去,鲜美的葡萄还有很多。”
失恋者:“踩上她一脚如何?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
苏格拉底:“可这只能使你离她更远,而你本来是想与她更接近的。”
失恋者:“你说我该怎么办?我是真的很爱她。”
苏格拉底:“真的很爱?那你当然希望你所爱的人幸福。”
失恋者:“那是自然。”
苏格拉底:“如果她认为离开你是一种幸福呢?”
失恋者:“不会的。她曾经对我说,只有跟我在一起的时候她才感到幸福。”
苏格拉底:“那是曾经,是过去,可她现在并不这么认为。”
失恋者:“这就是说她一直在骗我?”
苏格拉底:“不,她一直对你很忠诚。当她爱你的时候,她和你在一起,现在她不爱你,她就离去了,这就是忠诚。如果她不再爱你,却还假装对你很有情意,甚至跟你结婚生子,那才是真正的欺骗呢。”
失恋者:“可我为她投入的感情不是白白浪费了吗?谁来补偿我?”
苏格拉底:“不,你的感情从来没有浪费,因为你在付出感情的同时,她也对你付出了感情,在你给她快乐的时候,她也给了你快乐。”
失恋者:“可是这多么不公平啊!”
苏格拉底:“的确不公平,我是说对你所爱的那个人不公平。本来,爱她是你的权利,但不爱你是她的权利,而你想在你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剥夺别人行使权利的自由,这是何等的不公平。”
失恋者:“可是您看得明白,现在痛苦的人是我不是她,是我在为她痛苦。”
苏格拉底:“为她而痛苦,她的日子过得很好,不如说你为自己而痛苦吧。”
失恋者:“依您的看法,这一切倒成了我的错?”
苏格拉底:“是的,从一开始你就犯了错。如果你能给她带来幸福,她是不会从你的生活中离开的,要知道,没有人会逃避幸福,不过时间会抚平你心灵的创伤。”
失恋者:“但愿有这一天,可我的第一步该从哪里迈起呢?”
苏格拉底:“去感谢那个抛弃你的人,为她祝福。”
失恋者:“为什么?”
苏格拉底:“因为她给了你寻找幸福的新机会。”
其实,面对这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局面,除了接受别人的安慰之外,还要学着调整自己的心情:失去他(她)也许正是一个自我转型的好时机,过去你习惯了按他(她)的喜好做事,现在你可以将这些你不喜欢的东西丢到一边,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你不必再顾及他(她)的胃口,不再需要对他(她)让步,不再担心你做的事是否合他(她)的心意……这样想想,或许,你就会发现,原来失恋并不能说明什么。
不再为过去的感情而黯然神伤,从此,做一个坚强的、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潇洒并不代表你寡情,也不代表着你没有付出感情,而是一种成熟的人生态度。
宽心课堂
大加图80岁时开始学习希腊语,他的朋友感到十分不解,于是就问他:“耄耋之年,怎么还学习这么难学的希腊语?”
大加图回答说:“这是我剩下的最年轻的岁月了。”
(第四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常言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认识别人的叫作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作高明。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那还何谈认识别人?
甘戊出使齐国,前去游说齐王,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甘戊无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
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问:“你要过河去干什么?”
甘戊说:“我要到齐国去,替我的国君游说齐王。”
船夫满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说:“这条河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缝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您怎么能替国君充当说客呢?”
甘戊反驳船夫说:“您说得并不对呀。您不了解世上的万事万物,它们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比方说,兢兢业业的人忠厚老实,他可以辅佐君王,却不能替君王带兵打仗;千里马日行千里,为天下骑士所看重,可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内捕捉老鼠,那它还不如一只小猫顶用;宝剑干将,是天下少有的宝物,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可是给木匠拿去砍木头的话,它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正如你所说,要说抡桨划船,在江上行驶,我的确远远比不上你。可是若论出使大小国家,游说各国君主,你能跟我比吗?”
船夫听了甘戊一席话,顿时无言以对,于是心悦诚服地请甘戊上船,送甘戊过了河。
可见,每一件物品都有各自的用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一个人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及他人的优势,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若我们认识不了自己,而打心眼里只是一味地艳羡他人,那么可想而知,我们最后只能成为自己的傀儡,终日郁郁寡欢。
安其罗·派克是研究心理训练的专家。他在总结他的工作经验时说:“最糟糕的心理毛病莫过于打心底里想成为另一个人。”
好莱坞导演山姆·伍德也曾经说过:“在教导新进演员拍戏的时候,让我感到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如何使他们表现出自己的风格。而演员们一心只想成为第二个英格丽·褒曼或是克拉克·盖博,可是观众的口味在不断地变,他们要的是新偶像。”他当导演时期,也曾花费数年的时间去经营不动产买卖,期间也著有营销方面的论述,他说:“你不可能变成一只猩猩,也不可能变成一只鹦鹉,经验告诉我,如果你有想成为另一人的念头时,最好马上抛弃它。”
所以,在人生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寻找自己、认识自己、定位自己、调整自己。
杰克·多布雷17岁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并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他演讲的主题是“一个美国人的责任”,他的语言流利、典雅,雄辩有力,在场听众都认为他必成大器。
毕业之后,杰克应聘到了肯塔基州的一所军校任数学教师。随后,在杰克任教满3年的时候,他辞了职,去费城一所盲人学校任教,负责高级文学和科学课程。他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校长赞扬杰克说:“他的才智帮助课堂里的那些急切盼望学习知识的学生开了眼界,使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提高。他完全能够胜任他的工作。”
这时,杰克有24岁了。虽然他时常会拿起笔,为报刊写些文章,这让他感到莫大的快乐,但是对于自己的人生定位,他心里并没有数。他想从事编辑工作,但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一直没有起步。他喜欢教书,如果没有别的选择,他愿意一直教下去。他徘徊在人生的岔路口,因找不到更好的机会而苦恼不已。
就在这时候,机会出现了:缅因州首府奥古斯塔市有一份《拉圣缇门特杂志》,杂志老板有意出售一半股权。杰克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刻意识到自己终于找到了真正要做的事,他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部分股权,随后举家移居奥古斯塔。这成为他人生转折的关键。
在杰克的主持下,杂志表现出新的风格,受到读者的喜爱。读者欣喜地看到一份目光敏锐、切中时弊的新刊物,意识到主事的人应该是位大手笔。确实,杰克虽然第一次涉足这一领域,但驾轻就熟,丝毫不逊色于在其中混迹多年的老编辑。他很快就把该州共和党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成为了缅因州共和党的领袖,并成为1856年第一届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杰克·多布雷成功与声望都要归功于他自我的选择、对自己的充分认识,他在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之后,果敢地从教育转向了媒体,从而走入了政坛。如果杰克·多布雷没有这次改变,不但对于他的才能来说是一种埋没,而且对于整个国家、人民都是一种损失。
能够做到知人,那你就是一个智者了,因为你不但能够学习到他人的长处,而且还可以“日参省乎己”。若能够做到自知,那么,你就是一个明达事理的人了,因为一个人只有善于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他人。
宽心课堂
有一次,朋友为卓别林举行生日宴会。宴会结束前,卓别林用抒情高音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意大利歌剧插曲。
一位朋友惊叹不已,急忙问道:“卓别林,我们相处多年,也不知道你唱得这么好啊!”
卓别林笑着回答:“我根本不会唱歌,只不过是在模仿剧中人恩瑞柯·卡如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