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47200000004

第4章 三国英杰之曹操篇

这是一个超世之杰,亦是一时雄主。他以灵活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观念策略引领群英,收拾中原乱局。恢复经济,推动时代发展。缔造北方新生政权。他广开贤路,用人唯才,建立有效运转的政府机构。他常年带兵东征西讨,用兵如神,扫平中国北方。他是三国中的大哥,三国前期的时代领袖,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诸多光环的头号人物曹操。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文章有神霸有气,安有斯人不作逆?他是一个识时务者,以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权术应对了一切危机,留下“如使国家无有孤,正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若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等精辟言语。他胸怀广阔,同时又奸诈诡谲。既有大功于国家,又有恶名千夫指。君臣兄弟而父子,流芳遗臭本一身。他虽然未能一统中国,但其综合能力足以与诸多开国君主相媲美。

驾六龙,御风而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政治家曹操志向远大,抱负宏伟。曹操虽出身大官宦之门,但身份却为士大夫所看不起。所以曹操年轻时放荡不羁。品行不修,但颇有才干。二十多岁时举孝廉,任骑都尉。在任地方职务时,曹操不避权贵,以雷厉风行的风格整治了当地治安,显示出了强悍的政治才能。董卓进洛阳,曹操刺杀未果,遂纠集号召关东诸侯,共讨董卓。被董卓大将徐荣所败。继续整兵从头再来,镇压黄巾军,杀到青州,斩获甚大,收编扩充军队,因而起家。又招贤纳士,收罗四方英俊。荀彧,荀攸、程昱、郭嘉、满宠皆为当时足智多谋之士,都为曹操聘请收至帐下,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皆为曹操亲戚,武艺精熟,一直跟随曹操。李典、乐进、于禁、毛阶都有领兵为将之才,典韦、许诸勇猛无敌,在一时期都为曹操所招收。后来的张辽张郃徐晃等名将,是在曹操在许昌以后收服的。乱世之中,各地军阀纷纷扩充势力,而曹操势力在兖州迅速崛起。徐州牧陶谦,本欲接纳曹操,但好心做错事,导致曹操之父被属下谋财害命。曹操盛怒之下,发兵攻打徐州,一路屠城而来。刘备来救,不久陶谦病死,刘备代领徐州牧。而曹操攻徐州未下,吕布又率兵攻破兖州,只剩下三城未下。曹操怕根据地丧失,放弃徐州而回师兖州,击败吕布。逢李郭之乱,汉献帝东归洛阳,各地军阀无暇勤王。在这一关键时刻,曹操的智囊集团看到了政治曙光,建议曹操迎奉天子,以号令天下诸侯。曹操果断采纳,出兵勤王,迎接汉献帝到许昌。从而站在了政治制高点。“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有很大负面作用,但对曹操来说,取得了很大的政治成效。体现了曹操注重实用而不图虚名的风格。自此后,曹操自任汉相,大权独揽,献帝成为傀儡。两度收降张绣。刘备在徐州为吕布所逼迫,不得已投奔曹操。曹操帐下谋士认为刘备是人杰,劝曹操趁此机会除之。但郭嘉认为曹操应该有招收海内英雄的胸怀,不能因杀一人而失去了胸怀。曹操采纳了郭嘉的意见。袁术在淮南称帝,曹操率群雄,灭之。然后又用兵徐州,擒吕布而杀之。当时在河北的袁绍势力最为强大,袁绍也有称王称帝之野心,先吞并北平公孙瓒,然后起兵讨伐曹操。而此时的曹操,根基尚不稳固,兵力与袁绍相差很大,后方还面临诸多势力的骚扰威胁。但曹操的智囊集团又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英明正确的建议方案。郭嘉分析曹操袁绍的十胜十败之说,荀彧等都支持曹操同袁绍决战。曹操明断,决心应击袁绍。双方战于官渡,袁绍大将颜良文丑,一战皆为曹军所斩,袁军军心震怖。但袁绍力量强大,双方仍相持五十余天,曹操军队已经支持不住,在这关键时刻,袁绍的谋士许攸叛袁投奔曹操,献奇计,偷袭袁绍乌巢粮草,曹操夜袭成功,袁军大乱,因而大败,官渡之战以曹操取的胜利而告终。后五年,曹操彻底荡平铲除袁绍残余力量。又招降辽东公孙渊,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然后,曹操决议南征,平定荆杨地区。率领二十万军队,进攻荆州刘表,刘表年老,随即病死。幼子刘综以荆州降曹操。刘备实力此时也在荆州,为曹操所追迫,危急之下,刘备派军师诸葛亮出使东吴,分析形势,晓以厉害。同孙权结盟,共抗曹操。孙权派周瑜领兵三万,刘备刘琦军队共二万,与曹操在赤壁大战,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军,周瑜一夜杨名。曹操大战失利,南下受阻。只好撤回北方,巩固内部,发展恢复经济。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大规模用兵。此后西凉马腾反,曹操用计除之。又拟西征张鲁。以马超为代表的关中诸将,害怕曹操对自己动手,先举兵反,大战于潼关,曹操险些丧命。尽管马超勇武非凡,但怎能是老谋深算的曹操对手。曹操用离间之计,大败马超,马超逃往汉中,归附张鲁。曹操亲征汉中,张鲁归降。马超又归降于正在蜀地与刘璋交战的刘备。曹操取得汉中之后,没有继续平定刚刚取的西蜀的刘备势力,是一大失策。而留夏侯渊、张郃守汉中,最终失守,也是失策。此后曹操在许昌,威福日盛,又领军南下,与孙权战于濡盱,孙权有所准备。双方互有胜负,罢兵而还。晚年的曹操开始封公称王,招致很多真正人士的反对,这包括多年的战友荀彧荀攸,以及曹操所尊敬的崔琰等人,因此而为曹操所杀。晚年的曹操在经历了内忧外患之下,还主持参加了与刘备的汉中之战,关羽的襄樊之战,前者失败,后者胜利。襄樊之战后,两月不到,曹操病死于洛阳,时年六十六岁。

军事家曹操,在三国时代引领群雄。其军事才能远在刘备孙权之上,与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两个军事家。曹操治兵能力逊色于诸葛亮,但用兵能力胜于诸葛亮。诸葛亮评价说:曹操用兵好像是孙膑吴起。曹操戎马一生,征战无数,有着丰富的军事战争经验。虽然也数次遭遇失败,但曹操每次都能在失败中重新振作,甚至卷土重来。总体来说,曹操用兵,有三个鲜明特色。第一是灵活不拘泥于形式,变幻莫测,虚实不定。在兖州破黄巾,徐州破吕布,以及官渡之战都体现了这种因势而灵活用兵的特点。善于灵活用兵让使曹操逐一战胜对手。第二点是重视谋略,以奇计取胜。官渡之战,奇兵突袭乌巢便是如此。平定辽东之时,采纳郭嘉计策,并不直接出兵而获得成功。潼关之战中,以离间计策分化瓦解马超阵营,而大败马超。曹操重视智囊集团,能够集思广益,所以总能得到好计策而取的胜利。第三点是曹操在失败后善于总结教训,能够很快振作,重新再来,而夺取最终胜利。宛城战张绣之时,被张绣打得大败,然而迅速反败为胜,最终逼降张绣。曹操大败于赤壁,并未灰心丧气。撤回北方后一直在总结经验教训,此后一直以防御为主。正是这种反思的结果。汉中之战失败,曹操放弃汉中。然而却取的襄樊防御战的胜利。这都体现了曹操在军事上的良好心里素质,失败不可怕,战斗意志不可垮。曹操的这种战斗意志在大败后仍能保持,非常人可比。所以曹操总能够重新振作,卷土重来。是很难得的。作为三军统帅,曹操在军事上的部署和对将领的驾驭,都显示出了杰出军事家的专业水准。虽然偶有失策,但总体上不失高明。这也是曹操为什么能过成为中原雄主,且为北方彪悍善战的少数民族所畏服的原因之一。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曹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性情中人,充满英雄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曹操颇有文学才华,在一生戎马倥偬之余,兴头之下,也写了一些佳作。风格苍凉悲壮,意境辽远阔达。开一代文坛之新风。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坛文风不错,称之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领袖,以建安七子为骨干的一批文人,创作了能反映社会现实,符合时代精神的诗歌,风骨卓然,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曹操父子三人,其中以曹植才华最高,成就最大,代表作有《白马篇》《七步诗》《美女篇》等,曹丕成就次之,代表作有《典论论文》,提倡: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足见魏文帝曹丕对文学的重视程度。曹操成就虽不如自己的两个儿子,但水平不错,高过曹丕。这跟他一生征战四方,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深刻地内心感受是分不开的。而身为时代领袖,曹操的诗歌体现出了大气磅礴的特点。其意境阔达宽广,有一种霸气在里面。曹操代表作有《短歌行》《观沧海》《蒿里行》等。留下传世的篇章虽然不多,但都是佳作名篇。面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蒿里行》中写到:白骨露于夜,千里无鸡鸣。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明确指出天下大乱是由袁氏兄弟引起的。曹操北征乌丸,取得胜利后,在《观沧海》中写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山岛耸峙,水何澹澹。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和阔达的情怀。赤壁之战前夕,在长江之上,曹操即兴作《短歌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事件。《短歌行》意境悲凉,风格沉郁。是否曹操当时内心感受到了赤壁大战将要失败?但短歌行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是积极向上的。其内容含义正是对曹操一生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的心灵都会感到孤独,而曹操的孤独感,都可以在《短歌行》中找到。诗人曹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人物。也为这位三国雄主增添了不少光彩和魅力。

同类推荐
  • 爱情短篇故事集

    爱情短篇故事集

    这里面收录我最近几个月来写的一些爱情短篇,那些文字,在我的指下一个一个地跳跃着,演绎着那些凄美而又无奈的爱情!有些感情凝结在回首的瞬间.
  • 丧尸末世逃生记

    丧尸末世逃生记

    2012年8月的一天神秘病毒深夜来袭孤独翔麟本是个无忧无虑的青年,深夜在家玩游戏的时候遭遇丧尸的袭击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逃脱行动本书后期将会有一些变异的存在并且不单单只有丧尸的存在还会有一些其他生物的存在请各位读者大大敬请期待
  • 个人随笔

    个人随笔

    个人感悟,个人随笔,随便写写,随便发发。新书《带着美女去伏魔》八月一日正式连载,欢迎阅读。
  • 青春对角恋

    青春对角恋

    人与人之间都有一道距离,这道距离或远或近,跨越这道距离或容或易,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是一条对角线,可以缩近,也可以拉远,但我想要靠近她时,才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中有太多的阻碍,我怎么也拉不近。暗恋的你,不要让我在教室的角落里痴痴的望着你好吗?看一眼角落里的我好吗?
  • 追逐残阳的男孩

    追逐残阳的男孩

    黑暗某处:“疯完了没有?”我:“没有。”黑暗某处:“再怎么掰铁通,也是掰不弯。死人,终究是死人,花费再多的钱也救不回,何必呢?”我垂下了头,不语。我:“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只是为生而奔劳?”黑暗某处:“两种人,一为生存而活,一为生活而活。生存的人只有一条命,死了就是死了,生活的人有两条命,死了一条,仅仅是肉体,精神还活着。存在不代表活着,就像植物人,但活着就一定存在。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你懂了吗?”我似懂又非懂的点了点头,深邃的目光转向那夕阳……
热门推荐
  • 恶魔校草不能惹

    恶魔校草不能惹

    “秋安好!你在干嘛!”被他吵了一脸,秋安好缓缓睁开眼睛。“啊----!”他怎么会躺在他的胸前睡得那么香!这下完了,她看向凌空净,默默说了句“对不起。”面前,某人一脸黑线。
  • 红楼绝唱——曹雪芹

    红楼绝唱——曹雪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楼绝唱:曹雪芹》对曹雪芹这个人物本身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从曹雪芹这个“圆心”出发,不断伸出半径,延伸到他的整个家族和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浓化对曹雪芹思想、人格和艺术追求的渲染。
  • 青少年最喜欢的传奇故事

    青少年最喜欢的传奇故事

    未曾出现过的传奇动物,神话故事中的主角,了解这些传奇动物的来龙去脉。太阳总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的地方朦胧。梦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使你的双眼永远澄澈明亮。故事是寻梦的开始,是震撼心灵、愉悦心情、探究历史与感知未来?窗口,在这个故事世界中,你会发现更大的快乐与学到更多的知识。
  • 网游之十年磨一贱

    网游之十年磨一贱

    苗淼在游戏中是个黑衣刺客。某日,她遇见一个爱好装死的奶妈。自此开始鸡飞狗跳的游戏生涯。……追妻征途漫漫,男主有独(坑)家(爹)追妻秘籍…………如果你叫山走过来,山不过来,那你就走过去。我穿越人海,横渡岁月,只为与你再次相遇。
  • 破产日志

    破产日志

    一千多人的特加公司已经7个多月没有开资了,要困难补助的讨债的推销的走马灯一般,形势严峻已威胁到集团改革发展大局,2007年4月,天本集团作出突然决定:更换特加公司法人。特加公司书记兼工会主席于大勇临危受命走上改革振兴之路。然而,这也是一条破产死亡之路。尽管于大勇艰难推进各项改革,斗智斗勇,但是,终于无法摆脱帮助别人数钱的窘境:把企业连同自己都改革掉了---破产,从此,于大勇避祸他乡----学禅悟道:禅是一枝花,三三两两,捡拾明白就是它!
  • 生命创造者

    生命创造者

    有一天,苏源感觉自己似乎遗忘了一些什么事情。似乎是因为遗忘的这件事情,才让苏源发现了自己身上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也因此发现了‘异能’这个不同与普通人的世界。在加入了异能组织之后,苏源渐渐的由获得异能的那种新鲜感之中脱离了出来,质疑自己的同时,也在寻找‘异能者’这个特殊群体的出路。到底苏源会选择怎样的道路,到底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化。这一切,都在苏源的疑问之中。
  • 网店开门红

    网店开门红

    本书汇集和整理了大量成功的淘宝网网店店主的实战经验,并结合作者自身的网上开店的经历,提炼出100招最实用的网店经营技巧与读者分享。全书根据网上开店的一般流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网上开店与进货技巧、商品发布与定价技巧、商品图片的拍摄与处理技巧、网店设计与装修技巧、阿里旺旺使用技巧、店铺推广技巧、发货省钱妙招、客户服务技巧等丰富的内容,小技巧蕴涵大智慧,掌握并活用这些技巧,一定能让你的店铺脱颖而出,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 烽火江山

    烽火江山

    我最讨厌的,便是听人家讲出‘天意’二字,似乎世上的一切苦难,有了这两个字便有了解释,所以一切便不用去争,皆由长生天做主,可长生天能救的,又有几人呢?这世上能救自己的,就只有自己。——薛瑶事到如今,我还是想知道,你到底有没有真心爱过我,哪怕只有一点点,我要听你亲口说。——沈天河我们才是一样的人,一样心狠手辣,一样为目的不折手段,这世上,谁比我们更相配?——赵子恒九国混战后,燕国亡国公主薛瑶,立志要带着千军万马踏平卫国,却意外与卫国丞相之弟沈天河扯出一段情缘,楚国公子恒,对年少好友颇有好感,却在得知她是燕国公主后,心中有了另外的盘算……
  • 那年我们曾相遇

    那年我们曾相遇

    还记得那个夏天吗?告别了充斥着非典警报的高三生活,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六月高考,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们离开父母,离开家乡,走进了梦想中的象牙塔。印象里,象牙塔有阳光、有伙伴、有青春、有初恋。可经历过才知道,阳光会偶尔被乌云遮挡,伙伴要经历时间考验,青春有欢笑但伴着泪水,初恋有时甜蜜有时悲伤。毕业十年,暮然回首,最珍贵的依然是那段回不去的旧时光。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