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2600000027

第27章 公孙丑上(2)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它的成为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这种气是积聚正义所产生的,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行为中有内心感到不安的事,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必须要先有集义的事却不停止,心中不要忘记,也不要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国人似的。宋国有个人嫌他的禾苗不长,就用手去把它们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啦!我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干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公孙丑问:“怎样才算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呢?”

孟子回答说:“偏颇的言语知道它片面在哪里,夸张的言语知道它过分在哪里,怪僻的言语知道它离奇在哪里,躲闪的言语知道它理穷在哪里。(这四种言语)从内心发出,必然会对政治造成危害;在他政治措施中体现出来,就会对国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圣人再世,也一定会同意我的话。”

公孙丑说:“宰我、子贡善于讲说谈论,冉牛、闵子、颜渊善于阐述德行,孔子兼而有之,说:‘我对于辞令就不擅长了。’如此说来,老师已经称得上圣了吧?”

孟子说:“嗨!这是什么话?过去子贡问孔子说:‘老师称得上圣了吧!’孔子说:‘圣,我还不敢当,我只不过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不感到疲倦罢了。’子贡说:‘学习不感到满足,是智;教诲不感到疲倦,是仁。有仁有智,老师已经称得上圣了。’圣这样的称号,连孔子都不敢自居,你这是什么话?”

公孙丑说:“过去我曾听说,子夏、子游、子张都具有圣人的某一个方面,冉牛、闵子、颜渊则具备了圣人的全体而规模较小,请问夫子自居于哪一种人呢?”

孟子说:“暂且不谈这个。”

公孙丑说:‘伯夷、伊尹怎么样呢?”

孟子说:“他们是不同主张的人。不够格的君主不事奉,不够格的百姓不使唤,世道太平就做官,世道昏乱就退隐,这是伯夷;任何君主都可以事奉,任何百姓都可以使唤,世道太平也做官,世道昏乱也做官,这是伊尹;能做官就做官,能退隐就退隐,能长久就长久,能短暂就短暂,这是孔子。他们都是过去的圣人,我没有能力像他们那样去做,至于我的愿望,则是学习孔子。”

公孙丑说:“伯夷、伊尹与孔子相比,如此相等吗?”

孟子说:“不是!自有人类以来,从未有过孔子那样的人。”

公孙丑说:“那么,他们有共同之处吗?”

孟子说:“有的。如果能得到纵横百里的疆土成为君主,都能使诸侯来朝见,拥有天下;如果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辜的人来得到天下,他们都不会干的,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公孙丑说:“请问他们不同的地方。”

孟子说:“宰我、子贡、有若的智慧都足以了解圣人,他们虽然地位低下,却不至于阿谀他们所喜欢的人。宰我说:‘据我看来,老师比尧、舜强多了。’子贡说:‘见到所行的礼仪就明了它的政事,听到所奏的音乐就明了它的德行,即使从百世之后来评价这百世之中的君王,也没有一个能违背老师的主张。自有人类以来,从未有过老师那样的人。’有若说:‘难道仅仅是人类如此吗?麒麟跟走兽,凤凰跟飞禽,泰山跟小丘,河海跟水塘,都是同类啊;圣人跟百姓,也是同类。高出自己的同类,超越自己的群体,自有人类以来,从未有过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①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②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③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④之服孔子也。《诗》云⑤:‘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⑥不服。’此之谓也。”

注释~~~①假:借,凭借。②待:等待,引申为依靠。③赡:充足。④七十子:指孔子弟子。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⑤《诗》云:引诗见《诗经·大雅·文王有声》。⑥思:音节助词,无义。

译文~~~孟子说:“倚仗武力而假借仁义的,那是霸业,创造霸业必须要有大国作基础。依靠道德实行仁政的,那是王业,创造王业不须大国作基础。商汤王只有纵横七十里,周文王只有纵横一百里。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信服孔子那样。《诗经》上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心服。’正是说的这个意思啊。”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①,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②:‘迨(dài)③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dù)④,绸缪牖(yǒu)户⑤。今此下民⑥,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pán)乐怠敖⑦,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⑧:‘永言配命⑨,自求多福。’《太甲》⑩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释~~~①闲暇:指国家安定,无内忧外患。②《诗》云:引诗见《诗经·豳风·鸱》。该诗以鸱鸮为喻,申述周至危急,表明作者救危扶倾的苦心。据《尚书·金縢》记载,该诗的作者是周公。③迨:趁着。④彻:剥取。桑土:桑树根。土,同“杜”,东齐方言说“根”为“杜”。⑤绸缪:缠结。牖:窗子。户:门。⑥民:人。⑦般:乐。怠:怠慢。敖:同“遨”。出游。⑧《诗》云:引诗见《诗经·大雅·文王》。⑨永:长久。言:语助词,无义。配:合。命:天命。⑩《太甲》:《尚书》中的一篇。违:避。活:赵岐、朱熹均释为“活命”,唯焦循《孟子正义》以《礼记·缁衣》引此句作“不可逭”,则作“逃避”讲。二说皆可通。译文依赵、朱说。

译文~~~孟子说:“行仁政就就能得到荣耀,不行仁政就会蒙受屈辱。如今既厌恶屈辱却又自处于不仁的境地,这就好像既厌恶潮湿却又居于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屈辱,不如崇尚仁德,尊敬读书人,使有贤德的人在位做官,有才能的人在职做事,国家无内忧外患,趁着这个时候整理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即使是大国也一定畏惧他了。《诗经》上说:‘趁着天晴没阴雨,剥些桑树根上皮,补好窗子和门户。现在你们下面的人,有谁还敢欺侮我?’孔子说:‘写这首诗的人,大概懂得防患的道理呀!能够治理他的国家,谁还敢欺侮他呢?’如今国家太平无事,却趁着这个时候纵情享乐,怠惰游玩,这是自己找祸啊。祸害和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诗经》上说:‘永远配合着天命,自然求得幸福多。’《尚书·太甲》说:‘上天降下的灾祸还可以避免;自己造成的罪孽,就不能够活命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chán)而不征①,法而不廛②,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③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④,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⑤,无夫里之布⑥,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⑦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⑧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①廛:集市中储藏或堆积货物的货栈。这里用作动词。提供处所储藏货物。征:征税。②法而不廛:指官方依据法规收购长期积压于货栈的货物,以保证商人的利益。③讥:稽查,查问。④助而不税:指“耕者九一”的井田制,只帮助种公田而不再对私田收税。⑤廛:这里指民居,与上文“廛而不征”的“廛”所指不同。⑥夫里之布:古代的一种税收名称,即“夫布”、“里布”,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土地税、劳役税。⑦氓:指从外地移居来的移民。⑧天吏:顺从上天旨意的执政者。这里的“吏”不是指小官。

译文~~~孟子说:“尊重贤才,使用能人,杰出的人物都在位做官,那么,天下的士人都会高兴,愿意在他的朝廷上立身了;市场上提供储藏货物的地方却不征税,把滞销的货物依法收购不使积压,那么,天下的商人都会高兴,愿意把货物放在这样的市场上了;关卡只稽查而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都会高兴,愿意在这样的路上旅行了;种庄稼的人只帮助耕种公田而不另外征税,那么,天下的农民都会高兴,愿意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了;居民区没有额外的土地税和劳役税,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高兴,愿意成为这里的居民了。真正能够做到这五点,就连邻国的百姓都会把他当父母一样仰慕。(如果有邻国来进攻)就好比率领他的子弟去攻打他的父母,自有人类以来,就没有成功过的。像这样,他就会天下无敌了。天下无敌的人,叫做‘天吏’。做到了这样还不能成就王业,是不曾有过的事情。”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②,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③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yāo)誉④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⑤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⑥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⑦,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⑧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①不忍人之心:即怜悯心,同情心。②乍:突然、忽然。孺子:小孩子。③内交:即结交。内,同“纳”。④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⑤端:开端,源头。⑥我:同“己”。⑦然:同“燃”。⑧保:定,安定。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同情别人的心情。古代帝王由于有怜悯同情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同情百姓的政治。用怜悯同情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同情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我说每个人都有怜悯同情别人心情的缘故,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快要掉进井里去了,都会产生惊骇同情的心理。不是因为想因此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想因此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那不是人啊;没有羞耻心,不是人啊;没有谦让心,不是人啊;没有是非心,不是人啊。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一个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好像他有四肢一样啊。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贤能的人,是自己害自己的人;说他的君主不贤能的人,是害他的国君的人。凡是在自己方面有这四种发端的人,又知道把它们扩大充实起来,就像火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开始涌出。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保有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①?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②。故术③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④也,人之安宅⑤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⑥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注释~~~①矢人:造弓箭的人。函人:造铠甲的人。②巫:巫医。匠:匠人,这里特指做棺材的木匠。赵岐注:“巫欲捉活人;匠,梓匠,作棺欲其早售,利在于人死也。”③术:这里指选择谋生之术,也就是选择职业。④尊爵:朱熹《集注》:“仁义礼智皆天所与之良贵,而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先而兼统四者,所谓元者善之长也,故曰‘尊爵’。”⑤安宅:朱熹《集注》:仁义礼智“人当常在其中而不可须臾离者也,故曰‘安宅’。”⑥由:同“犹”。好像。

译文~~~孟子说:“造弓箭的人难道比造铠甲的人更不仁吗?造弓箭的人唯恐他的箭不能伤人,造铠甲的人唯恐人受伤。巫师和棺材匠也是这样。所以选择职业不可不谨慎啊。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怎么能算明智呢?’仁是上天尊贵的爵位,人间最安逸的住宅。没有人阻拦你却不做仁人,这是不明智啊。不仁不智、无礼无义的人,那就是别人的仆役了。做了别人的仆役却觉得是耻辱,就好像做了造弓的人却又以造弓为耻,做了造箭的人却又以造箭为耻一样。如果认为这是耻辱,不如好好行仁。行仁德的人就好像射手:射手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怨恨胜过自己的人,而是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罢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①大焉,善与人同②,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③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注释~~~①有:同“又”。②善与人同:与人共同做善事。③与:偕同。

译文~~~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行拜谢礼。大舜又比这两人更伟大,善于与别人合作,抛弃自己的成见,听从人家的意见,乐意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庄稼、做陶器、打渔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优点不是向别人学习来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这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所以君子的美德没有比同别人一道行善更伟大的了。”

诵读星级★★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下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下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编选评注的,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古文观止》的选文,上起周代下讫明末,共二百二十二篇。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文章在编排上,以时代为序,眉目清楚,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很像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故与《唐诗三百首》一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学通俗读物的双璧。
  •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一千余种,门类从经书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及至闲适杂书,应有尽有。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库,每库又分若干部类,共计二亿五千万字、一百二十三册,总计一万四千印张,二十一万一千二百页,定价:98000.00元。是继《四库全书》二百年来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
  •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 中庸 孟子》归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大学》《中庸》《孟子》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中英文翻译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英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 传世藏书——中庸

    传世藏书——中庸

    《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一千余种,门类从经书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及至闲适杂书,应有尽有。
热门推荐
  • 大众语典谜语(3)

    大众语典谜语(3)

    《大众语典格言》,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为汉语谜语类工具书。
  • 千辰雪

    千辰雪

    雪落入掌心,冰冷得可以感觉到锥心的疼。雪不是在伤害别人。只是,她在伤害自己的同时,没有顾及别人而已……
  • 四谛轮回

    四谛轮回

    十年前,诛仙让我无法忘却,心心念念也想写一部同题材的书,世界观的构建,推翻,再建,反反复复,不自觉已经十年。十年一剑,希望大家会喜欢
  • 网游之腾龙世界

    网游之腾龙世界

    腾龙世界,一个不一样的游戏世界攻破腾龙世界,才能得到宇宙联合会的承认司马腾龙,一个以游戏事业为生的游戏热爱者在他的带领下,游戏终于被攻破,但是也知道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游戏里的一切都在现实里展现不一样的修炼之路,气的修炼,让你体验气的世界且看司马腾龙如何成长起来,守护太阳系,守护一切值得守护的人召唤精灵出品,必定完本,请放心收藏推荐,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大家都知道新书的推荐很重要,希望大家能投给召唤精灵一票再次万分感谢,接下来请您欣赏不一样的游戏异界
  • 腹黑神仙之叫我女王大人

    腹黑神仙之叫我女王大人

    一觉醒来居然穿越了,狗血身份,开挂技能,一路狂飙向着修仙大陆,美男数不胜数,这感觉。。。爽爆了
  • 五行修神

    五行修神

    一个先天血脉浓度为零,不可能走上修真之路的废物,却有着极为超常的智力!天生拥有水之印记却又没有水之血脉,却是神秘五行族之水之传人!身为世袭武修家族的二少爷,却又拥有来自其他星球的古老强悍血脉!在即将登上修真之巅的时候,却又发现原来五行的终极目标另有其意!
  • 鬼神修罗之超级神探

    鬼神修罗之超级神探

    吾代天巡狩,身披御赐黄马褂,手持尚方宝剑,试问天下官员,谁敢不服?
  • 最隐秘的中国名人未解之谜

    最隐秘的中国名人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受人们关注的名人未解之谜,通过全新的视角、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来解读历史名人,探索历史真相,深入开掘其神秘表象背后的历史玄机,为读者提供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名人信息,引领您进入精彩的未知世界。
  • 猫猫大人,傲娇是个坏习惯

    猫猫大人,傲娇是个坏习惯

    那一年,雨天中,有着似星空般的紫眸的一只小猫,看着浅笑着的小女孩,明媚的笑容驱散了他的阴霾;明亮的紫眸遣走她眼中的孤独……当她抱起他,命定的一场情缘的齿轮便开始运转……(在下是可怜的学生党,将不定时更新。)【前一、二章在另一本书上,书名《猫猫大人别傲娇》现已转移到此文继续更新。】此文为微苏小白文,喜看双商俱高的文,请按左上角。
  • 鬼王的神医毒妃:王爷请自重

    鬼王的神医毒妃:王爷请自重

    他是权倾天下却不摄政的鬼面王爷,皇帝最小的弟弟,也是无拘无束的外藩郡王;她是跟随师父到处云游的药王,无双家族的小姐,亦是云梦山的小师妹。当药王碰上鬼面王爷会发生什么样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