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2300000021

第21章

六十二、北碚小住

我真的是含泪离开了大巴山,这不是矫情。我在东北农村生活得很绝望,感觉真情难觅。可是在大巴山,也许人家是看我表姐的面子吧,待我很真诚,使我不再感觉到被社会抛弃。

我伤感,是因为——人活着太不易,不能选择环境。

车出了公社所在的镇子,直奔达县。路上我发觉:粮票没有了!

我要在达县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再转车到重庆,这下怎么办?我出了一身冷汗:要饿肚子了。

当了知青的人,都有急智,我看见邻座是一位解放军,也是在探亲的归途中吧,就有意与他搭讪。等车开到达县,我俩已谈得有如多年知己,当时解放军的整体素质比平民高,大多解放军官兵都胸有大志,知识面很广。

在达县,那解放军班长热情邀我下馆子,吃晚饭——这就把我没带粮票的问题解决了。

第二天,车过华蓥山,回到重庆,我还是继续过休闲生活。

我的二表哥,当时是电影队放映员,他对我求知的渴望很理解,得知我想学绘画,就介绍了他的一位朋友——在北碚川剧团做美工的一哥们儿——给我当老师。

那哥们儿是个痨病鬼样子的人,看透了红尘,但他对我还是负责的。

我去他那儿,就住在川剧团宿舍,跟他在食堂吃饭,平时就跟他学素描和水彩、水粉。

北碚,是重庆边上的一个卫星小镇,那年头还不十分发达,很清幽。

我学画之余,喜欢跑到附近的缙云山上去,山上有温泉公园,还有古庙。

庙里有好多房间,都修整一新,但里面没有人住。我走进一间粉刷一新的小屋,看窗外的青山绿水,心想这么好的房子没有人住,真是太可惜了。今生要是能住在这么一间房里,也就足矣。

美工老大哥在剧团里是画布景的,当时剧团在排练《杜鹃山》。这是稍晚出来的一个样板戏。在1972年,京剧的标准版还没有出来,这是地方剧团先走了一步。

《杜鹃山》讲的,是一支湖南农民起义队伍,举旗造反后寻找共产党的故事,故事是编的。后来我知道,只有在海南有一次黎族人民起义,最终是投奔了共产党的。

美工老大哥从事的虽然是“革命文艺”工作,但思想却很独立,私下里常和他的一位爱好哲学的朋友聊天。两人都博览群书,对浮泛的东西不屑一顾。他们问我喜欢谁的诗,我答“梁上泉”,他们相顾一笑,十分不屑。

两位老大哥虽然思想激进,但仍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框架内,只是不相信当时的喧嚣而已。现在想来,他们也算是“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吧。

北碚景色秀丽,正月的寒意中,有绿萼梅开在枝头,极为清雅。川剧团的房舍,又有点儿古香古色。这一切,都使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生活在当代?

正在我这样想的时候,偶然发现,就在老大哥的窗子对面,常能看见一位女子,穿一身绿色唐装小棉袄,脸色犹如象牙白。

这女子是剧团里弹琵琶的,有时她就坐在窗前,犹抱琵琶半遮面,旁若无人。

这情景,太神了。

我常常凝望那窗子,看样子,那女子有二十五六岁左右。对一个比我年长的绝色女子,我并无非分之想,只是审美。老大哥也发现了,偶尔也凑过来,跟我一块儿审美。

美工和哲学两位老大哥,对我的评价是:太嫩。

他们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说我太像《战争与和平》里的彼尔了。

我那时不知彼尔是何等人。

后来知道了:有点儿傻乎乎的吧,总以为人人都很真诚。

六十三、在青草坝的自学

从北碚返回后,我在江北青草坝的大舅家住。青草坝,听起来像是个乡村,实际上是一个造船厂的所在。船厂的家属区在半山坡上,晚上可见重庆市区的点点灯火。

家属区很安静,我在这里幽居,是为了自学。

当时,我母亲给我来了一封信,说是今后上大学有可能要考数理化,让我抽空自学一下。

青草坝大舅家里,当时只有我表姐的外婆在,老太太每天做饭,我们祖孙俩一起吃。

我上初一时,还没有学过物理、化学,也没有学过几何。这次,我找来了课本,用了两个多月的功夫,一点点弄懂了最初的课程。原先在初一学过的数学课程,我也补了补。

我出生在一个科学之家,但对自然科学的常识,等于零。这是一个幽默,太说不过去。突击了一段时间后,总算扫了一点儿盲。

国家形势转变得很快,处处都能感到有松动的迹象,以后上大学要考数理化,也不是不可能。

我那时是一个废材,但也有很强的自救意识。我知道:若不努力,将来在社会上就是白痴。在这种紧迫感的催促下,我几乎是全方位地获取各种知识。

我大舅那时候经常在武汉,有时也回家来。他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负责管理着厂里的一个技术资料室。他看我喜欢学习,有一天就带我到资料室去,把我锁在里面,让我随便翻阅资料,以增强感性知识。

资料室里,绝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技术杂志,都是最新的。我不懂外文,看也是白看。不过,国外的技术杂志,也能透露出很多信息。

杂志都是铜版纸印刷的,跟现在的时尚杂志一样,花花绿绿,里面还有广告。从广告上,我看到了当时资本主义的物质发达程度,几乎轰毁了我过去的世界观。以前我印象中的资本社会,是从漫画中得来的,比方,潦倒的工人垂头丧气,大肚子资本家仰面朝天地抽雪茄。

但是,漫画你还能相信吗?我手上捧着的精美的印刷品,所展现的世界是我所有的想象力都达不到的。

在杂志里,我还看到了裸女,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那是一个平板玻璃产品的广告,一个金发裸女,坐在一张方形的不透明玻璃后面,恰好把关键点都挡住。

这张图,看得我面红耳热。

我好像有点儿明白了:资本主义,原来就是随心所欲。只要你想要的,它就有。

理论文章可以成版成版的写,但多少万字,也抵不住一张图的挑战。

我当时还想,能不能在杂志上看到裸女,就是两个世界最大的区别了吧?

六十四、南京访画

1973年春节前,我母亲带着我的小弟,也从东北到重庆来探亲。过完春节,我和母亲、小弟一块儿乘船东下,又去南京探亲。

一路东下,看三峡,看江汉平原,才知道李杜写长江的诗句,全都不是瞎掰。这一趟江上壮游,给我补上了中国文化的一课,不然,“纸上得来终觉浅”,我哪能知道什么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南京,是六朝古都,又让我大大感触了一回。我跑去玄武湖,站在拱桥上,扶着石栏杆,想起李后主的“雕栏玉砌今犹在”,对这金陵旧地产生出无限留恋。

自从我发奋自学之后,读了不少古诗,对传统文化甚为认同,可是,身边事物全不是那么回事儿。现在,看到古都遗迹,才觉得跟古人比较亲了——我们的种种,原来都是有源头的。

我母亲在南京有一世交,是原金陵女大的毕业生。她的大儿子大毛,当时是镇江文工团的职业演员。我见到大毛,长得高大威猛,在他家桌上的玻璃板底下,放着他演出《沙家浜》的剧照。帅哥大毛,身高有1.85米左右,演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堪称巨人。跟他配戏的“沙奶奶”,顶多到他前胸高,在台上使着劲儿踮脚,勉强能跟他握个手。

那个时代,能作为职业演员演出样板戏,不知能令多少人羡慕死。想想自己,还是个锄大地的知青,真应该去跳楼了。

大毛意气风发,万事不在话下的样子。他得知我对绘画感兴趣,就带我去见他一个哥们儿,一位跟国画大师宋文治学画的青年。

那小画家,学画学得很虔诚。在他那里,我见到了宋文治先生的真迹。大师当年也不过54岁,比我现在还小几岁。由于形势缓和,他那时在江苏很活跃。

小画家本人大概是工人,业余时间师从宋先生,画了很多习作,都是小幅的水墨画,比现在的A4纸还小,清一色的江南水乡图。

用水墨画来表现江南,是太合适不过的了。墨色晕染,天然地就把水乡画得烟雨蒙蒙。尤其那黑瓦白墙的江南农舍,给画绝了!

见我爱不释手,那小画家就叫我挑选几张,他送给我。

当年的好多青年,断了上学的路,不甘心就此毁掉,就业余钻研艺术,画画、拉琴、学唱京剧,总之要折腾折腾。小画家的名字我早已忘记,恐怕到今天也是一代大师了吧。

我很喜欢南京。街上的姑娘们都爱穿唐装小棉袄,全面复古,再配上街道的背景——树枝纠结的梧桐、旧时官邸的高墙,很有梦幻感。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然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分很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络,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 玄奘西行记

    玄奘西行记

    前一段时间,看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深受启发。那几个在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大国,无一不是从走出自己的国土开始的,他们到了外面,呼吸了新鲜的空气,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借鉴和包容了别人的文化,从而使自己壮大起来。于是,我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想起了玄奘。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一本好书,一生的财富。从远古的回顾到今天的眺望,经典的国学依旧熠熠闪光。《成语故事》这本书不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殿堂里绚丽夺目的瑰宝,几千年来广为流传。深刻的思想情感与内涵,让你在不知不觉间增长智慧,净化心灵。在这里,一篇篇精美的文字娓娓道来。回望经典,让昨天、今天与明天衔接成一条光滑的弧线,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热门推荐
  • 误入妃途:邪魅皇帝不好追

    误入妃途:邪魅皇帝不好追

    为嘛别人穿越不是小姐就是公主,好吃好喝有王子有王爷?而她却成了将军府的替嫁小女儿,一个爹不疼姐不爱甚至还不知道自己身世的人。要不是在市集上救她一命的白衣侠士出现在皇宫里,她才懒得进宫去报恩,哪想她根本不被人想起,反被人嘲笑“太丑想不起”。“哼,我长大了也会是倾国倾城的美人,你给我等着。”为了这句话,她闭关修生养性,从此与琴棋书画,诗书礼乐为伴。她发誓她的出现一定要惊艳四方让他拜倒在自己的长裙之下。
  • 历史快餐.前五世纪:黄金时代

    历史快餐.前五世纪:黄金时代

    无论是东方世界还是西方世界,在公元前5世纪同时迎来了黄金时代。作为国君的周王以前被诸侯夺取权力,到这个世纪诸侯又被他的下属夺取权力。中国开始进入了激烈竞争的时代,强者更强,弱者只有灭亡。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文明达到了顶点,在史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对外战争上则打败了波斯人的入侵,势力空前高涨。盛极必衰,而后的内部争霸战,使得希腊从顶点跌落下来。同时期的罗马却取得了新的成就,著名的罗马法律在这个时代诞生了第一部成文法。
  • 蠢女主

    蠢女主

    女主真的很蠢,不信你瞧瞧看。 ̄ ̄专业鄙视女主二百年
  • 美女的全能高手

    美女的全能高手

    这里有美丽如花的美女,这里有风云变幻的商场,这里有热血澎湃的武林,这里有狡诈百变的官场,这里有浴血奋战的黑道,这里有各国独特的风情,这里有还有诡秘莫测的外星人……
  • 比十:因花盛开

    比十:因花盛开

    林可追着自己从小就喜欢的邻居男孩,平凡的爱情里,就像鹤周城里的花……直到修罗的出现,平凡的生活里,瞬间就被打翻了所有东西。花,从此扭曲着。……这个故事是假的,但我们都是一样的。生活,爱情,亲情……
  • 如果我们都在

    如果我们都在

    这是作者(诺诺)的处女作,真实故事,真实的感情。
  • 三重身世三重情缘未了

    三重身世三重情缘未了

    三世情缘,三世未了,若来世,我真舍不得在爱你。三生相遇,三生分离,若来生,我在也不要爱上你。
  • 最强炮灰攻略

    最强炮灰攻略

    三千世界,万千位面。轮回亘古,命运难求。作为一名颜值高、三观正外加如同外挂一般的无所不能的校园女神,眉悦淡定的表示这一切只不过是摆摆手的问题。然而?!现实再给她来了一个残酷的大反转!她居然只是一个重生女强文中的炮灰女配?被秒杀的连渣渣都不剩的眉悦怒了,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ty啊?!敢秒杀她,她就敢秒杀谁!“叮!欢迎使用子空间‘时空转换’,我是生命之灵小今。请问是否绑定子空间成为穿越员?”“是!”从此,眉悦走上了一条炮灰逆袭的阳康大道,并在此路上越走越远……【眉悦怒:wtfk?!为什么每次她的身份都是万年炮灰啊摔!】
  • 月尘传

    月尘传

    山中小城的一个平凡少年,竟是神界龙族的后裔,十六年成年,封印就此解除……他是坦然率性的普通少年,是风流俊逸的翩翩公子,是手执玉箫的全能乐师,是谈笑间杀敌百万的战神,亦是高贵而孤独的龙之子。不动则已,一动必定惊人!不战则已,一战定要撼天!龙子回归,天下大势将就此而改变!
  • 失忆侠女养成记

    失忆侠女养成记

    桃疆知道自己忘掉了很多很多东西,她却从未想过为何支离破碎的记忆里满是美好幸福,幸福得有一种诡谲的气息。她不知道自己那些大段大段的空白里是不是有很重要的东西,更没想到有一天会循着仇人的回忆去找寻自己丢失的时光。当真相随着记忆的推移一点点揭开,到最后才明白,一切恩怨纠葛,或许皆是命中注定,无关爱恨,无关风月。而她和楚凉之间,究竟是爱情,是亲情抑或只是依赖,谁能说得清呢。也许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千言万语实不足为外人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