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38700000119

第119章 行军阳翟

东汉朝廷对待凉州实在是太薄了。东汉不禁止天下各州的百姓迁徙,唯独凉州除外。凉州人是绝对不可以将宗族迁徙到别的地方的,唯一一个例外是凉州三明之一张奂,因为功劳太大,才特赐从凉州迁出来,安顿到弘农。所以张奂每每自称为“弘农张奂”。

地域的差异在中国的古代十分的分明,即便是在最温柔的北宋,名相寇准还是依旧主张南北有别,认为南方人狡狯,不可为相。东汉时的人对于一众边缘诸郡都十分鄙夷,认为只有中原衣冠才是最好的,甚至到了晋代永嘉之乱,大量北方士族南渡,依旧保持着对于南方士族的鄙夷和打压态度。

汉末中原大乱,许多士族迁徙四方,到了三国时代,无论是蜀汉还是东吴,南北方士族集团冲突都成了统治者最为头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中原人对于边缘地区人的鄙视。

黄巾之乱,之所以头一波镇压反叛的敢死队是有卢植、皇甫嵩和朱儁率领,其实就是将他们当成是弃子,能胜最好,不能胜,也能够将叛军拖到疲惫。

在所有的边缘州郡之中,凉州无疑是最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没办法,羌人在凉州跟东汉朝廷打了一百多年,几乎跟东汉的立国史一样漫长,东汉在凉州从来都是投入大于收入的,自然白眼以对。

凉州人在东汉就是天生的二等公民,段熲当年投靠大太监王甫、曹节,大肆围捕太学生,固然是因为他野心勃勃,想要出人头地以至于行事不择手段,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因为中原士族出身的太学生常常鄙夷凉州人,愈发使得性格偏激的段熲行事狠辣起来。

这种都是从骨子透出来的骄傲,即便修养再好,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也依旧能够令人感受到那种居高临下的施舍感,荀氏之中许多人对于张飞、周靖兄弟和北宫弃就是这样的态度,礼仪挑不出任何毛病,但是就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这种骄傲感在东汉末年还只是开始发轫,九品官人法实行之后,魏晋南北朝清一色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风气形成,一直绵延到隋唐。唐代的五姓七家对于李唐皇室都是依旧一脸的不屑。

荀续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但是无论如何,他始终觉得对于边缘诸郡和士人,对于寒门子弟而言,这着实有些不太公平。他现在无力改变什么,只能对于某些他试图亲近的人,吐露自己的同情。

阎忠静静地看着他的眼睛,好一会儿才缓缓道:“荀郎与中原俗士大不同也!天下将乱,君好自为之。”

荀续看着这位满眼都是深意的老者,头一回表达出自己的野心:“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两个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傅干虽然不是很懂,看着身边这一老一少,眼睛里也闪烁出异样的神采。

……

大军启程。

荀续因为是颍川本地人,自然引军先行,作为大军向导。

头一站便是东行阳城。

轘辕关距离阳城只有区区五十里,中间无有山川阻隔,平原之地,纵然是新军,急行军至此,也不过就是稍稍乱了些队伍。

朝廷的大军来到,阳城县的县令急匆匆地出来,领着一队人马,各自带着吃食、粮草,算是犒军。朝廷大军的一大好处就是在战事尚未糜烂的区域,往往不需要大量的辎重,因为可以沿路就食于郡县。

阳城贴着轘辕关,东边又有偌大一座阳翟城当着,黄巾起义以来胆战心惊了一会儿,就发现只来了几股散碎的队伍,总共也没有两三千人。

黄巾的两三千人跟正常的军队不同,真正的战士顶天也就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两三千人的队伍,虽然是黑压压一大片,被夏育领着人半夜冲出城一阵砍杀,便留下几百具尸体逃之夭夭了。

跟在阳城县令身后的是荀续的老熟人夏铉。

“见过鼎臣阿兄。”荀续连忙下了马,拱手施礼道。

夏铉呵呵笑道:“我看看我看看,呦,这可比原先在颍阴的那套子甲胄像样多了,这个护颈挺好。”

荀续到了军中,也换了一身甲胄。他与傅燮的身高简直就是刀砍斧剁一般齐,就是肩膀比傅燮稍稍宽出三指来。傅燮有两套鱼鳞甲穿着稍稍有些大,正好送给了荀续。这两套鱼鳞甲都是皇家武库当中的精品,每套甲胄由2578片带有弧度的鱼鳞甲片堆叠而成,背后是经纬纵横的绳索与贴身的皮甲,有护臂,有护颈。这样的鱼鳞甲由于不是简单的排列,而是重叠斜列排布,因此极大幅度的加强了防御能力。更加令人惊诧的是,这种高级鱼鳞甲的鳞甲可以稍微伸缩翻转,因此不影响人的活动,同时还能抵御利刃和长矛的刺杀。

荀续原本的鱼鳞甲是县中特地给县尉准备的,历任郡守都穿同一套甲胄,已经颇为陈旧,虽然没有太多破碎缺失的地方,始终难以与朝廷武库中的精品相提并论。傅燮自己有家传的甲胄,他们家时代两千石高官,家中富庶,从小就有贴身定制的铠甲,故而也不喜穿着武库的铠甲,平白便宜了荀续。

荀续嘿嘿一笑道:“我那里还有一套甲,若是鼎臣阿兄喜欢,送你一套。”

夏铉摇摇头笑道:“君子不夺人所好。更别说阳城安定,我又不上阵打仗,要那个做什么?”

“哈哈,咦?钧师呢?”荀续左右看了看,除了夏氏宗族的几个小青年,并不见夏育。

“钧师日前被朝廷征召复起了。”

“那倒是一桩好事!”荀续笑道:“我等会儿给佛奴写信去跟她说说,也让他高兴高兴。”

夏铉笑道:“原本我也准备着给你们写信报个讯来着,可是阳翟一直被围着,信使也没法进城,只能作罢。前几天听说阳翟的围被解了,刚想着去看看,谁知第二天就接到了皇甫中郎将的令,说要事先准备下粮草。”

“这种事情不是交给县令和县丞的吗?怎么要你这个游徼去做?”

“哈哈,黄巾贼起,我已经不做游徼了,两个县尉许飒、沈振尚未见着反贼就逾墙逃走了,我便暂代了一个县尉之职。”

“原来如此。想来此战结束,鼎臣阿兄少不了将那个暂代去掉。”

“我志不在此。若非钧师已经入京,宗族还需要人守卫,我还真想着投到你的麾下,做一个冲锋陷阵的小队率都比这个什劳子县尉强。”

“县尉可是堂堂四百石吏,好好做,一样前途光明,何必与我一般,在阵前沃血?”荀续笑道。

“我倒是看你挺喜欢这样浴血奋战的,也不知你到底是不是真的是高阳里人。”夏铉打趣道。

两个人在阳城西门聊了半个时辰,军士也都吃完饭食。荀续领着人再度启程,赶奔阳翟,今夜便要住宿在阳翟城外。

大军在行军的过程中,如果军情紧急,往往不会进入到城中休息,而是在城外安营扎寨。荀续等人是乃是先头的军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一路过来都是平原,走到天黑,已经抵达阳翟城西十五里处。

傅燮观察了一下地势,选了一个贴近颍水的高地道:“便在此处扎营。”

荀续与他打了一声招呼,领着张飞等人,径自前往阳翟城中。

城门已经落锁,幸好荀续这张脸和张飞的这个大嗓门城中守军都熟悉得很,众人纷纷进到城中,先到郡守府。

郡守府的人已经换了新的,阴修前天已经交接完,颍川太守换成了新任的南阳名士文约。

这位文太守出身南阳名门文家,表字公博,历任督邮、县令、三公府掾,后升迁为少府丞,作为九卿之一少府的二把手,在京中也算是一号人物,满心以为原先的上司杨彪离任,论资排辈怎么也该轮到自己了,可是没想到被外放到颍川担任太守,虽然说是两千石的高官,可是颍川素来以难治著称,更何况最近还在闹黄巾。

文太守在京中磨磨蹭蹭了好几天,才被选部官员和公车令催促着上了路,一路心惊胆战地到了阳翟,见到同乡名士阴修,满肚子怨气不敢冲着他发,只能装模作样完成了交接,送走了阴修。

这位文太守大约心中懊恼,对于阴修原先征辟的众人没有一个看得上眼的,本想着一干属官统统裁撤,可是荀彧忽然微笑着说了一句:“朝廷文书下来了,我等正准备着与大人所征辟的名士相互交接。”

文约命人打听了才知道,这些掾属在阳翟守卫战中都立下了大功,五官掾荀彧升任合肥县的县长,郡功曹荀攸升任本郡丞,兵曹掾荀衍为侍郎,贼曹掾钟繇升父城令,计吏郭图升任未央厩令,张礼命最好,直接去了京师太学,任博士祭酒的属官,博士。博士在东汉不是学位,而是官职,年俸很高,比六百石。

其中荀衍最有个性,阳翟战事已了,就径直回返了颍阴,侍郎的征辟,根本就不受。

越是这样高风亮节,文约就越觉得别扭,也幸好荀衍已经回返了颍阴,要不然二人见面,指不定闹出什么事情来。

文约到任之后,将一同带来的几个宾客分别任命了各曹的曹掾,后来又想了想,觉得阳翟城中豪族势大,又不得不征辟了几个大户的名士,甚至还找上了司马徽,结果被司马徽客客气气地回绝了。

文约借着薪火上上下下打量了几眼荀续,缓缓道:“城门已经落锁,荀君如何进来的?”

“此前与城中诸君一同抗敌,故而与守军有同袍之谊。”荀续不知他的底细,只能恭敬道。

“哦?还有此事?我怎么听闻荀君乃是前颍阴县尉啊?如何会在阳翟城中抗敌?”

“盖因颍阴城外贼势不大,颍阴城中全城上下勠力同心,数日之间便击破贼众,斩其首领。听闻阳翟贼势汹汹,故而荀续越境讨贼,以客将入阳翟,帮助守城。”荀续一五一十回禀道。

文约看看手上的卷宗,里面只有功劳簿提到了荀续,下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许多功绩,其余资料却并没有他的名字,又问道:“因何前太守与我交接之时未曾提及荀君?”

“前太守阴公未去之前,荀续应了皇甫中郎将麾下护军司马傅君之征辟,故而阴公便未曾将我收录到郡府人员之中。”

文约见他面目俊朗,神色淡定,气度俨然,心中也多了一丝好感,点点头道:“荀君是何出身?”

“颍阴荀氏。”

“令尊是哪位?”

“先考七龙。”

文约呵呵一笑道:“原来荀郎便是那位一月之间三擒三纵山贼的县尉。”

“少年不懂事罢了。”荀续淡淡一笑。

“陛下还提起过颍阴的少年县尉一回,想来便是荀郎了。”文约有上上下下打量了几遍,笑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坐。坐吧。”

荀续道了谢,坐在下首道:“此来乃是皇甫中郎将有令,这几日大军两万余途径阳翟,虽不入城,还请府君协助一二。”

说着从怀中取出皇甫嵩的书信来。

文约接过来一看,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就是请求提供一些木料、小车以及饭食罢了。

阳翟刚刚经过九万大军围城,城中的守军也都成了疲兵,颍川黄巾未灭,皇甫嵩也不敢擅自征召这些士兵,只能要了一些辎重。

文约看过书信,递交给荀续道:“我已知晓了。”

“既然如此,大军尚在城外,荀续先行告辞。”

“去吧。”

荀续出了太守府,顺路来到城西辛家。辛家所在的辛里一片灯火通明,里监门外站定数人,见到荀续便连连挥手叫道:“承若,这边来。”

同类推荐
  • 调教李唐

    调教李唐

    重生到武德九年,距离玄武门之变还有三天时间,身为李建成心腹的郑毅该怎么办?
  • 王莽刘秀喋血皇冠

    王莽刘秀喋血皇冠

    西汉末年,南阳郡成为开国帝王将相批发部,批量生产出王莽及其皇后、刘玄及其皇后、刘秀及其皇后、大量东汉开国功臣,这种奇特现象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 我给江青当秘书

    我给江青当秘书

    本书是在江青身边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任秘书杨银禄讲述的“文革”时期的江青。“文革”期间,他在江青身边担任秘书近六年,是一位有资格说江青的人。
  • 解放兰州

    解放兰州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战争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北枫歌

    北枫歌

    枫亭夜浊酒,相约黄昏后。青灯屋门漏,一曲北枫奏。这是一个朝堂,也是一个江湖。朝堂无处不江湖,江湖无处不朝堂。
热门推荐
  • 七界第一仙

    七界第一仙

    梁夕因为一次突发的善心而拥有了万年真力,加入天灵门从而踏上正式的修真道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谈笑间强敌灰飞烟灭。“我的愿望很简单,无非就是种种花养养草,泡泡妞炼炼宝。只手遮天下,很好很强大。”梁夕看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七界众生,“强调一下,我是一个贞操观念很强的男人。”
  • 那年我们追过的人

    那年我们追过的人

    青春短暂,转眼即成为回忆。。。要珍惜那些年,少女少年进来看,四叶草也进来啊~
  • 三十六女进都市

    三十六女进都市

    三十六个女人进都市的故事,她们的未来如何,敬请欣赏。
  • 丹青物语

    丹青物语

    她和他同是艺术学院的学生,相恋四年。毕业后,因他出轨,她选择离开。他为了挽回她的心,敲遍整个街区每一户人家的房门,终于找到她的新家,看到她和现任男友。三人相对而坐,她该如何选择?此时,门铃却再次响起……此书献给所有正在恋爱和即将恋爱的美女们!切记!切记!男人有风险,爱情须谨慎!
  • 白狼记

    白狼记

    他是杀手界人人闻风丧胆的“白狼”却意外陷入一个惊天大阴谋当他失去记忆变成傀儡又被寄生兽寄生在都市重新开始又会掀起怎么样的腥风血雨一步步揭开真相的面纱背后隐藏的竟是...亲切友情爱情到最后他会如何抉择又名《白狼在都市》
  • 千金变村花:菜公主的跷跷板

    千金变村花:菜公主的跷跷板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朵小村花,从乡下重返城里,让你捧腹,让你挥泪,村花真的是一个平凡的少女吗?刻意的逃避掩饰不了华丽的身世,花不是好鸟,蜗牛也能变小强,请看菜公主的高低人生!
  • 万恶圣主

    万恶圣主

    何为善,何为恶,善恶从来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人说,与善人为敌是为恶人,反之亦然,但在这以强者为尊的异世,人之善恶,又如何分清!在这个世界,没有可怜,没有慈悲,更没有同情!然而只有站在那最高的地方,俯视众生,才可以拥有这一切。作为一个赶上穿越潮流的大学生,原本只是想低调修炼,低调做人,奈何事与愿违,身体里多了一个身为恶人的“他”,他的命运又该如何?是选择做那善人,还是选择做那恶人?
  • 仙蛮善

    仙蛮善

    他,一不敬天!他,二不畏地!他,三跪父母恩!他手中有剑,却心中无剑!他出手无情,却心中有情!他本不愿杀人,人人却群起而杀之!他杀人是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心之乱,人之变!天之乱,世当变!【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我们的距离刚刚好

    我们的距离刚刚好

    “喜欢一个人根本藏不住,就像日出日落,是那么自然的事情,哪怕你极力想要掩藏,可你的温柔的眼神早已昭告天下,你喜欢他”刘怡无力抚摸着额头,对木笙笙说。萧杨对着准备离开的她说道:“听话,就算喜欢不上别人也别喜欢他”许姜野对着大海吼道“我已经忘记这是第几次说要放弃你,所有的热爱只能说给风听”
  • 白魔记

    白魔记

    这是一个怀揣着江湖梦的小镇少年误入仙途,翻天覆地的故事。这故事里,有个自称六爷天天喝醉的老鼠,有个骑猪的邋遢大师兄,有个埋在地底英俊不凡的祖师爷会使万鬼夜行大法,那带领万鬼的鬼头头,却是个巴掌大的独眼怪……这里,一滴血足可以红透高原,一粒沙也可斩万千大道。魔是魔头,更是一种执念。一枝白梅,一头白发,白魔出世,万仙避行。翩翩少年郎如何成为一代魔头,一切尽在白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