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2600000009

第9章 七、新课和教学相长

1.新课

中文班的课名是“现代文学专题”。一门新课,由于一些原因,拿到新课“任务书”的时候,准备时间只有几天。

第一次去上新课,阳光灼烤,教室安排在全校最陈旧的教学楼,满当当一屋子陌生人,人手一本当扇子,像一屋子扑翅的蝴蝶。有的椅子是坏的,有人找不到座位,气闷哦,我怕有人会突然中暑,刚开始说话,电闸跳了,电脑电风扇都停了,下面哄哄一片。

终于安顿下来,先坦白这个课的仓促,没有充实的积累和足够的准备,紧急网购的几本参考书还没到,好在有网络可查询,准备和大家一起,试着上好未来的十七次课。我给新课定了副题“汉语诗歌1911—2011”。准备尝试突破和跨越被传统学界硬性划分的“现代”、“当代”,来一次只遵循诗歌语言本身的历史穿越。

一个学期下来,为新课付出的时间精力大约是另外三个班的总和,这在领“任务书”的当时预想过,但由新课带来的意外收获和长进,却大过这三倍的努力,在溽热中拿到“任务书”的,无论如何都不敢想,这应该就是“教学相长”吧。

2.从《民国老课本》开始

再三构想,怎样把现代汉语脱离古汉语后这短暂百年的演变和分脉理清,找到语言流向不同后的各自质感。每次课由《民国老课本》的一两段短小的课文引入。起初听说是民国小学课本,大家显出轻视。但是,由叶圣陶先生等编选,丰子恺先生作画的课本,以其脱身又传承于古汉语的简洁清澈和明理,在最短的时间里隔绝了这破旧教室窗外的尘世,直接入心。我们读了例如:

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三只牛吃草)

一犬伤足卧于地上,一犬见之,守其旁不去。(爱同类)

王华行池畔,见地有遗金,华置金水边,守其旁,待遗金者至,指还之。(不拾遗)

农家小儿,揩拭窗格,糊以白纸,涂以桐油,纸能透明,且不易碎,彼告我:我家无钱买玻璃,故以此代之。(糊窗纸)

园中有竹,春日生笋,摘笋为羹,其味鲜美,我甚喜食之,父谓我曰:园蔬,野菜。胜于鲜鱼肥肉多矣。(食笋)

冯异偕诸将出征,每战,必身先士卒。及还,论功行赏。诸将争功不已。异退立大树下,默无一言。时人称为大树将军。(让功)

同是汉语,老课本里的语言特有的舒缓温雅亲和,它的代入性超出预想,由它进入更多更复杂的诗歌文本,进入现代和当代,进入原本美妙含蓄又神秘的汉语本身,能感受到语言的各种味道和变异。

我和他们一样,是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到汉语言和百年新诗的演进变化,也看到现代汉语在脱离古汉语后,被强行割裂和自有的顽守坚持,看到民间口语对它的持握和留藏。

课一边进行,一边补充材料,调整内容选定走向。一个月后,四个不同课程的班,布置了同题作业“关爱”,直接看到了由于我的投入和讲授内容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效果。作业题目没什么特殊,来自平时和同学间的交流,写写“关爱”或“仁者爱人”。有个班写的多是枯燥的概念,看这种作业真痛苦,我对他们说,我被你们大片大片的侃侃而谈给埋了,真有这么多的爱肯定受不了的,非窒息不可。语言这冷兵器,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说假话容易说真话难。

而开新课的中文班交来的作业却多是认真和真切的文字。有一篇打印出来厚厚一沓,14000多字,22页。有的结尾标出13条参考文献出处,本不是正规学术论文,不需要这么认真的,我事先说过,写一页纸就行。快半年过去,有人来短信问我要她的作业,准备拿它参加征文竞赛,可见这份普通期中作业对她个人的重要。有人写了抒情性很强的一首诗,有144行。有打印作业外附手写的信笺:

小妮老师,我是怀着八分痛苦来回忆这几个生活片段的,这些痛苦你可以从我的文章里读出来,但我还有两分的欢欣和感动??希望小妮老师能愉悦地读完这篇文章??其实我原本只是想随便说点什么罢了,我叫×××,我知道你属羊,我不属羊。

中文班的作业看了大约三天,再上课的第一句话就是:看了大家的作业,你们真的个个都是有故事的人啊。

下面有的笑有的点头有的叹气,而始终被我藏在心里的话是:我相信人心是可以焐热的。

每次来听课的中文班的学生大约50人,稍多于名单半数。渐渐地,我们的课更像融洽的聊天,随便插话,跳跃离题,讨论和自由出入,能感觉到这门课是被大家共同带动着的,能感觉到有学生的思路随时跟着课,也随时超越着课,他们已经能在自己的思想河流里远行了。进入大学讲课的第七年,第一次持久热烈地感到和学生间无声的互通和融会带来的幸福。

3.活语言

两年前刚讲诗歌课时,有同学提议多加讲解。虽然心里始终认为诗不可讲解,为了照顾更多学生,开始在做PPT的时候,给一首诗后面加上简要的说明文字。今年刚开始也如此,包括新课。事实上,每次课都不能不受现场的听和讲所构成的特定气场影响,偏离被提前标出的界限框定很经常,总会随堂出现即兴的感受,常突然冒出新想法,这时候再回头看前一天标出的注释文字,显得生硬冰冷,咬文嚼字。这情况在新课上遇到最多,我随口说,诗是不可能被任何文字限定的,它常变常新,看,我写得总是没有说得好。

话刚出口,很清楚,有人在下面说:老师,以后不用写出来!

没时间辨别是谁的声音,但是这一声喊真鼓舞。是啊,是不必写出来的,活语言本身一刻也不能被确定,我们永远都在寻找对它的新鲜感受。

是学生的参与和理解力直接推着我们一起去面对每一首诗,我和他们经常是同步的,这感觉真是要多好有多好。

临近期末,上课路上,迎头看见一条横幅跨于两棵高大的印度紫檀之间。停在横幅下面,把那些字记在我手机里,上课前两行标语抄在黑板上。

看着标语,不用说什么,大家一起笑了。和每次课以一小段老课本开头相比,这两行文字没有任何被转换活化成象形文字的可能,排列好整齐啊,整整齐齐地失去了汉字的美,无论语言学或接受美学,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两行生硬的不入眼的笔画。如果说暴戾,它是暴戾的源头之一。我们一起用四个月,简要回看了百年汉语演变的历史过程。

临近期末的课上读诗,事先报名的有十一人。有人读了自己的诗,有人读的是前一夜新鲜出炉的,有的诗是献给本班同学的,有送给据说刚分手的朋友的。有人郑重地穿来自己“好看的”衣服,有人上台,先跟大家要掌声,有各地方言,有苗语,有土家语。到了自愿上台环节,大家更踊跃,苏艺珍一激动就跑上来了,事先没准备诗,只好打开手机读,读着读着,下面说你唱吧,她开始唱,有同学随着她哼唱。虽然我没听清她唱了什么,但是同学们都知道,这就很好。

他们不是为我来上课的,每星期三下午,坐到这破旧教室的两节课是为自己,这比我一个人说尽千言万语要好得多。我愿意多请他们上台前来,自己坐在下面享受他们逐渐奔放的快乐。表面上看,怎么上课,课时长度都是一样的,但是,2011年在新课上更多用心和投入,大家几乎同时进入,我只是略早于他们的一个带入者,我只是把私人的阅读理解带入一个众人的“场”,前一夜的准备很可能在课上被大家一起颠覆,或找到更准确的表述,他们可能无意识,我深知差异明显,我们一起试探到了汉语的美、空间、张力和更多可能性。

在他们不长的记忆中,和语言有两种关系:一、方言。密不可分的仅限于和亲人童年挚友间的私密性的语言;二、书面语。书上的,课文,朗诵腔,辩论会,大会发言,疏离于人本身的。四个月的课,发现了我们和语言的第三种关系,它并不实用,单纯的、美的、细腻的、敏锐的、玄妙的,这感受是他们过去没体验过的,如果将来这第三种感受能影响他们的性格塑造和行为处事,将是件多好的事。

想想过去的课,假如给我重新来上,应该能上得更好,应该能给他们更多。课不好,肯定是投入不够。

最后一次课,根据平时传递阅读课外书的情况,插入一段自由讨论《巨流河》的就是这个班。下课铃响了,一个男生起身说他提议谢谢老师,给老师鞠个躬。我赶紧说谢谢,赶紧也给他们鞠躬。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当面对他们说:这门课我得到很多。

每个学期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说,从不喜欢现代诗歌,只喜欢古典诗歌。本学期末,出现了立马转变的实例:期末考试临近,有一个老师的课要求背诵几十首古诗,把他们痛苦得不行。我反问:背诵古诗不是背进了你自己的肚子?他们说:不一样啊,凡是死背的,一定转眼就忘。有人说:本来还喜欢古诗,这么一背,顿时反过来了。

呵呵,有这么立竿见影的吗?

期末了,下课随口对一同学说:今天大家好像很困啊。

她说:你不知道,有个老师昨天晚上一连上了五节课。

我说:那可得累死了。

她说:我们听得也要累死了啊,老师就那么一通讲下去,同学来得那个齐啊,本来都是来听考试划重点的,从五点半讲到十点半,最后就剩了十分钟才说到考试重点,这不是坑爹吗?

呵呵,有时候他们的敏感甚于我。

同类推荐
  • 儿子娃娃

    儿子娃娃

    本书是作者在援疆三年半的一个散文集,主要记述了作者三年半作为一个农委干部,下基层、访农户,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记录,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歌颂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描绘了祖国边疆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沉郁的梅冷城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沉郁的梅冷城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本书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李煜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 展开李煜悲情的传奇人生。
  • 命令我沉默

    命令我沉默

    这本诗集除去序言和编后记以及沈浩波诗歌创作年表之外,一共包括五个章节,收录了诗人沈浩波从1999年至2012年14年间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热门推荐
  • 暧昧全才

    暧昧全才

    何为全才?那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陈生却在暧昧中独领风骚。成为暧昧的全才,与众多女人关系暧昧,却片叶不沾身。侵占女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不是侵占她们的肉体,而是侵占她们的灵魂。一心归顺,那才是泡妞的王道,经久不衰。
  •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岁月如歌,让我们点燃记忆之灯;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感悟,感悟真情,感悟智慧,感悟人生,感悟生活;分享感人的故事,咀嚼震撼的心情;品位优美上进的文章,体验别样精彩的人生。感悟系列丛书用不一样的感动,带给我们一样的感悟,直接撞击我们的灵魂深处,激励我们奋发图强,铸造我们的高尚人格。《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震撼心灵的世间真情,刻骨铭心的温馨感动!
  • 陛下驾到:女皇是个女流氓

    陛下驾到:女皇是个女流氓

    穿越了?淡定。穿到一个女尊男卑时代?无妨。穿到一统天下的女皇身上?霸气。诶?既然朕是女皇,那……朕的男宠呢?
  • 听秋声馆词话

    听秋声馆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以夏之名

    以夏之名

    洛安颜早已平静的生活是在叶远回国后改变的。3年的时间,她早就变的冷静淡然,却依旧会为了叶远心疼。她原以为就这样永远被伤害下去,可当那个对她永远温尔如玉的顾默出现时。她,却有一点点心动了....
  • 醉衣

    醉衣

    【你嫁衣如火灼伤了天涯,从此残阳烙我心上如朱砂】她爱她,为嫁给他,她不惜一切代价。她气疯了二哥,叛逆爹娘,终于嫁入了皇宫。可是他却恨她,为折磨她,他处处配合她的计划,让她如愿入了宫。殊不知当她踏入宫门的一刹那,便是命运的交错……
  • 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

    一个幽默的作家,一定是极会掌握语言文学的作家,他必须写得俏皮,泼辣,警辟,使人读了发笑,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老舍作为一个幽默小说家,便具有这样的语言能力和幽默的心态,世事、异国观光、朋友亲邻,在他眼里皆是有趣的。一如他笔下“穿马裤的马裤先生”、“盼孙子的王老太太”、“院里不是东西的老王”等等,既写实传神,又夸张好笑。且他的这种笑不仅仅是让人捧腹的搞笑,还是一种含泪的笑。他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批判和自己博大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融入这种笑中,极具感染力,让人发笑的同时,也引人思考。
  • 曾见古时月之缠情

    曾见古时月之缠情

    翘首以望三生,桑之未落,其叶甚是沃若。曾见古时明月,可能三生相守?责与任谁更甚?爱与恨谁愈痛?漠然的撕裂,陌生的世界;正与邪的缠斗,爱与恨的厮杀;终究是正胜利还是爱全了?仁者无敌,可当爱与仁相悖时呢?
  • 一曲离人歌—古剑

    一曲离人歌—古剑

    别看题目.这仅仅是心疼老板.但长时间不接触言情无法写言情.耽美耽美耽美!重要的事情重复三遍。文风轻松不催泪——治愈系主受.清水.慢热长琴为吾谱一曲离人,吾便为长琴守这榣山。长琴琴,少恭琴,终为一曲离人。噫.太文艺.咱们换个。………………想不出。好吧其实就是一条蛇和老板不得不说的故事。蛇与长琴为知己,一人琴一蛇筝。上古为友,现世为——你们知道就好。至于俩人情商高低.蛇想生一窝小蛇,老板想长生——你猜人物ooc勿怪,尽量不崩,但文笔稚嫩,逐渐成长。
  • 夏日的微风

    夏日的微风

    第一次写,不是很好。有什么建议都可以跟我说,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