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6700000006

第6章 绪论(5)

相比而言,印度海外作家中有的更加关注印度移民的精神危机状态,有的偏好表达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可通约,有的如拉什迪还以文学创作来阐释和传播自己的后殖民理论。总体上讲,因为普遍精通英语,印度海外作家在英美世界取得的文学成就似乎更大,在西方或印度国内的传播也更加广泛有力。华裔作家一般不具双重国籍,他们与中国的联系一般没有印度海外作家与印度的联系那么紧密。华裔英美作家关注的主题涉及中国传统的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在异文化场域的冲突,还涉及“唐人街”这一具有特殊意象的文化地理背景。华裔作家不像某些印度海外作家借宗教习俗等表现文化冲突,而是借家庭关系的失调表现东西文化冲突。家庭这一核心符码对于华裔而言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跨界之痛与家庭迁徙息息相关。有的学者正确地分析道:“通过追忆家族史的方式追寻文化之根成为华裔美国文学的重要题材和基本主题。”李健孙在《支那崽》中借人物的口写道:“我们这个家庭从它的种族文化连根拔起,然后阴差阳错地一头栽在一个不合适的国家里的一个不合适的地区。”关于华工们深入骨髓的思乡之情和故国之恋,汤亭亭在《中国佬》中饱含真情地、诗意般地写道:“他们在地球上挖了一只耳朵,要把他们的秘密吐露给大地。‘我想回家!’伯公叫喊道,身子紧贴土地,闻着泥土的气息。‘我要我的家!’男人们一起大声喊道,‘我想家!家!家!家!家!’心中的话说出来后,他们用泥土把话儿埋葬,像是在种庄稼。”伍慧明在小说《骨》的结尾描写主动进行“文化身份翻译”的主人公莱拉决心融入美国社会时,也是联系到家庭这一传统文化符号来叙述的:“我重又有了信心。我知道藏在我心里的东西会指引我向前。所以,在汽车转弯,把旧门牌、鲑鱼巷、妈和利昂,还有一切的一切都留在那里的时候,我并没有担心。”再如,《典型的美国佬》虽然写三个中国移民的美国化历程,但家庭文化却深深地影响着主人公的命运。“中国传统家族观念的根却深深地扎在他们的骨子里,是他们无法摆脱,也无以摆脱的。特雷萨的回归家庭正表明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在他们各自心目中的份量。”

总之,上述这些比较分析只是对两大跨文化写作群体的肤浅认识,但光是这些初步罗列的异同也是值得探索的迷人课题。这方面的探索等待着中国比较文学界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努力。不过,应该清醒地看到,这种探索研究在目前还存在一些难题。例如,印度海外作家如印裔美国作家芭拉蒂?穆克吉和安妮塔?德赛等人与华裔美国作家黄玉雪、汤亭亭、李健孙、赵健秀等人基本没有什么交流,华裔英国作家与印裔英国作家、华裔加拿大作家与印裔加拿大作家等两方的情形基本上一样,这为我们探索双方的跨文化写作带来了一些不便。另外,目前中国学者与印度海外作家的直面交流机会并不多,中国学者石海军和奈保尔在伦敦的交谈成为无比珍贵的交流个案。迄今为止,我们对于印度海外作家群体的系统研究尚未真正起步,只停留在对一些代表作家进行一般介绍的初级阶段,因此,关于印度海外作家的历史发展、创作总体成就、印度与西方的评论和接受等等还存在很多的未知数。这既可以视为对中国比较文学界的一大挑战,也可以视为一大机遇。从目前情况来看,印度和中国的同时崛起必将促使我们对印度文学和印度海外作家文学成就重新进行认识,并把它纳入比较文学范畴进行考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印度海外作家研究乃至华裔文学研究必将更上层楼。

前边说过,国内的海外华人文学研究及翻译的确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相比而言,中国的印度海外作家研究及其他国家的海外英语文学研究没有这般热闹。这种现象可以理解,因为,我们毕竟是在中国的环境中研究外国文学,关注外国、包括华裔外国作家的中国书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倘若我们从长远的学术发展来看,从比较文学的远景来看,这种研究姿态又潜伏着一些学术误区。比如,很多中国学者用“亚裔/华裔美国文学”或“华裔/亚裔美国文学”来指代华裔美国文学,误以为华裔美国文学其实就是亚裔美国文学卓越而典型的代表。这实际上暗含一种学术误判,是对印裔美国作家或来自其他第三世界的美国作家的严重忽视。这便是笔者曾经指出的“中西中心主义”对中国学者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可以推测,当这些学者具体了解芭拉蒂?穆克吉、安妮塔?德赛、贾布瓦拉、基兰?德赛等印裔美国作家以及奈保尔和拉什迪等印裔英国作家的创作成就和他们在美国文学界的影响后,也许会对上述表述持谨慎的态度。因此,如何拓展我们的学术视野,成为当前的学术急务。关注印度海外作家,或许是其中的有效策略之一。

正如前述,奈保尔、拉什迪等为代表的印度海外作家英语创作在当代世界文坛的地位或比重丝毫不亚于华裔欧美作家的英语创作。在某些国家如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它甚至还超过了华裔作家英语创作的国际影响。因为,奈保尔、拉什迪和昂达吉等人的英语创作及国际影响比之韩素英和张翎们似乎要高一些。因此,笔者不惧浅陋,拟作抛砖引玉之举,试图以对印度海外作家群体的初步探索,尝试与其他中国学者一道拓展中国流散文学研究的界面。为此,笔者在本书中尝试将有代表性的八位印度海外作家串联起来进行考察,以探究他们作为一个创作群体的共同特征,也考察他们各自不同的一些创作特色。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本书为了统一起见,也为了照顾文学研究圈内外的称谓习惯,常以“海外作家”取代“流散作家”、“离散作家”或“流亡作家”等概念。以此类推,本书也常常以“印度海外作家”的概念指代生活在美国、英国或加拿大等国的印裔流散作家。

本书第一章简要介绍印度学者关于印度海外作家的部分研究成果,以使国内学界对此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各章依次对奈保尔、拉什迪、尼拉德?乔杜里、芭拉蒂?穆克吉、贾布瓦拉、卡玛拉?玛康达雅、安妮塔?德赛和维克拉姆?赛特等八位重要的印度海外作家的主要作品或理论著述进行个案研究。限于资料和篇幅,某些重要的印度海外作家如罗辛顿?米斯特利、裘帕?拉希里和基兰?德赛等人的文本暂不纳入本书研究范围。为了使读者对印度海外作家的创作根源及印度学者的相关研究视角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书附录中对印度英语文学研究的相关信息作了简述。为了从多个角度考察这些流散作家的创作特色,本书在某些地方适当突出了纵向比较或横向比较的研究旨趣。例如,对奈保尔与泰戈尔的历史纵向比较、奈保尔与芭拉蒂?穆克吉的横向比较、拉什迪与奈保尔的横向比较、安妮塔?德赛与贾布瓦拉、芭拉蒂?穆克吉的横向比较等便属此类研究。维克拉姆?赛特的流散写作则以他的中国题材作品为分析对象,借以观察印度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芭拉蒂?穆克吉、贾布瓦拉或安妮塔?德赛等作家则选取其最有代表性的流散作品进行分析,基本排除了她们在印度期间创作的作品或其创作的与流散主题关系不太紧密的作品。如德赛于1988年初版的《鲍姆加特纳的孟买》便是笔者着力研究的对象。当然,这种选择对于全面考察德赛等人的创作和思想显然是不够的或不理想的。这主要是由本书着力探索印度海外作家的流散体验或跨文化思考所决定的。希望读者或专家以这样的心态和视角看待拙著尚不成熟的探索,并给予宝贵指点。笔者衷心希望这些尚不成熟的探索能为国内蓬勃兴旺的后殖民流散文学研究起到一点点建设性作用。希望国内能有更多的学者把研究视野转向印度海外作家甚或巴基斯坦裔、斯里兰卡裔、日本裔、韩国裔、越南裔、阿拉伯裔乃至非洲裔海外作家,并有意识地将华裔英美文学纳入与印度等其他第三世界海外作家的比较研究视野,以进一步促进中国的流散文学研究,为中国学者与世界流散文学研究界进行平等对话创造必要的学术前提。

同类推荐
  • 忽如远行客

    忽如远行客

    《北仑作家文丛(第二辑):忽如远行客》主要内容包括:吃水、静静的紫石河、摇到外婆桥、原乡、探秘沙溪遗址、沧桑瑞岩寺、芦江十景、吉祥灵峰、早春赏樱、枫叶的感动等。
  • 小回忆

    小回忆

    作者是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又是一位诗人、作家。这个“小回忆”,是作者从出生到15岁考上大学前的记录。他把一个男孩所看到的那...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陪着孩子走过高考

    陪着孩子走过高考

    该书是作者教育随笔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一个中学生父亲的教育手记》出版后,在国内引起过一定的反响,曾被几百家网站和十几家报刊选载、连载和推介。也曾被很多读者誉为2005年最热的帖子之一和父母必读之书。
  • 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

    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

    此书所写,皆是关于深爱。一个人孤独的单恋,或者,两个人疼痛的相守。或许世间,永远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生,可让我们安放爱情。但历经伤痛,却还是可以微笑面对,那曾经被人辜负的一程时光,和深藏在心、不再回来的爱人。
热门推荐
  • 脉诀考证

    脉诀考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畅销甜心:买一送一

    畅销甜心:买一送一

    喝醉了就不会疼,她醉酒被劫身,任他摆布。醒来惊觉不对劲,立马写了道歉信,帅哥抱歉,是我强占了你。糊涂姑娘“畏罪潜逃”,五年转身成为糊涂妈咪,再见当初的“受害者”,为表歉意再免费赠送一次。什么?你要娶我?赶紧穿好衣服,人情归人情,结婚请排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倾城:间谍皇妃

    绝色倾城:间谍皇妃

    她,绝色倾国。大楚皇帝魂牵梦绕,大新皇帝梦绕魂牵。她是皇宫中冰冷的妃子,她是朝堂上阴狠的谋臣,她是万民仰望的天机公子,神秘莫测,接近神话。然而她也是一个有梦的少女,打江山,夺天下,做间谍这都不是她想做的!
  • 梦语:碎镜

    梦语:碎镜

    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王尔德幼小心灵的摧残,种种祸因的开端,在时间的流逝下,助长成犯罪萌芽,即将到来的不是杀人,而是人心的巨大突变。当你拿起屠刀你是恶魔,当你放下仇恨你是圣人。小七需要支持,需要鼓励!
  • 爱你,是我对你一个人的秘密

    爱你,是我对你一个人的秘密

    蓝田:爱上她,是老天对我今生最好的诅咒,如果可以我愿意这样生生世世,永生永世。锦瑟:遇见他,是老天对她这世最大的惩罚,假如可以她希望从未见过他。爱上她成了对她一个人的秘密,他周围所有人都能看出他的心意,只有她想着逃离。终于他放手了,自己可以离开了。可是心里的酸涩是为什么。“蓝总,锦小姐已经回国了。”不待助理说完,听到这,停顿了一下,然后迅速放下手中的文件,拿起外套,走出了办公室。等助理反应过来时,早已没有了他的身影。
  • 毫无存在意义的存在

    毫无存在意义的存在

    活在世上的人,几乎所有人都身不由己,有些人活着很简单,而有的人活着很艰难。无论是活着简单还是活着困难的人,他们大多数行为都被外部条件所催促着,成为了一个个牵线木偶……脱离了线条的木偶,最终的结局是被抛弃,被木偶的世界所抛弃。
  • 异世之商圣系统

    异世之商圣系统

    商圣系统?上帝给了我外挂,我便用着外挂打下一个大大的金钱帝国
  • 雨未停樱正开

    雨未停樱正开

    她,从小被父母抛弃,是个无人问津的孤儿。倍受欺负,连最好的朋友也间接背叛她。她选择了逃避,却丢失了最重要的白色的银樱花手链,他一次次的寻找她,可最终却认错了,这场错位的人生谁来逆转。。。。。
  • 剑噬乾坤

    剑噬乾坤

    药师:玄灵大陆最神圣的职业,将各种神奇的药材放入小小的炉鼎,炼制出让无数人为之向往的灵丹妙药。铸师:玄灵大陆最传奇的职业,将破铜烂铁铸造成金刚不坏的铠甲,无坚不摧的利剑。本书讲的是,药神叶昊,重生到了一个铸剑世家,结果成为了一名最富传奇的剑客的故事。武之极,万法破。剑之极,噬乾坤!【简介很挫,内容不挫!】
  • 同桌记

    同桌记

    一个小男孩,他妈妈让他去上学,去了学校去了学校。那个小男孩就要喜欢了这所学校,就在那里学习,而且一直换同桌换了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