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6700000049

第49章 附录(4)

至于王宁提到的比较文学东方学派仿佛已成绝唱的空谷足音,多年来很少有印度、日本学者在正式场合进行回应。笔者留印期间,曾经在2005年7月和8月分别访问了印度第二和第一个比较文学系(我被主人告之是第一个访问两个系的中国大陆学者,而印度第一个比较文学系即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成立于1956年)。由于两国多年来关于比较文学的学术互动微乎其微,因而双方都显得非常陌生。他们一些有国际知名度的学者对于中国比较文学所知有限。我们对于他们的比较文学理论及实践也是非常陌生。例如,他们高度重视颇具印度特色的“比较印度文学”(comparative Indian literature)研究,而这是绝大部分中国学者感到陌生的一点。接待本人的阿米亚?德维先生(Amiya Dev,加尔各答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退休教授,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曾经到过北京大学,他出人意料地告诉笔者:“比较文学的第一个学派是法国学派,其次是美国学派和苏联东欧学派,再次是我们的印度学派。中国学派应该是第五个学派。”笔者告诉他,目前中国学者正在倡导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从而建立真正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鉴于中印均属东方文明古国,我们有这么多年比较文学研究实绩且有一些思路的交汇,因此完全可以酝酿建立一个比较文学的“中印学派”,进而建立一个地域更为广大的比较文学“东方学派”。德维先生的回答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西方或曰欧洲中心主义依然存在。但欧洲中心主义并不是唯一的敌人。我们还有一个敌人即对于自身独特性的坚持。我很欣赏乐黛云关于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我们不要本质主义。你们中国学派是以西方主义去理解东方主义,这大可不必。”通过这些思想对话,可以发现,中印学者离建立比较文学东方学派的目标还是遥遥无期的事情。之所以如此,背后当然不乏中印关系的若干复杂因素。更复杂的是,由于印西关系比之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印度比较文学界所谓的比较往往是印度文学加上西方文学的比较,或者干脆是内部区域文学比较即前边提到的“比较印度文学”,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等很难进入他们的比较视野之内。这是中印两国学者所面对的事实。总之,要改变这一状况、甚或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印学派乃至东方学派,我们前面的路还非常非常的漫长。目前,这些设想只是一个美好的童话而已。

就当前比较文学研究而言,不管是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还是生态文学思想研究,还是对西方作家进行文本分析,或进行中西诗学比较,首先要重视西方学界的成果。毕竟,比较文学本来就是一个西来话语,西方学者的声音在国际比较文学格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研究英国作家笔下的印度题材,西方的研究成果是我们进入这一领域的第一张通行证。笔者所见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英国学者罗伯特?森科特的《英语文学中的印度》(Robert Sencourt,India in English Literature, 1920)。之后,西方出现了更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另外,由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很多都具跨文化性质(跨越中西或跨越东西甚至跨越中印、中日、中非等),这就必须注意研究对象涉及的异文化特别是东方文化,还需认真参考东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也有资格评判西方文本涉及的东方因素。例如,在研究殖民文学大家吉卜林时,某些中国学者由于没有接触到印度学者的研究成果,将探索吉卜林在代表作《基姆》中构建的“箭河”意象这一重要任务完全忽略了。实际上,印度学者指出,吉卜林的“箭河”意象来自于印度大史诗,这样,吉卜林心中的东方之梦就显得真实起来。如果是研究其他西方作家如康拉德、奈保尔等人,或研究其他跨文化的文学现象,第三世界学者的声音必不可少。原因不再赘述。当然,既然是中国学者的研究,自己的学术立场也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匍匐在西方研究成果和其他东方声音面前,独立的判断应该存在。西方的话语扎根在西方土壤,东方的声音难保没有民族本位的偏激,中国学者的清醒判断必不可少。以上所言似乎是非常简单的常识,但是,明确一个常识、采纳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过,只要明白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有阿拉伯世界的复杂背景、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有割不断的黑非洲文化姻缘、雅各布森在捷克教过梵语对其新批评诗学有直接影响、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曾被印度学者以佛教思想的维度加以研究、印度和中国的经典文献早就存在生态主义的朦胧意识、吉卜林笔下有中国和印度的文化因子、而T.S.艾略特学习过梵语,其诗歌受到中印文学的双重影响,那么,我们会慢慢地开始思考或接受前述“常识性”的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进行跨文化研究时,进入东方文化语境非常必要。例如,研究赛义德后殖民理论,首先就得弄清巴勒斯坦文化和政治背景对他构成了怎样的影响?研究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思想,不清楚她论述的印度妇女现状、印度文化背景,怎么能真正进入斯皮瓦克话语体系?研究吉卜林,要先看看他与印度的生活与思想关联,研究一番英国殖民印度的特殊历史和印度学者对他的文本解读,这样才能发现他的《丛林之书》并非真是一个狼孩在丛林中快活嬉戏,才能发现“箭河”的复杂含义。研究比较诗学,道理也是一样。

比较文学的研究策略还应独具“中国特色”。这种“中国特色”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西方学界所谓的比较文学“危机”。目前,西方学界,甚至包括印度和中国学界,比较文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研究的冲击。文化研究主张研究文学以外的东西,如意识形态、性别、族群、身份认同等。这种“泛文化”会导致“比较文学无边论”,最终会导致比较文学学科的危机甚至学科的消亡。笔者所谓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国特色”是指文化研究和文学性阐释相结合的路径,其中重要的是对东方诗学阐释西方文本重要性的强调。这是对当下西方学界强调身份认同、性别意识等倾向的一种中国式矫正。新世纪以来,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地球村”,身份政治、性别意识、新历史主义探微等扩展了比较文学的内容和视野,使某些被冠冕堂皇地视为经典的西方文本走下了“神坛”,这是比较文学在文化研究维度下的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研究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挽救比较文学的危机不能仅仅寄托在文化研究身上。因此,引入文学审美维度即为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西方文学理论当然可用,但引入东方文论的尺度更是迫在眉睫。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必然是跨越东西异质文化的比较研究。印度学者长期进行的“梵语诗学批评”已给我们确立了榜样和范例。比较文学研究中涉及的东方文化现象不能完全以西方文学理论来解析。引入“诗意”十足的中国古代文论和梵语诗学,有助于比较文学研究的东西对话。

在比较研究中引入东方诗学的维度还有一个更现实的战略考虑。目前,中国文论在东西方文学阐释中的现代运用还未正式“启航”就已屡遭指责,原因无他,是我们没有在中国文论的现代运用上下够工夫。目前,印度学界在运用梵语诗学批评东西方文学方面存在许多得心应手且成效可观的例子。梵语诗学由于其系统性和逻辑性强,更适合用于当代的批评运用。单纯的中西对话有时会遮蔽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而三维研究场域和对话空间会带来一些新发现。有了梵语诗学的批评运用,中国文论的现代运用就找到一个有效的参照。于是,中国文论、梵语诗学与西方文本三者之间也就建立了一个真实而敞开的三维空间。中国文学理论的当代失语问题会逐步得到克服。

比较文学研究应是跨文化研究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来源于上述“三维空间”的理想建构。以影响研究为例。目前中国比较文学界已经以系列丛书形式出版了《跨文化丛书?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包括中国文化在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美国、南北欧、日本、阿拉伯波斯、印度和朝韩等国家和地区的流传和接受影响。这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是极大的促进,它使文学研究圈内和圈外人士都看到了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外文学交流史,见识了一幅真实的中外文化交流图景。但是,我们的学术界还应有更宏阔的研究思路。乐黛云先生说:“如果说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在法国,第二阶段主要在美国,那么,在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无可置疑地进入了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比较文学的根本特征是以维护和发扬多元文化为旨归的、跨文化(非同一体系文化即异质文化)的文学研究。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跨文化,二是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是继法国、美国比较文学之后在中国本土出现的、全球第三阶段的比较文学的集中表现,它的历史和现状充分满足了这两个条件。”乐先生的话将中国比较文学的特征之一归纳为“跨文化”,这非常精当。当然,乐先生所谓第二个条件即“文学研究”也非常重要,这也是前边提到的东方文论实践运用的理论前提。站在二十一世纪学术研究的新高度来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在“跨文化”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表面上看来,我们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一派繁荣景象,实际上,我们自行遮蔽了一些在东西(而非中西)文学关系探索时方能发现的有趣现象。如将英国作家笔下的印度叙事与其中国叙事进行比较,将会发现很多迷人的学术景致。它是单纯研究英国作家中国叙事时不能获得的学术“发现”。究其实,这是由“跨文化”的“跨”字所决定的。中国文明是东方文明,英国作家属于西方文明,而印度文明、日本文明、阿拉伯文明、非洲文明等各具特色。中西跨文化或跨文明的文学关系研究归根到底还是属于中西这两点一线式的研究,如果再加上西方和印度、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甚至加上印度和阿拉伯世界、印度和日本等相互之间文学关系的清理,我们就会有无数个文学关系研究的“三维世界”,这会将“跨文化”研究体现得更加名副其实,我们的比较文学研究将会有理由在世界学界展示风采。只要地球还在运转,人类还在生存,比较文学这一曾备受质疑的学科还未彻底消亡,若干年甚或若干世纪之后,这样的跨越式研究必然是世界比较文学发展“明天的方向”。既然是属于明天的方向,我们就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从技术角度上讲,如果有意识地不断培育人才,积累研究经验,若干年(也许若干世纪)之后,我们将会看到东西(而非中西)文学关系研究中“三维世界”、甚至“多维世界”的绚丽多彩。这将改变许多人的思维方式,促进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发展,从而真正引领世界学术新潮流。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二十一世纪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并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才能让怀疑、质疑、抨击这一学科的声音逐渐降低分贝乃至消失。

同类推荐
  • 童谣与儿童发展

    童谣与儿童发展

    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至三章为整体论,对浙江童谣的辑录历史及总体特征作了简要梳理,对童谣的概念从四个维度──童谣与儿歌、童谣与童谣文本、古代童谣、创作童谣进行界说,对童谣的整体特性──游戏性、随意性、音乐性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第二部分四至六章为本体论,从内容分类、结构形态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把内容分为语音、语义和肢体游戏三类,结构形态依次从词性、句式、章法分述,表现形式从童谣文本和肢体游戏两个维度进行解析;第三部分七至十章为功能论,分别从童谣对儿童语言、认知、生理和社会性发展四个方面的促进作用作了学理探索;第四部分为应用论,分为亲子、伙伴、师生三类活动。
  • 忆故人

    忆故人

    本书分为金针、江南好、自画像、忆故人。主要内容包括:西塘纪事;秋兴八首;春天通信;幸福·落叶等。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从周秦诗音写起,包括诗经、汉魏辞赋、乐府诗、魏晋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每章先录原文,后是注释,紧接着是赏析文字,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情感。
  • 红霞一抹乘云去

    红霞一抹乘云去

    古耜主编的《红霞一抹乘云去》内容介绍:名利这种东西的诱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时段,但它总该有个限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诱惑不是变得越来越大,而是应该越来越少。它更多的是怎样欣悦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的心地变得善良;对他人。则是怎样促进良知良能,令其愉悦和完善。散文随笔在当今时代和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碎苍天

    碎苍天

    “苍天如此不公,我要逆天”“灭天这种事我已经做过一次,再来一次又有何不可?”“苍天嘛,也没什么了不起,就是比我稍稍厉害了点。”苍天不仁,待人魔如刍狗。看人魔英杰如何破碎苍天,拯救三界。和辰东大大类似的作品,向辰东大大学习致敬,同时也会有不同于神墓的风格,欢迎欣赏。不足之处,尽情点评,不胜感激。
  • 炼气士和他的剑

    炼气士和他的剑

    众生结丹,我独炼气;众生贪婪,我独侠肠;我是剑客,我有剑格,我走的是剑道,一剑出,无悔无退。一个穿越的少年,没有灵根,却在洪荒的乱世中,坚持着自己,只为前生,那不曾有的坚持。赵公明:“坚持本身就是错误,......咦,你不是一剑出,无悔无退么,怎么逃了?”烈羽双眉一横,回首正色道:“我还没有出剑!”ps:珍爱生命,拒坐火箭。
  • 终有分别时:别不舍

    终有分别时:别不舍

    暗恋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对于单咚来说“是一杯咖啡,苦到底却又被许多人喜爱,它拥有使人精神抖擞的药方。”也许也会是一颗糖果,甜,很甜,却给不了什么惊喜。相对于她来说,她最美的岁月,给了路过她青春的那个白衣翩翩的男生。(介绍有点废脑细胞,作者很懒。就不多废话了啊哈。)[这个故事,有过暗恋史的朋友,会很了解吧……]
  • 攻略红楼

    攻略红楼

    文泰一次无意中梦入红楼,穿越成了贾宝玉,金手指是一个辅助系统,却要求他不断攻略一个一个红楼美人...故事就围绕着宝玉与红楼梦中美女们的幸福生活展开了......经商、从军、从政。尼妹啊,居然还可以习武。于是:看林妹妹练美女拳法...陪宝姐姐习玉女心经...和凤姐姐********.........纵横疆场,封王封侯,掌控乾坤,于是:上了公主,又睡了皇后...这就是宝玉的幸福生活PS:本作作者*遣词用句*力图【红楼风味】。春色三分,二分古典,一分YD。不喜勿入。
  • 佼人僚兮

    佼人僚兮

    她性情阴冷,世人却道她明媚如花;她口蜜腹剑,世人却道她兰质薰心。她顾盼生姿,怎奈只得追欢卖笑,千金万两方叨她之幸。他温润如玉,却是风流成性,已阅尽天下女子的美貌。见到她时,他还是愣住了。他日日来寻她,她日日调笑故意不见他。终也抱得美人归。他允诺她,这一生从此只与她厮守。新婚之夜,他却睡在别的女人床上。她痛心疾首,寻了短见。弱水三千,她只取一瓢,这一瓢,却要了她的命。本以为命已至此,睁开眼,却看见自己的另一个结局。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 小城细雨

    小城细雨

    成兰和身边的人的故事,一群平淡而真实的人故事。他们也有并不伟大的理想和追求,也有刻骨铭心的爱或者恨,也有笑和泪,挨打也会痛喝酒也会醉。成兰和父母以及成兰某些成长中不得不提的故事。比方成兰尿床挨打以后痛不欲生的悔恨和死不悔改,比方成兰在涂改考卷分数后被用发现并被父母混合双打用后,用泪眼朦胧且仇恨的有着双眼皮的眼睛看着舔着奶油冰棍幸灾乐祸的弟弟和妹妹。第一个是因为作为老大在手下面前的羞愤,第二个因为作为老大被手下出卖的愤怒。总之,成兰就这样和他的家人一起幸福地生活着。成兰和他的老婆以及历任女友的情感戏剧。这些女人里不包括成兰小学扯过头发的学习委员和暗恋过的中学音乐老师,也不包括让成兰让梦遗的成兰母亲的朋友。以及,成兰的朋友们和同事们之间的某些故事。
  • 秦时明月之萧瑟纵横

    秦时明月之萧瑟纵横

    他张扬却懂得训良,腹黑,样貌潇洒书生,又是无情剑客,机智聪明,他常常一身黑衣夜行,也不知道,在那无尽的黑暗,流了多少血,忍了多少泪。才华横溢,计策万千。又舞一剑凌虚,幻化漠变,素色剑鞘,青黑夜袍,似如隐者疾走,匿藏武功,深不可测。
  • 三生三世:繁华落尽

    三生三世:繁华落尽

    城墙内:“礼成。”城墙外:“我披荆斩棘饿,从此沦陷万骨尸堆深陷骨砌如山的乱世,我只想离你近一点,我只想站在你身旁,可你却另娶她人。”桃花巷:“烽火狼烟,兵荒马乱,小颜,握着我的手,我带你走。”十里坡:“小颜,每一个生缝于乱世的人,都有他一定的使命,而我愿意放弃这乱世之中的使命,陪你去过你想过的生活。”城墙上:“不是不爱,而是在这乱世之中,我怕我保护不了你,所以我宁愿你恨我。我不怕死,却怕这世间在没有你。小颜。”我不怕输,不怕老,不怕死,却怕这个世界在没有我爱的爱我的人。-----凤颜
  • 六道仙魔

    六道仙魔

    一个雷霆中诞生的婴儿,他名为陆雨辰。这个时代,无数超级天才诞生。九天上,九种神秘体质,八界中,八种特殊血统,一代仙帝,绝世魔主,逆归古神……看他如何从一个弱小的少年,变成纵横千古的强者。
  • 前世缘汐中月

    前世缘汐中月

    一块心形的血玉佩,将她带回了战乱纠纷的王朝。谁是谁的缘,谁是谁的劫?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冷艳妖魅的紫缘国王爷,紫焱,一袭紫发在空中飞舞,他居高临下,冷冷地看着她,说:“汐儿,你还想逃吗?”幽默风趣的左相,司徒青云,眼含慧黠,一副花花公子模样,与她并肩作战,在生死关头亦不肯放手。“无论你选择的是谁,我也依然在你身边。”深情款款,一脸忧伤的云默,白衣翩翩,紧握她的双手,“汐儿,你等我回来。”暴力嗜血的银发男子,银溱,搂住她不让她走,狠狠地低吼:“我哪里不如他?”倾城女子,调皮可爱却又不卑不亢,聪慧百生。缘起此时,就让一切,在缘中,尽情绽放。因谁而来,与谁而归,一切皆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