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6700000028

第28章 “通往英格兰之路”:尼拉德?乔杜里的印度书写(2)

在该书开头部分,乔杜里说,他是在五十七岁时第一次出国:1955年春天去英国访问了五个星期,去巴黎呆了两个星期,在罗马一个星期。对西方世界的观感使乔杜里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回到印度后,他开始写文章,与印度同胞分享这一喜悦,谁知这些发表在印度报纸上的文章带给读者的是沮丧和羞辱:“因为一种不审慎的热情,似乎我已经深深得罪了许多爱国的印度同胞……我被人称为亲英分子,这在当代印度是最羞辱人的说法。”该书第一部分由多篇文章组成,其中在《幻象的世界》一文里,乔杜里对西方世界将印度教徒的生活姿态称为“幻象”(illusion)进行了驳斥,他说,印度教徒认为自己在这个古老的世界里会不断再生,永远地生存下去,这是西方没有的生活观念。在《遭遇第三维度》中,乔杜里认为,英国文明与印度文明存在深刻的差异性。英国的一切似乎显得和印度截然不同,这就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第三维度的真实感。东方与西方艺术的不同特点就反映了这一点。在《东方就是东方,西方就是西方》中,乔杜里对吉卜林东方和西方“永远不会相遇”的观点作出回应:“与我众多读过吉卜林格言的同胞一样,我强烈反对他的观点。我相信那种已成为定论的观点:东方与西方的精华可以结合在一起,这当然确实意味着西方化。”但是,随着与来印的西方人接触的增多,乔杜里开始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怀疑。而访问西方更是让他的怀疑变成真实,他抛弃了以前的观点,认为东方与西方没有什么地方是相似的,相遇也就十分困难。以东方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为例,它就显示了东方最独特的地方:“在东方人既不是自然的寄生虫也不是她的牺牲品。在这里,人与自然一起创造了一些共同的东西。”这与泰戈尔等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有一定的联系,但又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在《谁创造了城市》一文中,乔杜里认为,古代印度人对城市的态度并不亲切。婆罗门对城市生活很反感。就是在近代印度民族主义浪潮汹涌的时代,以城市为代表的欧洲文明受到贬损,印度人认为,印度文明是神圣森林的产物,这暗示着“我们的印度文明更优越一些”。实际上,泰戈尔在他的某些文章里就表达了印度森林文明优越性的相似观点。他说:“印度文明的最高典型在净修林之中。”“从森林栖居中流出的文明之河,滋润整个印度,至今汩汩流淌……印度不是在物质财富上展示文明,印度文明的舵手是隐士,是衣不蔽体的苦修者。”泰戈尔的话将印度人特别是印度教徒对待自然与城市生活的不同心态揭示得惟妙惟肖。这说明,乔杜里的论述是可信的。沿着东西文明比较的路径,乔杜里还探索了印度教徒和西方人生活态度的不同。在该书第二部分的《他们看上去像什么》一文中,他说,印度教徒信仰吠檀多哲学体系,信仰灵魂的解脱和身体的轮回再生,而西方人则相信进化论,崇尚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达到改变命运的目的。乔杜里还区别了印度和西方妇女在服饰和美感上的不同心态。在《爱的哲学》中,乔杜里对印度与西方在理解表达和实践爱的问题上进行了区分。在第三部分的《福利国家:事实还是吹牛》中,乔杜里探讨了印度的贫穷问题,并把它拿来与西方福利国家的语境进行比较分析。以上这些文章集中体现了乔杜里对于印度和西方,特别是印度与英国的深刻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督教文明》一文中,乔杜里对于印度教徒的一些生活与思想姿态进行了非同寻常的批评。他说,印度教徒在神前的匍匐跪拜仿佛是埃及人和日本人在他们的皇帝前顶礼膜拜。他接下来的引申有点骇人听闻:“现代印度人在圣雄甘地面前也做着同样的事情。现在他们又对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顶礼膜拜。在这些世俗的跪拜和神灵前的跪拜之间只有程度的差异,没有性质种类的不同,因为印度最有权势的政治领导本身就是宗教性的。但英国人确实不去教堂朝拜神圣的统治者和观察他的日常生活。”乔杜里这里对印度人的批评是以后的奈保尔在《印度:受伤的文明》中所采用的。奈保尔和乔杜里在讽刺印度人将自己的宗教崇拜转移到世俗崇拜方面有了共同语言。这反映了两位西化严重的知识分子在以西方标准审视印度中所取的共同姿态。实际上,甘地等人在印度的所作所为经过了历史的公正检验,并不是像乔杜里和奈保尔所说的那么荒唐。他在印度学界不受欢迎,从这里的论述便可见一斑。远一点说,乔杜里和奈保尔、贾布瓦拉、拉什迪等人一样,在思考印度历史与现状的问题上都先以西方为标准。问题的复杂和严峻就在这里。

《通往英格兰之路》还透露了作者的一些个人信息。在《钱与英国人》一文中,他承认自己从小就对英国的一切东西非常感兴趣。在《莎士比亚在当今的英国》一文中,乔杜里说,孟加拉人过去常常崇拜莎士比亚,他自己则是在崇拜莎士比亚的氛围中长大的最后一批健在的孟加拉人。在《通往英格兰之路》的许多文章中,乔杜里非常娴熟地运用英语或法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经常信手拈来地引用英国文学家如莎士比亚、本?琼森的作品或思想观点,看来的确与他的西化程度有很大关系。乔杜里这么做固然有他面对西方读者的战略考虑,但也留下了“殖民献媚”的痕迹,给抨击他的印度同胞以口实。换句话说,乔杜里在英语世界的如鱼得水也就是他创作的一种实际困境,这在当代后殖民创作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怎么评价这一现象,如何突破作者有意无意给自己设置的创作困境,值得作家和学界深刻反思。

《通往英格兰之路》曾经涉及乔杜里对印度历史的一些思考。他在其中的一篇文章《一位褐色人探索文明的冒险》中说:“作为印度教徒和历史学者,我常常想邂逅印度的古代文明,理解它的本质和体验它活生生的真实。”他还说,对于大多数印度人来说,在文化人类学意义上来讲,印度文明是“一种文化”。这说明,乔杜里的历史意识非常敏锐,而这一意识在他的《印度的知识分子》一书中得到了最为典型的表现。这本书于1967年出版,它短短八十页的篇幅包括七章,即“世纪之初的知识分子传统”、“印度复兴的意识形态”、“知识分子活动对全体印度人的影响”、“知识界活动的衰落及其原因”、“知识分子的生存”、“知识分子的敌人和朋友”与“作为生产者与销售者的知识分子”。和赛义德关注知识分子在当下后殖民语境中的地位和困境不同,乔杜里重点探讨的是印度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对西方文明的反应。

在第一章中,乔杜里按照印度教传统、伊斯兰传统和现代西方文化传统三个部分,对于现代印度知识界所受影响及其反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乔杜里认为,印度的伊斯兰知识传统完全独立,并未受到印度教传统的影响,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接触。他对真纳、伊克巴尔等人的泛伊斯兰运动作了论述。在论述现代西方的影响时,乔杜里的论断具有启迪性:“印度对于西方知识传统的采纳基本上是印度人自愿进行的。这是一种文化殖民主义,但却受到那些不再拥抱本土文化体系的印度人欢迎。”乔杜里在这一章中还介绍了“现代印度之父”拉姆?莫汗?罗易的活动情况,以及近代以来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互动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他认为,西方文化导致了印度文化、宗教、政治及社会生活等四个方面的变革。

乔杜里在第二章中,集中笔力对现代印度文艺复兴作了介绍。他认为,印度文艺复兴有两个动力,即异族统治(包括伊斯兰教统治)和西方文化观念的冲击。他还探讨了印度的自由派与保守派在对待印度宗教传统和工业革命上的两种不同姿态。乔杜里注意到,封闭社会中的印度知识界有识之士强调精神自由,而自由派与保守派都愿意回到吠陀哲学、吠檀多哲学等印度经典中去寻找对策,但在实际操作上有差异。他说:“从拉姆?莫汗?罗易到泰戈尔,所有现代印度思想家都赞成以所谓精神方法来应对政治问题。这一趋势在圣雄甘地的思想中也能发现蛛丝马迹。”他认为:“在一个更为广大的全球范围来说,这使得印度思想家将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当作生命的目的来珍视。”乔杜里的这一论述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他对我们关于奈保尔等人的印度论述之思考有着参考价值。乔杜里还对印度模仿西方的社会政治理念、民族主义意识等做了介绍,他还介绍了印度学界看待印度河文明后的文明的不同观点,并对印度知识界以西方观念阐释印度古代文明的情况进行了解说。他还提到自由派和保守派在对待西方文明优越性方面的一些差异。

在第三章中,乔杜里采用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和“内部无产者”理论,来解释印度文明的发展状况。他提到,传统知识分子不承认雅利安入侵印度,或是认定雅利安人早就住在印度,以建立一种特殊的印度历史。他还认为,1799到1833年间编订的孟加拉语词典中表示英语中“伟人”(great man)的词是“圣人”(saint)或“高尚者”(nobleman)。他认为,这种对知识分子权势的尊敬完全是文艺复兴运动所导致的结果。印度知识界的这一运动还导致了社会阶级进行分层。

在第四章中,乔杜里对印度知识界在现代西化大潮前的动向进行了追踪,他说:“印度理论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模仿性……印度现代知识界正试图将西方思想的形式和成果嫁接到印度。但是随着这个世纪时间的推移,这一模仿的性质发生着变化。”在这一章中,乔杜里还以西方思想为标准,对印度教知识理论进行评判。他还介绍了西方技术及西方电影等通俗文化对于印度人文化心理的深刻影响。在该章最后部分,乔杜里还对甘地领导的民族主义运动进行了评估。他认为,甘地的民族主义运动降低了印度知识分子的智慧水平,他的负面有害因素使印度知识界的活力受到了削弱。甘地的道德政治观念是对印度知识界传统思想的反动。他说,某些无所适从的印度知识分子“很容易在甘地那里找到避难所”。乔杜里这些论述与奈保尔关于甘地的论述很有些相似之处。

在第五章中,乔杜里认为,印度是一个反对知识分子的国家。他还对知识分子进行定义。他认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必须完成下列三方面事情:运用他的知识才能去理解和阐释周围的世界;在研究观察和实践基础上,形成他所认为真实的、或至少比以前更可信的结论;将他的观点与同僚进行交换,以期影响他们的思想、生活与行动。在第六章的继续论述中,乔杜里还坦率地说:“印度的官僚政治是知识分子自由的最冷酷的敌人。”.为此,他还推出了诗人泰戈尔为自己进行辩护。乔杜里的知识分子论与赛义德的观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后者在《知识分子论》中曾经说过,在民族危亡关头,知识分子为了确保社群生存的所作所为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但忠于团体或民族的生存之战并不意味着知识分子丧失或削弱其社会政治的批判意识,因为这些都是应该超越的问题。赛义德的观点是:“知识分子的忠诚必须不限于只是加入集体的行列迈进。”像印度的泰戈尔等人就是知识分子的伟大典型,虽然他们“一直是民族主义者,但绝不因为民族主义而减低他们的批评”。两相比较,赛义德的知识分子论述因为其在美国和在巴勒斯坦两地明显的尴尬处境,而显示出一种斗争意识和人格感召力。乔杜里虽然也有不如意之处,但其生活环境与遭遇没有赛义德那么大起大落,这就使得他的知识分子论温和得多。

该书第七章主要是乔杜里为欲在英国出版作品的印度人支招说法。这显示了乔杜里形而下的圆滑一面。

乔杜里对于印度教的某些看法和议论曾经激起印度学者的普遍反感,如他认为,印度教徒天生具有好战性,1962年中印冲突,印度方面应该为此多负反思责任。他的这些言论使他在印度评论界获得的待遇没有好过拉什迪和奈保尔等人。客观地看,乔杜里的亲英心态使他在“通往英格兰之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他之所以在晚年的七十三岁时定居英国并感到舒适,不是没有早期思想基础的。

同类推荐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 蒋介石宋美龄在南京的日子

    蒋介石宋美龄在南京的日子

    蒋家王朝从建立到稳定是一部血腥的征伐史。蒋介石宋美龄镇压工农运动、消除内部政敌、荡平地方军阀、“围剿”工农红军、打击进步势力,一切皆有案可稽。蒋介石宋美龄从重庆还都南京,是被拥为“民族英雄”的,殊不知三年多时阔,便江山易主,蒋宋只落得个栖身孤岛的下场。南京的辉煌是瞬间的,而心结却是永恒的。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编写的《荷塘月色(精装插图本时代经典)(精)》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其中,第一辑中的佳作,无一不体现朱自清先生为文的特色;第二辑的七篇作品之中,《背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其简洁朴实的文字,忧郁萦绕的氛围,为世人展示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深。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审美与欲望的纠缠

    审美与欲望的纠缠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发展、变化甚巨。本书以“审美与欲望的纠缠”为观察角度,深入分析了转型期中国文学尤其是广西文学的现状,就其发展趋势、现存的主要问题、新时期的特点等方面做了独到的阐释和探讨。这里既有理论上的宏观把握,亦有精彩的个案分析;既关注全国范围的文坛动态,又对广西本土文学进行了个性解读,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
热门推荐
  • 我就是一写书的

    我就是一写书的

    什么?你说神仙是古代封建思想残毒!什么?你说历史太过厚重呆板无趣!什么?你说西方的小说在东方火不起来!好吧,这一切都怪我,是我来晚了!
  • 王后当家:帝君的懒后

    王后当家:帝君的懒后

    苏晓月,现代懒女一个,无意间穿到某朝宰相的女儿身上,接着被送入宫中,又在无意间成为了帝后,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苏晓月成为杜晓月后,懒性依旧。那,在步步惊心的皇宫内,懒女能安全生存吗?在风云变幻的朝局中,懒女如何才能平平安安地渡过她所想的清闲日子?在帝君和情人间,懒女如何选择才是懒女最想要的?
  • 灵心医馆

    灵心医馆

    一家小小的医馆,群英汇聚。一个神秘的黑客,战帖挑衅。一个个故事,一张张图片,拼凑记忆的碎片。爱与恨的交集,正义与邪恶的交锋,还有危险恐怖的灰色地带。那被遗忘的记忆逐渐挖开,真相……
  • 无上至尊统治

    无上至尊统治

    他,一介农民,被人鄙视,但在一次意外中,获得了无上宝典《至上尊》,从此,一代伟人诞生!种植,医术,科学,机器,武学,一切,对他来说就是个屁,因为他全部都会!钱财,美人?对他来说就是阻碍,都狗屁,他,看不上!(咳咳,当然,他也是有老婆哒)
  • 三国之纵横天下

    三国之纵横天下

    “我不信,就凭你这个小子,绝对不会是我的对手的。”张曼成擦拭了一把嘴角的鲜血说道。迅速的上前,整个人犹如疾风闪电一般的来到眼前:“好,既然不服气,那我便让你好好见识一下,我是如何灭掉你的,看招,神月狂舞。”风雷闪动之间,任飞再一次的来到了张曼成的面前。不过这一次,明显有些不一样,这一次的任飞,则是一招轻轻的试探过去,不紧不慢的向前打动了几招,看似无力之间,则是蕴含了强劲刚毅的力道。
  • 衔尾蛇戒

    衔尾蛇戒

    一个人的复仇能有多难?天与地?云与壤?站立在十二坟冢前的吴亚铎暗自发誓,即使颠倒乾坤也要将那些坐于云端的丑恶打入地狱!然而,这场复仇似乎并不简单。。无穷秘密隐匿其间捉摸不定,扑朔迷离。。似乎,一条衔尾的蛇睁开了眼睛!那就是让一切悲剧发生的元凶吗?我要找到源头!我要将一切改变!
  • 宠妻成瘾:腹黑王爷神医妃

    宠妻成瘾:腹黑王爷神医妃

    他为她取名为顾长安,寓意故里有长安。她视他为救命恩人,从未想过对他有非分之想。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君墨白对看她的的眼神开始越来越不对劲……“我这一生都会把你妥善照顾,免你苦,免你累,免你四处奔波,免你无人依靠”她感动的快要说不出话,谁知他下一句却让她气的满脸通红“我就随便说说,听完就忘了罢”“……”成为王妃后的她扶着虚弱的小腰,她觉得她应该要把那句话改一改换她对他说。我这一生都会将你喂饱,免你无人喂饱,免你四处扑倒,免你祸害他人。
  • 女配求:生存游戏

    女配求:生存游戏

    穿越到小说中了这还不算可怕,可怕的是为什么这个世界只是一场测试。她究竟该怎么办,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她要生存下去,要活下去。
  • 我该用哪种姿势结束战斗

    我该用哪种姿势结束战斗

    一句话简介:沙盒游戏中的无线之旅。————————————————“卡尔加纳,今天该你洗碗了!”“吾乃第三宇宙之主,万界之王,尔等凡人竟敢折辱于我?!”“卡尔加纳,我觉得这个月预算已经不够买肉了。”“等等,我去我去!”
  • 绝世神偷:废材五公主

    绝世神偷:废材五公主

    她是21世纪的神偷,却穿越到了一个废物的身上,没有灵脉,有爹没妈,不仅被其他姐妹欺负,连一个小宫女都敢欺负她。很好,她很快就让这群白痴知道,什么叫天才!什么最强属性风驭系,什么朱雀神兽,不好意思,小爷要了。不过,这个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的小孩子——火驭,真的是天才少年吗?这个傲娇蠢萌的小鸟真的是朱雀神兽吗?还有啊,别人穿越都有一群美男陪,为毛我的不是呆萌小正太,就是花心萝卜,不是纯良少年,就是冷酷帝王。这种设定也太坑爹了吧!“我孤注一掷,还是输了吗”他缓缓抬起头问。“是。”她坚定的回答。“我赢了一生,死在自己女人手里。”他绝望的说着:“幽冥剑,以剑灵,封吾剑身,夏涵曦,记住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