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讲讲缘起,现在在中国,缘起已经变成一个很通俗的名词了,缘在佛教里面本身就是讲条件。其实佛教很难懂,佛学很深就在于它有一些专门的名词概念,实际上翻译一下就是很浅显的道理了。缘起强调一切的一切都是各种条件的聚合,这是佛教的最基本思想,它所有的哲学都是由此展开的。我讲得通俗一点,比如说一个房子,房子无非就是门、户、屋顶这些东西的聚合,有没有一个真正称之为房子的东西呢?我们只要把屋顶掀掉、把门窗拆掉,这还有没有房子呢?就没有了,是各种东西聚合在一起你给他一个名称叫做房子,否则并没有任何的东西。
往下看就是无我,无我就是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事物和人都没有一成不变的。佛教最初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无神的,也不讲人是有灵魂的。
下面讲五蕴,讲人是色、受、想、行、识的聚合,色就是物质现象,受是感觉,想是思想、观念、认为,这些凑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人。把这些分开以后,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人。这里面一切都是条件的聚合。
生死轮回也被认为是这样的,所以这里就有了四谛,四谛既是佛学的哲学,也是佛学的一个最根本的信仰。四谛大家不太陌生,大致意思就是说人生是苦的。佛教对人生苦难分析得非常细微,把人生的苦难分成了无数多的种类。最基本的大家知道是刚刚讲到的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大家肯定能够体会得到。
下面再讲欲望,人的很多苦的来源是由于追求欲望。我们讲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个欲望满足了,新的更多的欲望又产生了,人被满足的欲望实际上往往是有限的,所以有一句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经常有一个情况就是常说只要这个实现了我就满足了,但是往往满足了这一点之后你还是不会满足。简单的例子就是生活,先是要满足自己的吃、住,等到满足吃、住以后看到人家都成家立业了,就会考虑讨个老婆了,有了家庭以后有50块钱买什么东西都不够,那就会想我要是有2000元的工资就如何如何,实际上真正有了2000元钱还会有接下来的欲望。这就是佛教里讲的人的欲望太多了。
之后是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就是跟喜爱的人往往不能聚在一起,而最喜欢的东西往往会跟你分离。怨憎会就是我们汉语里讲的不是冤家不聚头,最讨厌的人偏偏就是跟你在一起打交道的人。
另外就是五蕴炽盛苦。实际上换句话说,人之所以为人,构成人、构成人生本身就是痛苦的,人就是各种条件的聚合,而这个聚合本身就充满了痛苦,所以第八个苦就是说人就是痛苦的结合体。
日常生活中碰到有些人会心烦,我也去劝别人,我说你去读读佛经就知道了,人生本身就是痛苦的。经常有人会觉得烦恼,我说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如果是你一个人的那就好办了。佛教里归纳出了一些普遍的问题,也就是说你只要在生活当中,这些问题就是难以避免的,既然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那你就不要为这件事特别烦恼了,因为每个人都一样。回去以后有空慢慢体会慢慢做,特别是之前遇到一些不愉快的时候,读读佛经是有一定作用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有本难念的经。坐在这里大家谈的都是高兴的方面,人生确实也有高兴的方面,佛教是一种分析、一种看法,我想并不能代表全部,人生是有幸福的,但是人生确实也有痛苦,人生的痛苦构成了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吃肥肉,如果吃了肥肉为了油而烦恼,这就是自寻烦恼,因为这是一个整体,没有油就没有肥肉。
刚才讲到任何事情都是缘起,都是条件聚合,佛陀就分析痛苦的原因是什么,他思维的方法是消除了原因就解除问题了。佛教当中,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这跟佛教的教义也是结合在一起的,自己要修行,做了坏事也会有报应。佛教强调业报,“业”就是做的事,当然不一定是具体做出来的事,思想里面想到的也是。身、口、意三业,身就是做出来的事,口就是比如骂人了,意就是心里想的。大家知道善恶报应是人的普遍心理、普遍要求,也是一个普遍的现实。比如说在《周易》里面有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意思就是说这个家庭如果做了好事就会有好的回报,古时候谁考上状元了就会说这家积德了,这是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道教也是这样。但是佛教不一样,什么事就必然导致什么结果,谁做的事必然要谁来承担后果,所以在佛教里面有一个简单的概括——自作自受。比如说你骂了人,你遭到了报应,肯定是报应在你身上,在佛教看来,善恶果报必然是针对为善为恶的主体来讲的。
它还有第二个特色,跟前面讲的中国的不一样,中国的讲法报应还可以惠及子孙或者是殃及子孙。我们说抬头三尺有神明,是指冥冥之中有一个赏善罚恶的主宰。中国文化有两大特色,第一个是祭祖祭天,第二个是鬼神崇拜,中国人太讲究祭祖,强调现在的幸福是祖先保佑。而佛教非常强调自作自受,业报轮回。
佛教讲解脱的一个核心是自我解脱,刚刚讲了佛陀是觉悟者,佛陀之所以能够解脱是因为他有无上的智慧,他得解脱是慧解脱,不依靠其他人,不依靠鬼神,不依靠上天,依靠自己,所以佛教的一切修行应该说都是为了开发自我,要自我解决。刚刚讲到的禅定也是为了开发自我。有些人认为神通广大,佛法通天,佛教当中并不否认这个,因为在外道修行中间也能获得,包括禅定,古印度有瑜伽,瑜伽是一种人天合一的方法。佛教当中也承认神通,比如天眼通、天耳通,但是这并不是佛教所追求的,佛教认可的是,你修了佛法自然会有神通,但是这不是你所追求的。佛陀有十大弟子,大弟子是神通第一,有一次他外出,被人乱棍打死。有些人很不理解,问佛陀,他跟你学佛,学得最好,而且他号称神通第一,最后被人乱棍打死,为什么他不能用神通救自己?佛陀讲,神通不抵业。意思就是说他杀了无数生命以后,最后必然会遭到乱棍打死的报应。
刚才讲人生是痛苦的,所以一定要修行。这里追根溯源,最后释迦牟尼追到无名。无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愚痴,无名就是愚昧无知的意思。佛教把一切痛苦、烦恼的终极原因归结为无名,也就是对宇宙人生道理的不了解。刚才讲了,一切都是一定条件下的聚合,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东西,所以也没有值得你起心动念去追求的东西。
什么是法印?就是符合佛法我给你个印章。就像发的文件上面盖个章,表示认可了。法印是佛法,有千条万条,符合佛法就给个法印,意思就是说这是佛法的依据。万法无常,一切东西都在变,包括人。各种聚合、我所面对的世界,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定条件下的聚合。这些东西在当下的时候以为是真的,费尽心思在那里计较,其实换个角度看这些东西就是过眼烟云,佛教认为无名就是对这个不了解。
无名下面,人就会有贪欲。我们经常讲贪是万恶之源,一切的罪恶都源自于贪欲。佛教当中讲了,为什么会有贪欲,就在于无名,因为无名才会有贪欲,在贪欲的指导下才会去追求、才会去付诸行动。也有人专门研究,如果大家有兴趣回去看一下,从无名到有贪欲,最后付诸行动,因为有了行为就会升级,之后到达了业,到达了业就会有报,有生有死。这是对个体生命的重复,从十月怀胎,到了慢慢有了感觉器官,之后对外界世界有了感觉,有了感觉以后会有喜好,有了喜好以后就会有取舍。我们讲十二因缘,过去、现在、未来有三世,有两重因果,由过去的原因导致了你有此生的结果,你此生此世所作所为又导致了未来一世的结果。这个信不信是一回事,但是它帮助你换一个角度来看人生,有的时候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我们经常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人生的生死仅仅以生死来看有它的局限性,要跳出生死来看。当然我们不可能跳出生死,佛教当中说的是要以跳出生死的眼光来看生死。佛教里面有一个说法,你思考一下未出世之前你是什么,或者人从何来,到哪里去,他讲人生的意义,不是说我当下的意义,而是说在你未生之前,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从这个来分析。
有时候有一些是很抽象的理论,为什么是过眼烟云,为什么会对这些过眼烟云有追求呢?下面我要讲一个空门的概念,这个概念往往会引起很多人的误解,很多人认为佛教就是遁入空门、四大皆空。在理论方面我说明一下,佛教的很多理论学说也围绕这个展开了争论,中国人对这个问题也产生了一些误解。“空”跟“无”要区别开,一切皆空不是一切皆无,这是一个非常根本性的区别。中国人对这个问题接受起来有一个过程,从汉代佛教传入,一直到魏晋时期的玄学,玄学当中讲到的是有和无。当然玄学要从老子、庄子谈起。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逍遥游》,在中国有一个共同的普遍看法,是从有和无相对来看的。老子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什么?道就是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大家经常听到老子《道德经》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包括佛教当中也是这样,有人说是睁眼说瞎话,明明大千世界在这里,却说是空的。其实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佛教讲的空不是无,无是对有的否定。这里有一瓶水,我把水拿掉就是无,无是对有的否定,就是没有了,而佛教的空是讲这瓶水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为水,有这个盖子,有这个瓶子,由工人灌进水,所以才成为一瓶水。如果我现在把盖子打开,拿个茶杯过来,把这瓶水倒到杯子里,这时还说有一瓶水吗,没有了,我们说这是一杯水。如果我把瓶子剪成一片片的,这时还能说是瓶子吗,只能说有一片片的塑料片。佛教讲的空的意思是,不要以为真的有一瓶水,你要知道所谓这瓶水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各种因素的聚合而已。我讲这瓶水是空,意思是告诉你,这瓶水有,但是它本性上是空,而不是说有这样一个真实不变的东西等着你去追求,你不要以为这里真的有一个瓶子。佛教讲人生,也可以以此来展开,包括我们讲宇宙、讲人生,佛教讲的“空”就是这些。
佛教里讲三谛:空、假、中。只有把这三个放在一起才构成完整的思想。抽象的哲学其实还是在解析人生,人生有时候不从这个角度去看就看不透。空、假、中就是空和假的中,不要以为空就是无,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佛教当中特别强调“假”,这瓶水是一定条件下聚在一起的,有瓶子、有盖子、有标签、有水,聚合在一起以后我给它个名称——一瓶矿泉水,实际上缘聚就叫矿泉水。如果缘散的话,道家追求长生不死,佛教就笑它了,任何生命有生必有死,怎么可能有长生不死呢?有聚就有散,既然各种东西聚在一起,那么它就有散,人生所有的功名利禄、所有的金钱财富都是要散的。
他并不否认这个东西,空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家认为这个东西是不真实的,你以为有一瓶矿泉水,因为真实的东西是不变的,佛教里有真无,真的东西是不变的,我们讲真金不怕火炼,一烧就没有了就不是真金。既看到这个东西的存在,又看到这个东西的假,这才是符合中道的看法。在佛教当中有中道,也就是说不要走偏激,不要一会儿是无,一会儿是有。就像人生一样,有些东西一定要追求,非要得到不可,但是一旦遇到挫折以后就不要了。在这方面跟儒家的中庸有点相似,但是不完全一样。这是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的一种思考,佛陀当年出家之前至少在当时享尽了各种物质生活,当时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享乐主义,一种是苦行主义。苦行主义就是说要灵魂摆脱肉体,要让肉体苦行,以让灵魂解脱。享乐主义就是过一天算一天,不考虑不高兴的事情。佛陀当时两种都经历过,所以他的解释就是不要走偏锋,而要从正面从中间进行,这就是前面讲的空、假、中这一完整的看法了。
佛教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