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4000000010

第10章 R2【Responsibility】:一对一责任(2)

如果管理者像齐宣王那样,没有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那么不可避免会导致“南郭先生”越来越多,甚至真正的优秀乐手也会不思进取,堕落成新的“南郭先生”。

而齐湣王呢?他并不是因为特别聪明而发现了南郭先生其实并不会吹竽,而是无意中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乐师头上,使得“演奏”不是大家的事情,而变成每个人的事情了。这样一来,不学无术的南郭先生就无所遁形了。

但问题立即就出来了,一旦齐湣王哪一天又喜欢起合奏来,这个乐队又会如何发展?是不是要合奏、独奏经常变换来解决“南郭先生”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现代体育中优秀团队的打造过程,对此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舒马赫何以成为车王

很多企业家都喜欢看像足球、一级方程式这样的体育比赛,因为从这些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优秀团队的协作和配合,而这是很激动人心的。

舒马赫、克莱因、阿隆索都是一级方程式大赛的优秀赛车手,特别是舒马赫曾经7次夺冠,是当之无愧的车王。但是2005年,舒马赫却饱尝了失败的痛苦。为什么呢?不是因为他本人的车技有问题,而是因为赛车出了问题--轮胎连续爆胎。

在一场像一级方程式那样激烈的竞争中,表面上,是车手个人技术的竞争,其实背后是一个团队的竞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将直接导致车王风光不再。虽然只有1个选手在跑道上比赛,但整个车队的工作人员往往多达数百人,在每站比赛大约需要现场工作人员就达100多人。

所以,决定一场比赛的成败,不仅仅在于赛车在跑道上的争分夺秒,更重要的是赛车进出修理站的时候与维修团队之间的合作。

可以说,F1的任何一支车队,都有这样一支优秀团队。为了节省时间,他们的工作经过了仔细分工,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内容、流程都有严格规定,每一项工作都会对应到个人:

手持“刹车”【Brakes On】指示牌的工作人员指示车手的停泊位置,4名维修人员装拆车轮固定螺栓,4名维修人员搬走拆下的车轮,4名维修人员准备新车轮,专人以千斤顶升起车尾,专人以千斤顶升起车头,专人负责搬动加油软管,专人将油嘴接上赛车,专人通过手提电脑控制加油装置来确保送油速度和供油量,专人负责监督整个加油过程,专人负责灭火工作,专人拭去车手头盔护目镜上的污渍,专人审视整台赛车是否有异状……

维修人员一共有20多名,他们的工作效率非常高,舒马赫的赛车一般只需要7~8秒的时间就能结束维修,而其他小车队经常得花费10秒以上。每次比赛中赛车进维修站大多2~3次,因此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非常可观。

为什么在这里团队如此重要?关键点在于:只要有任何一个人不能完成工作,使赛车手失去争夺冠军的机会,那么所有人的努力就付诸东流。

解决的办法是制度性的角色分工:每个人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有专门的流程,每个人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维修站里,无论是多么微小的工作【拿着即将更换的新轮胎,擦掉车手头盔护目镜上的污渍……】都有专人负责。所有容易发生的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每次正式比赛之前,维修团队都要进行很多次的实战演习,以确保在比赛中能比对手更快。在演习中,教练将对每一项工作的速度进行专门测量,对每一个人进行专门训练,以达到最好、最快地完成工作。一旦出现失误,教练总是能准确地发现“短板”在哪里,迅速进行调整。而队员则能够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专注重复,因为任何一件小事都明确到了个人。

由于有这样一套完备的责任分工制度,以及完整的流程支持,即使人员发生了变更,他们合作起来仍然默契十足。

可以改造的是制度而不是人性

从南郭先生与舒马赫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如果责任不明,那么,大多数问题的出现与员工道德无关,而与责任的界定含糊有关。三个和尚没水喝,不是因为和尚懒,也不是因为挑水这件事不重要,而是因为没有一个责任明确的好制度。

在4R项目中,我们要求客户不要先入为主,先假定员工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而试图通过培训或项目来改变员工的人性。相反,如果大多数员工选择不负责任,或者进取心不强,那问题就出在制度上,而不是人上。

可以改造的是制度,不可选择、不可改造的是人性。在好的制度下,坏人可以变成好人;在坏的制度下,好人也可能变成坏人。

记得有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美国教授每一次来中国都是在炎炎盛夏,住陋室,穿小巷,不停地采访、记录,就近找个咖啡馆放下电脑,整理刚刚结束的访谈。连着三个暑假都是这样,日落方归,大汗淋漓--一本牛津出版社出版的最新学术著作就是这样完成的,其工作精神不由你不钦佩。

但这位教授也有个奇怪的“嗜好”:每次到中国,总是要中国同事陪他去软件市场,寻找中国盗版的美国软件,乐而忘返。

我们也许能理解这位教授的“嗜好”,那些刚出炉的软件,在美国本地买,实在是太贵了,也许贵到连教授也买不起的地步。但美国为什么没有盗版软件?关键在于,在美国的制度环境下谁敢做?

看来美国人和任何其他国家的人一样,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一旦脱离本土制度约束,人性中的弱点都会出现,甚至会被放纵。

从教授买盗版软件这件事中可以认识到制度与人性的关系:究竟是以制度约束人性弱点,还是以改造人性来改变世界?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懂得的是,我们的员工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如果我们不在制度上下工夫,而企图改造人性,我们能打造出多少圣人?而谁又是圣人?

【案例】OK单=制度+责任

公司有价值几百万的库存,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盘点。以前,在设计盘点制度的时候,采取的办法是一个盘点人配一个复核人。从理论上来说,这样应该很保险,不但有执行,还有检查。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盘点的人在前面说:“这个我点过了,你复核一下。”“这箱我点过了……”而复核的人就跟在后面重新点一次。

但是公司的产品品种特别多、库存量很大,这样盘点的效率很低,很容易造成重复盘点和漏盘情况。有一次盘点就盘漏了几万元的货品,负责此项工作的李经理因此受到了公司的严厉批评。

当一件事情老是有人犯错的时候,那肯定是制度出问题了;而制度的问题,绝大多数原因是责任不清。李经理在4R项目组的启发下,开始审视点货流程,最后发现问题果真出现在责任界定上。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OK单,只有巴掌那么大。每次点货的时候,点完就在箱子上一贴,盘点人和复核人都要签字。

用了OK单之后,每一次点货,哪里点过了,哪里没有点过一清二楚:贴有OK单的就是点过了,没有贴的就是没有点过,不但重盘和漏盘很难出现,责任归属也清楚了,不会出现员工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了。

第四、责任的起点:一对一约束,归宿是流程

副经理是个多余的岗位

在我们的常识中,多一个人负责,总比少一个人负责要好得多,于是,在管理岗位设置的时候,不少企业都设置了许多“副职”,用所谓的“双保险”的方式来安排职位,企业认为这样就会万无一失。

由于企业高层经常要处理很多日常事务,所以让主要负责的管理人员拥有助手,也就是设一些副职,这是无可厚非的。或者从公司对外公关的角度,在公司最高层级设置一些副职有利于对外交往,因此也是可取的。比如,跨国公司的副总裁可能有好几十个,其中绝大多数是虚职,没有什么实际的职责。

但是,在执行层面,副职其实是一个多余的岗位,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经常会让管理层职责不清。所以,在优秀的跨国公司中,我们发现基本上找不到营销副总监之类的职位。

也就是说,到了部门层面,如果企业还是习惯性地配置一个或者多个副经理,那么,你就会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副经理只会使执行速度放慢,只会加大管理成本,除了心理上让企业觉得多一个人负责,有些安慰之外,其实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好处。

如果部门经理真的需要人协助他管理,怎么办呢?如果基层部门的事务确实很多,就应该用“助理”来辅助经理,而不是调一个职责不清的“副经理”来分担经理的责任。

一个部门只能有一个出口,只能由一个人负起全责,这个人就是经理。在责任的意义上,副经理是一个多余的职位。

多给方向,少给方法:让下属学会负责地做事

有一家从事服装贸易的公司里有一个规定,顾客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不满意所购货物,可以退货或换货。

但有一次,有一个顾客在店里买了一件很贵的衣服。几天之后,顾客拿回来换,但顾客已经拆掉了衣服上的牌子,而且还洗了一次。

按规定,这样的衣服是不能退换的,但这个顾客是公司最忠诚的顾客之一,于是店长找到总经理:“这件衣服我换还是不换?”

类似这样的问题,想必企业家们经常遇到。按规定,显然可以拒绝顾客,但如果这个顾客是公司长期的忠实顾客,那么拒绝他又会让他很失望,最终还会导致顾客流失。

道理很简单,所有下属向上级提问的问题中,都包含着两个非常基本的目的,一个是寻求解决答案,一个是推卸责任。所以你的回答,最好是提供了解决方案,并让下属自己承担责任。但问题是,解决方案与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既然是你提供的方案,你就不可能不承担责任。

这种时候,如果你指导他应当怎么做,例如这次你指导他给顾客换了【或者不换】,这次确实把问题解决了,但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店长马上又会提出新的问题:“以后我们遇到此类问题都会按照你的方法给顾客无条件换货,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店的损耗就增加了,那怎么办?”

接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每天都疲于奔命,每个店的具体事务你都要插手,最后变成什么样呢?只要专卖店一多,你就会累死。

管理者最好的办法是“授渔而不授鱼”:提供解决问题的指导办法,具体的方案要让下属自己想。

那么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什么呢?从原则出发,你可以反问下属:企业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是要找个理由拒绝客户,还是解决客户的问题?毫无疑问,企业想要的结果是解决客户的问题,既要维护公司利益,又要体现客户价值。

在这个案例中,顾客的要求属于典型的“不合理”要求。从行业惯例来看,洗过的衣服【除非产品质量有问题】当然是不能退的。但问题是我们要的是结果,并不是要证明公司的制度是如何正确,也不是要证明顾客的要求是如何的不合理,我们要的结果是顾客满意,特别是那些忠诚的顾客,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对于那些忠诚的顾客,我们如果想真正解决问题,就不能用公司的制度去压制顾客,或者和顾客争执:“我提醒过你,不要拆商标,不要洗啊,这个样子怎么退?”你需要做的是倾听,耐心地倾听,然后问问自己,为什么顾客明明了解公司的规定,仍然要求退货?

这种时候,作为管理者就只需要强调两点:第一,公司政策的出发点是为绝大多数顾客考虑的,所以,如何让顾客体会到这一政策的公平与合理,是销售人员的本职工作。第二,顾客的任何要求都有其合理的地方,所以,销售人员应去理解顾客。也许是顾客花了很高的价钱买回去后,又觉得不值,所以才要来退;也许顾客觉得自己没有合适的裤子和这件衣服搭配。总之,顾客总有他的理由,那么,这种时候,我们就不能简单拒绝顾客了事,而要积极帮助顾客解决问题。

比如,顾客买了一件商品有“不值”的感觉,是不是当初在销售的时候,我们的销售人员急于求成,没有将价值讲清楚,没有给顾客提供超值的购物体验?

如果顾客后来不喜欢这件衣服,那么,是不是在当初没有与顾客沟通这件衣服的设计理念?我们相信任何一件高档的衣服背后都有其设计理念,而顾客的体验中,如果缺乏了这种内在的支撑,就无法真正感受到这件衣服的独特。

上级这样为下属提供指导,就是在提供一种指导原则,即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想一想,指导结束之后,这个猴子还在谁的身上?

流程让员工学会主动做事

所谓执行,就是具体地做事,做实事。所以,员工在执行中,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不让员工提问,否则员工会做错事。

解决员工提问的另一个办法,就是把重要的事流程化。所谓流程,就是确定事先做什么,事中做什么,事后做什么。

比如说采购,我们可以通过流程提出一系列的标准和做事的过程。这样,任何一个采购人员,对于常做的事、重要的事,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流程,并按流程办事。比如首先确定标准,根据确定的供应商标准,如样品初检、报价、质量、交货期等,在同等情况下,对这些供应商进行评分和选择,最后通过对比,确定3家供应商。

确定3家之后,原则上,以一家为主,另外两家为辅,按一定比例采购,这样一旦其中任何一家出问题,我们都可以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有了这一套流程,我们就可以进行甄别和筛选,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员工大胆、主动地做事,甚至边做边汇报。企业越是有规则,员工就越是有做事的自由。

反过来,什么是主动的敌人?是含糊!大家做之前信誓旦旦,做的过程含含糊糊,做完之后必然是,做得好大家争功,做得不好大家互相推卸责任。

同类推荐
  • 胡雪岩商道宝典:致富的百种计谋

    胡雪岩商道宝典:致富的百种计谋

    本书采用典型案例故事加精要点评的形式,阐述了胡雪岩弄潮商海的百种智慧谋略。
  • 仓储经营管理

    仓储经营管理

    本书分为仓储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仓储简介以及仓储管理分析和价值增值三篇。分别论述了仓储产业发展、仓储发展趋势、仓库管理、仓储管理比较和价值分析等12章内容。
  • 优衣库逆市热销23秘诀

    优衣库逆市热销23秘诀

    成功者总会经历一些我们难以想象的挫折和磨难,柏从新的《优衣库逆市热销23秘诀》揭开笼罩在冒险家柳井正身上的神秘光环,详细介绍了优衣库热销的23条秘诀,全面解读柳井正的经营理念,为读者完整呈现柳井正和他的优衣库的成功法则,一同领略柳井正艰难而波澜壮阔的创业之旅。
  • 和谐合作

    和谐合作

    宇宙的发展,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有限到无限、从简单到复杂;人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无限到有限、从复杂到简单。这是一个对称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介于上述对称的两极之间,本身也是一个对称的过程:一方面是有序化、共性化、法制化,另一方面是无序化、个性化、自由化;社会的调节机制也越来越简单:从超经济强制(暴力、战争、计划安排)到市场,市场从价格机制到价值机制,从人治经法治到法制。和谐社会就是民主与法制对称的社会,和谐经济就是公平与效益对称的经济,和谐经济学就是在自由与法制、价格与价值、公平与效益、理性与非理性的碰撞中,用有序去整合无序、用无序去填补有序、使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对称的经济理论体系。
  •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研究

    本文拟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尤其是著名的R&D模型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框架,运用我国沪深两市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国家统计局以及北京市统计局的有关数据,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框架内探索研发费用的绩效、评价以及信息披露等问题。
热门推荐
  • 妖尾之无名

    妖尾之无名

    基本上就是無聊寫來練筆的主角簡單來說.就是意志不堅定的死廢物又因為某些原因所以個性稍微有病一點、神經一點、道德感重了一點女主角應該是艾爾莎沒有問題但還是會有別人但應該不會讓主角爽的太無腦就是兩人關係多少有參考國術師的架構畢竟當初太監讓我挺扼腕的PS.補個內容大綱好了就是一個心理懦弱的男孩和一個心靈堅強的女孩兩人生活得點點滴滴應該吧...
  • 重新爱上她

    重新爱上她

    每次上完厕所,你是直接冲下去还是瞅一眼自己的便便再冲?他言木笙就是回头瞅了一眼自己的便便。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这马桶里的女娃娃是怎么回事?他......竟然当妈了?!
  • 逆天武道

    逆天武道

    当一群桀骜不驯的天才,一群以前站在世界巅峰,现在在次从新开始,同时出世会给这平静了上万年的大陆带来怎么样的冲击,谁会再次站在巅峰,谁会跌下神坛万劫不复。
  • 火影之日向花开宁心幽

    火影之日向花开宁心幽

    你我的时间那么远,又那么近,当我到了你的身边,看着那个白衣翩翩的少年,我笑了,流泪了,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只剩下一声呼唤:“宁次,你好吗?”这一世,我终于到了你的身边,我只想要守护你!(本文为恋爱,有些内容是甜宠,作者第一次写书,请多多包涵哦~(*/ω\*)~)
  • 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

    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

    本书介绍了感觉、知觉规律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记忆规律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思维的理论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启发、概念的形成与掌握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启发等共9章。
  • 诺斯之旅修神记

    诺斯之旅修神记

    迷迷糊糊遇见一个白胡子老人,莫名其妙得了一袋美丽石头,尼玛,石头居然生出小龙,那就算了,居然把她扯到了异世空间,名曰“诺斯”,穿就穿吧,为什么要把那两个人也弄过来。天才夏洛尘,她的亲弟,一点都不知尊重为何物……另一个则是天下第一的罗琦若,打架第一、逃学第一、成绩也是第一,不过是倒数,只是看似冷漠的外表下掩藏一颗执着的心。三个人,两个天才,外送一个懒才,一心只想回家,奈何敌人步步紧逼,夏洛尘临风而立,衣袂随着狂风肆意飞舞,睨视天下,“既然预言已经开始,不如让它成真吧……”
  • 且谈修仙

    且谈修仙

    天傀秘炼,启仙缘,成仙九阶。争宝物,千重法门,腥风雨血。东窗事发遭仇杀,初露锋芒歼敌灭。入宗门,漫漫修行路,觅仙界。小铜镜,追圆满,登天堑,何时越?只身一人行三界,管他谁挡我仙业。待回首,世上已万年,踏仙阙。
  • 东方骑兵

    东方骑兵

    在现实中头头碰黑的现代人王迟,借助书桌前一尊兵俑唐三彩的魔力,魂游穿越到秦代,成为与他同样口吃的韩非。不料嬴政是比干转世,要杀由纣王转世的韩非,报当年挖心之仇。嬴政杀韩非,派蒙骜灭韩国,王迟游魂认父,转世成蒙武,在灭赵、楚之战中屡建奇功,还帮儿子蒙恬大破匈奴……妲己转世成赵高,欲毁大秦江山,谋害蒙恬、蒙毅致死。边关的蒙壮、蒙烈带着蒙恬幼子蒙辉耀,率蒙家军冲出关塞,决心与匈奴拼死一战,宁死疆场也不做赵高的刀下冤鬼……不料这支秦军所向披靡,竟穿过蒙古高原、中亚,来到欧洲……不知什么原因发生时空错位,这支秦军居然分别与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交战,还遇到了更古老的雅利安军队……在古老的修行胜地,蒙辉耀遇到了燃灯古佛,成了辉耀弟子,终于大彻大悟……但蒙辉耀没有返回红尘度人,独自奔向宇宙深处……唐三彩,让王迟穿越时空,了解自己前世今生,悟出人生真谛。
  • 塔罗命

    塔罗命

    到底是碌碌无为的一辈子,还是作为一个勇士去战斗?命运的轮回始终无法避免,就算是个废柴,林曦泽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就算与神作对,也要守护住自己的幸福,哪怕粉身碎骨,哪怕迷失自我,哪怕......一个人孤单的战斗。林曦泽在此宣誓:“来吧,我的兄弟们,我们患难与共;来吧,我的爱人,哪怕隔离了无数个轮回,我们依然厮守如故。
  • 无间枭雄

    无间枭雄

    天堂收留虔诚的逝者,地狱接引堕落的灵魂。天堂归上帝,地狱归我——顾天佑。无间地狱里走出的少年郎,机巧诡诈,冷酷铁血,长袖善舞,风流不羁,徘徊正邪之间,笑看风云变幻,终成一代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