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大陆进入了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程,让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篇章。在这样的历史潮流当中,有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顺应时代发展,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举家从上海来到了时代发展前沿的香港,来到了五光十色的大都会,在香港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赋予原本一个普通的家庭无限机遇。
赵鹏夫妇原本只是在上海弄堂里做小吃生意的小商贩,改革开放的政策响应后,他们以探亲为由,来到香港,用尽所有的积蓄在香港买了一处不大的房子,在房子前面做了门面房,开起了餐馆,专门做上海菜和上海小吃,因为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所以给餐馆取名也叫老上海,也算是对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的怀念。
因为物以稀为贵,餐馆的生意一直都很不错,消息传回上海之后,原来跟赵鹏夫妇一样年轻有想法的朋友来到香港投奔,一下子让“老上海”的生意红火起来,一年之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女儿,取名赵晴。赵鹏夫妇希望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希望自己的女儿未来如晴空万里的天空一样开阔和明亮。成长于香港的赵晴,她无法想像父母原来生活的样子,无法想像那个时代的变迁,无法想象爷爷对于改革开放的感触,对共产党的无限信任。
赵晴对于父母口中的上海完全没有任何的概念,也不曾想去了解上海,去帮助自己的父母去回忆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在她看来上海跟香港都不过是生活的地方而已,对于父母不过是换了一个吵架的战场而已,在上海也不见得他们的婚姻有多幸福,生活有多么值得回忆。
从赵晴有记忆开始,父母就是每天无休止的争吵,没有原因,总之每天都在吵,总是莫名其妙的吵,刚开始的几年,也只是拌嘴,摔东西,再到后来赵晴渐渐长大,就发现父亲竟然可以毫无顾忌的在自己的面前打的母亲痛哭不止,就是这样似乎也难以发泄父亲的怒气一样,直至演变到后来,父亲可以毫不顾忌所有人的颜面,当着客人的面打骂母亲。
赵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长大,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赵晴,从小就学会了听话、沉默,因为她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又要发脾气,打人、摔东西,以至于成年之后的赵晴一直听不得别人高声说话、听不得摔东西、砸门的声音,因为这种刺耳的声音一响起,赵晴就会浑身发抖,心跳过速,除了没有手枪子弹,简直就是如战场一样的暴力。
赵晴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表达过,就是长大之后也没有,她轻易的不向人表达自己的任何想法,她总是会沉默,沉默不会犯错误,沉默不会被人注意,沉默是最保险的表达方式。面对这样反复无常的父亲,母亲每次都会提出离婚,提出离家出走,却每次都是以和好结束,这样也是毫无原则的宠坏了父亲,变得更加变本加厉。
也许赵晴这样说,对母亲是种不孝,那全都是为了自己。长大之后的赵晴才知道,父亲的这些行为其实是一种病,只是大家都没有意识到,都选择了默默忍受,最可笑的是母亲当时还以为父亲这是鬼上身的原因,想来是多么愚昧。
小的时候,赵晴跟别的孩子都不一样,但她有着别的孩子未有的乖巧,有着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喜好,她喜欢上学,不是因为上学可以跟小朋友一起快乐的玩耍,而是因为上学可以逃避父母的争吵,可以逃避繁重的家务,可以不用偷偷的躲在角落哭泣。
小的时候,也许是父母都还年轻也根本不知道如何爱自己的孩子,也许是餐馆的繁忙,让父母忽视了孩子对爱的需要,赵晴不知道父母的爱是什么样子的,反而是上了寄宿中学以后,每周回家的时候,看到父母热情的为自己准备各种各样的吃的玩的的时候,赵晴才隐约觉得这就是爱吧,后来甚至恋上了这种感觉,总是故意的晚回家,长时间的不回家,去追寻这种被爱、被关注的感觉。
不论父母怎样的争吵,对于孩子都是无私的爱,父母对于赵晴有着很大的期望,期望她可以在香港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长大,像其他的香港孩子一样长大,一样出人头地。赵晴自然也不负众望,成绩一直都很优秀。但她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想过父母眼中的出人头地,她只是想给母亲希望,希望自己可以尽快长大,然后带着母亲离开,离开痛苦的魔窟。赵晴喜欢看到母亲为自己而骄傲的样子,那是仅留给她的一点尊严了,其他的那些早就被父亲消耗殆尽。
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赵晴,她的童年几乎没有一丁点的快乐,这让她的性格上有些孤僻,也有着同龄孩子少有的心思。长大之后的性格上也越来越安静,她的性格也开始出现多方面,似乎她的身上存在着很多个不同的自己,而这几者之间似乎又存在着矛盾,在相互融合着、摩擦中共存。
她常常说自己是一个复杂的人,自己有着多重的分裂。长大之后的赵晴,总是在刻意的寻找自己童年缺失的那份天真无邪,弥补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但是又似乎看透一切,对一切都是如此不屑。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共同体,赵晴也是,她无法挥洒的表现自己的完整,充满矛盾的性格,因为她总是去掩饰。
她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香港人,像所有的香港孩子一样上学工作谈恋爱。时间转眼就到了1996年,在赵晴18岁的那一年,祸从天降,父亲在外出办货的路上遇上车祸去世,原本就不幸福的三口之家瞬间瓦解,那个时候爷爷已经过身。
当时赵晴已经要准备读大学了,她正在学校宿舍备考,当宿舍的电话响起,当赵晴得知打来电话的竟然是餐馆的师傅的那一刻,就意识一定是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从餐馆厨师的电话中得知父亲出车祸住进医院的消息时,她竟然没有电视剧中演的那样,失声痛哭,甚至昏厥,她很清楚的记下了厨师师傅所说的医院地址,很清楚的记得厨师师傅说过的每一句话,但是由始至终她没有说一句话,她的大脑一直都在跟自己确定,厨师师傅讲的这个人是自己的父亲吗?那一刻她的大脑异常的清醒,当要准备挂断电话的时候,赵晴隐约听到电话那头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声,明白了,确定了,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大脑开始有五颜六色变得空白如纸,但却一直没有眼泪。
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曾经写到: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境,没有眼泪并不代表不悲伤,只是没有显化自己的悲伤。
在医院见到父亲的时候,已经过身,赵晴哭了,哭的那样伤心,其实在那一刻,赵晴并没有任何的悲伤感觉,至少在赵晴的内心,她还没有真正感受到失去的痛。但是在那样悲伤的氛围下,看到母亲一次一次的昏厥,眼泪就止不住的留下,为她挣得了孝女的名号。
如果父亲能够看到赵晴的内心,想来也很凄凉,女儿对于父亲的去世,似乎有一种解放的心境,眼泪更是成了应景之作。
赵晴难以想象母亲对于眼前的这个男人是何种感情,赵晴曾有那么一刻努力的在自己的大脑中搜罗父亲所有跟自己在一起的亲密瞬间去唤醒自己的泪腺,却都是一些模糊到不能再模糊的影像,分辨不出这些影像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自己无数次梦中的幻影,总之现在大家都解脱了。
肇事的车主的香港一家投行的老板,但因为这起交通事故父亲属于主要责任方,并没有得到多少赔偿。但是这个老板似乎很是乐善好施,在处理完父亲后事之后,曾多次登门谢罪,多次提出要对赵晴一家给与补偿,都被赵母谢绝了,不敢轻易地去接受富人的廉价同情。
肇事的车主叫李长深,也是香港赫赫有名的人物,在见到李长深之前,赵晴从来没有见到这样大的人物,对其反而有不错的印象,为人很低调,很谦逊,很随和,对孩子也很和蔼可亲,尤其是对自己的女儿李琦。面对这样的父亲,赵晴很不自觉的就拿来跟自己的父亲对比,赵晴以为就凭这些,做他的女儿就应该很幸福,对本应该仇视的李长深多了几分喜欢。赵母对于李长深的多次谢罪,也没有那样的敌视,相反赵晴发现母亲反而因此跟李长深走的很近。
原来富人也有难得的同情心,也有这样和蔼和平易近人的父亲。
从母亲的言语当中也流露出对李长深的欣赏,赵晴意识到母亲的变化。她不想干涉母亲的生活,包括感情,作为女人她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幸福。
赵晴虽不反感李长深,可是如果母亲跟李长深走到一起,这对赵晴来说,毁坏的不单单是母亲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更多是父亲死后的那点尊严。如果是那样,赵晴开始质疑在医院看到的母亲昏倒在父亲病床前的形象,她开始不确定母亲对于父亲的感情;更是为父亲可悲,作为男人,父亲是可悲的,再可悲的人也有可怜之处,如果母亲这样做,父亲死后做为男人唯一的尊严也将被无情的剥夺。这些是赵晴不愿看到的,何况这个人还是李长深,是一个直接致父亲死掉的人,让人情何以堪。
说到底还是中国古代女子对于女人从一而终的思想影响了赵晴,说来这只能怪爷爷,小时候非要她背什么女四书。
不可能的宽恕,母亲做到了。能够预料能够计算的宽恕就不是纯粹的宽恕,最纯粹的宽恕,就是宽恕不该宽恕的人,原谅无法原谅的过失,违反一切正常常识的例外,这一切母亲都做到了。
赵母也开始意识到自己跟李长深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慢慢的也开始接收到越来越多的来自餐馆工作人员那的冷嘲热讽以及一些好言相劝。也许是这些话真的起到了它本身应有的作用,也许是赵母考虑到女儿考大学的紧要关头,主动收敛,总之这件事情,至少在赵晴考上大学之前,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赵晴选择了出国留学,选择了离开。离开这个家曾经是赵晴称之为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从有记忆开始,没有一刻不想离开这个家,小的时候离家出走,可惜没几个小时,就被饿回来了家,真是没有出息。现在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家了,赵晴突然犹豫了,因为想远离的人已经不在了,离家对于现在的赵晴来说,没有了之前的成功喜悦,反而多了份无奈。
但离开对于赵晴来说也是最好的选择,离开之后,母亲就不用顾及自己的感受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弥补自己的遗憾;离开也可以让赵晴获得解脱,去开始自己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赵母也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女儿,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女儿就是个乖巧懂事,不善言谈的女孩,其实在家庭之外的赵晴,在朋友眼中的赵晴跟母亲眼中的赵晴却是截然相反,赵晴是活泼开朗,好动多话的人,看到母亲眼中的赵晴,自然不会去过多质疑女儿出国留学的真正目的,只是以为为的以后好前程,就爽快答应了。
赵晴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做一个好女孩,做一个父母、老师心中的好孩子,她更是没有想过未来的好前程,她只希望过最平凡的生活。不幸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生存的时代和父母,假如能够选择,赵晴断然不会生存在此时此地。
她最想自己生活在古代,因为古代女子不但不用读书,还可以每天陪伴自己的丈夫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不会有那么多的欲望、那么多的不足,平凡是最美的,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会觉得平凡是最美的,平凡才会有它的幸福感。长大之后赵晴把自己的这些想法以玩笑的口吻告诉周围朋友的时候,大家很难想像一个18岁的女孩竟然脑袋中装的是这些东西,大脑竟然是这样的清醒。
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不是没有给赵晴留下一点好处的,这让她更加的坚强,更加有毅力,也正是这些品质,让她独自一人在国外,度过了7年的留学生涯。再大的困难也不会将她打到,因为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有人说一个人保持清醒的程度过分就会变成病态,时刻保持绝对清醒,会觉得到处是敌人。可是赵晴不一样,这样的清醒成为她维持生活、学习的动力,成为她一直坚持的理由。
出国的第一年,国外生活的孤独,常常让赵晴倍感思念父亲和母亲,这个时候尤其的思念父亲,看见任何平常的物件几乎都会联想到父亲,这个时候,赵晴切实的体会到什么叫做失去,在陌生的异国他乡,思念尤其的重,同时也未免母亲担心赵晴也曾多次回香港看望母亲。
回到香港之后,从餐馆厨师师傅口中得知,母亲跟李长深的关系一直都没有断,并且母亲还有改嫁李长深的想法之后,赵晴就再也不想回香港了。
不是因为母亲的改嫁让她蒙羞,而是她原本的家将土崩瓦解,香港只是成为了她出生地的代名词,而不是家的归属地。
也曾有那么一刻,赵晴去思考母亲跟李长深之间存在的到底是不是爱情,母亲有没有选对人;自然对于李长深对母亲的感情更是质疑,凭借李长深的条件,现在就是找一个跟自己年龄相当的女孩也不会有人怀疑,可是他却选择了母亲,这难道就是真正的爱情吗?不得而知,也许正是这种冒险和不确定性,吸引着大批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幼的追逐爱情。
李长深离异多年,还有一个大赵晴5岁的女儿,名叫李琦。这个时候的李琦已经在投行上班了,李琦是个非常活泼开朗的女孩,是一个从里到外都透露着真实的女孩,她从小没有母亲,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他的初恋情人跑了,再也没有回来。可是这些完全都没有影响到她的性格,喜欢交朋友,虽然大多都是酒友,性格上很是大大咧咧,赵晴非常喜欢这个所谓的姐姐,看到这个大姐姐对自己父亲再婚的大力支持的态度,也让赵晴很是欣慰。
李琦很是单纯,可爱,没有任何的防范心,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爱情观:随心所欲,因为她有着具有这些优秀品质的条件,没有如赵晴一样经历过童年阴影和成年的家庭巨变,永远生活在童话世界中的公主,自然有着常人无法掌控的生活主动权,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称之为纯真;如果放在赵晴的身上,这会被大家笑话,不成熟和痴人说梦。
7年之后,赵晴再次回到香港,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赵晴不害怕了,因为这些年她也在变化,她以为终于可以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了,可是生活再次跟她开了一个玩笑,与其说是玩笑不如说是现实的残酷。赵晴所追求的世外桃源似的平淡幸福生活在现实社会是不会存在的,更不用说在香港了。
回到香港之后的首要任务找工作,就给赵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扰,这是理想与现实的第一次对仗,赵晴依然不愿接受现实的残酷,在现实的荆棘路上追逐着现实爬行。
这时候一个男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赵晴的一生,甚至是在偏离她的理想生活的轨道上越走越远,让她略显高雅的理想变得越来越庸俗。这个男人就是郑月枫,不是赵晴的丈夫,不是情人,只是一个最了解她的知己朋友。郑月枫,是赵晴在沃顿商学院的同学,两人因为同时对证券投资感兴趣,在共同的喜好的影响下,学生时期两人成为了知己,对于他们之间知己的定义是完全是赵晴一个人一厢情愿的给与的定义,也许正是这个知己定义的不明确性,使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游离于爱情与友谊的暧昧之中而永葆长青。
赵晴也曾幻想过自己的爱情,幻想过自己心中的那个白马王子,可是爱情来得容易,走的也快,在经历了几段不成功的校园爱情之后,赵晴开始对爱情怀疑,喜欢上了林夕的歌,喜欢上了里面那些唯美的悲伤情歌,也让赵晴无可救药的喜欢上了这个叫做林夕的才子。
几段失恋的经历,让赵晴变得对爱情开始无所谓,每次开始持着无所谓的态度进行自己的下一场恋爱,对于赵晴来说,即使失去爱情,也不会严重到改变整个人生,也只有这种无所谓的态度,让赵晴真正的释放自己,让自己活的真正自在。
因为赵晴的特别,因为共同的喜好,让赵晴跟郑月枫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赵晴跟郑月枫毕业后回到香港,本打算在香港的投资界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成为香港的巴菲特和彼得林奇。
可是事情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容易,在残酷的现实以及家庭的影响之下,他们也只能从最基层做起,尤其是郑月枫。郑月枫的父亲,郑雨农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富豪,创办南山集团,南山集团是香港房地产的龙头老大。
郑雨农是抗战时期来到香港经过几十年的打拼积累了如今的家业。妻子,陈淑,也是香港的名媛淑女,自从嫁给郑雨农之后也就开始了相夫教子的生活,育有两子。
郑月枫是小儿子,也是最像郑雨农的地方,对于经商很有天分,但是由于叛逆,自负,时常与父亲意见相左,不讨父亲喜欢,但是工作能力很强,是香港有名的拼命三郎。留学回来后在南山工作成绩卓越,但一直与父亲意见不合,后来感觉父亲思想太过保守,而2年之后脱离南山另立门户,成立了一家集房产与金融投资一体的地产公司志远投资公司。
赵晴因为与郑月枫的关系,回到香港后也去了南山集团,在郑月枫自立门户之前她曾经给郑月枫做了两年助理,当时郑月枫已经是执行总经理。在职期间,两个人的工作能力也是有目共睹。这让郑月枫对赵晴是更加欣赏,在决定自立门户的时候曾出高薪聘请赵晴去志远,但是被赵晴拒绝了,从此矛盾嫌隙也开始不断,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因为郑月枫,认识了他的大哥郑月飞,认识了与郑月枫有关的一切,因为各种误会纠葛,让这对知己朋友在爱情与友情之间徘徊,在患难中相互扶持、相互牵挂,最终却是擦肩而过,一切成为过往云烟。在这期间他们爱过吗?不曾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