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6000000008

第8章 城市公共服务的“上山下乡”(1)

◆引言

过去我们对农村和农民欠账太多,现在搞城乡统筹,其实就是补过去对农民的欠账。——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说。

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一定让孩子努力学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我的全部希望!——双流县土门子村农民张世民说。

◆市长的故事

成都市市长葛红林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8年前,在一次下乡考察时,中午在路边的小餐馆吃饭,碰见一个瘦瘦的、脸色苍白、个子不高、看上去只有10多岁的小女孩儿正在餐馆里打工,为顾客们端菜送水。

“这么小的孩子就出来打工?”葛红林的心抽动了一下,便柔声问道:“为什么你不去上学,小小年纪就出来打工呢?”

也许是这个说着普通话、戴着眼镜的陌生人充满同情和关切的目光感动了小女孩儿,她低下头,嗫嚅着轻声回答道:“我的爸爸是个聋哑人,奶奶已经82岁了。家里只种了点橘子,生活太困难,所以不让我读书,让我出来打工……”

“你的妈妈呢?她同意你辍学吗?”

小女孩儿抬起清澈的大眼睛,眼里已经满含着泪水,声音更低了:“我没有妈妈,我是爸爸捡来的……”

“想读书吗?”

“想!”小女孩儿清澈如水的眼睛里充满了渴望。

市长没有再说话,但心里很难过。以后的故事便很简单,在他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小女孩儿重新回到了课堂,并且住校读书。小女孩儿很努力,读完初中、高中,后来又考上了大学。谈起这个故事时,葛红林说:

“这个小女孩儿的奶奶2008年去世了,但这个家已经有了希望……这算是我的一个试验吧,以后我们还帮助过另外的一些孩子,我一直认为,要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改变命运、摆脱贫困,首先要从下一代抓起,从教育抓起。”他还说,“过去我们对农村和农民欠账太多,现在搞统筹城乡其实就是补过去对农民的欠账。”

◆走进“城中村”

是的,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人和城里人在受教育的机会上是极不平等的。毫无疑问,这已经影响了整个民族的素质。可喜的是,在推行统筹城乡发展以来,成都市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

谈起城乡统筹,成都市武侯区的干部们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在教育和卫生服务方面我们都实现了城乡均衡化,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并特地建议我去看看红专西路小学和行知实验小学。

红专西路小学是一所已经创办了近百年的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是成都市第一所以“发展学生思维”为特色的学校。学校的电化教育极其活跃,为了便于教学,甚至为每一位老师都配备了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而行知实验小学呢?是武侯区最大的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理念以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真育观和爱育观为基础。

但是后来这两所学校我都没有去,而是直接来到了武侯区的“城中村”,因为“城中村”由于环境特殊,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城市化中城乡二元结构的最后堡垒。

武侯区的金花社区便是一个“城中村”,在这里考察时,我特地拜访了学校和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

金花社区原本是场镇,以后按全市的统一规划,将变成城市的一部分了。这里是全国女鞋的四大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的女鞋已经远销海外,目前正在努力创造自己的品牌,向高端产品发展。除此之外,金花社区便是借靠近航空港之利,发展临空经济——包括商业、服务业和物流。在推行城乡统筹后,和别的区县一样,这里也修建了新型农民集中安置区,其中甚至还有高耸的电梯公寓,绝大多数农民都已经入住了。

金花社区的教育相当发达,学校很多,在纵横仅仅五六公里的地区内,便已经兴办了七八所小学。其中一所漂亮的、外墙白色和绿色相间的小学,是2009年底为农民集中居住区江安新居配套修建的。小学的前身是金花小学,现在已经更名为“川大附小江安河分校”了。这绝不是简单地换换校名,而是按照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统筹规划城乡中小学的布局后,财政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的设计与建设后的结果。学校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可以容纳36个班、1620个学生就读;有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和200米橡胶跑道的操场,每个教室都有彩电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个办公室都有电脑,硬件设施可以说已经超过了许多城里的学校。

在软件方面,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区教育局不但加强了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培训,而且还加强了城乡干部、教师的交流互动。现在的学校校长张麒麟就是从城里的双楠小学交流到这里的。交流包括学校行政领导,也包括教师。武侯区城里的教师一般每人都要到乡村学校支教一年到两年,教育局还有个硬规定:所有的老师都必须在农村学校进行锻炼后才能够考虑提拔。

除了人员交流外,还有“捆绑发展”——教育局对学校进行考核时,实行“捆绑考核”。例如棕北小学便与金北小学捆绑在了一起,也就是说,校长既要对城里的棕北小学负责,也要对农村里的金北小学负责。

至于卫生服务中心,金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2004年建立的,服务中心主任李勇自豪地告诉我:“我们2005年已经被评为卫生服务示范区,在卫生部是挂了号的,属于全国前三名;2007年又搞了卫生服务年。”

过去这个服务中心下面只有3个卫生服务站,但现在已经增加到7个了,也就是说,每个村(社区)都有一个服务站。中心共有医务人员32名,下属的卫生服务站按卫生部的标准,每个站配备了6个人,包括两名医生、两名护士,有化验室、药房,可以做B超、心电图,开展了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包括计划免疫)、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六位一体”的服务。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都实行了收支两条线,医疗器材以及医务人员的工资、保险、福利、奖金由政府全额划拨,收入上缴财政。病人就诊不要挂号费,药品实行“零加价”,对购买了医疗保险的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需要住院的病人便及时转到镇上的武侯区五医院。

李勇说,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全是公益性的,2009年一年政府便划拨了六七百万元,而上交只有400多万元,一年有10多万人次就诊,2008年免费注射麻疹疫苗两万多人,2009年免费注射乙肝疫苗一万多人……

◆我们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

成都有一圈、二圈、三圈层经济圈之分,距成都市区约70公里的蒲江县,地处成都平原的西南缘,由于距市区较远,属于成都的“三圈层经济圈”。这个以丘陵为主的地方,位于鹤山蒲水之间,鹤山青青,蒲水悠悠,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49%以上,有“成都后花园”之称。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成都的“一二圈层”似乎落后一些。

但蒲江人自有值得骄傲的地方,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是蒲江的教育事业。检视历史,早在公元1210年,南宋礼部尚书、理学大师魏了翁就在蒲江创办了“鹤山书院”,倡导各州县设立官学。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了翁将院址选在鹤山顶上,治学准则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如今,一提起教育,许多蒲江人都会自豪地告诉你,“现在我们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我们在成都市率先启动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事实也的确如此。长期以来,社会上虽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教育的困境由来已久,特别农村教育,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不但学校少、条件差,有的甚至还是危房,而且缺乏素质较高的老师,教学质量较城里的学校差了很多。要想修一所学校吧,除了政府出资,还要贫穷的农民自掏腰包“集资”。至于想让当地“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简直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是自推行城乡统筹以来,这种情况有了根本的改变,蒲江这个仅26万人的小县,市县两级共投入资金近3亿元,让教育事业一年上一个台阶,有了历史性的变化。

2004年,蒲江在成都市率先启动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2005年,在成都市率先实现了从学前三年到高中十五年教育普及;2006年,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全国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在蒲江县召开,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2007年,建成四川省首批、成都市第一个“义务教育示范县”;2008年,率先在成都市启动并完成义务教育段教育技术装备“满覆盖”工程;

2009年,全面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

2010年,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的达标检查验收,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建成“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县”,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

2011年,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示范县”(全市仅两个)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推荐到教育部、财政部表彰,建成“全国农村教育改革先进县”……

听说蒲江县为280名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解决了住房问题,我便好奇地走进了建成不久的蒲江教师公寓。

公寓在城区的西门河边、五面山下,环境十分优美。公寓内绿草茵茵,嘉树环绕,再过几年树长大了,环境会更加宜人。套型从70至100来平方米,有套二和套三;问了问价格,每平方米仅仅1500元——蒲江城内的住房价格平均是每平方米3000至4000元,政府对教师住房给予了补贴,所以才会这么便宜。居住条件的改善无疑有利于教师们安心工作,提高教学水平了。

我又去到了大塘镇,特地拜访了成都市进行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第一所学校——大塘九年制学校。

走进学校时,一些孩子正在上体育课,操场上充满了笑声;走廊上一些孩子说笑着,手里拿着盆子、水桶和拖布,正准备进行每周一次的大扫除。

这所农村学校在标准化建设之前,虽说是镇上的中心学校,但只有一座狭窄的、破旧的楼房和几间小青瓦平房,教室里只有旧式的条桌条凳,一条长凳上挤了四五个孩子,活动场所是杂草中的一片泥巴地,乒乓球台用水泥垒成,中间摆了一排火砖代替球网,学生绝大部分走读,少数离家太远的孩子便挤在几间小小的平房里。而大塘镇下属的村小更加简陋,有的还是在废弃的敬老院里勉强栖身。

而现在漂亮的标准化学校位于交通便利的318国道旁边,占地共46.2亩,有教学综合楼两幢,学生宿舍楼一幢(宿舍里有卫生间),师生食堂一幢,教师院一处,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有了900多名学生和70多位教职员工。整所学校采用的是朴素大方的“川西民居”风格,斜坡屋顶,灰瓦白墙,有廊柱、护栏和仿古围墙。校园还采用了园林式绿化,无论春夏秋冬都是花繁叶茂,佳树成荫。在技术装备方面,学校有了两个网络教室,配备了电脑60台、多媒体7套,老师备课和管理的电脑有20多台,每间教室、每个办公室都通网络,有了远程互动平台和电子白板,学生可以享受成都市名师们的教育,并可以提问……

因此老师们感慨地说,过去我们有几个人接触过电脑?想不到现在电脑如此普及,已经成为教学手段的一部分了!

这所标准化学校是2004年11月底动工的,半年后落成。建成后中央电视台曾进行过报道,报道时主持人兴奋地说,想不到在西部农村竟有如此漂亮的学校,西部教育的发展令人振奋!国务院副秘书长、教育部副部长以及省市有关领导都曾到校参观,2005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在成都召开时,大塘九年制学校是与会者考察的重点之一。

为什么会选择大塘学校进行第一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原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2003年年底,教育局在一次校长会上发了三份复印的成都市政府文件,其中一份文件上有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大塘学校的老校长王兴华一看到这句话,眼睛就发亮了,心里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农村学校发展的一个大好机遇,于是回到学校后马上和行政班子的人商量。商量后大家便赶紧连夜拟出了一个学校的发展计划。王兴华拿着这份计划,向大塘镇党委书记、县教育局领导和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一一汇报,一再请求:如果蒲江要实施标准化建设,希望能从我们学校开始。在他的多方奔走下,2004年4月底在急切的盼望中终于传来喜讯,成都市确定在大塘进行第一所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

建设标准化学校的消息不但让全校的师生兴奋喜悦,在社会上也引起了极大反响,老百姓街谈巷议,热烈拥护,家长们更是高兴,大家说,农村里建起了标准化学校,是政府给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以致后来的征地拆迁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没有出现拆迁中常有的“钉子户”。

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王兴华和校领导们几乎天天都泡在工地上,随时提出各种建议。王兴华还用日记的方式详详细细地记录了整个建设过程,积累了一摞厚厚的资料,这是编写《校史》和蒲江教育史宝贵的资料。

新学校落成后,2005年8月,大塘镇中小学校合并,组成了九年制学校。规划时本来保留了山区的一所村小,但那里的家长们却不愿意继续把孩子留在条件简陋的村小,纷纷骑着摩托、开着汽车硬要把孩子送到大塘,以致原有的村小便自动消失了。

学校建成前,县领导便提出要求:“学校修好了,教育质量要上去!”农村学校的生源虽不如县城里的中学,但物质条件的变化也带来了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变化。老师们十分敬业,大家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堂课”的旧习惯,努力更新知识,决心和经济发达的地方比比高低,喊出了“争创西部农村一流学校”“在成都市实现‘三圈经济一圈教育’”的口号。学校领导也努力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除了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种培训,提高知识业务水平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外,学校内部还每学期都要认真进行各科的教学质量分析,寻找差距。为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学校鼓励教师进修,蒲江县在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时,也向农村教师倾斜。目前教师们的学历已经全部达标,初中老师的学历全是大学本科以上,评上中学高级职称的已有3人,还有一批老师被评为全省或全市的“名师”。

女教师熊朝霞被评为全省骨干教师后,她激动地说:“我感到自豪,因为不枉教了一辈子书!”

自2007年以来,大塘九年制学校在升学率方面连年在全县九年制学校中排名第一。

1996年,蒲江县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初中升高中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8%以上。2010年高考中,蒲江县50%以上的考生考入大学本科。

在硬件建设与内涵发展科学整合的基础上,蒲江县在继续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积极探讨教育改革,提出了树立“现代田园教育”品牌和“幸福教育”的理念,为中华之崛起而育人。

同类推荐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商务口语秀(双语版)

    商务口语秀(双语版)

    职场英语白骨精,助你完成由菜鸟到高手的完美蜕变,汇集最经典、最全面、最实用的商务英语会话表达,夯实你的基础。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本书内容包括:成为高素质的农村教师、做无悔的奉献者、在业务上胜人一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等。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B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B卷》精选了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热门推荐
  • 剑傀

    剑傀

    圣龙剑气流入凡界,七把神剑掉入人间,灵气渗入。几百年过去了,新一代剑傀将背负起剑傀使命,寻找圣龙剑,打败祸害凡界的魔教。
  • 霸气女帝:丞相乖乖当皇夫

    霸气女帝:丞相乖乖当皇夫

    她是z国特种兵女军官,她是拥有东方青鸾之称的国际杀手,她被自己所忠心的国家抛弃,惨遭炸死!再睁开眼,她不再是21世纪的东方青鸾,而是北宸帝国的太女殿下北宸紫月!她步步为营,这一次定要君临天下,自己掌握一国的命运!他是有第一谋士之称的风间夙墨,一袭紫衣如盛世浮华,赈灾初遇,他是少年尚书,她是优雅太女。一场倾世之恋,一段乱世浮沉,他为她平定天下,她为他抛却江山……
  • 我的极品旅程

    我的极品旅程

    我一度相信,这段爱情是有始有终的,即便现在我们分手已经快一年,我依旧认为这只是这段爱情旅程中的一个休息站。曾经有多美好,现在就有多痛苦,我曾想过用一种悲伤的腔调来说写一些东西,但我发现,每一个可以修饰我心情的词语敲在键盘上都等于是用刀子插进了我的内心。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像那些文艺小青年一样背着行李去散心,可是,在我觉得伤心和压抑的海水快要淹上我的鼻子时,我也学着他们辞去了工作独自来到了那个彩云之南。我深深吸下一口气,在这住下了二十一天,这是三个星期的拓写,回来后,我重新用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表达方式添加了个人虚构的艺术处理,记录下了这段旅程,笑得多欢,就摔得有多伤。
  • 噬金狂徒

    噬金狂徒

    小学徒穆涛本是一孤儿,为了生计在这个社会中摸爬滚打,过着普通再普通不过的日子,无意卷入了一场“阴谋”当中,让他见识了新的世界,对他来说这一切是好?是坏?是命运转折!还是昙花一现……
  • 天墟

    天墟

    天墟一角,无尽仙藏。一片苍凉的废墟,亘古长存,其中蕴含着多少未知的秘密?当王尘穿越时空,来到未知的世界,看他怎样一步步打开仙界之门。
  • 凌冬罗盘

    凌冬罗盘

    叶初夏一直认为人生是充满奇妙的,也就是说,自己脖子上挂着一个摘不下来的罗盘应该算是正常的咯?也就是说,这个罗盘还有时空穿梭这个能力自己也不应该奇怪咯?也就是说,每次穿越后自己面对着那些开了挂的敌人也不能惊讶咯?
  • 辣手小子

    辣手小子

    平凡的地球少年李尔,意外的得到叔叔的遗产一艘二手飞船,开始踏上了星空领主的旅程。他将成为一名星际矿工,一名殖民开拓者,到银河的边境去开发一颗无人知晓的小星球……
  • 魂牵修罗

    魂牵修罗

    这是一部关于修罗道的小说,当所有的一切都回归正途,那些在修罗道错过的记忆,那些在修罗道失去的情谊,是否还能回到当初?当一切回到原点,白玉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已经错过,错过了便再也回不到当初……
  • 你来的地方

    你来的地方

    那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你把最深沉的秘密埋在那里,以为可以从此轻松地往前走了……
  • 神道之圣神

    神道之圣神

    作品简介:霉时衰仔恨苍天,跌落黄河异界穿。自创修行混沌决,除魔问道做神仙。他穿越了,来到一个修真的世界,曾经站在顶端的千羽剑派,衰败了万年之久,会不会因为他的到来,而重现昔日辉煌呢,想看他怎样演绎传奇的人生吗?想看他怎样从一个丹田被破的废物,一步一步走到神界的最顶端“圣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