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0900000041

第41章 文化转型与文化传承(4)

(2)圣贤经传也需要删改、编纂和重新订制整理

李叔同先指出了其时的某些人,对待古代圣贤经传近乎荒谬的态度,以此说明对经传进行删改、编纂和重新订制的必要。

守旧的儒家夫子在斥责别人时,动辄就指责其“离经叛道”,这实为谬误之言说。“经”,是普天下的公理公言,而不是仅仅针对社会个体的私人性话语。古代圣贤所作之“经”,不是为自己的小圈子而作,而圣贤的门徒们也不会将经传的深刻至理,仅仅局限于说明其先师们如何的贤明,如何的伟大。这是非常明显且毫无疑义的道理。而后世的儒家传人,从尊敬圣贤的宗旨出发,也尊崇圣贤所作之书。不仅仅尊崇其经传之书本身,而且,依附于圣贤之书的有关著述,也尊而崇之,因此,所谓“十三经”,作为圣贤留下的经典和对这些经典的诠释——“附出者”之集大成,其名、其地位,也就确立了。扬雄著《法言》,人们讥讽他是模拟《论语》;他又著《太玄》,人们讥讽他模拟《易经》。王通著《六籍》,人们讥讽他是对圣贤经传的模仿。其他人如毛奇龄著《四书改错》,人们也讥讽它不是出自圣贤之书,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义理可言。他们认为,圣贤所言,永恒不朽,包容无限,并断言贤圣之后,再无人有此创举,而且也不是后代的人可以模拟、评议的。虽然古往的圣贤们非常看重著述的思想意义,因而也就重视著述的文体形式;后来的儒者们却本末倒置,因重视著述的文体形式,转而舍弃著述的思想意义。如此一来,有关经传的笺注纷纷出笼,各个学派门户林立,互相争胜。

李叔同继而举例进一步说明,守旧的夫子阐释经传时,舍本求末之迂腐现象。比如《大学》中的“明德”二字,汉代的儒家学者以《尔雅》为依据进行阐释,宋代的儒家学者则承袭佛典精义,作出释义生发,他们所作的种种相关考据,动辄就数千言。秦延君诠释《尧典》篇目,对两个字的论述就用了十万字;阐释“曰若稽古”四字,用了三万字;甚至于一个助词、一个接续词,这类微不足道的文言虚词,也反复辨析论证,用字不下千言,似乎前人所用的助词、接续词都有太多太多的精深意义。需要明白的是:圣贤经传蕴含的“微言大义”,必定不在这区区文言虚词之字里行间!况且近代以来,新学、新理层出不穷,需要研究的各类学科何其多!这些新学科的理论思想超越我们古代经传之上的又是何其多!之所以不忍就这样将经传抛弃,在于它们是国粹!

孤陋寡闻之小儒,喜欢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尤其喜好故作高深宏论,强人以难。如此让人难以接受的、晦涩难懂的“高远宏论”,让学识水平在中等以下的人来接受,这种教育传授方法断难普及,也无法收到实效。本来意在挽救古之国粹不至于消亡,然而如此“挽救”,反而促使经传消亡。因此,与其故作高论反促其消亡,又为何不变通其法,使其留存下来?变通的方法,除了删改、除冗、重新订制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3)删改、编纂和重新订制的方法

①删冗存精。删除经传中冗杂重复的内容,保存其精髓要义;删改其中的晦涩文词,换以语义浅显之文词。

李叔同提出在重新删改、编纂、订制经传时,应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对经传的内容重新进行选择、取舍;其二,对经传语言文词表意的表达方式作除难换易之变更。这两方面的改良建议,特别值得我们今天在研究如何使民族传统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何在当代传承“国学”等问题上,加以认真的分析和借鉴。

②具体的订正方法

至于经传讲解、传授之源流,古往今来经学家各门派的传授方法,儒家学者们笺注的异同等等,如果这些都一一加以研究,恰恰是最令学者们费脑伤神、费力不讨好的事,而且也是适得其反的无用功。当今编纂订制经传释义,都以通行的注释为准,凡是涉及异同的辨析,均一一罗列而出,以免学习者因辨析不全面而产生错误的理解。

《孝经》、《论语》均为小学教科书,删其冗繁重复内容,留存其中的百分之六十或七十。将其章节体改为问答体(如近来所编的《地理问答》、《历史问答》的文体格式正好)。问答体可以使文章的文理清晰,条理井然,学习者阅读时,自然较之章节体容易领会。只是近来编辑问答体教科书中存在许多影响学习者理解的问题。答词不能恰如其分地解析问题,其原因在于不懂得逻辑学。如果任用精通逻辑学的人作为编辑,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尔雅》前四篇,可删除的很少,其余部分凡是有冷僻名词又不是经常见到的,宜酌情删除。原文简明,非常便于初学的,也就不再润色修改。《尔雅图》可以起到帮助记忆的作用,适宜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补入。

《诗经》宜作唱歌用,只要体裁适合,没有必要再删改润色。

《孟子》也适合于改为问答体,对其原文作删改或润色,应以简明为要义。近来编订的《孟子微》颇有新意,可以参考借鉴。

《尚书》原文文本是最深奥意多的一种,适宜用问答体,将其改译为浅显明了的文字。

《春秋》三《传》,唯独《左传》纪事最为翔实。刘子元的《申左篇》也曾论及。在今天看来,应当将所记之事实的来龙去脉一并归纳起来,再编为问答体(或者用《左传纪事本末》为蓝本,再删改润色其文辞),作为课本。《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这二《传》用纪事本末体,可略加编辑,作为参考书。

孙诒让撰有《周礼政要》,选取、删除极其恰当,比附也精当,作为教科书非常好。学堂中用它的人特别多。唯其不足的是论词太繁琐。所以适宜将其总括大义,再加以润色。每一节的论词不可超出一百字。

《仪礼》可以删去其中百分之八十,仅通晓其大纲即可。《礼记》适宜删除其中百分之六十。这两种经传,均可用问答体。

我国学人在论及《易经》、《中庸》时,主要是究其义理之深奥玄论进行阐发,从而使学习者面临理解玄论的困难。所以,宜用问答体以最浅显明了的文辞表达其内容。日本的儒学研究者著有《支那文明史》、《支那哲学史》,论及《易经》的理论颇有精到之处,可以作为参考印证。

(4)如何编纂、订制问答体经传教科书

李叔同认为,问答体教科书在欧洲、日本的小学中均在使用。其时,中国既然已经免除了在教学中死记硬背的旧式背诵方法,而注重让学生真正理解、弄懂所学内容。那么,用问答体教科书法即是启发式教育的好方法。因为经传意义艰深,条理头绪多而庞杂,如用经传的原文文本作为教材授课,并使用问答的授课方法,毫无疑问,不仅学习者将不能掌握经传的要义及核心精神,即使是讲授者,也难以统括经传原文的大意,构成恰当的适合学生所提问题的回答。(当今约翰书院读《书经》、《礼记》、《孟子》、《论语》等,都用经传的原文文本讲授,并使用问答的方法。教学者、学习者各自都感到教学、传授与听课、接受的不方便,均感窘迫。)李叔同认为,在学校传承国学之经传,在重新删改、编纂、订制经传教科书时,多半适宜使用问答体,主要是这个原因。

三、社会变迁、文化转型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李叔同也道出了内心之忧虑: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具体传承哪些古代文化?联系到西方现代思想中的“进化论”,他发出了如下喟叹:

处在今日中国,我不敢诋毁古代经传,也尤其不忍推崇古代经传。何以这样说?因为,我们正处于青黄不接的过渡时代。对待古代经传这类民族的古代经典文化,毫无顾忌地弃之如敝屣,如此偏执,实为横流之祸,我深感不安。然而,千百年后,古代经传在中国一往如故,而社会中崇拜经传的人们也一往如故,这会更使我感到不安。英国大学者颉德有言:“事物不进化,只有待事物的根本之源消亡;而消亡本身,又是进化之根本源泉。最初是优者胜,劣者死,而后最优者胜出。然而,以往的所谓优者,也会因其内因慢慢地发生质变,从而由优转变为劣,继而消亡。如此循环往复,既无开始也无终止,代谢更替不已,人类文明得以前行。”

李叔同认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早于许多国家,但两千年来,进步也少。难道这正是古代传统文化不消亡从而造成了这样不进步的局面?一个并无卓见的小小士人,就已将传统经传奉为圭臬,如敬鬼神,视为古董珍宝,譬之如天经地义之理。这正是不知宇宙自然界的代谢演进之规律。所以,瞻前景而茫茫,我心忧且多多……

李叔同在文章中论及西方的“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称“天演论”),将其引入,类比华夏文明、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承接续问题,由此深感忧虑。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所创“进化论”是关于自然界、人类、动物、生物的物种起源及进化演变规律的学说,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的变异性和遗传性、物种的起源、生存斗争等;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在清光绪年间,翻译了英国博物学家、大学者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将其引入,合译命名为《天演论》,主要是阐述有关自然界及生物进化、发展规律的思想及学说。毫无疑问,西方的这些新思想,打开了近代中国知识人的视野,特别给予渴望变革发展的有识、有志之士以极大的触动,起着启蒙警醒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李叔同针对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特有“时代精神气候”的儒家经典,怎样适应或适用于不断加速变革发展的现代社会这一问题,作了认真、严肃的思考。他多次提到自己的忧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亦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以“进化论”这一学说,用于分析人类文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演进、传承、延续等,确有不适与不妥之处。因为自然科学理论与人文科学理论在学理性质、研究对象的性质等方面,存在许多本质的差别。20世纪初,西学开始东渐之时,国人对这些理论还未全面深入地领会掌握,亦不足为怪。

李叔同身处社会变迁和“文化断裂”时代的文化转型时期,正如这篇文章所言,“过渡时代,青黄莫接”,时时会面临或感受到“文化断裂”所带来的危机。我们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再来反观一百年前的这个问题,即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国古代经传乃至中华传统文化?或许不至于瞻前景而茫然,临变迁而心忧;或许不会与李叔同一样,有一种紧迫的危机感,并产生类似的深深忧虑。然而,我们毕竟也曾经过了一场“文化浩劫”;也面临社会转型过渡时期文化价值观的“青黄不接”;更有“全球化浪潮”中,时时感受到西方“后工业时代”的“后现代文化”大举进入我们的文化领域直至日常生活领域……如此种种,多少也会使我们产生些许的感同身受。

当今学界之经学研究方兴未艾,新时代的儒学研究后继有人。为适应时代发展之需要,类似李叔同提出的,对经传作删改、编纂和订制的尝试及成果已有不少,特别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研究引人注目。同时,亦有诸多对传统经传作应时、应世的市俗化诠释,或颇具现代或后现代意义的阐释;也有富于功利性的多种“移植”。“国学热”或许将历久不衰。如此,将我们当下正经历的文化处境比喻为“文化断裂”时期,也许有失之偏颇之嫌。但扪心自问,一个世纪前,李叔同曾提出的有关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命题,李叔同曾有过的种种忧虑,在今天已经解决了吗?特别是在我们当今基础教育体制的教学内容中,如何传承“国学”?如何对“国学”作与时俱进的修订,并成为占一定比例的教学内容,并编纂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材?这些仍然是有待研究的课题。

同类推荐
  • 中国人

    中国人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而她的民族生命,涵育着太复杂的内质,欲加以阐述,势难免于牴牾歧异之见解。任何人苟有持相反之论旨者,鄙人准备随时供给可能的材料以便利之。但是真理终是真理,它将克服任何巧黠的私见。人类对于真理的领悟,只在稀有的一刹那,这领悟的一刹那倒是永存的而不是私见能永存。
  • 走宁夏

    走宁夏

    在中华大地的西北边陲,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那里,鄂尔多斯台地与绿色盆地共存,浩浩大漠与滔滔黄河同在,水乡景色与边塞风光交相辉映,西夏文化、阿拉伯文化与华夏文化同放异彩……这,就是被人们誉为“塞上明珠”的宁夏。
  •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向来痴,从此醉

    向来痴,从此醉

    《向来痴,从此醉》是一段段记录心情的断章,不成文也不成诗。从天际而来决然投向大地的雪,泥潭中无奈挣扎的落花,枯败的叶子,彷徨的蝴蝶,都可以在我的笔下演绎成唯美的爱情故事。而黄昏里你回眸浅笑,小雨中你忧伤转身,不正是一首首婉约而又凄美的诗吗?
  • 寻找属于我的翅膀

    寻找属于我的翅膀

    本书作者通过对学习、生活的感悟,用细腻、真切的描写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和对友谊、亲情的无限眷恋,点缀出了小作者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十五岁绚灿人生。
热门推荐
  • 契约玩偶:婚后谈谈爱

    契约玩偶:婚后谈谈爱

    什么?为了报复,他竟然不惜花三百万,让她做他三个月的玩偶,无情冷酷的折磨戏弄她。幸好,三个月不是很长。可是,为什么契约之期到了之后,他竟要用三百万买她的一生呢?不,她不要!
  • 老师,请别过来

    老师,请别过来

    “啊,你别过来!”某知嘟起小嘴,“你不是说不碰我的吗?”“你要知道,碰和亲不是一个意思。”他却饶有趣味调戏道。她还是黄瓜大闺女,一个纯洁天真活泼可爱开朗的女孩,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的女孩,怎么就被爷爷给“卖”出去了?被踢出了自家门。而未婚夫刚好是新学校的班主任!一夜之间,自己和班主任同居了,天天被调戏。要记住,碰和亲是不一样的。
  • 夏目友人帐:友人帐里的式神

    夏目友人帐:友人帐里的式神

    “我叫式,两仪式。”一个戴面具的式神从友人帐里跃出来。有了它,夏目的生活发生了微小的改变……
  • 绝顶神王

    绝顶神王

    普通学生高天宇,在人生低谷之际获得机遇,从此拥有超凡的力量,逐步走上神王之路···若你挡我,我必杀之。若魔阻我,我必除魔。若天阻我,我便诛仙杀神。绝顶神王,至高无上。
  • 易烊千玺,忘记你太难

    易烊千玺,忘记你太难

    “如若修的三生苦,才能换来一世福。那么我这一世,就要有无数个三生。邂逅你,就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易烊千玺,我爱你......”百里千易烊玺
  • 信鸽

    信鸽

    信鸽在面对自己子女的生命受到猎狗的威胁时,会采取什么态度呢?是顾命逃走,还是奋力护子?人类从动物身上会得到什么启示呢?
  • 大明宫之智谋天下

    大明宫之智谋天下

    西域高昌国国师宇文澈,是个在当时首屈一指不可一世的人才。无论智谋、策略、工程均是全西域最富盛名。人称‘西域智谋第一’,身边宠物神鹰‘苍狼’更是在昆仑山之巅吸收日月之精华的神鹰,据说寿命已超过百年。在大唐皇帝李世民打算建造新宫大明宫时,全天下的人才都来到了长安。而宇文澈为高昌国国师,自然也从西域赶来,在这紧要关头之时,吐浑攻击凉州,这时宇文澈正好路过凉州,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南司马,北拓拔,太宗皇帝的特务机构百骑司,都参与江湖之事。此时波斯,吐蕃,南诏各国都在打着各自的算盘,企图对刚刚建国的唐朝致命一击,唐朝的未来何去何从,大明宫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 市声

    市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才狂兵

    天才狂兵

    重回都市,却是与都市生活格格不入。在这里,周峰要做自己的主宰,有自己的法则。一代兵王,尽收霸业。热血巅峰,笑傲世间。不服就干,温柔、杀神性格并存。从此,开始掌控自己的命运。铁肩担道义,有周峰的世界,就有正义!
  • 月岁辉光

    月岁辉光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经历,但是其中值得回忆的却不多,人们大多数的日子是在平淡无奇中度过的,过去的已经不能更改,但是将来却是充满希望的。想的多,不如做的多,认真度过每一分钟,不再让时间随意的浪费和挥霍,这才是充实的人生。本文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讲述“乡村第一书记”的各种经历,描写了当代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中依然存在着正直善良和积极向上,不是所有人都是为了名利为而活着,平凡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