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0900000002

第2章 “文化断裂”时代的文化人格(2)

第二节 “心性澈悟秉懿行”

1910年夏天,李叔同在日本时,借范当世(伯子)的诗句“独念海之大,愿随天与行”,书联赠好友杨白民。此借诗咏志之时,正当辛亥革命前夕,它道出了青年李叔同的高远志向、阔大胸襟——行将回国施展抱负的风发意气。“愿随天与行”中作为审美意象的“天”,无适无莫,寥然自得。“以美储善”的“天地境界”之“天”与审美主体之“愿”的融合,不只是泯灭一己,与自然万物同一,它蕴含了一种阔大的、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彰显了一种高远的精神志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的人生理想和实践追求,从古至今,有多少志士仁人怀着类似的抱负、信念前行。然而,个人的抱负、个人的精神意志,必须付之于具体的社会实践,最后总还得落实在自我也生存其中的具体现实社会。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民生凋敝。仅以1905年计,就足见实为一多事之秋:在东亚崛起的日本,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于前一年与没落的沙俄帝国爆发“日俄战争”,此时战事正酣,中国的辽东半岛地区及其海域却成了两个瓜分者争斗的主战场;清王朝苟延残喘,为蒙骗国人亦上演“变革”,派所谓“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日本正式成立,标志着反清的民族民主革命力量日益壮大;在中国实施了千年以上的“科举制”,在这一年被废除……这一切,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列夫?托尔斯泰在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借书中的主要人物列文之口,所指出的社会动荡不宁的事实:“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转借这一话语比喻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也未尝不可。当然,相形之下,其时的中国社会有着自身的社会矛盾,而且它们具有中国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复杂性。人们说,历史是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其总体趋向应该是上升的,总会给人带来希望。但处于如此积贫积弱、内外交困的国度,如此腐朽的封建王朝,如此纷扰之世事,有识之士的种种抱负的实行、种种变革的具体实践,所面临的是异常艰难的局面,其结果是一次又一次挫折,更多的则是失望、怀疑、徘徊、彷徨……社会变迁的时代,存在诸多希望、选择可能性的同时,也潜藏着诸多幻灭、失败的可能。就社会中的个体而言,或许心志有多高,失望就有多深。

在这一年的3月,李叔同的母亲去世。这无疑是其人生中的又一个巨大的伤痛。办完丧礼后,他于8月东渡日本留学。

李叔同作品文本中所透露出的诸多思绪,如沉静的追思、幽深的苦思、无解答的疑思……这些由“思”而“诗”这一精神层面的苦苦探寻,构成了其作品内涵的个性特征,以及对“深层自我”存在的意义、存在价值的不懈的求索。这种精神寻觅的艰难、获得诗意升华的欣慰,印证了宗白华先生在论及文艺与象征关系时的评析:

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无可表达的沉思,无可解答的疑问,令人愈体愈深,文艺的境界邻近到宗教境界(欲解脱而不得解脱,情深思苦的境界)。

曹聚仁对先师的《落花》、《月》、《晚钟》这三部“文艺的境界邻近到宗教境界”的歌曲所蕴含的精神超越的三个递进关系的境界,有非常好的解析。他认为,三首歌曲代表了李叔同心灵的三个境界。《落花》代表李叔同心灵的第一境界:中年后,对生命无常的感触、精神上的苦闷,“艺术虽是心灵寄托的深谷,而他还觉得没有着落似的”;《月》是其后静悟到的第二境界,“他既作此超现实的想望,把心灵寄托于彼岸”;《晚钟》是第三个境界,是由文艺的境界进入到宗教境界,“顺理成章,必然地走到《晚钟》的境界”,完全升华至宗教境界,从而获得精神的皈依。

诗之蕴涵的意象、意境,又何以“邻近到宗教境界”?何至于达到“情深思苦的境地”?这是作家主体独特的文化人格使然!

于此,有必要对“文化人格”的含义作简略评介。

“人格”是“适合于个体心理过程与状态的有组织的聚合体”。这是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给“人格”这一人之秉性归纳出的精炼定义。他进一步指出:“人格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综合结构,在身体现象层面上没有什么可以与它相提并论,而且,人格也无法被直接观察到,我们只能从人格所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中推出人格特质。再者,人格通过时间作为活动实体的延续,其存在的唯一基础是个体外在行为的一致性。”拉尔夫的表述较清楚地指出了,人的外在社会行为呈现人的“人格特质”,这种个体社会行为的延续、个体外在行为的一致性是人格特质的唯一外在存在基础。

所谓“文化人格”,则应是个体文化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心理过程与状态,这样一种有个体文化行为内涵的社会行为延续。

拉尔夫还指出了文化对人格发展的两种影响方式。一是由文化模式的行为引导出的其他个人对儿童的影响。这种影响自人一出生就开始起作用,并且在婴儿时期是很重要的影响。二是个体通过观察社会行为模式或在这方面所受的教育的影响。在这些模式中,许多并不直接影响个体。第二种影响方式在婴儿期不算重要,却在其后的一生中一直影响着他。李叔同的成长过程,也正是这样两种影响方式促成了其人格的形成。特别是后一种影响,更具人格塑造意义,比如他成长的家庭环境、他所受的各种教育等等。

宗白华先生在论及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时,引用了王船山论诗之意境创造的评论,即“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认为这是“使我们领悟‘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的终极根据”。何以如此?立足于文学艺术本体的审美实质洞察,人生审美层面的深意在于: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人生才能摆脱在概念化和功利化的眼中看到的那种黯淡的、单调的模样,而向我们敞开一个永远是新鲜、有意蕴的世界;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能使人超越日常生活中那个与“有意蕴的世界”分离的“自我”,使“我”沉浸到审美的世界之中,去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正如宗白华所言,“把我们的胸襟像一朵花似地展开,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深层的境地”,澈悟意义,体验本真,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李叔同在其艺术创作生涯中正是这样认真实践的,他在出家后的修行生涯中亦是如此。所以说,其心性守持的精神,无论是在艺术创造中或佛门修行守持中,都是一以贯之的。李叔同的个体文化人格,体现在他的信念上、行为中,即内在心性秉持的自为坚守、外在懿行的身体力行。

有学者指出,在艺术领域,李叔同极富创造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个缺乏实践尤其是社会实践能力的人。他所钟情执著的艺术门类,又都是比较抽象空灵的,易于远离现实而接近宗教。从小就有佛化倾向、在艺术造诣上进入了较高层次的李叔同,当他在现实中看不到人生价值和生命的终极意义时,是很容易到非现实中去探寻究竟的。

要论及李叔同人生道路的最后选择问题,还必须结合他存在于其中的具体历史处境,来探究其个人的终极选择。人的社会实践有多种,处于社会风口浪尖的革命实践是其中之一种,然而,社会中的每一个体不可能都成为社会革命的实践者。潜心艺术创作、艺术教育,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无疑仍属于社会实践范畴。至于遁入佛门,“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此乃个体心性的选择取向,是个人的宗教信仰和个体终极精神皈依的取舍、抉择,应结合具体的历史处境、个体的历史心境作深入的分析。而作为文化人的李叔同所处的具体历史处境,正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出现的“千年大变局”,所谓“文化断裂”的时代。特定的时代,有它特有的时代精神内涵:它曾带给人们以希望、期盼;随时间的推移,社会的现实存在也不时地出现诸多的阴霾,亦使人困顿、迷惘……敏感的个体心性,必当切身地领受“文化断裂”后,社会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诸领域随之产生的种种失序、混乱。作为社会个体,以有限的选择,回应“无所适从”,其选择本身就意味着接受了时代、社会的挑战。

李叔同以澈悟的心性,秉持着慧然懿行。

入山之日,未破晓即行,故余等清晨赴校送行,已不及,仅一校役名闻玉者,肩一行李萧然随行。及至虎跑寺后,上人易法服,便自认为小僧,称闻玉曰居士,坐闻玉,茶闻玉,顿时比在校中,主宾易位,已使闻玉坐立不安。少顷跣足著草鞋,打扫陋室,闻玉欲代之,不可;自掮铺板架床,闻玉强请代之,又不可;闻玉乃感泣不可仰视,上人反安慰之,速其返校。闻玉徘徊不忍去,向晚,始痛哭而别云。

慧然独悟,始于心,启于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除去了世俗的社会关系,皈依佛门,角色置换,即行僧人待人接物之礼,令一师的校工闻玉感泣不已。此令人感动之懿行,乃既入佛门,行道即始!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有这样的追忆:“奋然一刀两断于尘俗和心灵的蕴藉与从容。细细想来不免令人震慑。在我们‘俗人’处理人间烟火事务中,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

同类推荐
  •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是“倾城才女系列”丛 书中的一册。传主陆小曼,近代知名才女、画家。《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 改》全书以散文诗般的文字,讲述了陆小曼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艳压群 芳的青年时代,到终归寂寞的美人迟暮,陆小曼以她的特立独行获得了珍贵 的爱情,也招致了不少非议。《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将这些片段娓娓 道来,引人不胜唏嘘。
  • 我热爱的一切

    我热爱的一切

    徐文海,曾在《清明》《警探》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散文获过省、市级奖若干次。这本《我热爱的一切》收录的就是他的49篇散文作品,包括:《一个人这样地面对世界》、《致我忧伤孤独的朋友》、《夜来风雨声》、《与生活讲和》、《那些叫做“知青”的人》、《黑夜深处的声音》等。
  • 海子诗全集

    海子诗全集

    15年前的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决绝而去。在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相当丰富的作品……
  •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生命中没有恒久不变的风景,只要我们的心朝着阳光的方向,那么每个清晨,当你睁开眼的瞬间,每一缕透进窗户的阳光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阅读美文、感受生命,让心灵在美文的浸润中沉静,也让心灵在自然的世界里释放,更让青春在阳光的舞动下飞扬。
  •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本书为论文集。收录了作者1988~2002年间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若干问题”、“鲁迅的思想与作品”、“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阅读记录”、“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化问题”四个部分,集中展示了作者关于中国新诗、鲁迅、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等问题的思考。
热门推荐
  • EXO你是信仰:三生石

    EXO你是信仰:三生石

    新作,希望诸位书友们喜欢!书友群因为没人说话被我解散惹,嘿嘿(?﹃??)……想加我的书友们可以去我首页上加我欢迎加入沐梵新建的书友群,群聊号码:793916035
  • 晓色朦胧

    晓色朦胧

    时间,总会将我们年轻时的小心思打磨得什么都不剩。当时间在我们的身上悄无声息地流逝,当小时候的理想变成泡沫般易碎的幻影,前路仍漫漫。你,是否会怀念起小时候的那个天真懵懂的自己?时间,总会告诉你答案。本文为八千字左右的短篇,不定时更新。现主存稿现言长篇。
  • 萌蠢界主:美男请排队

    萌蠢界主:美男请排队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从二楼失足也会穿越,还是从天上掉到异世界的河里大河向东流!?刚上来就被某位腹黑帅哥按回河里!看我如何智斗小白莲,狂撩各色美男!咳咳,美男请排队!
  •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生活历程,包括他学习、工作的各个阶段及受迫害的日子等。从“少年时代”到“最后的日子”都收录在《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中。
  • 穿越之爆笑宠妃

    穿越之爆笑宠妃

    她一个普通小姐他一位王爷一见钟情有何不可“你为什么老是跟着我'因为喜欢你'”王爷半夜进女子闺房好像不太好吧“”你是我的王妃陪本王睡觉有何不好“”滚......."“爱妃是要滚床单吗”
  • 魔神之诛仙

    魔神之诛仙

    神仙又如何?天道不公,我便替天行道!敢挡我者,诛!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道衍仙途

    道衍仙途

    为什么有魔,还有异域天魔?为什么会存在妖兽,会有人诞生?为什么妖兽与人会越来越弱?人是如何在衍化,天如何再衍化,道又是如何再衍化?一点金色真灵弥漫着黑光投生在六合界东茫山,沈天就此诞生!怀着赤子之心炼心圆魂,追仙求道,探寻人、天、道之间的秘密,探寻魔、天魔、死灵、海冥族等各族的秘密!看破人衍、天衍、道衍之秘,道衍仙途与您一起终极修仙!
  • 死循环

    死循环

    如果要你以自由、家庭、快乐换取长生不老,你答不答应?如果让你重新来过,你是否仍旧能够像从前一样坦然面对?我也曾经祈求过永生,可是当一切来临之际,我却宁愿放弃生命换取解脱噩梦。生死循环,永无休止,逝者不息,生者不安…现代兵器,近代建筑,远古遗迹,我们的路该如何选择?我们又该如何解脱这一个个的死循环。
  • 忠诚使命

    忠诚使命

    记录一个少年入伍之后的点滴生活,体现一段真实普通平凡的军旅生涯。记录新兵入伍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