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8600000022

第22章 齐会战役令日军大本营惊叹的平原歼灭战(2)

“报告!”通信员高兴地喊道:“关政委回来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过来。此时,关向应已从晋察冀边区来到冀中,还带来了一个外国人。贺龙一见,喜出望外地喊起来:“啊呀,这不是白求恩大夫吗?”“噢,贺师长,又见到你了!”白求恩操着生硬的汉语,和贺龙紧紧握手。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远涉重洋,来到中国。1938年,他从延安前往晋察冀边区时,路过岚县。贺龙留他住了一个礼拜,相处甚欢。这次敌后相见,别提彼此有多么高兴。白求恩告诉贺龙,他带来了一支18人的医疗队,请贺师长帮助安排。“不忙,不忙,吃完晚饭再说。”贺龙一边吩咐“加菜”庆祝,一边和白求恩一齐回到指挥部。傍晚,太阳即将落山。天地一派绛红,很是热烈。今天的饭菜要比平时丰盛多了,因为白求恩大夫来了,“来了一位外国‘八路’”。大家非常高兴。四样菜呢,除了白菜粉条,还杀了两只鸡,满满地盛了四瓷盆。这在当时,的确要算最丰盛、最隆重的招待了。厨师的手艺也说不上高明,白求恩却吃得津津有味。不等吃完饭,他又去找贺龙,要求立刻分配工作。

吕正操见他经过长途行军,路上积雪很深不好走,一定很劳累了,便说:“先休息一下,工作有的是。”

白求恩却斩钉截铁地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

接着,他就拿出已经拟好了的到部队检查医疗情况、施行手术的计划给吕正操看。原来,他在来冀中的行军途中就把工作计划订好了。吕正操看他抢救伤员的心情这样急切,便不再劝阻。

贺龙想了想,提议18个人分成两个小队,一队跟随120师行动,另一队去冀中军区。白求恩可以两边走走。白求恩表示同意。贺龙又让120师卫生部长曾育生跟随白求恩,协助白求恩处理事务,照顾他的生活。

白求恩同志把救死扶伤看做是医生最神圣的职责。他坚决主张医生上火线,要尽可能地在当时当地给伤员施行手术,这样就能减少死亡和缩短住院时间。看到有的医生不上火线,他不能容忍,甚至会大发脾气;谁要阻止他上火线去,他就勃然大怒。他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枪声就是命令,哪里有枪声,他就往哪里跑。

齐会战斗打响时,白求恩跟随贺龙的指挥所,在离前线5里的一个小庙里,建立了手术室。白求恩的身边不时有弹片或流弹飞过。突然,一颗炮弹打来,把小庙的外墙炸塌了。白求恩同志依然镇定从容,不肯后撤。他始终全神贯注地工作,连续3天3夜,没有离开手术室。仅这一次,他就为100多名伤员做了手术。

5 贺龙身边的好政委

120师师部领导率部由晋西北前往冀中途中,路经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聂荣臻向贺龙、关向应介绍了冀中的复杂情况。他对贺龙说:“到冀中扩充部队,兵员是充足的。那个地方‘司令遍天下’,杂牌武装、联庄会多得很,希望你们多带一些去。120师干部多嘛!容易把工作做好,把他们带离本乡本土,改造工作也容易些。”

贺龙在晋察冀军区住了几天后返回120师驻地灵寿县陈庄,准备越过平汉路前往冀中。关向应则因为要参加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会议,留在晋察冀边区。

会议结束后,关向应也来到了冀中。关向应给贺龙带来了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关于成立冀中区军政委员会和向冀中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意见。两人商定2月14日在东湾里召开冀中区党政军联席会议。

会议由程子华主持。贺龙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共中央军委赋予120师的任务。关向应传达了北方分局关于成立冀中区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冀中斗争的意见。会议根据六中全会“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精神,分析了冀中斗争的形势、冀中部队的情况,讨论了冀中当前斗争方针和统一冀中各抗日部队的指挥等问题。

关向应在会上提出了深入发动群众、加强政权建设、壮大党的力量、正确执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等意见。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分局的意见,由贺龙、关向应、周士第、甘泗淇、吕正操、程子华、孙志远、王平、黄敬组成冀中区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冀中区党政军民工作。

为了统一军事指挥,按照八路军总部意见,成立了以贺龙为总指挥、吕正操为副总指挥、关向应为政治委员的冀中区总指挥部。会议决定,立即深入发动群众,做好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地方武装,坚壁清野,破坏道路,抗击日寇;各级党政机关立即实行精简,精干机构,以适应游击战争的需要。

关向应是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擅长于部队政治思想建设。从1932年到他逝世前的15年间,贺龙在各个部队担任司令员时,关向应始终同时担任政治委员。关向应坚强的党性、高尚的情操、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艰苦朴素的作风和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深得贺龙的敬重。贺龙曾说,他一生遇到两个好政委,一个是周逸群,一个是关向应。

关向应1902年出生于辽宁金县一个贫困的满族农家,原名关致祥。他的家乡“关东州”在日俄战争后已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从小就看到家乡父老饱受战祸滋扰和侵略者凌辱的情景,心中十分愤懑。日本侵略者强行实施的奴化教育尤其使他痛恨。他在《自传》中说:“我12岁时入日本办的专以教育中国人的普通学校(初级小学),4年毕业。后复入大连公学堂(高等小学),2年毕业。我在这6年中所受教育完全是侵略式的教育,书报都看不明白,国内的情形一点不晓得,思想完全是奴隶的。当我毕业后学堂就把我送一日本商店服务,才做了一个月,因与日本人冲突就辞了。”宁肯回家种地绝不受日本人的欺辱。他说:“做一个中国人,就要有骨气!”

他在大连公学堂读书时,常在学校发的日文课本书眉上批写“中国”“我是中国人”“精忠报国”这样的字句,画一些丑化日本侵略者的漫画,抒发他对日本殖民者的仇恨心情;他还参加了反对日本教员殴打中国学生的罢课。1923年,他在泰东日报社做工时,又率众“教训”了辱骂中国人的日本殖民者,迫使此人当众道歉。他愤怒地说:“非把日本帝国主义打走不可!”

泰东日报社是关向应接触进步书报、参加革命活动的起点。1923年,他在泰东日报社结识了以记者身份来到报社开展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李震瀛和陈为人,在这两位共产党员的帮助下,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

1924年秋,关向应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关向应奉命回国,先后在上海、山东、湖北、河南、武汉等地从事共产党和青年团工作。1932年初前往湘鄂西苏区工作,从此结识了贺龙。

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关向应先后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军委分会主席,红3军、红2军团政治委员,还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在从洪湖到湘鄂川黔苏区的极其艰苦的4年间,关向应和贺龙率部转战不息,对红2军团与根据地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向应初到这里时,为了恢复红军中的党组织和政治机关,关向应深入连队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亲自主持登记党员,组织党支部,成立政治部,制定部队政治工作制度。他平易近人,工作深入,几乎认识红3军的所有战士。在生活上,他和战士一样身穿破衣,脚穿草鞋,风餐露宿,同甘共苦,深得全军指战员的爱戴。

1934年10月,红3军在黔东和由任弼时率领的红6军团会师。经中央批准,红3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中央决定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指挥红2、6军团。此后,经过一年奋斗,纠正了湘鄂西根据地在肃反、建军、建党等方面的“左”倾错误,粉碎了敌人的两次“围剿”,扩大了自己的队伍,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和关向应等领导红2、6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经过种种艰难险阻,于1936年7月初同红四方面军在川康边的甘孜会师。中央决定红2、6军团和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兼红2军团政治委员。

长征过程中,关向应等红二方面军领导同志,坚定地站在党中央一边,同朱德、刘伯承一起,和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经过他们力争,并得到徐向前等四方面军许多干部战士的支持,红四、红二方面军终于共同北上,在1936年10月间先后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军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红二方面军与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对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场斗争中,包括关向应在内的红二方面军主要领导同志充分表现了拥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坚强党性和维护党内团结一致的原则精神。

抗日战争中,关向应任第120师政治委员和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和贺龙师长共同创建了晋绥解放区,并和贺龙一起率领部队转战冀中平原和晋察冀边区根据地,战斗足迹遍及华北各地。关向应为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付出了大量心血,立下了不朽功绩。

抗战初期120师刚到晋西北,关向应即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委托,组建中共晋西北区党委,同时发扬我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光荣传统,一面坚持和日本侵略军作战,一面参加创建根据地工作。关向应遂亲自带领从部队抽调的700多名干部组成地方工作队,分赴晋西北各县和大青山地区开辟工作。工作队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阶层群众合作抗日,建立群众组织,恢复抗日政权,发展游击队和地方武装,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打下初步基础。

1938年9月,关向应回延安出席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作了《晋西北工作报告》。其后又任晋绥军区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成为晋绥抗日根据地党、政、军一元化领导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并且兼负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重任。

关向应还经常研究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战役与战术问题,认真总结经验。1939年6月28日,他在晋察冀边区阜平县易家庄,曾以《冀中战争形势和几个政策问题》为题,在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干部会议上讲话。他对冀中形势的发展趋势,以及继续巩固发展统一战线问题,冀中的民主、民生问题,都作了深刻的论述。这年8月,他又将这些论断加以发挥,写成《论坚持冀中平原游击战争》一文,对坚持冀中平原游击战争的规律、特点及困难和有利条件等,做了详细的论述。

这篇文章先后在冀中《新长城》和延安《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他在抗战初期发表的文章还有《120师在晋西北》《再谈晋西北的问题》等,对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开辟和建立抗日根据地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6 日寇王牌军开向河间

1939年4月,正是清明时节,冀中平原春光明媚。然而冀中的局势却依然是相当严峻的。120师驰援冀中以来,虽然四战四捷,和冀中的部队一起打破了敌人第3、4、5次围攻,但敌依仗其军力优势,侵占了冀中区的全部县城和主要集镇。

冀中平原上,敌据点林立,炮楼密布,各据点之间相距不过一二十公里,八路军回旋地区大大缩小。敌人到处拼凑伪政权,推行“治安肃正”,以据点为依托,经常出来抢粮食,抓民夫,胁迫群众平道沟、修马路,不时集结兵力,梳篦拉网,进行“扫荡”作战,企图在青纱帐起来之前消灭八路军,或将八路军逐出平原,以确保其占领的平、津等要地和津浦、平汉等铁路运输线的安全。其侵略气焰十分嚣张。

4月20日,日寇王牌军——第27师团第3联队的第2大队800余人,伪军数十人,根据杉山元新的指令,带两门山炮,乘50余辆汽车,气势汹汹地开往河间。

这股日寇,曾参加过进攻南京之战,因为血洗南京有功,全队上下,每人都弄到了枚“勋章”。大队长吉田以前没有尝过八路军的厉害,自恃“功勋”卓著,根本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4月22日,吉田大队进驻河间仅两天,就倾巢出动,企图寻找冀中八路军。

4月中下旬,贺龙师长率领第120师,在安国、博野、蠡县地区东渡潴龙河、跳出日寇的合击圈,深入到河间、任丘、大城、沧县之间敌人的心脏地区。为了加强对冀中抗日武装力量的领导,形成拳头,合力破敌,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第120师的部队与魏大光、高士一的两支冀中抗日武装进行了整编,合编为第120师独立第1旅和独立第2旅(第1旅辖第715团、第1、2、3团;第2旅辖第716团、第4、5团)。

4月22日下午,冀中根据地军民正集中在大朱村外的广场上举行庆祝合编大会。突然,侦察员送来了吉田大队东犯的情报。

正在主持会议的贺龙师长,接到情报后,立即大声说道:“同志们!乡亲们!河间的鬼子出动了,给我们送礼来了!我们要军民一心,团结起来,动员起来,再次粉碎敌人的进攻,打个大胜仗来庆祝我们的合编大会!”

会后,部队立即进入紧张的战斗准备,贺龙连夜在大朱村司令部召开作战会议,分析判断敌情,部署战斗任务。根据当时各方面情况判断,“河间的日寇尚未弄清我第120师主力所在。日寇东犯的目的,就是在河间以北地区,搜索我军主力,以期在任丘、大城、吕公堡之敌的策应下,消灭我第120师主力。”“根据最新获得的情报,日寇很可能于23日,由西、北两个方向,向我齐会村地区发动进攻。该敌孤军冒进,情况不明,周围各据点可配合其作战的日伪军数量也不多。而我第120师在这里却已集中了7个团的兵力,并有第3分区第27大队的配合,形势十分有利。因此,抓住战机,集中兵力歼敌一路,是有把握的。”

根据上述判断,120师首长决心“以少部兵力占领齐会村,利用齐会村周围的有利地形和村内房屋巷道,拖住急于寻找我主力的吉田大队,集中主力歼灭该敌”。

7 120师巧布罗网

同类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持转折:苏德争锋

    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持转折:苏德争锋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19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兵为王者

    兵为王者

    “我是一个兵”“有人问过我,当兵为了什么?”“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我没有回答他,并且拿出枪杀了他!”一个恐怖分子,给我在这里讲道理?作死呢?千万不要试着触碰我的底线不然你必死无疑?——李察
  • 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

    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

    本书由军情六处独家首次授权,作者接触了数量丰富的档案,在资料收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垄断优势,在权威性上明显超越以往任何一本从局外人角度揭示军情六处的书。作为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全书见缝插针地引用各种文献,几乎句句有来历,作者保持其客观的笔调,极少加进自己的评述,使得此书更多地成为了历史资料的整理与汇编,对于相关研究人员或有极大的帮助。
  • 抗日之尖刀出鞘

    抗日之尖刀出鞘

    国之利刃,当属尖刀。尖刀出鞘,敌特不死绝绝不回鞘。现代青年何余穿越到了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与一群热血军人共同抵御日军,从而开启一段热血谍战的抗日故事。
  • 嗜血狼

    嗜血狼

    龙斌,龙塑某集团军特战队‘狼’队队长,带着一帮兄弟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组建了嗜血狼军,对千章展开了行动。穿越后一次意外的变故,嗜血狼军得到了一艘超级航母,狼王龙斌带着自己的嗜血狼军,踏上千章的本土,还千章大屠杀,灭掉了狂妄的天池国舰队,最后······
热门推荐
  • 崛起与守护

    崛起与守护

    什么,你可以带枪。切,咱一根手指头就能让你灰飞烟灭,一支枪而已,咱还是贩军火的。你不就是运气好,得了个神兽吗,神兽之王还要对我俯首称臣呢处女文,多多关照,作品类型,可能不对
  • 枫晨少年

    枫晨少年

    一个少年,一个精灵。为寻找哥哥,他,不顾一切。为兄弟两肋插刀,他,不顾一切。为天下苍生,他,不顾一切,这就是他!
  • 邪医女皇商

    邪医女皇商

    脚踩男人下身,某女使劲地碾了碾,拇指指着自己,傲然地哼鼻,“爷就是特么长得像女人,你他妈的有意见?”苏三,特种部队里专门培训的杀手魔医,救死扶伤不是她的职责,见钱治病是她的底线。上官飞儿,世人眼中的弃妇,某势力下的一颗棋子,身世如迷。当某杀手魔医坑爹地穿越成了弃妇。尼玛,长得胖就算了,还身无分文,这日子还过不过?为了实现她富甲天下的美梦,从此,她女扮男装,走上了一条经商之路。当满身赘肉在不知不觉中耗掉,凸凹有致的身材显现了出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回归本能

    回归本能

    作品标签:写实向末世、无异能等偏题设定、真实科技、学生主角、暴力式描写场面、社会崩坏过程、生产建设(种田)、地图炮、意识形态冲突、错综复杂的团体和阵营(至少一百个)战争中不是每一个人都在想着奔赴战场——这是我的战争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然而这句话仅仅只是文艺罢了。就连游戏工作室也没能成功做出这句话的完整故事,仅仅是描述了一个笼统的故事背景罢了。之所以说这句话很文艺,只是不论是个人感觉还是实际世界,主导世界的却是与这句话完全相反的话————灾难中,不是每一个人都仅仅只是想要单纯的活下去。这个世界上不乏野心家和流氓无产者,不安分的环境只会让这类人一个个跳出来,而不是如同老鼠般隐没在下水道里。
  • BIGBANG之我遇上你太迟

    BIGBANG之我遇上你太迟

    如果我没有遇见你们,没有去韩国,我是不是就不会认识你。如果你没有推荐我去做练习生,没有找我拍MV,这一切是不是都不会发生,我们是不是也不会在一起,也不会成为HelenTA?
  • 复仇之娱乐天后归来

    复仇之娱乐天后归来

    想不想,从小白兔晋升大灰狼。想不想,从单纯变成有心机,想不想,不被暗算,来来来,我教你晋升。
  • 星堕尘

    星堕尘

    结合了自己本身的一些真实的故事……毕竟还未成熟,如有不足之处,忘有待提醒
  • 揭秘人类的智力与开发之谜

    揭秘人类的智力与开发之谜

    本书介绍了智力的社会文化背景、智力与经验、智力的成分、流体智力:归纳推理、流体智力;演绎推理、晶体智力:言语理解力的获得、大脑发展等内容。
  • 婚后三十六个月

    婚后三十六个月

    当“七年之痒”被“三年之伤”所取代,当婚后第三十六个月的情感压力达到最高点,夫妻双方如何应对婚姻八面埋伏的挑战:与爱人关系的紧张、微妙的婆媳关系、养不起的孩子、入侵婚姻的彪悍小三……任何一个挑战都足够让婚姻以最快的速度瓦解。金灿灿、江一朵、杜娟三个80后女孩从不谙世事、懵懂的小女孩逐渐成为妻子、儿媳妇、妈妈。在步入婚姻的第三十六个月,她们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不断地改变,不断地适应。经历使她们成长,生活的矛盾与疼痛更让她们炼就了将婚姻的一手烂牌打到最好的勇气。
  • 摆渡时的歌

    摆渡时的歌

    总是在午夜梦回时,泪湿枕。正在经历离婚的叶秋池,无处安放的爱情和精神慰藉,该何去何从?对爱情如此执着,执着到卑微的浪费着自己的自尊,而又保持着清莲不妖的姿态,傲然的处世之道,看似对立却依然存在。秋池,你活得太累,又怎能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