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5900000043

第43章 秦灭韩赵(2)

一个案子发生以后,一定要考察一下与此案有关的人,看看他们的利害关系。如果是祸害国家的,就看是对谁有利。如果是祸害臣民的,就看是与谁有仇。对待案子,就应该是这样啊!韩非在心里想着。当然,遇事要有一个好的结局,还需要当事人善于自辩,判事人有明察秋毫的能力。韩非这么想着,忍不住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就在这时候,都城来人了,是韩王安身边的劳奴。韩非一见,知道韩国肯定又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在第二天中午时,韩非赶到了郑新,跟着劳奴进了韩王宫。韩王安斜眼打量着他,仿佛是很亲切地问道:“来啦!”

韩非点点头,恭恭敬敬地行过大礼。

“韩国大祸临头了!”韩王安突然喊起来。

韩非一点也不吃惊,只是静静地看着韩王。他知道,如果不是韩国面临难事,韩王是不可能想到他韩非的。

韩王原以为他这么一喊,韩非一定会焦急地问他是怎么回事,谁知道韩非竟无动于衷,象根本没听到他的喊声一样还是那么静静地站在那里。往日里,他之所以不喜欢博学的韩非,一方面就是因为他的博学,随时都好象有一肚子的知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另方面,是因为韩非的冷静,好像是天塌下来,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的。有这两条已经够让人不愉快了,韩王当然不能重用韩非,尽管韩王心里也清楚,韩非确实有治国的能力。可真让他出面一弄,谁还把我放在眼里,韩王安每当听到韩非的建议时,就一定会这么想。只是这一回,可是有灭国之灾啊,他只能唤回韩非。

见韩非还是这么冷静,韩王安有些恼,但很快忍住了。作为韩王,他并不是一个不能忍的人,只是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对于什么样的事情。

“我告诉你,秦国就要攻打韩国了。”韩王安故作神密地说。

“消息准确吗?”

“怎么不准确。我告诉你,是你那个同学给秦王建议的。”韩王说着,冷冷地看了韩非一眼,好象韩非与李斯是一伙的。

“李斯!”

“对,就是你这位同学,他如今深得秦王信任,听说还要取代昌平君相国的职位。他的建议,秦王能不听吗?”

“大王了解的这么详尽,这一定是事实了。”

“已经跟你说了,绝对是事实。秦王就是要来灭我们的韩国了。”

“大王唤韩非来,需要我做些什么?”

“秦王很欣赏你,你知道吗?”

韩非听了,有些惶然,不知韩王这话是什么意思。

“本王听说,秦王看了你的《孤愤》,曾赞叹不已,说什么能与你相见长谈,死了也值。”

韩非听了,心中更加惶然不安,脸面上却还是不露出一丝一毫的紧张来,只是肃肃然然地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些吗?”韩王问道。

“不知道。”

“让我来告诉你,秦王确实非常信任你。”

韩非已经明白韩王想要他做什么事了,在韩王的注视下,他默默地想了一会,说:“大王是要让韩非去说服秦王。”

“有把握吗?”韩王急切地问道。

秦王虎狼之心,此去说服秦王,有没有把握不敢说,自己的安危肯定是有问题。可是,韩王安根本不可能关心这些,他关心的只是属于他个人的韩国。韩非这么想着,有些寒心。可谁让他是大王呢?大王就是这样的,只不过他太蠢了些,连做做样子都不会。实际上,君臣之间,本来就是交易。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计也!这是韩非深深体会到的。只不过,善为君者,也不必做得太没人情味,面子上的事情,还是应该做做的。韩王安虽然这么寡情薄义,可是我却不能照此办理!韩国需要我,这对我来说,就是大幸、大幸啊!

韩王呆呆地看着韩非,见他久久没有出声,想烂了头也不知道韩非在想什么,便又问道:“你是不是不想去?”

“怎么不想去呢?我去,能为韩国效力,是我梦昧以求的事情。我这就去准备一下,明日马上就去。”

听到韩非这样的回答,韩王安松了半口气,又重复着问道:“有把握吗?”

“既然秦王信任我,应该是有几分把握的。”韩非说:“何况,还有那个李斯!”

他说到这儿停住了,脸上露出得意的笑。跟李斯同窗了好几年,韩非自信这个李斯不如自己,他看不起李斯失意时一副可怜巴巴、得意时一副小人得志的狂妄样子。总之,韩非从心里看不起李斯。他相信,他与秦王,都是王室的后裔,俩人的习性肯定会更近,彼此间也更容易勾通一些。

韩非的自信这时挂在了脸上,韩王见了,长长地舒了口气,说:“非子,韩国的命运,就靠你啦。”

“放心吧,大王,韩非就是拼了这条命,一定要阻止秦王攻韩。”

“我放心了,这回我放心了!”韩王安打了个哈欠说。

韩非见了,告辞离开韩王宫,第二天一早,他只身西去,赴秦咸阳说服秦王。

80、秦王的失误

金色的暖阳,透过御书房的窗棂,将灿灿烂烂的光芒,潇潇洒洒地落在秦王宽大的御案前。精力旺盛的秦王,正全神贯注地批阅奏章文件。作为一个专制的大王,他一方面获得了国家的绝对权力,另方面也要对国家所有的事情都要发表自己的主见。因为除他而外,再没有人可以拥有最终的决定权。为此,随时秦国的版图日益增加,他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什么听政、用人、刑赏等等等等,都要他拍扳决定。权力的无限欲望,使他乐此不疲。

今天,当桌案前扔满一大堆批阅过的各种奏章、公文后,他终于感到有些累了。

“来人!”他放开嗓子喊了一声,赵高应声进来。

“把这些奏章、公文整理一下,分别送给两府,让他们火速办理。”

当时,秦朝的中央政府制度可以概括为:两府并设、三公鼎立、五权相制、九卿分工、博士议政。所谓两府,指的是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府。他们分立并设,互不统辖,国家重大政务基本上通过两府运转。所谓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们各司其职,互相辅助、互相制约。所谓五权,指的是行政、监察、军事、司法、财政,这五种权力各自相对独立,也是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值得一提的是,立法的权力只归皇帝一个人。所谓九卿,指的是三公之外的一批位居诸卿、分管主要政府机构的官员,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要内史、少府等。他们各在自己主管的机构中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承担各自一个方面的行政管理责任。所谓博士,是秦朝从事文化教育活动的官员。他们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参与国事的议论和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职官。

赵高听罢秦王的吩咐,应承一声,对外一使眼神。七八个太监进来,在赵高的指教下,开始整理奏章、公文。秦王看了他们一眼,走向窗口。望着窗外远处朗朗的长空,眼前满目的春意,他立刻又想起统一战争的大业。

现如今,我文有谋士李斯、尉缭、隗林、王绾、昌平君,武有王翦、蒙恬、蒙武、李信和王贲等,还有忠直强勇敢于强谏的茅焦,能言善辩长于间谍活动的姚贾和顿弱。统一六国的战略方针已定,对民众的宣传也已经搞起来。万事具备了,究竟该先打韩魏,还是先攻赵国?

想到这里,秦王的浓浓的眉毛动了动。看来,尉缭与李斯,都是主张先攻韩的,道理也很充足。可为什么就不能先攻赵国呢?如今东方六国,赵国的实力是最强的,这是我秦国走向统一路上的最大障碍啊。若不先灭了赵国,万一他们趁我攻打韩魏的时候趁机作乱呢?更何况,我年少时在赵国受尽凌辱,如今做了大王,还要忍住这口气,不首先灭了他,这心里真是憋屈得慌啊!秦王这么想着,脸上露出愤怒的神情。

昌平君来了,脚步极轻,远远地看着赵高。赵高会意地点点头,走进秦王,声音很低地说:“大王,昌平君来了。”

秦王转过身来,看着昌平君。

“韩公子来了。”昌平君说。

“韩公子。哪一个韩公子?”秦王自言自语,一时还没有能回过神来。

“就是那个写《狐愤》的韩非。”

“韩非!写《狐愤》的韩非!”秦王高兴起来。

不到一个小时,几个肱股大臣都集中在秦王宫中大殿东头的暖阁里。秦王让他们一道来见韩非,就是想让他们都听听,这个韩国的公子说些什么。到时候,听完韩非的话,我再来决定,究竟是先攻打韩国还是先攻打赵国的事情。秦王这么想着,非常认真地打量着坐在自己对面的韩非、这位早就心仪的韩国公子。

韩非静静地坐在秦王和他的几位肱股大臣面前,随意地将他们都看了看,最后把目光停在李斯的脸上时,还善意地点了点头。韩非心里虽然看不起李斯,可为了他的韩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得不如此。李斯却没他这么大度,甚至故意不那么去注意韩非,仿佛从来不认识一般。韩非见了,也不去在意,把恭敬的目光,转向秦王。

“韩公子,本王几年前就读过你的文章,对公子真是敬佩之至啊!”秦王目光罩着韩非,坦然地说。

韩非听后,对秦王深深一拜,说道:“韩非谢过秦王厚爱,只是韩非要禀告秦王,韩非对秦王的崇敬,也是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的。”

“哦,有这样的事情?”秦王兴奋地望着韩非。

“千真万确。”

“说来看看,本王有什么值得公子崇敬的。”

韩非听了,再一揖后说:“大王让韩非崇敬的事情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大王能守卫好自己的权力,不让自己的权力出轨、越轨。”

“哦,这也值得崇敬?”

“非常值得!这是做君王的最高智慧。”

“能不能具体说一说。”

“遵命。韩非以为,‘君臣不同道’、‘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在具体的实践中,君权可以简单地称为二柄,即:刑(罚)与德(赏)。君有了这二柄,君就是君;没有了这二柄,君就成了臣。反之,臣有了这二柄,就不再是臣,而成了君。正因为如此,凡为善于做君王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足够的君王智慧的人,他们就一定会牢牢地抓住这‘二柄’。在这一点上,放眼当今天下的国君,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秦王。”

韩非说到这里,稍微地停了一停,把目光投向秦王,只见他脸上露出自信和得意。韩非在心里笑了,又去看李斯,看见李斯嘴角露出嘲讽的笑意,韩非在心里又笑了。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继续非常认真地说:“想当初,大王还没有亲政时,就一举消灭了两拨叛逆;亲政不久,又清除了权臣吕不韦。大王在抓住二柄的同时,更清楚经济发展和人心所向对二柄的重要性。‘利于民者,必出于君’,这是为君者的秘诀。大王于是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收回了逐客令,使秦国得到了众多诸侯国人的帮助;又下令放归被流放权臣的仆从,用各项法制及功勋爵制度来赏罚身边重臣大将;还不惜高官厚禄来使谋臣竭智,将士归心,三军乐于效命。除此以外,再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安定民生……”

韩非平静而肃然地侃侃而谈,秦王高兴地听着。心想,这韩非怎么就这么了解本王呢?秦王的几个肱股大臣,特别是尉缭和李斯,听着心里虽然都很不是滋味,却又不好说什么。韩非在说他们大王的好,谁敢去打断?

韩非说完,秦王想听听大家再来说几句,见没人吭声,场面冷冷的,心里有些快。碍于韩非的面子,秦王又不好当面说自己的人,于是微笑着问韩非:“公子此次前来,该不会就是来表达对本王的崇敬吧?”

“这只是其一。”

“这么说还有其二?”

“对!”

“说来听听。”

“韩非听说秦王将要兴兵伐韩,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

“韩非崇敬秦王,所以只希望秦王所做的事情一件件都非常英明。”

“这么说,你是说本王要兴兵伐韩是不英明之举了?”

“正是。”

“大胆!”李斯大声喝斥。

秦王对李斯摆摆手,目光又转向韩非,说:“请公子言明理由。”

韩非看看李斯,摇摇头,然后恭敬地对秦王一揖说:“韩非认为:韩国向秦国称臣纳贡三十余年,经常出兵协助秦国攻击各国,其政治地位与秦国的郡县无异。秦王要统一天下,首先进攻这样的国家,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不要说空话,说实际的。”李斯说道。

韩非看了李斯一眼,又摇了摇头,说:“好,我说实际的。刚才我说了,如今韩国实际上就是秦国的一个郡县,拿下自己的郡县,何益之有?更主要的是,如今东方六国中最强大的是赵国,而秦赵两国积怨又甚深。秦国如果首攻韩国,就不怕赵国趁机联络诸侯,来与秦抗衡?这,是秦国的大患,也是秦国的百害。秦国倘若不顾赵国这么一个大患百害的存在,而偏要先来消灭已经如自己郡县一样的韩国,这是非常不明智的。韩国虽小,却众志成城,未必可以一战而克。到时候,秦国的军队一定会受到很大的挫伤。在这时候,如果诸侯各国又重新联合起来,与韩国一道抵抗秦国,秦国的灾祸就到来了。所以韩非认为,秦国应当把进攻的矛头首先对准赵国,只有灭了赵国,才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消灭韩国。赵韩两国灭了之后,对其他各国,秦王就容易各个击破了……”

韩非因为说话节奏很慢,虽然长篇大论,完了之后并无一点乏意,静静地站在那儿,象一只休息好了的狮子,等待有人答腔,好随时出击。谁知秦王的众臣,却一时间都无话可说。

韩非的这个分析,似乎更加周到,比起尉缭、李斯的主张,看来还略胜一筹。秦王在心里想着:尉缭、李斯主张先灭韩国,“释赵之患,而攘内臣之韩”,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啊!我得拿出一个新的战略意图,这就是:首先从北翼对赵国实施重点打击,彻底地压倒赵国,使它自顾不暇,再没有力量来联络、援助韩国和魏国。这样一来,就可以便于秦国启动逐一击灭六国的战争行动。当然,我也不应该忘了,在用主力进攻赵国的同时,充分发挥姚贾和顿弱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展开瓦解敌人内部的行动。

秦王听了韩非的一番话,这么想着,原本一直犹豫的统一天下作战的方案,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析。

对!就这么定了下来了。秦王坚定了决心,下旨:

蒙武领秦国的精锐之师,对赵国发动了强大的进攻!

于是,秦赵之间很快又展开了一场血腥的战争。让秦王不愿看到的结果出来了,久经战争励炼的赵国,还并没有到不堪一击的地步,他们接连击退了秦军的多次进攻,使秦军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眼看自己的军队损兵折将,秦王不久便明白:自己的一意孤行,看来是失误了。

81、死不瞑目的韩非

秦王听完蒙恬再次报告了前线又一次失利的消息以后,久久地默然不语。蒙恬看着秦王,开始有些不安,也有些着急。“小将父子无能,请秦王降罪?”蒙恬突然跪下,痛苦地说。

秦王抬起头来,朝蒙恬一摆手,摇了摇头:“你的父亲蒙武,绝非等闲之辈,是我秦国最优秀的武将之一。这一次失利,不是你们父子的责任。”

因为吕不韦的努力,秦王是受过很好教育的。他虽然没能接受吕不韦的许多政治观点,却还是接受了当时诸子们提出的谏议理论,特别是在还没有一统天下之前,他能够接受君王是否纳谏关乎国家盛衰兴亡的这个观点。当他接连地听到前方失利的消息,就已经在思考:这一次是不是我的坚持错了?

现在,秦王终于相信先攻灭赵国是失策的。他想起了自己读过的《国语·郑语》,记得里面有这样意思的话。事物相杂,协调配合,相互补充,才能生机勃勃。这是自然与社会的一般规律。例如:五行相杂生万物,五味相配调众口。事物单一则毫无价值。例如,只有一种声调则无悦耳的音乐,只有一种味道则无好吃的食物。扬“和”弃“同”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君臣配合,取长补短,其最佳途径就是“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即君主任贤纳谏,广泛听取臣下的批评意见。如果君主拒谏饰非,任用奸佞,排斥忠良,就会走向灭亡。西周王权的式微,其原因就在于此。

同类推荐
  • 从秦皇到汉武

    从秦皇到汉武

    本书以《史记》为蓝本,通过小说的笔法,以通俗幽默的语言,带读者重新领略这两大强者的风采。
  • 数码人生

    数码人生

    《数码人生》将我拉回到了在甘肃省电子计算机办公室工作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南在兰州电力修造厂CAD室为他们厂的除尘器设计与绘图开发软件,由于成绩突出,通过了省电力局的验收,并进行了软件登记,被电力部评为五小成果省市一等奖、全国三等奖。能源部信息化工程研讨会和甘肃省第一届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在他们厂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甘肃的CAD工作。继而,甘肃省成立了CAD/CAM协会,担任副秘书长的小南成了我工作的左膀右臂。本书是兰州南特数码科技集团总裁南振岐的个人传记。
  • 华为教父任正非

    华为教父任正非

    难以相信一个白手起家的穷小子,踏进了“世界巨人俱乐部”;难以置信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满脸的沧桑和忧郁,竟会成为令跨国巨头寝食难安的噩梦;难以想象一个有着德意志式的中国偏执狂,竟会成为中外权威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 刀锋上的圣人:范蠡的算盘

    刀锋上的圣人:范蠡的算盘

    对于范蠡,历史对其描绘的笔墨并不多。他藏在卧薪尝胆的故事之后,匿于才子佳人的传说之中。在动荡的春秋风云当中,他虽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他的处弱图强、进退得时、聚财行德,却可称为千秋万世的典范。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所以人们似乎很难想象,一个男人如何在既不愤世嫉俗,又不同流合污的心态下摘走政商两界的无上成就。不,最令人骄傲的,他还赢得了那位倾世红颜的浓情爱恋。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热门推荐
  • 身边的那些美

    身边的那些美

    个人的散文随笔不想书名空着,传这么一点东西。
  • 思衿

    思衿

    宁子衿说:若是爸爸不死,或许我永远都没有妈妈;若是妹妹不死,或许我永远都不会离开程嘉。可命运却从来都没有眷顾我,最在乎我的人都离我而去,而我在乎的人却永远都不能触及!程嘉说:我第一次见她们就分得清谁是谁,不用提醒,她们的区别太过于明显,一个眉目间是温柔和气,而另一个却是倔强与执拗。宁子衿,我永远的记在心里。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事就是在最好的年纪与你在一起。宁子佩说:我有个高傲的姐姐,我不喜欢她。她抢了我的外貌,妈妈,还有我最喜欢的男生也也被她抢走了。
  • 终极战兵

    终极战兵

    他是雇佣军世界曾经的神秘王者,他是华夏国昔日的至尊兵王,年少时他还是燕京城最嚣张霸道纨绔……而现在,他却无意间成了两位美女的贴身保镖。
  • 一笑云飘散

    一笑云飘散

    即使遍体鳞伤,即使他不曾爱我,那也没关系,只要我爱他就足够了,爱一个人不是应该得到什么,而是,只要付出了,就无悔。这里,有悲伤,有欢笑,有喜悦,有泪水。受伤过,开心过,努力过,但唯独没有放弃过
  • 仙妃难宠

    仙妃难宠

    “雨蝶妹妹,春宵一刻值千金。今夜月色这么美,我们怎么好辜负了上天的美意!”桀风步步为营,倾身压下。“不,不是说好只是王妃这个头衔吗……”一步步后退去,退的方向却是偌大的床上……惊恐的看着那张绝美的脸颊,雨蝶悠悠的开口,“药效,似乎是还没发作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让我们的青春无悔

    让我们的青春无悔

    在青春这条路上不要留下任何遗憾和后悔,因为,青春很短,但也很美好,所以,一起加油吧,让我们的青春无悔!
  • 创梦如虚

    创梦如虚

    你有梦想吗?对于你现实还是虚幻?如果给你一个绝对实现梦想的机会,你会实现什么梦想?如果你是一个可以实现所有人梦想的人,你是否,会感受所有人的梦想?只有你想不到的,却没有他做不到的,可这一切,真的只是这么梦幻吗……
  •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浮华歌误:九王驾到,王妃莫跑

    浮华歌误:九王驾到,王妃莫跑

    【看者莫跑。九王驾到,王妃请接招】你在我空寂荒芜的年华里辗转成歌。“歌儿,我许一生一世一双人,你可满意?”夜沁歌不屑地瞥了他一眼,不语。皇甫逸反倒浅笑,“你不说话,那我就…”“你想干吗,嗯?”夜沁歌满含威胁地看着他……唐唐九王,唯独过不了夜沁歌这一关啊
  • 一世漂浮

    一世漂浮

    短暂的生命里绽放无限的光芒,也许是许多人无法企及的梦想。遥不可及的梦想不去踏出第一步,也许梦想只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