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越州后欢沁时常害怕会有人找来,毕竟刘光文就那样死了,她想刘家的人是不会放弃的。她将当时的情况对常大哥说了,常大哥想了许久说这件事只能听天由命,如果再到其它地方去总会留下痕迹。但也让她不要太担心,说总觉得杨坤煦不会这样坐视不理的。尽管常大哥这样说欢沁的心里还是有些七上八下的,但是住了几个月后都不见得有人找来,她的心慢慢的放了下来。
第二日常大哥就带着平儿去乡里说是去登记户籍和地契,欢沁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就是她在古代的户口和房产了,看来真是个大事,本来欢沁还想着要不要她去,可是常大哥说平儿才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所以根本不用她这个母亲去,让欢沁哭笑不得。想一想现代的制度,想必是要钱的,欢沁将一张10L面额的银票交给了平儿,让他到镇上去折换成散碎银子,毕竟他们需要的现钱应该还是很多的,平儿无言的收了起来。
常大哥和平儿居然是搭着隔壁村民的马车回来的,马车上堆满了各式各样要用的东西。常大哥招呼着常大嫂和敬儿他们过来帮忙卸下来,说还是平儿想的周到,把家里要用的东西都买齐全了。等将这些东西都搬进房间堆好,常大哥将两文钱递给了那个送他们回来的隔壁村民,说下次一定请他还要帮忙,那个人笑着应了就说还有事就先走了。
到屋里时平儿将办好的地契和剩下的银两交到欢沁手里,说是已经在衙门登记了户籍,让欢沁放心。欢沁看了看银两觉得好像没花多少银子,平儿解释说这镇子的东西都很便宜,根本没花什么钱。紧接着平儿就说:“娘,我想花点钱请村民来将房子修葺一下,舅舅这里住着他们一家三口已经很挤了,我们还是尽快搬进去。”
看着已经被称为家里顶梁柱的半大不小的越长越像她父亲的儿子,欢沁一时恍惚仿佛面前站的是杨坤煦,以前家里的这些事也是他做主的,无言的咽回将要泛滥的泪水,低着头对平儿说:“以后这个家都靠你了,你拿主意吧。”
在乡村请隔壁邻居帮忙收拾下房子这些根本都不是什么大事,更何况是一个村子上的,大家伙很多以前都认识常四郎,看着他留下的孤儿寡母多有同情之心,给他们家收拾房子也就特别卖力。
欢沁并不认为人家这是应该的,她来自于现代,那种花钱办事的心理早已经深深的印在了心里。
再说了他们以后还要在这个村子上生活的,还有不少事要依仗村上的人。所以在给村民管的两顿饭上欢沁下了大工夫。乡村人家不图什么一定要做的多精致,但是肉多,尤其是肥肉多则是最受欢迎的。为了做到这点欢沁还特别请常大哥到隔壁村子买了一头猪回来,每天肉都管够,让村民大饱口福了一番。
很快的,欢沁家的房子收拾好了,欢沁特别带着平儿去了一趟族长家里,给他们家拿了好大的一块猪肉,尽管这礼物让欢沁看来有点可笑,可是常大嫂说乡村就是这样的,欢沁只好让平儿提着去了族长家。欢沁他们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请族长他老人家给他们挑个黄道吉日替他们主持乔迁之喜。
族长家的小儿子这几天也在欢沁他们家帮忙干活来着,对欢沁的手艺和大方念念不忘回家一直唠叨,所以族长对欢沁的印象也不错,直夸她不愧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在知道平儿念过书之后更是满意,对欢沁说一定要让她好好抚养平儿他们三兄弟,说如果常氏家族能出个秀才或者举人那是全族人的骄傲。
从村长的口至欢沁得知隔壁村就有个专门教孩子的老秀才,村长的意思是如果可以的话就要平儿继续学习。看着欢沁有些为难的神色以为欢沁没有银钱供平儿读书,特别说了如果欢沁的日子不好过族里会出钱供平儿读书。欢沁当然不可能让这些贫苦的人来供她的儿子读书,她觉得说不定她比这村子的人都有钱,她自从穿越到这里都过的很节省,在王府里虽然说吃穿差点,但每个月敬儿和诚儿的份例银子可没少过,她都托王勇换成交子缝到三个孩子的贴身衣物里了。她的为难之处不是害怕平儿读不好,就怕他读太好了。但是面对族长的热情,欢沁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
回家之后欢沁就犯起了嘀咕,这电视上演的都是一旦考中就上大殿上要皇帝来点名次的,这要是平儿考中了可怎么办?京城可有不少贵族子弟见过他的。平儿一直不知道他娘为什么这么愁,最后欢沁将自己的烦恼与他说了后他放声大笑。摇头对欢沁说:“娘,您想太多了,能见到皇帝的学子每年也不过数十个,要经州试、省试、最后才到京城。以我的学问我看最多就是个进士,进士要进京去考,我可以不去,举人就够了。”
欢沁才明白过来原来这里考试也要考好几次的,大概就相当于现代的小升初,初升高,最后再考大学吧。想起原来学的一篇课文范进中举欢沁放了心,看来她是多虑了。她问了平儿要不要去读书,平儿说要去读,不为别的只是有个功名在身很多税都会不收,欢沁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古代人都要去读书,原来中举了就可以不用交什么税钱了,还能每个月从衙门领些米粮还有1两银子,这里7文钱就能买一石米,算起来读书还是很划算的。
欢沁仔细想了下就对平儿说:“连敬儿诚儿一起都去,你们都去要是都考中了咱家能省不少银钱。”让平儿哭笑不得,连连摇头说:“娘,你以为每个人都能考中的吗?有些人考了一辈子到死也不过就中个州试而已。”
欢沁但笑不语,她总觉得考试这东西古今大体一致,除了平日好好读书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心理素质好。她前世的同学有很多不见得学习比她差,但就败在心理素质上。古代的科举考试更是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每个人都要单独在一个像牢房一样的地方考试,吃住到在里面,听说很多人考不完都晕倒的。她这几个孩子一点都不笨,甚至智商比一般人高,看得就是心理素质和身体如何,要论这两点,欢沁更有信心了,他们几个的身体一向很好,可不是什么风吹就倒的书生,心理素质的话更没问题了,哪怕他们有两分像杨坤煦也不至于考试会自己将自己吓个半死,总之欢沁对自己的孩子考举人还是很有信心的。
欢沁将自己的决定对常家夫妻说了,常大哥连连点头,说若是想过的好些家里有个读书人是必须的,他和平儿想的差不多,觉得最多就是个进士了,也说如果中了举人是可以不去考进士的,对平儿没有任何影响。欢沁一听就乐了,感情这还是自愿考试的?那更好了,自己能控制还怕什么?常大哥的儿子今年也有5岁了,按说也可以开蒙了,常大哥说等欢沁他们搬好家了就送欢沁的三个孩子还有他的儿子顺子一起去隔壁村,让那个老秀才给看看。
欢沁家的乔迁之喜全村人都来参加了,甚至那个送他们回来的隔壁村的孟大哥也来恭喜了。宴席是流水席,全是欢沁和常大嫂一起整治的,乡村吃饭最讲究的就是肉要多,欢沁将鸡鸭鱼肉做了个遍。村人纷纷叫好,说是从来没吃过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办好宴席后欢沁全家就正式搬入了常四郎的旧居中。
紧接着就是日后的生计问题和孩子们的读书事宜了。生计倒好办,欢沁已经想好了要做什么,孩子们的读书问题得抓紧了,过去和常大哥商量了下,常大哥说明日就带他们去找老秀才,还张罗着给他们准备了笔墨纸砚。
欢沁连夜给两个孩子缝了个类似书包的东西,去隔壁村读书想必这些是必须的。在欢沁收拾这些的时候她卧室的门被敲响了,她打开一看原来是平儿和敬儿。平儿笑着看着母亲手里的这些东西,对敬儿说:“看,我没说谎吧?娘在忙乎我们的事呢。”
敬儿看着欢沁手里的小书包兴奋的对欢沁说:“娘,我可以去读书了吗?”
以前在蜀地的时候欢沁一直觉得敬儿太过聪明,害怕早慧不是好事情,但是敬儿现在已快8岁了,去年在庄子里给耽误了,他这年龄放到就是现代也应该是个小学生了。欢沁觉得该让他去读读书了,就微笑着对他说:“是啊,知道吗?娘一直的心愿啊就是你们三个能有一个考个状元回来给娘,你可一定要好好读书哦。”
敬儿双眼亮晶晶的直点头,对欢沁说:“娘,您放心我一定可以的,原来我跟着爹…赵王爷学了不少字的。”说到后面头都垂了下去,声音也低沉了下来。欢沁知道敬儿想起杨坤煦了,这个孩子在三兄弟中长相最像个女孩子,脾气却敏感又急躁。想必到了王府后杨坤煦前后态度的改变对他的伤害也最大。
欢沁放下手里缝好的书包,对敬儿说:“敬儿,娘要给你说的是,不管发生了什么,你父亲他都是爱你们的,不要恨他,他也是身不由己。”敬儿一声不吭,小脸涨的通红,欢沁知道这个孩子一直都是个牛脾气,叹了口气就没再说什么,只是轻轻抚了下他的头。
平儿无言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对他说:“敬儿,舅舅明早就带我们去隔壁村,你先回去休息,哥哥一会就来。”敬儿听话的捧着他那个小书包回去了。
看着远去的二儿子欢沁重重的叹了口气对平儿说:“老大,你有空就多开解开解你弟弟,敬儿不像你和老三,你少年老成又在皇宫的书院待过,很多你父亲的不得已你能理解。诚儿自幼沉默寡语但是心思却细腻又平静,很少有事情能让他动怒,但敬儿不同,他若论聪明当属你们兄弟第一,但就是脾气不好,我不知道该怎么劝他,他对爱恨都太强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