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000000036

第36章 建设大通曼哈顿银行 (2)

曼哈顿银行公司(Bank of the Manhattan Company)于1799年在纽约州议会注册登记,是该州资历排名第二的银行。阿伦·伯尔(Aaron Burr)是该公司最初的创办人之一。曼哈顿公司注册成一家供水公司,为纽约市提供淡水,但是伯尔和他的同事们聪明地往执照中加进了一句话,允许该公司用其富余资金“购买公共或其他股票,或从事与纽约州法律法规不发生冲突的任何货币交易”。于是,曼哈顿银行公司便产生了。

伯尔的花招激怒了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和他的同事们,因为在那之前,他们的纽约银行一直垄断着银行业务。此举无疑在伯尔和汉密尔顿之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导致了1804年他们两人在威豪肯高地着名的决斗。决斗中,伯尔杀死了这位前财政部部长。(大通至今仍拥有并展示着两人当时用于决斗的手枪。)多年过去了,曼哈顿银行兴旺发达起来,并继续按照它那1799年的执照经营。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它最重要的资产已经成为它在纽约市的58个零售分行网络,比大通银行多一倍。但是,如果按照17亿美元的总资产额来衡量,曼哈顿银行只是大通银行规模的1/4。

1951年,温思罗普·奥尔德里奇曾经试图合并两家银行,实际上兼并的消息已经在媒体公布,但这种努力最终失败了,其主要原因是温思罗普与曼哈顿银行董事长J·斯图尔特·贝克(J. Stewart Baker)之间强烈的个性冲突。

杰克·麦克洛伊是个更加有技巧的谈判家。他同意用大得多的大通与在纽约州注册的曼哈顿银行合并,巧妙地战胜了贝克的个人踟蹰和一些棘手的法律障碍。这一策略让贝克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同时实现了大通扩大零售银行业务的目标。于是,1955年3月31日,小小的曼哈顿银行公司吞并了比其大得多的大通国民银行,导致一家报纸登出了“乔纳吞吃了鲸鱼”的标题。

这次兼并产生了一个金融大亨:存款70亿美元,资本5.5亿美元,总资产将近80亿美元。最重要的是,从大通的角度说,国内分行的数量增至87家,名列纽约市第三位。此外,新产生的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总资产上超过了第一花旗银行,使我们成为全世界第二大银行,仅次于美洲银行。

寻求外部咨询

在1955年4月的那天上午开张营业之前,杰克和贝克已经就一个临时公司结构和高层职责划分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杰克·麦克洛伊已经巧妙地应对了贝克的虚荣心:让他担任执行委员会总裁和主席的职务,自己则保留董事长的位置。当时的一记高招(但在短短的几年之后就产生了问题)是,杰克还同意修改公司章程,他作为董事长、贝克作为总裁将被任命为联席首席执行官。

在最高层之下是新设立的执行副总裁。我被任命为规划与开发执行副总裁,并负责管理所有员工;乔治获得了同等级别,继续管理商业银行业务。

要整合两大机构的人事和经营绝非易事,因为两个机构的特点都很鲜明,文化各不相同,但这项复杂工作又十分关键,必须以一种既能鼓舞士气又能保持旺盛势头的方式进行。

两家的兼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良机,用于创建一种更加敏捷、更加有效的公司文化。我们中间有些人强烈认为,最佳途径是聘请一家成功的管理咨询公司,来设计一种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组织结构。但是,银行里的其他人则表示反对,对请进一家外部咨询公司从事我们自己能做得更好的工作的想法深感不屑。我们再一次陷入了“传统卫士”与“现代派”僵持的局面。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折中点。

我的朋友彼得·格雷斯在重组格雷斯公司的时候,与他的许多传统型高管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彼得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他聘请了为通用电气公司工作多年的独立顾问杰拉尔德·鲍尔。鲍尔并没有带来一支庞大的专家队伍,而是请高级管理层委派8~10名能干的官员跟他一起研究公司的情况。鲍尔发现这种程序非常有利于分析过程,减小了对公司管理层的威胁。虽然乔治·钱皮恩以及大多数其他高级借贷官员仍然半信半疑,杰克·麦克洛伊却被说服了。1955年5月,在兼并完成仅仅1个月之后,我们聘请了鲍尔来作研究。

那年的晚些时候,鲍尔提交了他的最终报告。从根本上说,该报告是对我和我的同事们在1952年建议的结构改革方案的进一步提炼,更加清晰地描绘了银行的运作领域,明确设置了职权和责任分工。鲍尔还强烈建议我们成立或者加强一些专业部门—公司规划、人事、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并聘请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来管理这些部门。在我为银行工作的那些年里,被委派负责这些至关重要的职能部门的人的唯一合格条件,是他们没有表现出在发放贷款方面的特殊天赋。我认为这是个严重的失误,因此,我现在作为负责的执行官,决心要赋予这些职能部门恰当的地位和权威。

尽管乔治·钱皮恩以及美国部那些“大腕”百般阻挠—他们痛惜自己的自主权有所损失,但鲍尔建议的机构改革还是于1956年年底得到了实施。通过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程序的加强,那次改革成了大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下曼哈顿的整合

1955年1月初,兼并的消息公布后不久,杰克又交给我一项重要任务:制订大通新总部的计划。一段时间以来,很显然我们需要整合严重分散的业务活动。大通多年来吞并了50多家小银行,结果造成在整个金融地区有9个独立的经营地点,包括我们在松树街18号越来越拥挤的总部。与曼哈顿银行的合并使得我们对办公面积的需求更加突出。

问题不是我们要不要搬家—这一点大家一致同意—而是往哪儿搬。由于下曼哈顿金融社区拥挤的街道、低级的公共服务和破旧的楼宇,许多人已经准备离开这个地区。对大多数人来说,曼哈顿中区是理想的目的地。在战后的那些年里,纽约市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这种发展几乎完全围绕着第34大街,每年都有几十家公司往那里搬迁。与此同时,自从大萧条开始以后,金融地区没有盖过一座新楼。下曼哈顿停滞不前,在那里的许多着名金融机构正计划跟着它们的公司客户向北迁移。人们已经开始纷纷议论“华尔街将再次荒草遍地”的话题。

谁都不想成为最后一个搬家的人。我们都拥有可观的地产,而如果整个金融社区开始集体北迁,那么地产的价值就会大幅度下跌。第一花旗银行已经宣布,要将其许多经营分支搬到计划于1959年完工的公园大道一座新大楼里,虽然该银行的董事长向杰克·麦克洛伊保证,他没有搬迁总部的计划。但是,大通银行被人们当做了“领头羊”;所有人好像都在等待我们的决定。

我个人的观点是,保持金融地区的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大通应该带头这么做。这里有一部分是感情因素。该地区历史悠久:它包括最初的新阿姆斯特丹荷兰定居区;正是在这个地方,乔治·华盛顿宣誓就职,国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纽约证券交易所于1817年开始在这里运营;祖父的标准石油公司总部多年来就坐落在百老汇26号。但是,对于涉及成千上万人、数亿美元资金的商务决策来说,感情永远不应当是考虑的基础。我还觉得,大通留在下曼哈顿是有充分实际理由的。这么一个小小的地区,毗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大型证券公司、商品交易所,将金融界集中在一起,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我们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世界金融中枢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如果再有大型机构搬迁出去,那么这些优势就会被严重削弱。而且有迹象表明,有些机构正在认真考虑这种可能。甚至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董事会也暗示说,如果实施股票过户税,它就搬到新泽西去。如果主要银行离开了下曼哈顿,股票交易所就有了更多的搬迁动机,而那样—我感觉—就会加速整体的商家大迁移,对纽约来说就是一场经济、金融大灾难。

我说服杰克·麦克洛伊聘请一家合格的外部公司来评测一下市中心的商务气息和潜力。这份综合分析报告确认,该地区正在形成一次重大的经济转移。下曼哈顿长期以来的顶梁柱—大型运输公司—正迁往其他城市,而其他商家也正迁往曼哈顿中区和新泽西。大多数金融机构—银行、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感到很紧张,暗示有可能跟着他们的客户搬到纽约市的其他地区,甚至搬出纽约州。我们的顾问们与我的看法一致,认为大通应当留在市中心,但催促我们采取“明确而大张旗鼓的方式,这样人们就会将其视为我们的一个坚定举措”。

无法拒绝的机会

促使我们作出留在市中心决定的却是一次我们根本无法拒绝的机会。我一直在跟比尔·泽肯多夫合作。这个浮华耀眼的房地产巨人在10年前将后来联合国总部大楼所在的土地卖给了我父亲。比尔从任何意义上说都是个巨人—他有300磅重,活力十足,创意无限。他的办公地点在中区麦迪逊大街,他自己拥有大楼顶层的豪华办公室。我和比尔一直在讨论用什么办法处理大通分散的地产,并找一个集中地点作为我们的新总部。比尔已经提出了几个解决办法,但似乎都不可行。我对留在市中心的前景感到灰心了。

就在这时,1955年2月底一天早晨7点的时候,比尔打通了我在第65街家里的电话,说要告诉我一个紧急消息。我刚刚用完早餐,正准备拿起报纸去地铁。他说他要用他的豪华轿车来接我,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去银行的路上谈一谈。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贺欣欣编著的《海伦·凯勒》内容介绍:海伦·凯勒在年幼时失聪失明成了个聋哑人,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她的一生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在全世界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海伦·凯勒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到处奔走,建立起一家家慈善机构,终身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她的温柔与果敢征服了她同一时代的人,并让这首生命的昂扬赞歌一直谱写下去,影响了一代义一代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一起来翻阅《海伦·凯勒》吧!
  • 丰臣秀吉套装

    丰臣秀吉套装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人,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哈尔滨出版社的《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热门推荐
  • 天学者

    天学者

    你!掌握亿万家财又怎样?我!富有宇宙四海!你!拥有无上权力又如何?我!一身惊世《天学》能逆天!本书以详解汉字结构为基础,为你还原华夏五千年来真正符合天道自然的国学文化,以轻松幽默的情节,让你在开怀一笑之余深刻体会天学的精深奥妙,佛道儒的源远流长。。。。。诗曰:中国文化神州行,华夏汉字赤县名,五千春秋云和月,伏羲盘古日月经。神农黄帝国医经,南离张宿仲景名,周天三百六十五,三三周易太阳行。
  • 上清太玄集

    上清太玄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宁负天下不负卿:寒王冷妃

    宁负天下不负卿:寒王冷妃

    十岁,杀帝,弑兄。十一岁,金戈,铁马。十二岁,寻母,杀父。十三岁,红颜,倾城。十四岁,心死,冷冰。十五岁,及笄,阴谋。十六岁,朱颜,未衰。十八岁,梦醒,凝眸。二十岁,花凋,泪凝。大限至,回首,阑珊。相对,无言。再见,亦是生死无话。。。花自飘零水自流,素花又开,朱颜未衰,正好忘怀,人,却不在。。
  • 圣尊天下

    圣尊天下

    轮回纪元,且看少年风起尘缘,踏圣地,逐鹿七域八荒,遍九幽十二国世纪红颜,且看少年艳露凝香,拂神女,怀揽绝世倾城,昭香暗画楼深随风而起,霸天下少年来自世家名城,历尽沧桑劫难,勇闯万古世界,溺三千大道,瓢一世孤名
  • 易小律的幸福生活

    易小律的幸福生活

    一直有着强大内心和无比想要积极向上的易小绿,在经过自己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回到家乡,当然即使离开大城市,并不意味着她放弃了努力成为一名大律师的梦想,虽然这种梦想的实现概率因为她的返乡又小了很多……当然,如果在家乡重新认识一批属性基本相同的朋友,包括结婚对象,那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 麦香与麦芒

    麦香与麦芒

    这篇小说记述了青年妇女麦香被丈夫抛弃后,不愿离开公婆,自愿赡养公婆的感人事迹。
  • 出轨年代

    出轨年代

    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学校长金戈在帮助朋友安排孩子上学一事中与医生辛仪相识。才貌过人的辛仪有着与金戈共同的文学爱好,一个开博客,一个写小说,从交谈中得知,辛仪竟是金戈小说的一位忠实读者,两人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与此同时,妻子曲文红不满领导性骚扰决定请病假到市委党校会计师培训班学习,认识了同学曲斌并互相产生好感。金戈、曲文红夫妇一方面面对这段婚外情怦然心动,但另一方面又深感违背家庭的内疚,割舍不掉夫妻情分和亲子之情,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本书展现了现实社会人们的纠结、无奈和茫然。
  • 人鱼公主来袭:家养小萌妻

    人鱼公主来袭:家养小萌妻

    她是万千宠爱的人鱼小公主,在与龙族三太子大婚当日,被暗恋着三太子的二姐打入人界,被某酷男捡回了家。小公主很纯很萌很单蠢,某日,将自己洗白白送入某酷男房中,某男眼一眯,正想着怎么将这只小白兔吃下肚,可突然杀出来的某小蛇是怎么回事?他冷冷一瞥,怒喝。“给我滚”某蛇打滚卖萌装傻,双眼含泪对着她道。“主人,他又欺负蛇……”
  • 网游之霸王传说

    网游之霸王传说

    一款划时代的史诗网游《永恒》;一部一文不名的落魄小子的迹史;一个游戏菜鸟继承英雄传承的成神之路;一段不朽的霸王传说!醒掌杀人剑,醉卧美人膝,以敌之血,成我霸王之名!
  • 人生三悟:断、舍、离

    人生三悟:断、舍、离

    “断、舍、离”是都市生活的一种最新观念,倡导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著;舍弃多余的废物,对拥有的物品进行筛选,整理出更多空间接受新事物;离开不属于自己的人生环境,离开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和优点。当你察觉自己疲惫不堪,想要改变现状,你同样要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大扫除,与影响人生和生活的负面能量断、舍、离。人生有太多的不适合、不需要、不愉快,这些太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情绪,要学会断、舍、离,不要让它们塞满我们心灵的空间,不要去接触不同道的人,离开伤了你感情的人,忘记伤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