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700000022

第22章 感官之乐 (3)

第五实修是进入正式瑜伽修行门户的预备动作,称做“制感”。它主要是学习从外界事物上撤回注意力,控制感觉的出入—能够只看、听和感知他准许进入知觉的东西。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瑜伽的目标与本书所描述的心流活动多么接近—控制内心所发生的一切。

虽然另外三种实修不属于本章的范畴—它们强调用纯心灵的方式控制意识,与体能技巧没有关系,但为了完整起见,而且因为这些心灵运作必须以前面的体能运作为基础,在此还是简单介绍一下。第六实修“执持”是长时间专注于一种刺激的能力,可视为与前面的“制感”相呼应;前面我们学习把事物摒除在心灵之外,现在学的则是把它们封锁在心里。第七实修是“静虑”,在此阶段,我们不再需要外来刺激,就能忘怀自我,专心致志,使外来干扰毫无可乘之机。瑜伽行者最后要达到的境界是“三昧”(亦译“三摩地”),意即沉思与思考对象合而为一。达到此阶段的人说,“三昧”是他们毕生最有乐趣的体验。

瑜伽与心流的相似显而易见,甚至不妨把瑜伽视为一种经过周详规划的心流活动。两者都企图借贯注精神,进入乐趣盎然、浑然忘我的境界,而且都靠肉体的训练达到集中注意力的目标。但也有人刻意强调两者的差异。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心流重视强化自我;瑜伽和很多其他东方灵修追求的却是泯灭自我。瑜伽最终的“三昧”阶段,也是涅的起点,要让自我如同川流汇入大海一般,与宇宙结合为一体。因此也不妨说,由结果观之,瑜伽与心流各趋相反的极端。

这种相反只是表象,并非实质。在瑜伽八阶实修法中,七阶都与渐进提升控制意识的技巧有关,“三昧”与随之而来的解脱感倒不见得那么重要—这可以用登山来譬喻,活动的真谛存在于七个阶段之中,如同登上山顶之所以重要,只因它证明了我们爬过山,爬山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目标。另一个支持两者相似的说法认为,即使在最后的解脱关头,瑜伽行者还是得严加控制自己的意识。除非他在放弃自我的那一刹那仍保持完整的控制权,否则根本谈不上放弃。放弃自我所有的直觉、习惯、欲望是全然违反自然的行径,没有极高的自制力,绝对办不到。

因此,把瑜伽视为最古老、最有系统的心流制造法,并无不合理之处。瑜伽有其创造此类体验的独特细节,而其他心流活动,诸如钓鱼、赛车等,也都各有各的窍门。瑜伽乃是特定时期、特定文化的产物,它摆脱不了隶属的时代与地域的影响。瑜伽是否比其他方法更能创造最优体验,不能只凭它的优点决定—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它的机会成本,并与其他选择作比较,才能判断:瑜伽所达到的控制是否值得投入所需的精神能量?

东方武术

另一套近年来在西方流行的东方修炼法,就是所谓的“武术”。武术的招数变化极多,好像年年都有新花样,包括柔道、空手道、跆拳道、合气道、太极拳等,都是源于中国的徒手搏斗法,还有从日本传来的剑道、箭术及忍术。

武术受道教及佛教禅宗的影响,也强调控制意识的技巧。东方武术不像西方武术只专注于体能表现,而倾向于修炼习武者的心理与精神状态。武士的目标是在瞬间不假思索,便以最佳攻守招数搏击敌手。武术高手声称,战斗是一场充满乐趣的艺术表演,平时精神与肉体二元化的状态,会在战斗中转变为和谐而集中于一点的心灵专注。因此,武术也大可视为心流的一种特殊形式。

视觉之乐

很多人都承认,运动、性爱甚至瑜伽都能带来乐趣,但很少人会超越这些体能活动,去探讨身体其他器官用之不尽的潜能,其实任何可经由神经系统辨识的资讯,都能带来丰富多变的心流体验。

以眼睛视物为例,我们通常只用来判断距离、避免一脚踩在猫身上,或寻找车钥匙。偶尔美景当前,人们就会驻足享用“美的飨宴”,但一般人都不懂得有系统地培养视觉潜力。其实,看的技巧永远是乐趣的泉源。古典诗人米南德写出了观察自然之乐:“照耀我们的太阳、星辰、大海、迤逦的云以及点点火光,不论你活100年或只有几年,都不可能看见比这更崇高的东西。”视觉艺术是训练这些能力的最好理由。

以下是几位深谙艺术鉴赏之道者,描写他们见人之所不能见的感受。第一位回顾观赏最欣赏的画家的作品的感受,禅味十足,他强调作品所涵容的视觉和谐,能带来秩序感的顿悟:

费城博物馆收藏的塞尚的《浴女图》真是杰作,第一眼就令人感觉是幅佳作,这不见得是理性,但一切都和谐无间……艺术作品就通过这种方式,使你突然觉得想欣赏、了解这世界。这可能就是你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可能是夏日河畔浴女的精神所在,或是突然放开自我,了解我们与这个世界有何关联的能力……

另一位鉴赏家描述美感的心流体验,起伏不已的物理空间就如同潜入一池冷水,身体所感受的震撼一般:

看见深得我心的作品,我会有种强烈的反应:不一定是欣喜,而有一点儿像肚子上挨了一拳,觉得有点儿想呕吐。这种完全令人无法抗拒的感觉,迫使我去摸索一条出路,使自己冷静下来,并尝试用科学的方法,不要一下子把我所有脆弱的触角都展开……冷静地观察它,真正体会每一个色调与线条之后,全面的震撼才会出现。当你碰到一件极为杰出的艺术作品,你会立刻知道,它使你所有的感官都兴奋起来,不仅是视觉,也包括感性与知性。

汲取平凡中的不凡之美

在受过训练的眼睛面前,不但伟大的艺术作品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心流,甚至最平凡的景象也令人愉悦。一位家住芝加哥郊区,每天要搭乘高速列车上班的男士说:

像这么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一定会在车上眺望沿途房舍的屋顶,因为俯瞰这个城市实在太迷人了;我在城里,却又不属于它的一部分,看着那些各式各样的造型,那些出众的老建筑,有些已成了废墟。我的意思是,它激起我的迷恋、好奇……我可以走进办公室说:“今天早晨来上班,好像穿过一幅席勒的工笔画似的。”因为他画的屋顶和类似的东西,都非常利落、清晰。把全副精神放在视觉表达上的人,往往就用这种方法看世界。就像一位摄影家望着天空说:“这正是柯达彩色的天空。加油啊!上帝,你快要赶上柯达了。”

很显然,要从视觉得到这种程度的感官享受,必须经过训练。一个人必须投入相当的精神能量去看美丽的风景和优秀的艺术作品,才能辨识具有席勒风格的屋顶。其实这也适用于所有的心流活动:不培养必需的技巧,就不可能在追求中找到真正的乐趣。但跟其他几种活动比起来,“看”是最直接的(虽然有些艺术家认为,很多人眼睛好像封了一层蜡),因此不在这方面多多开发培养,实在太可惜了。

前面曾介绍过,瑜伽可以借着训练眼睛“不看”而产生心流,而现在又说用眼睛来引起心流,似乎有点儿矛盾。但只有对那些认定行为比它得到的体验更重要的人,才是如此。只要能控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看与不看并没有分别。同一个人可以在早晨打坐,封闭所有的感官体验;下午用心去看一幅艺术杰作,这两者都可能带给他同样程度的愉悦感。

聆听喜乐的乐音

在所有已知的文化中,把声音整理成悦耳的秩序,是一种改善生活品质的普遍方法。音乐最古老,也可能最受欢迎的一种用途,就是帮助听者把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模式,培养所需要的情绪。所以,出现了跳舞的音乐、婚礼的音乐、葬礼的音乐,宗教与爱国的场合也有专用的音乐;音乐能促成罗曼史,也有助于士兵齐步前进。

非洲中部伊图里森林的矮人族在荒年来临时,总以为是一向供应他们生活所需的仁慈森林睡着了,于是部落领袖掘出埋在地下的神圣号角,一连吹上几天几夜,希望把森林唤醒,回到昔日的美好时光。

音乐在伊图里森林的用途,可视为其他地区的范本。号角声或许唤不醒森林,但熟悉的声音一定使矮人族相信援兵即将来临,让他们有信心面对未来。今天从随身听或立体音响中传出的音乐,也是因应类似的需求。青少年脆弱而正在发育的人格,整天不断地面临种种威胁,尤其需要具有慰藉模式的声音,重建意识秩序。很多成年人也一样,一位警察告诉我们:“整天逮捕人,又要担心会不会挨子弹,如果返家途中再不打开车上的收音机,我一定会发疯的。”

听与用心听

音乐是经过整理的声音资讯,帮助我们组织和安抚心灵,降低精神熵,或因目标受到杂乱资讯干扰所引起的失调。聆听音乐可消除厌倦与焦虑,严肃而专注地聆听,更能产生心流体验。

有人说,科技的进步使音乐普及,大大改善了生活品质。电晶体收音机、激光唱片及录音机不分昼夜,不停地播放着音质清晰的最新流行音乐。源源不断地流淌的好音乐,按理说应能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但这种论调同样犯了行为与体验不分的错误。听上好几天录制的音乐,并不一定比聆听一场期待了好几个星期,但为时仅一小时的现场演奏,更有乐趣。听的本身并不能改善生活品质,重要的是听进去了什么。我们常听见音乐,却很少用心去听,很少有人是因为仅仅听见音乐而产生心流的。

正如其他事一样,要从音乐中得到乐趣必须先投入注意力。由于录音科技使音乐太普及,一般人都不把它当一回事,因此也降低了我们从中获得乐趣的能力。在录音机问世以前,现场音乐演奏还能唤起如同宗教仪式般的敬畏之情。且不说交响乐团,即使只是村中的舞会音乐,也令人联想到制造和谐音乐的神秘技巧。一般人对这类场合都怀着很高的期望,自己知道该全神贯注,因为每场演奏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

如今现场演奏会(例如摇滚乐演唱会)的观众,仍多少带有参加仪式的情怀;像这样聚集大量人潮、目击相同事件、思考和感觉相同事情、处理相同资讯的场合很少见。这种集体参与在观众心目中产生迪尔凯姆所谓的“集体亢奋”,也就是隶属于一个具体群体的感觉。迪尔凯姆相信,这种感觉是所有宗教经验的泉源。现场演奏会的气氛帮助听众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音乐上,远比聆听复制的音乐更能产生心流。

音乐的挑战

同类推荐
  • 读《大学》学生活

    读《大学》学生活

    总是在蓦然回首的当口才见出繁华的碎隙,总是在低头的一刹那间俯视到尘埃的伟大。经典也是如此,看似平实却包蕴乾坤。唯有真正进入其中方悟得此中真意。《大学》不只是纸上的人生,更是影响了千年中国文化的奠基之作。它虽然产生年代久远却历久弥新,至今仍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历史长河的反复淘洗使其更加耀眼迷人。人生与大学息息相关,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大学,而《大学》却是人生的注解。
  • 心态好才能工作好

    心态好才能工作好

    本书是一本有关如何培养好心态的通俗读物。它的重点在于把心态和工作联系到一起进行阐释,通过大量通俗易懂且具有说服力的案例,让读者明白心态的好坏决定工作的成败,指导读者从“心”发现自己,直面自己的优缺点,进而在工作中培育一颗感恩、平和、勇敢和积极向上的心。
  • 投桃报李传递阳光:懂得感恩

    投桃报李传递阳光:懂得感恩

    本书讲述了大量古人的故事,名人的故事,身边小人物的故事,让你去感受不同的人不同的感恩,相信这些故事会让你感动,更会让你有所启发,从中学习到感恩的重要。希望你的生活也会因为感恩而美好。
  • 藏拙的智慧

    藏拙的智慧

    本书撷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善于藏拙的事例典范,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因张扬和卖弄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使读者在欣赏生动精彩范例的同时,体会到藏拙的智慧。
  • 感悟生活-帮你能说会道

    感悟生活-帮你能说会道

    本书为励志书,运用大量生动的案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能说会道的技巧和智慧。
热门推荐
  • 凤惊苍穹之逆天狂女傲天下

    凤惊苍穹之逆天狂女傲天下

    狂傲,淡然,玩世不恭,不是男主,是她。冷艳,惊世,智慧,不是女主,是他。本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却意外有了牵扯,她与他的相遇,应该是上帝犯的一个极其美好的错误。某日——“禀郡王,小姐把居住的西宛的宝贝都拿走了。”某郡王闻言,皱眉“下回让她直接去藏金阁,西宛那点东西怎么够她拿?”“禀郡王,小姐把从府中的银票拿去救灾民了。”“这是好事,由着她。”“禀郡王,小姐把一名男妓带去了丞相府。”某郡王掀桌,靠!怎么不把他带过去
  • 心战天下

    心战天下

    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群雄逐鹿,烽烟四起,天下大乱。传国玉玺失踪,人鱼现世,青龙重生,神州大地,一片腥风血雨。吕洞宾、铁拐李、陈抟、张三丰、徐福等奇人异士,斗智斗法。石重贵、刘知远、郭威、徐知诰、赵匡胤等英雄豪杰,争锋争霸。然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却是一少年。
  • 妻主妖倾城,夫君个个狠绝色

    妻主妖倾城,夫君个个狠绝色

    她,天生地养的神族雪精灵,遭遇欺骗来到了人间,与他苦苦纠缠,终死于非命。21世纪的她附身于她,又当何去何从?倾城邪魅的他,温文尔雅的他,侠肝义胆的他,冷傲的他,她的最终归属又当如何?
  • 双妃令:妖妃倾天下

    双妃令:妖妃倾天下

    只因三千年前天机老人在这对双胞胎姐妹出生时的一句预言,便是二千年的等待,一千年的轮回。一个如千年寒冰可远观不可亵玩,一个如天山雪莲出淤泥而不染。这对姐妹身份疑点重重,众人等待了一千年一直期待着这对姐妹蜕变之后的华丽,当俩姐妹逆天归来,谁又能想到这一切开始的原因。
  • 这样学习最高效

    这样学习最高效

    借鉴了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学生在中学时期成功的学习经验,并根据当前教材及考试形势总结出一套最新的高效学习方法,详细告诉你应该如何听课,如何读书,如何预习,如何复习,如何做题,如何记忆等。《这样学习最高效》融入了全国许多一线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把大量切实可行的学习技巧和中、高考状元的心得体会进行了提炼、归纳和总结。这些学习方法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对中学生的学习大有帮助。一书在手,帮你把苦学变成乐学,将勤学化为会学,助你攀登学习的高峰!
  • 我是高手你咋滴

    我是高手你咋滴

    一个从山沟沟里走出的孩子…一个神秘的黑曜石之戒…一个强大的幕后黑手…他,带着无上使命踏上寻宝之路!当一切都应该正常的谢幕时,本该结束的寻宝路途。竟没想到,他!就是幕后黑手!却又被卷入另一场世俗纷争。一个又一个谜团被解开…一个又一个亲人在失去…终于等到最后时,却发现……
  • 武荒乱

    武荒乱

    一掌既出,风起云涌!一剑浪迹天涯,弑神无数!九五之帝,窃笑苍生!九天崩塌陨裂,唯吾独尊!身持灵脉,血瞳寂灭!身行所到之处,灰飞烟灭!
  • 追妻不易:相公,你迷路咯

    追妻不易:相公,你迷路咯

    是谁?穿越千年找到她?架空朝代?乐师大人?刚见面,他闯入化妆间,看到她一身古衣,粉黛未施,却依旧倾国倾城她却因他,穿越到他的年代,她一当红明星如何在这强者为尊的年代生存?……
  • 时光那么凉

    时光那么凉

    一段爱情,凉了时光,病了心脏,也老了少年。原本紧握的幸福,在刹那支离破碎。一场以爱为名的争夺,一次以伤为情的守候。最后的最后,是空留下一句:“再相遇一定不放你走?”还是牵手白头。
  • 赴黄泉

    赴黄泉

    一次葬礼,开始了死亡的记录,我到底会死多少次呢,或者说已经死了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在生与死之间的挣扎,又会遇到什么样奇怪的事,一次次死而复生,让我厌倦了生死,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到底是生是死!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