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3000000035

第35章 娱乐消遣信手拈来--休闲奇趣篇 (3)

据古籍记载,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在汉宫廷中有一个名叫郭舍人的宫廷演艺人员。他是一个掌握了“骁”法的的人,当时掌握这种技术的人并不是很多。当时,他可以用一支箭反复投壶一百多次,也就是说,他能让壶的内壁将投出的箭弹回到自己手中一百多。难怪汉武帝喜欢看他投壶,还时常给他赏赐。

晋代,投壶进行了重大改革,增加了娱乐性。玩的人多了,自然有优秀的人。《晋书》上记载,西晋大文豪家石崇蓄养着一名歌妓,她最擅长的就是隔着屏风进行投壶,而且能够“百发百中”,真可算是“女中豪杰”。另外,晋人孙盛《晋阳秋》记载了一个叫做王胡的人,他的技能与石崇的家妓不相上下,不过他不是隔着屏风投壶,而是闭着眼。

南北朝时期,也有投壶高手涌现。当时汝南的周璝、会稽的贺徽就是投壶高手中的高手。他们都擅长“骁”法,一般情况下都能“骁”四十多下。贺徽更加厉害,可以隔着障碍物进行投壶,而且箭箭命中。南北朝时期,齐有一个竟陵王。他是一个喜欢娱乐的人,而投壶带给了他无限乐趣。一次,竟陵王观看侍臣表演投壶,竟然一时兴起,忘记了去上朝。等到他赶到朝上的时候,齐武帝非常生气,问他为什么迟到。竟陵王便说是因为看投壶,所以来晚了。没想到,齐武帝也是个投壶迷,便找来竟陵王的侍臣来大殿表演。这表演者也是个擅长“骁”法的人,齐武帝看得十分满意,重重地赏赐了他。

唐代时候,投壶高手的绝技更叫人惊讶。传说当时有个叫做薛眘惑的人,投壶的技术超过了晋代的王胡。《朝野佥载》记载:“薛眘惑者,善投壶,龙跃隼飞,矫无遗箭,置壶于背后,却反矢以投之,百发百中。”从中可以看出,薛眘惑的投壶技巧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甚至可以背对着壶使用“骁”法。这种技能相信已经无人能敌了。

明代也出过一个投壶高手,他的名字叫做苏乐壶。一看这人的名字就知道这个人是非常喜欢投壶的人。他不仅可以背对着壶投射,还能够“三箭三雕”,即同时用三支箭去投三个壶,而且从没失过手。这可谓强中自有强中手啊!

投壶之“礼”与“法”

投壶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多的是一种礼仪。在《礼记》、《大戴礼记》等古籍中都有关于投壶的专门描述。《左传》有记载:“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从中可以看出,在春秋时候,两国间的宴会要举行投壶之礼,而且是一种正规的礼仪。

投壶本身就源自射礼,所以投壶之礼和射礼在仪节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这两个活动中都有主持人司射,都用《狸首》作为投射的节度等。投壶本身不仅继承了射礼的很多礼仪规范,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中正修身的礼义

懂得了投壶是一种礼仪之后,我们来看一下投壶的方法和规则。投壶的方法、规则和用具在历史上有所改进。最初的投壶是用短箭投酒壶,后来随着投壶的盛行,人们专门设计了用于投壶的壶和箭。

在投壶的时候,投壶人一般距离壶至少有五尺(周代的尺度,下同),用规定数目的没有镞的箭轮流进行投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以“算”和“马”进行计数,最后谁投进的多谁就获胜,而输了的人要被罚喝酒。

上面说过,投壶是一种礼仪,所以在投壶过程中有着繁琐的礼仪程序。由主持人“司射”主持仪式,击鼓奏乐,来宾和主人根据“狸首”节拍,履行规定程序。程序的内容如下:

一、投壶之礼开始,投壶的宾主各就位。

二、“三请三让”。主人把箭拿到宾客面前。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以请。”宾曰:“某赐旨酒嘉肴,又重以乐,敢固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对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一顿客套之后,宾客向主人施拜礼,然后接受主人送给的四支箭。主人还要还礼,之后宾主便为投壶做准备。

三、“进壶”。主持人“司射”把两个壶放到宾主对面,分别正对着对宾客和主人,之后回到“司射”的位置。主持人对宾主宣布比赛规则,然后再让奏乐的人奏起《狸首》(诗经名篇,瑟曲,已失传)。投壶人的动作应该遵循音乐的节奏。

四、宾主依次轮流投射。

投壶开始后,需要对比赛结果进行计数,这就用到了“算”和“马”。“算”是一种与箭杆相似的计数器具,一般长一尺二寸,有专门盛“算”的器具。战国时候,这种器具被叫做 “中”。它一般都被做成卧着的动物形象。那时候,大夫投壶用“兕中”,就是一个木刻的野牛;士投壶用“鹿中”,就是木刻的鹿。“中”的背上由八个圆洞,用于插“算”。

如果是两个人(一主一宾)进行投壶,那么只要八个“算”就够了,因为投壶时一个人只有四支箭。当然,人如果多了就要多加一些“算”。在宾主两人投壶过程中,如果宾客投中一支箭,主持人“司射”就从“中”中拿出一个“算”放在右边;如果主人投中一支箭,主持人也拿出一个“算”,但要放在左边。

除了“算”外,投壶时还有一种计数的器具叫做“马”。它是用木头制作的卧着的马。投中一支箭就放置一个“马”,最后谁放置的“马”多,谁就获胜了。

奇趣小贴士

中国古代尺度

读小说的时候,很多人会因为古人的身高而惊讶。例如张飞“身长八尺”,关羽“身长九尺”,按照今天的尺寸计算,他们的身高已达三米了。事实上,并非如此,清代钱泳《履园丛话》就说“尺寸古今不同”。钱泳以当时清廷工部的营造尺为标准,“将周制铜剑茎较于今尺则为五寸一分半;以曲阜颜氏所藏周尺较于今尺则六寸七分;以汉元延尺较今尺则七寸二分;以汉建初尺较今尺则七寸三分半;以晋尺较今尺则七寸六分半;以宋三司布帛尺较今尺则八寸九分半。”可见,古今尺度的差距还真是不小。

古今部分尺寸对照:唐、五代的1尺=0.933市尺;宋元 1尺=0.9216市尺;明代同唐;清代1尺=0.960市尺,清末营造尺 1尺=0.96市尺=32厘米,裁尺1尺=1.11营造尺=1.066市尺=35.5厘米。

4古代高尔夫--捶丸

捶丸盛衰史

很多人都知道有项休闲运动叫高尔夫,而且一直以为这项运动是“舶来品”。然而,他们可能想不到,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运动--捶丸,而且没准还是高尔夫的“祖爷”呢。

在前面的章节已经提到,唐代和宋代的球类运动盛行,而且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除了头脚可用的“蹴鞠”、手掷投的“抛球”、骑马杖击的“马球”外,还有一种类似于现代曲棍球运动的“步打球”,我国古代的“高尔夫”--捶丸正是由这项运动演变而来。

捶丸,难道是用锤子砸什么东西?当然不是。“捶丸”中的“捶”是打的意思,而“丸”就是球。这项球类运动的最早记录是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 宁志斋编著的《丸经》中,这是一本关于捶丸的专门论著。书中有“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的记载,说明在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之前,捶丸就已经是一种成熟的球类运动了,而且很盛行。

宋徽宗和金章宗算得上是这项活动的铁杆粉丝。两人平日“深求古人之宜制,而益致其精也”,就像现代人借助教练与教学录像改善球技那样,两位帝王以古为师,让球技精益求精。而他们的球杆,则都是以纯金打造缘边,顶上缀饰玉器。比赛结束后,他们的球具不装在球袋中,而是装在锦盒中。今天八九十万一套的名贵球具与之相比起来恐怕都会显得寒碜。

传说北宋官吏滕甫就喜欢玩捶丸,他的舅舅范仲淹几次劝他不要玩了,他就是不听。可见,这种游戏实在很有魅力。另外,在宋代传世的陶枕上有一幅儿童捶丸图,图中的小孩正手持小杖击球,这是北宋捶丸盛行的有力证据。

捶丸活动发展到元代,更加兴盛。当时上达帝王臣侯,下至三教九流,都对这项活动十分喜爱。当时的这一运动还被广泛用于散曲和杂剧中,例如在《庆赏端阳》剧中的道白有:“你敢和我捶丸、射柳,比试武艺么?”此外,在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有一幅壁画叫做《捶丸图》,图中呈现了元代民间捶丸的真实场景,至今仍栩栩如生。

进入明代,捶丸似乎有衰落的趋势。当时的捶丸仅在北方比较盛行,但是已经大不如前了。尽管如此,捶丸活动还在继续被维持着,在明代一直没有绝迹。明代万历年间周履靖重刻《丸经》时,曾经写了一个“跋”(文体的一种,附在正文之后),其中说:“予壮游都邑间,好事者多好捶丸。”“考诸传记无闻焉,以为世俗博弈之余技耳。”这说明当时捶丸活动还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影响力已经很小了。

尽管捶丸在明代已不再那么盛行,但也不免有个别的皇帝青睐这种活动,还把它拿到宫廷中玩。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张《明宣宗行乐图》,图中的部分内容是绘制的捶丸活动。图中从场地面貌到玩者的位置都做了较为清楚的介绍,与《丸经》上所描绘的完全相同。这张图最大的亮点就是当时的皇帝明宣宗亲自持棒游戏,这表明当时的捶丸运动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捶丸活动经过了宋元的繁荣,到明代渐渐衰落。清代时捶丸仅能看到一些在妇女儿童间的简单活动了。

古代“高尔夫”详解

既然说“捶丸”是古代的高尔夫,那自然是因为它与高尔夫的玩法十分相似。试想一个古人正拿着球杆,悠哉地玩着高尔夫,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场面。

虽然捶丸活动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但是关于这项活动的著作《丸经》可以向我们全面展示捶丸,包括捶丸的历史、活动的场地、用到的器具、比赛的规则和各种各样的战术等。捶丸的历史前面已经介绍过,下面就来看看捶丸活动的用具、场地和规则。

我们都知道高尔夫要用到球杆,捶丸也一样。不过,捶丸用的不叫“杆”而叫“棒”。这种“棒”不是单一的,而是分为很多种,例如“杓棒”、“撺棒”、“朴棒”、“鹰嘴”、“单手”等。这些棒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打出不同的球,要根据具体情况应用。在比赛时,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全副、中副、小副球棒。全副有十根球棒,中副有八根,小副就是少于八根。

同类推荐
  • 王迪诗看世界

    王迪诗看世界

    香港最具人气最受关注的作家王迪诗,千呼万唤最正的一部专栏结集。100多篇专栏,内容涉及时下最热议的新闻事件,最八卦最狗血的日常生活、五彩纷呈的异域文化、最纠缠难解的男女关系,最匪夷所思的办公室百态。
  • 中西医皮肤美容技术

    中西医皮肤美容技术

    本书融会了美容西医学、美容药物学、美容皮肤科学、美容中医学、中药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临床常用的中西医皮肤美容技术。
  • 护肤小窍门

    护肤小窍门

    三类肌肤的粗大毛孔应对方案毛孔粗大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原本光洁的肌肤因为显眼的毛孔而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 幽默笑话

    幽默笑话

    令人捧腹的幽默,打破不可抗拒的笑点;结合经典的笑话,让人回味无穷。是笑话,又不只是笑话,快来一起欢乐吧!
  • 跟着皇妃学美容:十大皇妃美人计

    跟着皇妃学美容:十大皇妃美人计

    人在妆点上标新立异,有人想尽方法保护青春容颜,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中国的美容文化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美容方法也别出新裁,从材料上看有贵重的麝香、珍珠、燕窝,也有简单易得的鸡蛋、黑豆、皂角;从制作方法上看有要煮沸的,有要发酵的,有要烹炒的;从使用方法上看有内服的、有外敷的、有涂抹的、有洗浴的。有的皇妃使用的美容方法是经过了历代的传承和验证,有的皇妃为了美貌却不惜甘冒风险,将水银、轻粉、密陀僧、草乌等带有毒性的物质抹在脸上。
热门推荐
  • 破天经

    破天经

    冥界采药少年唐风,从爹爹手中得到“破军”传承,自此,开启了纵横六界的彪悍之旅……本书以眼睛划分修炼等级,希望大家喜欢。更新时间:下午两点一章晚上八点半一章有推荐的话,一天三章
  • 白夜诡案录

    白夜诡案录

    这是一个悲催童养夫和苦逼二货大龄剩女你追我赶的故事Yy搞笑,雷点遍地,自带避雷针。
  • 异界之紫星

    异界之紫星

    她是紫星帝国的掌权人,绝美聪明,带领父亲的企业走向高峰,却死于一场背叛。意外重生,她穿越到成了一个刚出生的小娃娃身上,在家族深的宠爱。初次相见,那个一身火红的身影便闯入她的眼睛,实力强大又这样?她会陪他一起站在世界的巅峰……
  • 仙在迷途

    仙在迷途

    兄弟反目是缘是情是劫既然不能平平淡淡的过一生那就轰轰烈烈的走下去
  • 天价总裁妻

    天价总裁妻

    他是商业界令人闻风丧胆的铁血总裁,冷漠,无情,嗜血是他的专有代名词。他曾经残忍的对待她,却也在悔悟的同时为她打造梦幻,给她全新的身份,温柔的绑在身边却在他与别的女人的婚宴上亲手击碎她的梦幻,她转身离开,五年后以庄氏总裁夫人的身份回归,身边带着一位小萌娃,手上的婚戒闪亮夺目。再次的误会重重让两人越走越远,只是两人都不知道在这段模糊的情感中,他们最终模糊了自己。
  • 实用生活文库——着装打扮注意

    实用生活文库——着装打扮注意

    夹克衫是一种能被所有人所接受的新颖服装,但它也如其它所有的时装一样,不是万能服装,有许多体型不宜穿着。这里说的夹克衫,通常指的是那种紧袖口、紧下摆的夹克衫。
  • 爱上坏坏女上司

    爱上坏坏女上司

    第一天上班就遇见了尴尬的事,从此遭到美女上司的各种折磨,直到有一天,终于将……
  • 翩若惊鸿:隐婚不是秘密

    翩若惊鸿:隐婚不是秘密

    第一次遇见,她以办案为由抢了他的车,他忍。第二次遇见,他莫名其妙被她强吻,他再忍。第三次遇见,好吧,为什么他总是遇见这个女人,这个可恶又嚣张的女人...她居然说从来没有见过他!他已忍无可忍...为了惩罚她,他决定将她诱拐到自己身边,然后再慢慢调教她。
  • 冥皇日记

    冥皇日记

    驱使恶鬼、祭炼鬼刀,呼风唤雨、叱诧风云。冥皇精彩一生,就在冥皇日记。
  • 工程建设监理(修订本)

    工程建设监理(修订本)

    本书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设工程监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建设监理基本概念、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监理规划、建设工程监理组织、建设工程监理控制、建设工程监理协调、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建设工程监理风险与责任等。本书适合大专院校工程监理、土木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