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4000000024

第24章 《周易》卷之一 (5)

阳大阴小,阳得兼阴,阴不得兼阳,故坤之德常减于乾之半也。东北虽丧朋,然反之西南,则终有庆矣。

[先迷]君子之所行何如?阴本居后,今居先,是失柔顺之道,故迷也。阴惟居后则顺,而得柔顺之常道。此攸行者,所以宜居后也。至于西南,以阴从阴,乃与类行。东北虽丧朋,然返之西南,则与柔顺者同事,乃终有得朋之庆,此攸行者,所以宜往西南也。

《存疑》先迷失道,是以失道解先迷,后顺得常,是以顺解得常。乃终有庆,乃圣人以义言之,是为占者开迁善之门。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安而且贞,地之德也。

[安贞]彼柔顺利贞,地道之安,而且贞也。君子诚知居后之为贞,而安之,则有得常之利。知西南之为贞而安之,则有得朋之庆,是安贞之吉也,而不足以应地之无疆乎?盖安与坤之柔顺同其德,贞与坤之利贞同其健,无疆之德,地固上配乎天,君子亦下配乎地,所谓君子之攸行也。

《大全》陈潜室曰:德合无疆,是坤配乾之德,行地无疆,是坤之本德,应地无疆,是人法坤之德。《蒙引》上言柔顺利贞,君子攸行,言地之德而因及君子之德,此言安贞之吉,应地无疆,言君子之德而因验地之德也,安贞主人事言。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坤之象,亦一而已,故不言重而言其势之顺(顺字正贴坤字,言地势顺),则见其高下相因之无穷,至顺极厚而无所不载也。

[象传]卦之上下皆坤地之形势,高下只管层层相因,愈远而愈无穷,何其顺也!亦惟其厚焉耳。厚,故无不持载,君子以厚德承载天下之物,弘其度量,普其利泽,仁以育之,无一物不在吾仁之中,义以正之,无一物不在吾义之内;则与地同德,亦与地同功,而君子亦一坤也。

《大全》李氏曰:天以气运,故曰行,地以形载,故曰势。《存疑》地势坤言地势顺于此,就见其厚。《语类》曰:惟其厚,所以高下只管相因,去若薄的物;高下只管相因,便倾陷了。高下相因都无穷尽,方见其顺,若一望乎夷,不见其顺。《本义》解地势坤,只是顺。若厚,则于顺见之,至顺极厚当如此看。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阴爻之名,阴数六老而八少(阴主退,故六老而八少),故谓阴爻为六也。霜,阴气所结,盛则水冻而为冰,此爻阴始生于下,其端甚微,而其势必盛,故其象如履霜,则知坚冰之将至也。夫阴阳者,造化之本(对待之阴阳),不能相无;而消长有常,亦非人所能损益也(流行之阴阳)。然阳主生,阴主杀,则其类有淑慝之分焉。故圣人作《易》于其不能相无者,既以健顺仁义之属明之(健顺以造化言,仁义以人道言),而无所偏主,至其消长之际,淑慝之分,则未尝不致其扶阳抑阴之意焉。盖所以赞化育而参天地者,其旨深矣。不言其占者,谨微之意已可见于象中矣。

[初六]坤六爻皆阴,而一阴始生于下,其端虽甚微,而其势必至于盛大,故其象为履霜而知坚冰之将至也。盖霜,阴气所结,一阴始生之象。冰,冻水而成,一阴积之六阴之象。无微不著,无霜不冰,微之不谨,而至于盛,将无及矣。

《大全》胡云峰曰:履霜而知坚冰之将至,嬴豕而知蹢躅之有孚,姤之一阴即坤之初阴也。乾之阳主发见,潜龙则明其未见。坤之阴主隐伏,履霜则彰其已至。《蒙引》乾初九,即闭关之义;坤初六,即女壮之戒。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按:《魏志》作初六履霜,今当从之,驯,顺习也。

[初象]谓初六一阴始生,犹之阴气始凝而成霜也。然不从此预防驯致阴道之极,至于坚冰,有必然矣。

《大全》胡云峰曰:上六曰其道穷也,由初六顺习其道,以至于穷。《经》曰:坚冰至,要其终。《传》曰:至坚冰,原其始。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柔顺,正固坤之道也(此以地道说起,见二与地合德处),赋形有定,坤之方也。德合无疆,坤之大也。六二柔顺而中正(自本爻而言)又得坤道之纯者(对诸爻而言),故其德内直外方(此全以本爻之德言)而又盛大,不待学习而无不利,占者有其德,即其占如是也。

[六二]坤之德本直方而至大,六二柔顺中正,比诸爻又得坤道之纯,故其备在内,则心无私曲而坦乎,其直在外,则事皆当理。而截乎其方且其直纯乎直,方纯乎方,直方之德,光辉盛大,至其所为,直方大者,又不假思,为不待学习而无不利,取之左右逢其原,坦然由之而无疑也。六二之德如此。

《大全》胡云峰曰:乾五爻皆取象,惟九三独取其性体刚健者言之,坤五爻各取象,惟六二独指其性体柔顺者言之。六二柔顺中正,得坤道之纯者也。《蒙引》以本爻言,不以坤道言,以德言,不以占言。乾九五一爻,当得乾一卦,以刚健中正之爻与卦合,坤六二一爻,当得坤一卦,以柔顺中正之爻与卦合。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二象]谓二之德固有,所谓直方矣。然当其未与物接,其德无自而见,惟动乎念虑之微,动乎事为之著,而后存之,为无私之直,发之为当理之方,既直且方,而大不外是矣。直方大,地道也。六二具直方大之德,则六二之道即地道也。不习无不利,则不待矫揉勉强之功,而有从容中道之乐,所以为有光也。

《蒙引》直方平说,以字即而字,古文多通用。地道亦以人事言,六二虽非地,六二之道即地道。《存疑》当以方字属动,把直作推原说,谓六二之动方矣。然由其存于内者直,是以见于外者方,此体立用行之理。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阴三阳,内含章美可贞以守,然居下之上不终含藏,故或时出而从上之事则始,虽无成而后必有终,爻有此象故成,占者有此德则如此占也。

[六三]三以阴居阳,虽有章美,只是包含之而已,且当藏器以待可贞固以守,然三之位居下之土不终,含藏又不容于守者,而含章之才终不能掩,或委贽王庭而从王之事,则始虽不能自成,而后必因人以终其功,占者亦惟反求其德而已。

《通典》含章可贞本其德而言,或从王事本其位而言,至于有终,亦本其德而言。《蒙引》无成者,六阴故也。有终者,三阳故也。六阴三阳亦有顺而健意,故无成有终,亦先迷后得,东北丧朋乃终有庆之意。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三象]三之含章可贞,岂终晦其章美哉?正欲待其时之可为而为之,其或从王事而无成有终者,真知君尊而臣卑之分,君逸而臣劳之理,故不为始而为终,是其知识之光大也。

《大全》吕东莱曰:大凡人出来做事,多被人疑忌,只为预先多露圭角,不能含章,惟含章,然后可以时发,初不是两件事。《蒙引》或从王事,该无成有终句。《存疑》此就为臣之分上说,不就三之才说。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括囊,言结囊口而不出也。誉者,过实之名,谨密如是,则无咎,而亦无誉矣。六四重阴不中,故其象占如此,盖或事当谨密,或时当隐遁也。

[六四]重阴才弱之甚,既不足以有为,不中则不当时位,又不可以有为,故象囊结其口而不出,然敛身不出可以远害,故无咎。既不出以有为,亦无自而有功,故亦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四象]所谓括囊无咎,盖慎其事而不为,则不坏事,慎其身而不出,则不辱身,其不害何如?惟慎谓之括囊,惟不害,故谓之无咎。

六五:黄裳,元吉。

黄,中色;裳,下饰。六五,以阴居尊,中顺之德充诸内,而见于外,故其象如此,而其占为大善之吉也。占者德必如是,则其占亦如是矣。《春秋传》南蒯将叛,筮得此爻,以为大吉。子服惠伯曰: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外疆。内温,忠也,和以率贞,信也;故曰:黄裳元吉。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元,善之长也;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共,不得其饰,事不善,不得其极,且夫《易》不可以占险三者有阙,筮虽当未也,后蒯果败,此可以见占法矣。

[六五]五尊位而以阴居之,阴性顺而五又在上卦之中,是居顺而得中也。中顺之德充诸内,而见诸外,一言一动,温和浑厚,亢厉不形,为黄裳之象,其古理道不拂而大化可成,大善之吉,不但其事之吉,于理直无亏也。

《大全》朱子曰:黄裳之吉,不过是说在上之人,能尽柔顺之道。乾九五自是刚健底道理,坤六五自是预顺底道理。其为九六不同,所以在那五处亦不同,这个五之柔顺,从那六里来。《蒙引》黄裳中顺之德之象,皆以见于外者言,指其温恭,接下处说,然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皆根心所发,故《象》曰:文在中。朱子本之以释爻词。《存疑》中顺以顺为主,顺而得中也。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文在中而见于外也。

[五象]所谓黄裳元吉者,乃文之在外者也。而岂假饰于外哉?五实有此中顺之德,充积于内而著之于外者也。

因指中顺之见于外者,总名曰文。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阴盛之极至,与阳争,两败俱伤,其象如此,占者如是,其凶可知。

[上六]阴盛之极,其势必不肯下,夫阳然阳分,本尊其心不甘下,夫阴其势必然相争,故象龙战于野。夫以阳之至微,固无能胜之理,阴虽极盛不循其分,岂能独利哉?故又象其血玄黄,其占何事不凶也哉?

因指阴盛于阳则阳固,龙而阴亦龙,谓之玄黄。则阳固伤而阴亦伤。初六所以著陵阳之渐于其始,上六乃著陵阳之祸于其终。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六象]阴非阳敌,而敢于战者,由驯致其道,至极盛而不可制者,若当始疑而早制之,安有今日之祸哉?

用六,利永贞。

用六言凡筮得阴爻者,皆用六而不用八,亦通例也。以此卦纯阴而居首,故发之。遇此卦而六爻俱变者,其占如此。辞盖阴柔而不能固守,变而为阳则能永贞矣。故戒占者,以利永贞,即乾之利贞矣。自坤而变,故不足于元亨云。

[用六]易占其变,坤六六爻皆用六,则阴皆变为阳矣。夫阴柔不能同,守变而为阳,则刚足以济柔,而能固守矣,占者知所戒哉。

《大全》胡云峰曰:坤安贞变而为乾,则为永贞。安者顺而不动,永者健而不息,乾变坤,刚而能柔;坤变乾,虽柔必强,因指高明易亢,戒以无首,沉潜易弛,戒以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初阴后阳,故曰大终。

[用六]象夫子传:坤用六之象,以为永贞,乃乾刚之所能。今用六云然者,易之大分,阳大阴小,惟其用六,则阴变为阳,柔弱者转而刚健,不既以大终乎?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刚、方释牝马之贞也,方得生物有常。

[文言]夫子复以地道申彖传之意,彼坤之贞,必曰利牝马之贞者,何也?当归根复命,时其退,然不敢专主者,至柔也。然其动而成物也,因入机之鼓于乾者,而沛然莫御,成物之性,即与俱成。敛物之形,即与俱敛,何如其刚乎?寂然无所区,昼者至静也。然其备之成物也,因物类之赋于乾者,而一定莫移,性殊其性,不相假借,形殊其形,不相凌夺,何如其方乎?夫至柔至静,顺也,动刚德方,顺而健也;此牝马之贞,所以象也。

《大全》朱子曰:坤只是承天,如一气之施,坤则尽能发生承载。坤虽柔顺,亦是决然恁地,顺不是柔弱放倒了,非刚安能如此。《存疑》:至柔,坤之德,动刚亦其柔中之刚。至静,坤之德,德方亦其静中之方,故曰顺而健,至柔至静,是坤之本体。这里便有生物在,非至柔至静是未生物,至动刚德方,是承乾生物,若依此,是释《坤》之元亨,非牝马之贞。《集解》二句从流行上看,不可以至柔至静为体,动刚德方为用,乃一时事并无两层,与静翕动辟大不同。

后得主而有常。

程传曰:主下当有利字。

[后得]进溯其利则见,乾以美利利天下,坤则惟居后以为得,而主于利遂万物,乃其常道然也。

含万物而化光。

复明亨义。

[含万]进溯其亨则见,乾以云雨流行品物矣,坤则于万物生意皆包含无漏,而发达于外,化机甚为光显,所谓含弘光大也。

《大全》吴临川曰:彖传言含弘光大,此言静翕时,含万物生意于中,动辟则化生万物而光辉。指坤德之亨说,不指物说。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复明顺承天之义。此以上申彖传之意。

[坤道]又以顺承天之义明之,坤元之道,其顺矣乎?乾固资始乎?万物,坤则承天之施,而以时行之,不先时,不后时,而恰以资生行之者也,何顺如之。

《蒙引》二句一直说下,不以下句申上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古字顺、慎通用,按此,当作慎,言当辩之于微也。

[积善]取释初六驯致其道之意而申之,谓天下之事皆由积渐而成,试以人家兴衰之常理言之,积善则庆流苗裔,积不善则殃及子孙。又以变故之大者言之,臣弑君,子弑父,岂伊朝夕之故哉?渐积以致此也。由为君父者不能辨之于早,而忽于防微,以驯致于此也。由家道祸福之常,以及人伦弑逆之变,皆由微而大,如此甚矣,微之不可不慎也。《易》曰:履霜坚冰至,君子之于小人,诚当于微慎之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同类推荐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本书先秦是中国思想史上群星灿烂的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和此后发展的基本格局,并因此成为世界性的永恒研究焦点。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作者坚信人类思想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系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以此项研究挑战了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相对注意倾向及其相关预设。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主要讲述了,死亡令人恐惧,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柏拉图将哲学称为“死亡的练习”,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对死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热门推荐
  • 泷诵,一婚再昏

    泷诵,一婚再昏

    母亲的强烈呼唤,唤回了学霸女儿,十八岁的她却是要为了家族利益与人订婚,从第一次见面到同住一个屋檐下,为时一个月的试婚她却经历了数次,她到底会成为人尽可夫的女人,还是众人口中的香饽饽?而试过婚了的前任们,真的会让她好好的举办婚礼么?
  • 社会文明学导论

    社会文明学导论

    本书试图在对人类社会文明进行总体统观、系统反思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构建社会文明学的理论体系,决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文明实践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特别是消解一系列文明危机和矛盾的学理呼唤。从研究难度来看,本书所涉及的社会文明的本质与特征问题,社会文明结构及其运行机制问题,社会文明的形态及其转型问题,社会文明主体及其构建问题,社会文明交往与借鉴问题,社会文明的规律与趋势问题,社会文明的范式与走向问题等,都是哲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 腹黑吸血鬼:拜托总裁大人

    腹黑吸血鬼:拜托总裁大人

    玉小宁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上班族,只是名字特别就不小心被总裁盯上,结果发现这个行事霸道冷血像一只吸血鬼一样的总裁,真的是一只吸血鬼!回到家爹妈就告诉自己这个吸血鬼是自己的远方表哥?我是人类!怎么会有一个吸血鬼表哥!你有大城堡不住,整天赖在我在骗吃骗喝,还想把我骗上床?爆笑的生活就开始了,全程无虐,傲娇腹黑的吸血鬼总裁,背后还有不为人知道秘密ps:女主不白,霸气起来吸血鬼都怕。
  • 祸妃天降:冷魅王爷贪财妃

    祸妃天降:冷魅王爷贪财妃

    据说很是软弱又无能的王爷正在后院的凉亭里下棋。一青衣佩剑的侍卫前来,冷汗涔涔的开口:“主子,属下已经查清楚了,那个一毛不拔又处处跟您抢地盘的正是咱们府上那位。”至于是哪位,那还用得着明说么?下棋的动作依旧行云流水,那人头也不抬,淡淡的道:“无妨,抢回来便是。”“抢回来之后呢?”“以十倍的价格再卖给她。”青衣:“……”他以为主子会说给她送去,没想到……
  • 重生之悠闲一生

    重生之悠闲一生

    重生之后的他,追着校花,惩着恶霸。他不想站在世界的顶端,只想陪着身边的人一起慢慢变老。重生之悠闲一生,带你重温校园时光,带你回忆起读书时候的点点滴滴。我是醉酒李太白,我喂自己袋盐。书友群:562928922欢迎进群装比讨论剧情
  • 小故事,好方法

    小故事,好方法

    该书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讲述中外名人或普通人的精彩故事,从故事中萃取出的精华既可应用于日常的学习当中,又能帮助青少年理解和感悟人生。
  • 救天星

    救天星

    万年之后,玄幻大陆会有一场危及天地万物的浩劫。意外穿越的夏秋知,这个有着无限变数的人,会是解救这场天地浩劫的救天星吗?没人知道。三千大世界,六千小世界,界界有灵,这次浩劫,他们能挺过来吗?且看夏秋知这个有着无限变数人来如何创造奇迹。救天星交流群(439885065)原创作品请勿抄袭
  • 风云英雄

    风云英雄

    吴元庆本是淮西节度使公子,是个风流好玩的公子哥儿,但一场惨变,让他几乎丧命,从此彻底的改变了他的人生。其中历史的风云,权力的斗争,波澜壮阔,曲折离奇而不失其真。爱情故事美丽动人,人物形象可爱可恨,整部小说就像一条宽广的河流,照见了历史照见了现实,又可让你在其中尽情邀游。同时推荐作者现实主义作品《一曲挽歌》。作者已开新书《何时明月》,请支持我的朋友一如继往的支持。在一次飙车的时候,何飞云从悬崖摔落,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并且成为了被弟弟阴谋杀死的乐安侯之子。为了继承爵位而阴谋害他的弟弟发现哥哥未死而安然归来,不禁大吃一惊,但他仍不死心,仍是屡次三番的欲害他,却发现本来软弱可欺、笨若白痴的哥哥忽然变得聪明、坚强、嚣张、跋扈。......故事精彩曲折跌宕,语言优美生动。
  • 天灵地不灵

    天灵地不灵

    你好,我是来自蛩山的安璟,汉传第三十六代通灵师。请不要喊我大通灵师的孙子,我是艾力克,我是名侦探。我叫晴太,晴天的晴、太阳的太!我是天才!———————————————————————————当清新的和风消散、当炽烈的魔火来袭她无法选择闭上双眼、不去看这个世界所幸,还有他,像一阵新风拂过让她的灵魂在破碎与融合中坚强一条念珠、一罐可乐,一条通灵之路……+++++++++++++++++++++++++++++++++++++++++++++++++++++凯撒哥说:我来过,我看到,我留言!本文求包养、求疼爱、求甜言蜜语,求凌虐~~
  • 至尊战纪

    至尊战纪

    只要我想,只要我愿,弑神灭佛不过弹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