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住在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他从未看见过海,他非常想看一看海。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机会,来到海边,那儿正笼罩着雾,天气很冷。“啊,”他想,“我不喜欢海。庆幸我不是水手,当一个水手太危险了。”
在海岸上,他遇见一个水手。他们交谈起来。
“你怎么会爱海呢?”杰克问,“那儿弥漫着雾,又冷。”
“海不是经常都冷和有雾的。有时,海是明亮而美丽的。但在任何天气,我都爱海。”水手说。
“当一个水手不是很危险吗?”杰克问。
“当一个人热爱他的工作时,他不会想到什么危险。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都爱海。”水手说。
“你的父亲现在何处呢?”杰克问。
“他死在海里。”
“你的祖父呢?”
“死在大西洋里。”
“那你的哥哥--?”
“当他在印度一条河里游泳时,被一条鳄鱼吞食了。”
“既然如此,”杰克说,“如果我是你,我就永远也不到海里去。”
“你愿意告诉我你父亲死在哪儿吗?”
“啊,他在床上断的气。”杰克说。
“你的祖父呢?”
“也是死在床上。”
“这样说来,如果我是你,”水手说,“我就永远也不到床上去。”
不能因为玫瑰有刺就否认它的芬芳,不能因为大海能够淹死人就否认它的雄伟与壮观。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困难是微不足道的,危险是不足挂齿的。惧怕冒险将会被生活所吞没。
另起一行
常向着光明快乐的一面观看,永远不让黑暗笼罩,那就是我一生成功的秘诀。
--柯克
这是斯兰妮夫人讲的一个故事。她说小时候,她看过一篇文章,内容是描述一名念小学的女孩,每天都第一个到校,第一个到教室,等待一天的开始。她的同学途中遇到她,问她为什么每天都那么早到校,她带着腼腆的笑容,回答了这个问题。
原来,她学习成绩不怎么样,长相也普通,在家中排行中间,她从来不知“第一名”的滋味是什么。其次,她发现当她第一个到达教室时,竟意外地获得一种类似“第一名”的喜悦。她很快乐,也有了期待。
她一面走着,一面向同学袒露心中的小秘密,周身散发出一股期待及喜悦的光芒。接近教室的时候,她心中甚至升起了一种不小的兴奋和快感……不料,她的同学一个箭步跨过去,推开了教室的门,“第一个”冲了进去,然后回头望着,露出胜利的微笑。她的光芒顿时隐去,她的心隐隐发痛。她忍住泪水,脱口一句:“第一,是我的,你怎么可以……”她说不出下面的话,说不出来了,她连这个“第一”也失去了。
斯兰妮忘了是在几岁时看到这篇文章,只记得当时能感受小女孩的心情,因为她也是个始终与“第一名”无缘的人,甚至,因为配合家里大人出门时间,连尝尝“第一个”到学校的滋味的机会都没有。
她长大后,更深刻地体会到“第一名”其实已幻化成色彩斑斓的翅膀,在不同的领域中现身:有人在学业中争第一;有人在工作中抢头棒;甚至还有人总缠着恋人,一声一句地问:“我是不是你最终爱的人?”
她还记得,有一回,她朋友莎拉曾经心痛地对她说,她没有办法同时拥有两个好朋友,因为在同一个空间中,她只能有一个最爱,因此,她经常面临抉择的痛苦,而不知如何去安置两份并列的感情。
乍听之下,也许有人会认为,她指的是异性的恋情,只可惜,真实的状况是,即使是同性的友情,也一样令她为难。
她另一个朋友德鲁,却全然是另一个样:魅力四射,才华横溢,经常是社团中令人注目的热点,认识德鲁的人几乎都可以感受到他热情的付出。他常跟年轻朋友通信,抚慰年少容易受创的心;主动关怀周遭友人,更希望在冷漠疏离的生存空间中,注入一丝爱与暖意。
不久,她得知他交了女朋友,她忍不住揶揄他:“那现在我在你心中排第几呀?”他想也不想,便说:“第一。”她极不相信地看着他,再问一次:“怎么可能!少骗人了。”他狡黠地一笑,然后说:“当然排第一,另起一行而已。”
斯兰妮笑弯了腰,不知该怪他的狡黠,还是佩服他的机智。
生活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生活得开心还是失意。如果能够打开自己的心,用热情去打动身边的每一个人,用温暖去填充内心的每一处空隙,这样的人活着就是快乐而温暖的。相反地,如果总是期望别人来给自己温暖,这样的人就不可能活得快乐。
哥哥的兰花
喜欢的就争取;得到的就珍惜;错过的就忘记!
--罗曼·罗兰
兄弟二人在一起生活,哥哥非常喜欢兰花,工作之余,常常花费许多时间去观赏。他种了很多美丽的兰花,尤其是放在花架上的几盆,更是兰花中的极品。
一年暑假,哥哥要外出旅游一段时间,他怕走了以后没人能够和他一样精心照顾兰花,所以临行前他告诉弟弟,务必要好好帮他照顾那几盆珍贵的兰花。
在他出门的这段时间里,弟弟一直细心地帮他照顾着兰花,就像哥哥在家时一样。弟弟非常仔细,总是担心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哥哥回来就要不高兴了。
但是有一天弟弟在给兰花浇水时,却不小心将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撒满地。
弟弟非常难过,打算等哥哥回来后,向他道歉;同时弟弟又禁不住去想,等哥哥回来后发现失去了心爱的兰花,会不会大发雷霆。
几天后,哥哥回来了。他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不但没有责怪弟弟,反而安慰他说:“我种兰花,一是用来观赏消遣,美化环境,二是用来陶冶情操。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生命虽然给了花儿绽放的机会,妖美动人;可生命也给了花儿凋零的悲伤。珍惜那美好的一瞬,用它来滋润自己的心灵,这就足够了。以宁静淡泊的心态对待生命中的每一瞬间,是一种温和美好的生活方式。
代孕妈妈
爱是女人出行的勇气,爱是女人凝视的星星,爱是女人航行的罗盘。
--丁克拉格
尼杜帕是个非常幸福的女子,她家境富有,要什么有什么。当嫁给心仪的男孩策林之后,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
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甜甜蜜蜜。可他们的喜悦是短暂的。一天,尼杜帕不幸从梯子上摔下来,孩子当场流产。更糟的是,医生告诉她,她再也不能生育。
知道自己永远也做不成妈妈了,尼杜帕很是沮丧。自己虽然不能做妈妈,可策林仍可以做爸爸呀。于是,她劝策林再与别人结婚,但策林从未这样想过。“如果那样,”他问,“那你怎么办?”
沮丧的心情使她的身体受到很大的影响,她脸色苍白,多病。看到这种情况,策林提议收养一个孩子。但尼杜帕想拥有丈夫和自己的骨肉。于是,他提出生一个试管婴儿的建议,并称,现在的技术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经过努力,他们找到一位名叫迪玛的贫困未婚女子。她同意做代孕妈妈,但要价很高。为了满足她的要求,策林和尼杜帕只好在金钱方面做出牺牲。迪玛想通过这次机会,改变自己的困境。
很快,迪玛怀孕了。从此,迪玛成为策林和尼杜帕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对迪玛来说,生孩子的经历是非常惊奇的事情,这激发了她从未有过的母性。她认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对尼杜帕的重要性,可母性使她割舍不下肚子里的孩子。孩子快出生了,迪玛内心斗争的非常激烈,她爱上了肚子里的孩子,实在不想生下孩子,就与他分离。
经过几个不眠之夜,迪玛决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尼杜帕。于是她鼓起勇气,来到尼杜帕家。她对尼杜帕说:“夫人,很抱歉,我不能……我不能放弃‘我的’孩子。他对我太重要了。”
双方陷入沉默。迪玛说的每一句话都像铁锤一样砸在尼杜帕的心上。这样一来,尼杜帕的梦想就彻底破灭了。她开始无助地哭泣,乞求迪玛理解她的心情。
看到尼杜帕伤心失望的样子,迪玛又提出自己“狠毒”的交换条件。她想了一下说:“我要是把孩子给你,那你必须以你的丈夫做交换。”迪玛其实知道,尼杜帕非常爱自己的丈夫,是不可能同意这条件的。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
突然,迪玛痛得叫了起来。她快生了。尼杜帕抛开一切,急忙把迪玛送往他们一直就诊的私人诊所。医生严肃地对尼杜帕说:“情况有些复杂,要孩子就保不住大人,要大人就保不住孩子,你说怎么办?”
尽管尼杜帕很想要孩子,可她没有忘记她的人性。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低声说:“保大人……”
医生对此感到非常吃惊。万幸的是迪玛和孩子都有惊无险,母子平安。
不知是失望还是高兴,得到这一消息,尼杜帕转身要走。就在她要离去时,医生又回来告诉尼杜帕,迪玛想见她。
“我对我说过的话表示抱歉。孩子……给你。”说着,迪玛把孩子送给尼杜帕。尼杜帕看了看熟睡的孩子,和丈夫策林长得一模一样。当她回头对迪玛表示感谢时,已经太晚了……迪玛因为失血过多,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故事里的孩子很幸福,因为他有两个母亲,两个母亲都如此爱他,而且还曾经为了争夺他而起了冲突。在这场生命的争夺战中,最后胜出的是爱,是爱主载着这场战争的结局。
帮助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外力作为一种辅助力不可或缺。
--吕西蒙
早在15世纪,纽伦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户人家,这家有18个孩子。18个孩子!光是为了糊口,一家之主、当金匠的父亲几乎每天都要干上18个小时--或者在他的作坊,或者替他的邻居打零工。
尽管家境如此困苦,但家中年长的两兄弟都梦想当艺术家。不过他们很清楚,父亲在经济上绝无能力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送到纽伦堡的学院去学习。
经过夜间床头无数次的私议之后,他们最后议定掷硬币--失败者要到附近下矿四年,用他的收入供给到纽伦堡上学的兄弟;而胜者则在纽伦堡就学四年,然后用他出卖作品的收入支持他的兄弟上学,如果必要的话,也得下矿挣钱。
在一个星期天做完礼拜后,他们掷了钱币。弟弟阿尔勃雷喜特·迪奥勒赢了,他离家到纽伦堡上学,而哥哥艾伯特则到危险的矿井做矿工,以便在今后四年资助他的兄弟。
阿尔勃雷喜特在学院很快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铜版画、木刻、油画远远超过了他的教授的成就。在毕业的时候,他的润笔费已经相当可观。
当年轻的画家回到他的村子时,全家人在他们的草坪上祝贺他衣锦还乡。吃完饭,阿尔勃雷喜特从桌首荣誉席上起身向他亲爱的兄弟敬酒,因为他多年来的牺牲使阿尔勃雷喜特得以实现自己的志向。
“现在,艾伯特,我受到祝福的兄弟,应该倒过来了,你可以去纽伦堡实现你的梦,而我应该照顾你。”阿尔勃雷喜特以这句话结束他的祝酒词。
大家都把期盼的目光转向餐桌的远端,艾伯特坐在那里,泪水从他苍白的脸颊流下,他连连摇着低下去的头,呜咽着再三重复:“不……不……不……”
最后,艾伯特起身擦干脸上的泪水,低头瞥了瞥长桌前那些他挚爱的面孔,把手举到额前,柔声地说:“不,兄弟,我不能去纽伦堡了。这对我来说已经太迟了。看……看一看4年来的矿工生活使我的手发生了多大变化!每根指骨都至少遭到一次骨折,而且近来我的右手被关节炎折磨得甚至不能握住酒杯来回敬你的祝词,更不要说用笔、用画刷在羊皮纸或者画布上画出精致的线条。不,兄弟……对我来讲这太迟了。”
当你获得成功的时候,想想那些可能在你背后默默奉献牺牲的人吧!如果发现了他们,请用你最真挚的爱和努力,去回报他们!并感谢上帝,让你们之间拥有如此深厚的爱。
一生的财富
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
--歌德
一位黑人母亲带女儿到伯明翰买衣服。一个白人店员挡住女儿,不让她进试衣间试穿,傲慢地说:“此试衣间只有白人才能用,你们只能去储藏室里一间专供黑人用的试衣间。”可母亲根本不理睬,她冷冰冰地对店员说:“我女儿今天如果不能进这间试衣间,我就换一家店购衣!”女店员为留住生意,只好让她们进了这间试衣间,自己则站在门口望风,生怕有人看到。那情那景,让女儿感触良深。
又一次,女儿在一家店里摸了摸帽子而受到白人店员的训斥,这位母亲再次说:“请不要这样对我的女儿说话。”然后,她对女儿说;“康蒂,你现在把这店里的每一顶帽子都摸一下吧。”女儿快乐地按母亲的吩咐,真把每顶自己喜爱的帽子都摸了一遍,那个女店员只能站一旁干瞪眼。
对这些歧视和不公,母亲对女儿说:“记住,孩子,这一切都会改变的。这种不公正不是你的错,你的肤色和你的家庭是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无法改变也没有什么不对。要改变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只有做得比别人好、更好,你才会有机会。”
从那一刻起,不卑不屈成了女儿受用一生的财富。她坚信只有教育才能让自己获得知识,做得比别人更好;教育不仅是她自身完善的手段,还是她捍卫自尊和超越平凡的武器!
后来,这位出生在亚拉巴马伯明翰种族隔离区的黑丫头,荣登《福布斯》杂志“2004年全世界最有权势女人”宝座,她就是美国国务卿赖斯。
赖斯回忆说:“母亲对我说,康蒂,你的人生目标不是从‘白人专用’的店里买到汉堡包,而是,只要你想,并且为之奋斗,你就有可能做成任何大事。”
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小时候我们接受长辈的教育,长大了以后更需要不停地对自己对进自我教育。教育是完善自身,改善境遇的最好武器。如果你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那么你就把握住了改变命运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