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58800000051

第51章 让人尊敬让人忧

第七章让人尊敬让人忧

——给魏延老将军的一封信

魏延老将军:

您好!现代通讯技术很发达,本来想给您发条信息或打个电话,担心您不在服务区,转而想给您写封信,又想您远在天国,通讯地址不详,肯定无法收到,不过写信比发信息,打电话好,如果您因地址不详收不到信,我会选在某年的清明节,当纸钱烧给您。如果您天国有知,定然会收到的。

给您写信的想法早就有了,想说的话很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您让人尊敬让人忧!

先说您让人尊敬的部分吧!

说您让人尊敬,主要是缘于先主的看法,我觉得先主特别偏爱您,其偏爱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因您的勇敢而包容您的错误。

您是知道的,您跟随先主征战益州的时候,那是进攻西川的第一仗,您与黄忠争功,酿成大错。

本来这次战役,先主是安排好的,让您去攻打邓贤营寨,让黄忠去攻打冷苞营寨。但您不按先主的部署行事,当您得知黄忠老将军四更造饭,五更起兵时,您就三更前后离寨前行,想一人打下两个营寨,两处功劳都是自己的。您就命令部队先打冷苞营寨,不想,不但没打下冷苞营寨,反被冷苞打败,后被邓贤带兵过来抄了后路。不想所骑战马忽失前蹄,双足跪地,将您掀下马来,不是黄忠放箭将邓贤射下马来,您就成了邓贤刀下鬼了。好在您运气好,活捉了被黄忠老将打败的冷苞。

黄忠老将军心里有气,向先主告状,说您违了军令,可斩之。当先主见您活捉了冷苞,就对黄忠老将军说:“延虽有罪,此功可赎。”按常理,您违反了军令,打乱了先主的作战部署,十恶不赦。但先主却宽容了您的过错,我想这就是对您的偏爱。

先主之所以对您如此偏爱,也许就是您作战勇敢,冲锋陷阵,生死不惧!

第二个方面,是因为您的忠诚而予以重用。

先主占了汉中后,要回CD,想安排一个放得心的人拱卫汉中。此时,大家都以为是张飞,张飞自己心里也有这样的想法,最终先主却让您留守汉中,并任命您为汉中太守。可见先主对您多么偏爱。汉中和荆州一样,是蜀汉政权北伐中原的两个门户。这点,诸葛亮军师在隆中的时候就为先主作了规划,现在让您和他的二弟关羽各守一个门户,可见您的地位与身份多么显赫,后来先主因关羽之故,要讨伐东吴,担心魏兵趁机进攻汉中,都没有动您,相反派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来协防您,由此可见先主对您是何等信任。

先主之所以如此偏爱您,我想这是缘于您对先主的忠诚。

记得先主在新野被曹操追赶时,想到襄阳歇脚,您那时正在襄阳,您不问先主愿意与否,就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欢迎先主进城。可惜的是仁义的先主怕打扰城中的百姓,放弃了进城的念头。此时,先主还不知道世上有您魏延这个人,而您却甘愿为先主效劳,表现了您对先主的心仪与向往。正当您只顾招呼先主人马进城时,刘表的大将文聘赶来与您厮杀。当您脱身时,却不见了先主。您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后来,先主得了荆州,派关羽收复长沙,韩玄派黄忠老将迎战,战斗失利,韩玄要处死黄忠老将军。您赶来救了黄忠老将军,将韩玄一刀砍为两段,引百姓出城,投拜关羽。这是您第二次为先主效劳,让先主顺利地占领了长沙。

由此这些,先主对您的忠诚不可不知,先主之所以宽容您的过错,让您担任汉中太守这一要职,也许就是源于这些事情。

由于先主对您的器重,由于您的勇气,由于您的忠诚,我们对您及其尊敬。

另外,我们也为您忧愁,因为您太高傲了,不注重于同事搞好关系,使您在先主集团里很孤独!这样看,好像没有什么不好,似乎是自己的一种修为,是独善其身,洁身自好。但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里,要做到独善其身,洁身自好是很难的,您观察天下,从军队到国家,都有一个组织体系,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运行,只是有的主动,有的是被动罢了。不被转进去是不可能的,再者这种组织体系就如一张无形的网。正是老子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了这张网,有人处心积虑,希望把自己编在这张网中,也希望利用这张网,网尽天下的鱼。平常无所察觉,一旦有事时,才感觉到这张网的力量与可怕。如您在孔明军师去世后,在与杨仪发生矛盾的时候,您自以为无论在哪个角度看,您当然是军队的领导人。可是军队偏不听您的,当您与杨仪争执时,都向朝廷反映自己的主张,指责对方的不是时,可是朝廷听杨仪的,指责您的不是,您自知冤枉,但不知为什么?这就是这张无形的网在起作用。当时在朝廷里的人,如蒋琬,董允等人都认为杨仪是正确的,怀疑您有异心。所以才让您在朝廷,在军队无法立脚,本来您在平时是注重“善养士卒”的,但这些“善养士卒”一到关键时刻也树倒猢狲散。这是为什么呢?这也是那张无形的网在起作用!

您看,那位孔明军师总是与您过不去,您出来的时候,孔明军师要处决您,其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还说什么:“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您看,这是理由吗?他孔明军师真是神仙,居然能看出您脑后有反骨。据此推测,您久后必反,您过去与孔明军师不相识,今天初次见面,又无仇,他一见面就要处决你,这真想不明白,好在有先主在场,保得了您的性命。

可惜的是先主去世过早,您在先主手下工作的时间太短。后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孔明军师手下工作,孔明军师主持工作后,先是调离了您汉中太守的工作岗位,然后表面上不断给您加官晋级,一直把您留在身边,看似在关心您,重用您,而实际上把您看了起来。看官职,在军队里,地位次于他孔明军师,而实际呢?永远控制在他孔明军师手里,您每次跟随孔明军师出征,总是想带一万人与孔明军师分道进军,最后相会于潼关,像过去韩信用兵那样,孔明军师总是以太冒险为借口压制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说您的计划是冒险,这只是借口。真实用意是对您不放心,不愿给您过多的兵权,更不愿让您单独行动。

您也知道孔明军师对您的态度,您在一些不当的地方也表现过不满。如邓芝受孔明军师之托,到您的部队传达军师指令,告诫您提防魏兵埋伏,不可轻进,您和您的部下陈式就表现过对孔明军师不敬。陈式讥笑军师:“丞相若果多谋,不致街亭之失。”您讥笑孔明军师不听您当初的建言。若听您的建言,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您只图当时痛快,不知说话要看场合,要看对象。由此更让孔明军师记恨,后来邓芝把这些话都告诉了孔明军师。军师找了一个茬,处决了陈式,悬首于帐前,以示诸将。孔明军师是杀鸡给猴看,不是不想杀您,也不是不敢杀您,用孔明军师他自己的话说:“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而用之,久后必生祸患。”不杀您就是因为“怜其勇而用之。”

只可惜的是,您由此还在梦中,还是吾行我素,还是不主动注重与同事修复关系,最后当孔明军师去世后,他就设计让您做了他的殉葬品。

为什么孔明军师生前不杀您呢?有孔明军师在,您不敢怎么样,顶多发发牢骚,更重要的是孔明军师还觉得您有可利用的价值。为什么要等到他去世后再处置您呢?因为他早就下结论,您久后必反。之所以要等到他去世后再处决您,不是说您没有利用的价值,是在他之后,没有人能控制您,他要把您清理掉,为他的继任者扫清障碍。

您与孔明军师今日无缘,来日无仇,为什么孔明军师处心积虑地与您过不去,处心积虑地要谋害您呢?细说来,我猜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您太高傲;二是因为先主对您太好!因为您太高傲,他担心您不好控制,再加上先主对您器重,就更担心您难以控制了。为什么孔明军师担心您不好控制,就处心积虑地与您过不去,处心积虑地谋害您呢?您看孔明军师对待先主义子刘封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刘封是先主处死的,表面上看与孔明军师无关系,但先主处死义子是孔明军师捣的鬼。孔明军师让先主处死义子刘封,其理由不是刘封不出手救关羽。有这样的成分,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是军师认为先主一旦驾崩,刘封刚猛,难以控制。您不也是“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吗?刘封“刚猛”“终难制御”要处死,您“性矜高”当时就“皆避下之”。难道您不应该处死吗?况且刘封还是先主的义子,就因为“刚猛”担心难以制御,将其处死了。您再怎么与先主亲近,也亲不过义子刘封,所以您当死无疑!

为什么刘封“刚猛”要处死呢?是因为“终难制御”所以要处死!“终难制御”是谁想制御刘封,而担心“终难制御”呢?当时应该有这个担心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先主去世后只有能继位的刘禅。而刘禅为什么不提这个问题,而他孔明军师要提这个问题?有人会告诉您,因为刘禅年幼,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孔明军师是替年幼的刘禅担心这个问题,这样一说就更奇怪了。年幼的刘禅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到时难道没有其他的人会为他想到这个问题吗?或者为他出面解决这个问题吗?也许此时的军师想到了不久的将来替年幼的刘禅处理这个问题的就是他孔明军师。由此,与其留着这个麻烦自己处理,不如借先帝之手先处理掉,为自己的将来代替刘禅处理,事情扫清障碍。想想刘封,再回过来看看您,昨日的刘封不就是今日的您?由此一想,孔明军师处心积虑与您过不去,处心积虑要置您于死地。个中原因也就明白了!

再回来看看,其他人都能容忍您的“矜高”,唯独杨仪与您过不去,也能略知其中一二了。因为杨仪是孔明军师的长史。他的主子孔明军师与您过不去,他这么一个聪明的人,作为孔明的长史,难道不心领神会吗?

以上是我要对您说的,“让人尊敬让人忧”的话题,其实说“让人忧”倒不准确。说让人惋惜才恰当,说完了要说的话题,还有两句知心话想和您交流。

一是不要把人家的事看得太真,不要着急,慢慢来。你看人家后主刘禅,军师孔明愿意做事,干得好事,他就让他去干。人家说“咸决于亮”,他就干脆向天下明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放手让军师孔明去干。他喜欢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他连问都不问。成天开心地吃喝玩乐,保养身体,这才是大家。其实人家后主心里静着呢!他的能力不及军师孔明,放手让孔明干,肯定比自己干得好,要是真的与军师孔明争,肯定争不过他。而且不管怎么干,国家还是我刘家的,他一时半回还抢不去,他一时半回也不敢抢。好好活着,健康活着,偶尔折腾他一下,不让他太顺心,只要不比他早死,什么事都好说,结果怎么样呢?军师孔明累死了,后主慢慢重拾河山,先让蒋琬管着,这也是听从军师孔明的安排,但是丞相这一职位就废黜,蒋琬之后就是费祎,这也是听从军师孔明的,但费祎就懂事多了,再不像蒋琬那样折腾什么北伐,就是姜维要北伐,费祎也压着不让他乱动。费祎之后是姜维,这也是听军师孔明的。姜维就姜维吧,也不计较!姜维上来了,又折腾什么北伐,后主刘禅也不与之计较,但后主这边的陈祗,宦官周皓却不让姜维乱动。姜维还不识时务,到后主刘禅面前告周皓的状,您知道后主刘禅怎么对姜维说的,后主刘禅说“周皓一个跑腿的小卒,不要和他计较”。姜维还真是姜维,一下子就听懂了。周皓真的没有胆子和他闹,现在敢和他闹,这背后还真的不简单,姜维这样一想,吓出了一身汗,请求躲到深山里去种麦子了,再也不提什么北伐了!可是您却没有醒悟的时候,人家杨仪公开和您叫板,他有那么大的胆子吗?当然姜维当时有人提醒,所以及时回头!只是您没有谁提醒过您,但您也没有主动问过谁啊!您也不会问,因为您“矜高”。如果您学着后主,让着军师孔明,不拿事情太当真,也许军师孔明之后,您还有一番用武之地!可惜您不让,您太性急,等不得,把自己毁了!

第二句要和您说的话是不要把理想太当真了!北伐中原,统一天下,是您的理想。理想实际如射箭一样,只是一个追求的靶子,能不能射中靶子,除了要有技术,还得有运气。开始时,年青时,每一个人都有理想,后来就都麻木了。其实,世间上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呢?一将功成万骨枯,按这个推断,比例是万分之一。再者,实现理想大多是歪打正着,是运气。您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说明就是运气,说的就是歪打正着。再说北伐中原,统一天下,谁不想啊!先主不想吗?他实现了没有?没有!军师孔明不想吗?他实现了没有?也没有!曹操不想统一天下吗?肯定想!他实现了没有?没有!统一天下,这在当时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是无法实现的事!所以,后来先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出兵东吴时,众多官员都反对,反对的理由是“我们不应该出兵东吴,我们应该出兵中原”。先主刘备清楚,北伐中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在他手里,统一天下也是不可能的事!他后来的军师孔明也认识到这一点,统一天下在他手里也是不可能的事,他只是借出兵中原来转移蜀汉内部对他的压力,只是利用像您这样的北伐积极分子来为他摇旗呐喊,还说透一点,就是在军师孔明看来,北伐中原是一面旗帜。高举这面旗帜会召集很多像您这样的北伐积极分子在这面旗帜下,以此聚集人心,这就是说北伐的政治意义远远高于军师意义。这只是政治家在玩手段,说穿了是政治家们在玩弄您这样的军人。您还一直蒙在鼓里。军师孔明去世后,您还铁了心要北伐。您对理想太执着了,反而不如您手下的士兵。士兵不是没有良心,只是觉得跟您北伐没有希望。所以,当您执意北伐之时,最后是众叛亲离。这其中当然有军师孔明的影响力在起作用,但主要作用还是您那个理想不得民心。

第三句想和您说的话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如果您自个儿把自己当回事,认为自己有本事,瞧不起别人。那么,别人就不会拿您当回事。老话说,天生一人必有一路,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存下去的本领,您有本领,武艺高,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您能攻城略地,别人不具备那种玩命的本领,别人没有冲锋陷阵的本领,或者说什么本领也没有。但这种人也有溜须拍马的本领,有阿谀奉承的本领,这种本领从生存的角度看,要比冲锋陷阵的本领来得实惠。他们会围着主子转,让主子转得舒服。老百姓有句话,大石头要小石头垫,大石头没有小石头垫不平稳,特别是有毛病的大石头更需要小石头垫。如果没有小石头垫,匠人会用大锤子敲打,将有毛病的地方敲去。我猜您肯定没有这方面的生活常识,要不然,当您和杨仪同时向后主告状,互相指责时,所有人帮杨仪说话,说杨仪不会错。所以,后主听了众人的话,相信杨仪,不相信您。在这个问题上,我也觉得您冤。但您到哪里去伸冤呢?只怪您平时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我要和您说的第四句话是,平常说话要注意提防,要看对象,不要图一时痛快。老子告诉我们“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一个智者是不轻易开口的,轻易开口的一定不是智者。您看天尊如来佛,高高地坐在那佛椅上,微张嘴,笑容可掬,任凭天下信徒一代一代地上香膜拜,总是希望天尊说点什么,但天尊却永远是微张嘴,似乎有话要说,但却一直没有说出一个字来。后来我想明白了,像他那种天尊级别的人物,能轻易开口吗?他一开口便不是祸就是福,他既不愿意他的信徒不劳而获,也不想他的信徒有什么不幸。所以他一直把想说的话憋在肚子里,以致把肚子憋成那样子了,还忍得住。所以有智者说肚里要装得住话,这个想法不知您认同不。不过您不看地方,不看对象乱讲话,教训也有不少!

本来写信,是向您表达我对您的尊敬,不想说了这么多不敬的话。罪过!罪过!

最后,我还是担心您在天国,由于通讯地址不详,此信可能无法收到,我会在某个清明节当纸钱烧掉,以此遥祭您的英灵!

晚辈:不言语

2012年5月1日

同类推荐
  • 刘永福抗法抗日传奇:黑旗将军

    刘永福抗法抗日传奇:黑旗将军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衰弱的清王朝与列强的战争几乎以屡战屡败为结果,只有两人是例外。这两人都是钦州人,一个是刘永福,另一个是冯子材。百年的抵抗史,刘冯都是不能抹去的。本书说的就是黑旗将军刘永福越南抗法、台湾抗日、晚年抗清的故事。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 霸者三国

    霸者三国

    他,作为现代人时,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小混混,可是机缘巧合之下,我来了到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三国。面对着众多的三国名将,他竟然成了三国的第一武将吕布,面对感情,他是一个情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那种,江山,美人,他会选择什么?
  • 楚汉兵痞

    楚汉兵痞

    秦始皇,这杀人跟吃饭还随便的暴君够难伺候的不?那是我干爹!还死皮赖脸的要把闺女许给我我都不稀罕。项羽,这家伙够霸气的吧?本大帅哥照样在他眼皮底下跟他的女人眉来眼去滴!刘邦,这小子够阴险,不过那是我结拜兄弟。吕公说刘邦这小子有帝王之相,把女儿吕雉嫁给了他。
  • 考古笔记未解谜案

    考古笔记未解谜案

    全新的视角,解读与研究历史古文化。从古人类的遗迹、解读古文明的密码、隐藏在孤寂中的荣华、神奇的语言文字、寻找消失的历史和古人智慧悬案等6个方面,对60个世界考古未解之谜进行全面剖析,深入开掘掩藏于神秘表象背后的历史与文化的玄机。
热门推荐
  • 阴阳玺

    阴阳玺

    我若为仙,当灭尽天下诸魔,还盛世太平;我若成魔,当诛尽各路强敌,于乱世独尊。不羡长生仙,唯恐离恨殇,若无逍遥意,枉为少年郎!
  •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又题《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演义》,共四十卷。此书为明朝后期的作品,书中的“七十二朝”,非为七十二个朝代,而为列朝之意。小说每卷一篇,演绎一古人的故事。书中所撰之人物均见于《四书》。作者意在通过书中人物的品行从正反两方面劝诫世人,故本书不失为一部较佳的警世小说。
  • 复活之无量道士

    复活之无量道士

    他本是一个小人物。他不走寻常路,另开天地。无辜的死亡终究让他走上了一条不明之路。死亡与鲜血中一步一步成功走向复活之路。千辛万苦等待他的却是成为别人的傀儡。不甘与悔恨,涌入心田。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若杀我,我灭天。神若阻我,我屠神。-----------------------------------------------------------道士第一群:158944910{求收藏,求推荐}先谢谢大家了
  • 大清贞妃传

    大清贞妃传

    她是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的掌上明珠,她是蒋尚昭青梅竹马的挚爱,她是顺治帝宠冠六宫的贞妃,她是襄亲王愿意付出生命去守护的女人!十二岁的她,天真纯稚,湖边泛舟、草原赛马、临窗执卷,都是她的最爱,她常爱把李易安的词挂在嘴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十三岁的她,无奈入宫,从默默无闻的庶妃到宠冠后宫的贞妃,她本无意争宠,却被形势所逼,为了自保,她步步为营,不料百密一疏......她看透人情冷暖,为保董鄂氏满门,她甘愿殉葬......绝处逢生,原来,人世间当真还有这样一方净土......
  • 故事并不轻松--第三只眼看历史

    故事并不轻松--第三只眼看历史

    我上初中的时候最喜欢看各类演义小说,令我怦然心动的是故事中的主角往往都有一个不同凡响的身世:汉高祖的父亲看到了蛟龙趴在自己老婆彻云霄身上;赵匡胤出生的时候据说异香满室经久不散;岳飞则是佛祖驾下的大鹏金翅鸟转世。
  • 高中万岁

    高中万岁

    男神万岁!快乐万岁!幸福万岁!高中万岁!
  • 源本混沌

    源本混沌

    一个以源为本的混沌大陆,源力是一切的基础,源力的精彩难以想象,这个时代强者辈出。少年天性善良,尽管经历人情冷漠,依旧不忘初心。当不屈少年被迫踏上荆棘之路,命运已经不允许他回头。唯有犹如蚕蛹一般,咬牙倔骨,一步步前进。在风雨中洗涤,在荆棘中前行,在岁月的切割下由茧化蝶,方能舞动着晶莹翅膀。
  • 成功母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成功母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本书选取了母亲教育的成功法则,告诉您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好母亲。全书从10个方面入手,包括与孩子如何沟通、如何引导孩子的健康心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树立信心,学会宽容,学会赞赏,懂得感恩,学会谦让,积极创新等方面,阐述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供培养好孩子的方法,为母亲教育孩子提供诊断、指导,帮助母亲认识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掌握教育的方法,打破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
  • 小小娇妻,别想逃

    小小娇妻,别想逃

    “怎么,我亲爱的老婆是因为昨天爽约情夫找上门了,今天去赴约?”明显知道她的行程,却忍不住打趣一下她,顾筱桐火了,“我们不认识,请让开谢谢”顾大少二话不说打包抱走...
  •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奇妙传说故事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奇妙传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民间文学与小说故事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民间传说涉及国家民族的大事、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文化创造、杰出人物的贡献,以及家庭、婚姻、民间的风俗习惯等方面。含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代名女、帝王将相、诗联趣话、现代故事、爱情故事、校园故事、传奇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