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58800000031

第31章 老革荒悖

第三节、老革荒悖

孙权到了晚年,孙权的辣更多的表现在凶险与昏庸、荒唐等方面。之所以叫做老革荒悖,就是想说明晚年的孙权与前期的孙权判若两人。老革荒悖,是彭羕斥责刘备的一句话,用在孙权身上很合适,所以就借用过来了。陈寿对于孙权的评价也有这个意思,他说,孙权“然性多嫌忌,果敢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孙者哉?其后叶凌迟,未必不由此也。”孙权性格多疑、猜忌,杀人毫不犹豫,到了晚年更加严重,至于他听信谗言,灭绝人性的行为,难道就是《诗经》里所说的为子孙留下长远规划,很好地庇护后代安宁吗?他的后代衰微,终于导致国家覆灭,不一定不是由这件事造成的。可以说,陈寿的这些评价,对于晚年孙权来说是恰如其分。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孙权晚年的那些荒唐事。

孙权晚年失却了少年英雄足智多谋的英武形象,表现出来的多是些凶险、昏庸、荒唐之类的勾当。下面举三件事作说明。

其一、果于杀戮。

虞翻在孙权江东政权的人物中,既是一个人才,也是一个忠臣。但也是一个有棱有角的冒犯圣颜的逆臣。据《三国志.虞翻传》记载,孙权做了吴王后,举行欢庆宴会,宴会即将结束时,孙权亲自起身给各位大臣敬酒。到虞翻面前,虞翻装醉,趴在地上不去接酒。孙权离开,此翁又爬起来坐到自己的位子上,这不是故意玩孙权吗?孙权恼怒了,抽出宝剑刺向虞翻,宴会上的人无不惊慌失措。幸亏大农刘基抱住了孙权,经劝说,孙权才罢休。虞翻才捡回一条性命。此事先是虞翻失礼于孙权,惹恼了孙权。孙权错在经不起戏弄,一个小动作他就要夺人一条性命。

这样做了就算了,终究没有出人命。更荒唐的在后面,虞翻没有死,孙权又插了一句话,从此以后,如自己在酒醉后命令杀人都不要执行。正面看,好像是孙权会以此为鉴,但此处却提供了另一个信息,就是孙权以后说不定还会以酒醉为由杀人。

果于杀戮的另一件事记载在《三国志.吴主传》里。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带着队伍乘船在茫茫大海中去寻找夷洲、亶州,最后只掳得夷洲数千人,亶州连影子都没见到。孙权因此将这二人关进监狱杀害了。

据说亶州就是当年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地方,这么一个地方,叫卫温、诸葛直到哪里去寻找?最后却因为没有找到而治了他们的死罪,你说荒唐不荒唐?

其二、听信谗言。

孙权曾经十分信任校事吕一。吕一这个人性格苛刻残忍,执法严酷,制造过不少冤案。太子孙登多次为此进谏,孙权听不进去。有一个叫做潘俊的大臣,从武昌赶到南京,准备宴请百官,趁宴会上杀死吕一,然后自首。后来,吕一听到这个信息,没有敢去赴宴会,躲过了一劫。吕一这样一闹,整个朝廷哑然失声。以致后来孙权处死了吕一,孙权自己还就此事做过自我检讨,大臣们还是三缄其口。孙权又下诏责备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人,一面批评这些人不积极发表意见,一面又说自己乐于听到不同意见,以匡正我做得不够的地方。孙权说,这么一件事我都检讨过了,你们还打算怎么着?当年的管仲辅佐齐桓公时,正确的,管仲没有不赞叹的;错误的,管仲没有不批评的。批评齐桓公不接受,管仲就苦谏不止。我自知没有齐桓公的德性,但是你们与管仲相比又如何呢?好久没有见面了,想起当前的事来应当发笑。这样,才慢慢缓和了万马齐喑的局面。由此可见孙权听信吕一之言,给江东政权带来的损害到了什么程度。

其三、拜神求福。

临海郡罗阳县有个自称王表的神人,他周旋于民间,他有一名婢女叫纺绩。孙权派中书郎李崇拿着辅国将军罗阳王的印去迎接王表,并为王表修建馆舍,多次派宫中的侍臣为其送去酒和食品。据说王表预料水旱之类的小事也往往得到验证。后来,众将士多次到王表那里拜访求福,王表却逃走了。对于这样一件事情,孙盛有评论,“盛闻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而伪设符命,求福妖邪,将亡之兆,不亦显乎!”孙盛这段话,既是对晚年孙吴的一个总结评语,也预示孙权的江东政权已是日落西山了。

二、孙权与张昭之间的荒唐事。

张昭之于孙权可谓忠心耿耿,“一片冰心在玉壶”。张昭之于孙权的江东政权有如周瑜一样可谓是奠基人。周瑜去世后,孙权常常想起周瑜,并感慨,没有周瑜,我没有机会做皇帝。张昭的待遇肯定比不上周瑜,甚至不如鲁肃。鲁肃去世后,孙权也时常想起鲁肃来,说,他今天能称帝,当初鲁肃也说过这样的事,他对后事预判是有先见之明的。孙权认为鲁肃有两大不是。一是借荆州给刘备,二是说关羽不可怕。孙权认为这是鲁肃办不到而说的大话,对于这两件事,孙权说他都不计较。可是对张昭就不同了。我在前面讲过,张昭之于孙权也有两件事情很纠结,不能像对待鲁肃那样不计较,甚至记仇。

这两件事一是赤壁之战,实践证明张昭主和是错误的。张昭因此直不起腰杆,孙权时时记恨在心。《三国志.张昭传》裴松之注《江表传》记载:“权既即尊位,宴请百官,归功周瑜。昭举笏欲褒奖功德,未及言。权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由此推测孙权之所以在人人猜测孙权会任命张昭为丞相的时候总是出人意料的另选他人。孙权为什么不选择这样一位“忠謇方直,有大臣节”,而且也是自己十分敬重的张昭为丞相呢?也许就是因为张昭在赤壁之战中主和的缘故。然而对于张昭在赤壁之战中主和裴松之却另有看法。他认为,张昭劝迎曹公,“所存岂不远乎?夫其扬休正色,委质孙氏,诚以厄运初遘,涂炭方始,自策及权,才略足辅,是以尽城匡弼,以成其业,上藩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本非其志也。曹公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大定之机,在於此会。若使昭议获从,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虽无功於孙氏,有大当於天下矣。昔窦融归汉,与国升降;张鲁降魏,赏延于世。况权举全吴,望风顺服,宠灵之厚,其可测量哉!然则昭为人谋,岂不忠且正乎!”裴松之站在大势上,以胸怀天下的视野,来看张昭在赤壁之战中主和这件事,认为张昭是顺应天下统一的大势,要是真的听从张昭的建议,天下百姓就可以少遭战乱之苦,天下就会归于统一。仅仅是不利于孙权的江东政权。

第二件事是张昭反对孙权派遣官员护送公孙渊的使者返回本辖区。这件事,事实证明张昭是对的,孙权是错的。但这个张昭也是得理不饶人。孙权知道错了,上门探视张昭,想赔礼道歉认错。张昭却不接受孙权的赔礼道歉,把孙权堵在外面,不让孙权进门。对于张昭不接受孙权赔礼道歉这件事,历史学家习凿齿有看法。他认为,“张昭于是乎不臣矣。夫臣人者三谏不从则奉身而退,身苟不绝,何愤怼之有?”习凿齿认为张昭做得太过分了,三次进谏,不被采纳,就应该知难而退。《论语》也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事君数,斯辱矣。”没有止境的劝君王去做某件事,这是自取其辱。现在,孙权不接受你的建议,你还不停下来,这不是自取其辱吗?孙权不杀你就不错了,你还有什么怨恨呢?

知道了这两件事情,大家对于孙权与张昭之间的恩恩怨怨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都是一些荒唐事造成的。其实,这两件事都很难说谁对谁错。大家以为赤壁之战张昭主和错了,而裴松之以大局为重,从民族统一的大局与趋势看却认为张昭是对的,孙权只是从自己江东政权看才是对的。公孙渊事件张昭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孙权来认错,他又不接受,习凿齿认为张昭又错了。习凿齿还举例说为什么说张昭是错的,就是历史上不接受臣下进谏而最后获得成功的例子多的是。如秦穆公,晋文公就是这样。认为张昭得理不饶人有违君臣之道。

孙权之于张昭之间的荒唐事,说穿了就是一个胸怀的问题。双方能大度一点,就不会有这些荒唐的恩怨了。为什么不能大度一点呢?况且他们之间是相互信任的,孙权相信张昭的忠诚,张昭相信孙权是一位能成就大业的人主。为什么会因为一点点过节就会耿耿于怀呢?你说孙权没有胸怀吗?他连鲁肃借荆州给刘备最后造成莫大的麻烦这样一件大事都原谅了,况且张昭当年在赤壁之战中主和既有自身利益的考量,但更多的是从孙权江东政权的生存上考量,更多的是尽谋臣之责,也应该是无可厚非。说其不对我认为仅仅是站在不同的认识角度产生的不同见解罢了。张昭没有恶意或阴谋,不应成为孙权当做侮辱的把柄,而时不时加以奚落张昭。由此看来,只能归罪于孙权年事已高而又志得意满后显示的一种狂妄与昏庸。

三、孙权身后的荒唐事。

孙权去世后,其身后之事更荒唐。先是小儿子孙亮继位,后被孙琳废掉,贬黜孙亮为会稽王,时孙亮年才十六岁。后来,孙亮在会稽郡时,谣传孙亮将回京城做天子,而孙亮的宫女又告发孙亮让女巫祷告,其中有恶毒语言。有关官吏又把这些情况呈报给孙休。孙休把孙亮贬黜为候官侯,被遣送到他的封国,孙亮于途中自杀身亡。

孙琳贬黜孙亮后又迎孙休继位。孙休是孙权的第六个儿子。孙休在位时,对孙琳是忍气吞声,后来设计除了孙琳。

孙休三十岁去世,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孙皓继位。

孙皓的继位是左典军万彧的功劳。万彧是前乌程县令,在乌程任县令时,孙皓为乌程侯,两人关系很友好。孙休死后,万彧多次在丞相濮阳兴与左将军张布面前夸耀孙皓是多么有才识,英明果断,遵纪守法。于是在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的撮合下,朝廷迎立孙皓继承了皇位。此时孙皓才二十三岁。

孙皓得志后,变得粗暴骄横,忌讳很多,贪恋酒色,朝廷大小官员都很失望。濮阳兴和张布很后悔。后来有人乘机在孙皓面前诬陷二人,孙皓处置了这两个人。

孙皓做的荒唐事一桩又一桩,罄竹难书。

孙皓先是害死了景皇后朱氏。这个朱氏是孙休的妃子太后,是个忠诚、老实、守法的妇人。孙休去世后,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曾就立孙皓为皇帝一事征求过景皇后朱氏的意见,这个老妇人说,我是个守寡的老妇人,那里懂得国家的谋划呢?只要国家不灭亡,宗庙有了依靠就可以了。孙皓害死朱氏后,又对孙休的四个儿子下了毒手。孙皓先将孙休的四个儿子遣送到吴郡的内城,不久又杀死了其中两个年纪大的。接着又废除了孙霸的两个儿子孙基与孙一的爵位与封国。因为孙霸作为鲁王曾与孙皓的父亲孙和争太子职位闹得孙权废了孙和的太子职位。

接着孙皓又处死了孙奋及他的五个儿子,孙奋可是孙皓的叔父。做尽荒唐事的孙皓后来向司马伷投降,赐称号为归命侯。孙权坚苦卓绝创建的江山就在孙子孙皓手里没了。

陈寿对孙权身后的三位继承人特别用心地写了评语。评论说,孙亮幼年继位又没有贤能的辅佐,皇位被人替代不能到头是必然的趋势。孙休因为旧日的恩情任用濮阳兴和张布不能选拔录用优秀人才,改弦更张,虽然他志向良好喜欢学习,对于挽救乱世又有什么作用呢?又他使废除的孙亮不得其死,兄弟之情太寡薄了。孙皓的严刑滥用,使得死亡与被流放罢黜的人多得无法计算,所以群臣人人惊恐不安,都一天天地盼日子,早晨不知晚上会发生什么灾难。火星、巫祝,交相呈现出哀悼的祥瑞,被当做最为紧急的事务。从前舜、禹亲自耕种庄家,尚且还与忠臣盟誓。舜说,我有违失之处你们要匡正辅弼,禹又是对进言得当的人下拜感谢,他们行事还经常好像是做得不够一样。何况孙皓凶暴顽劣,肆行残暴,忠心劝谏的人被杀掉,阿谀谄媚的人得到晋升,暴虐役使他的百姓,穷奢极欲,应当让他腰首分离,来向百姓谢罪。然而,他既蒙受不处死他的诏令,给他归命侯的恩宠,这难道不是宽大无边的德惠,过于优厚的恩泽吗?字里行间,表现出一个历史学家不应有的愤愤不平,再回过头来看陈寿给孙权写的评论,由此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孙权身后子孙们所做的那些荒唐事都是孙权身前种下的祸根。

孙权曾目睹蜀国奸臣当道,杨仪与魏延不和,斥责费祎说,这难道是贻厥孙谋吗?我们同样可以把这句话送给孙权,孙权晚年造成的江东政权混乱比起蜀汉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子孙登死后,孙权立孙和为太子。后来,听信谗言,有意疏远孙和,对此鲁王孙霸乘机而入,企图抢占孙和的太子位置。对此陆逊、吾粲、顾谭等人向孙权陈说嫡子、庶子的道理。孙霸的党羽,全寄、杨竺等人诬陷、攻讦孙和等人日甚一日,造成两派对立,结果是吾粲抓进牢房杀掉了,顾谭被流放到交州,孙权对此犹豫了一年多,后来将孙和囚禁于宫中。很多正直的官员对此不理解,不断地为孙和向孙权求情,群臣因为孙和进谏犯罪被处死、流放有十几人,事情闹到最后,孙权废了孙和的太子,孙霸被赐死。立小儿子孙亮为太子。此事又有很多人受到牵连。杨竺被处死,尸体丢到江中。拥护孙霸的全寄、关安、孙奇等人也被处死。对此孙盛有过评论,“权年老志衰,谗臣在侧,废嫡立庶,以妾为妻,可谓多凉得矣。”孙权对蜀汉的乱象看得很清楚,但却无法引以为戒,反而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其一。

其二,孙权身前对曹丕设立多个辅政大臣有过诟病,他曾对诸葛瑾说,“如今曹睿年幼,没有主见,容易被人左右,曹真、陈群等人一定会因此而巧言令色,结党营私,各自帮助所依附的主人。这样一来,奸邪佞媚之人就会相机而起,相互诬陷怨恨,从而变成对头。这样下去,大臣们相互争斗夺利,皇帝年幼难以驾驭群臣,那么,曹魏的统治能持久吗?我所以会知道他这样,是因为从古到今,哪有让四、五个人同时把持朝政而不是他们相互离德继而倾轧仇杀的。”孙权对于曹睿的处境看得很清楚,到了孙权自己又犯同样的错误。《三国志.诸葛恪传》记载:孙权生病后,而太子孙亮的年纪尚小,于是征召诸葛恪,以大将军的身份兼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兼太子少傅。后孙权病危,召见诸葛恪、孙弘及太常腾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嘱托后事。孙权死后第二天,中书令孙弘与诸葛恪不和,想置其于死地,孙峻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诸葛恪。诸葛恪借议事为由杀死孙弘于坐席上。后来孙峻又谋害了诸葛恪,并处死了前太子孙和。处死孙和的原因是民间有传言诸葛恪有意迎立孙和为皇帝。孙权临死前安排的继位辅政大臣孙弘被诸葛恪杀死了,诸葛恪被孙峻谋害死了,后来孙峻病死了,让其堂弟孙琳掌权。孙琳掌权后,又杀死了腾胤,吕据也被孙琳逼迫自杀了。那么,当年孙权安排的五个辅政大臣接二连三地跑到阴间到孙权那里报到去了。孙权生前诟病的曹丕为曹睿安排那么多辅政大臣必然会生乱子。没有想到孙权自己在临终之前,也为年幼的太子孙亮安排了五位辅政大臣,不曾想到,这五位辅政大臣中的四位被孙峻、孙琳兄弟两用计直接地、间接地收拾了四位,而孙峻自己被阎王爷收拾了。由此,年幼的孙亮还有能力高举孙权的伟大旗帜带领东吴人民沿着孙权开辟的革命道路乘风破浪、奋勇向前吗?所以,陈寿说,孙权后代衰微,终于导致国家覆灭孙权自己逃脱不了干系。真可谓老革荒悖。

孙权的后宫更荒唐。

孙权先是娶了谢夫人,开始对其非常宠爱。

后来又娶了姑母的孙女徐氏。有了徐夫人,孙权想让谢夫人居于徐夫人之下,谢夫人不愿意,因失宠过早地死去。

孙权称帝后,立孙登为太子。孙权曾让徐氏作孙登的母亲,抚养孙登。孙登立了太子,群臣请求立徐氏为王后皇后,因为此时孙权娶了布氏,孙权想立布氏,所以,孙权始终没有采纳群臣的建议。这件事,孙权一直犹豫了十多年。布氏死后,群臣才顺从孙权的旨意,为布夫人追正名号。

孙权后来又娶了两位王夫人。一个是琅琊郡人,孙和的母亲,后来孙和的儿子孙皓做了皇帝,追尊王夫人为大懿皇后。一个是南阳郡人,孙休的母亲,孙休做了皇帝以后,追尊王夫人为敬怀皇后。

孙权最后又娶了潘夫人,是孙亮的母亲,后来孙权又立潘夫人为皇后。潘夫人阴险妒忌,做了不少坏事,被宫女们趁其熟睡时,一起把她勒死了。

陈寿对此评论说,“《周易》说,治理好家庭,然后才能治好天下。《诗经》说,给家中的妻子乃至于兄弟做好榜样,从而使国家得到治理。孙权既有识别人才的敏锐眼光,也有英雄豪杰的志向,然而在治家时却又嫡庶不分,后宫的治理也很混乱,为古往今来留下了笑柄,也为后代留下了祸根。”

后事不忘前事之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退。这些警言格句,不断地提醒后人,要吸取前人的教训,而偏偏前人的教训,后人无法吸取,让后人复哀后人。孙权一边嘲笑蜀国、曹魏,可是仍旧重蹈覆辙,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历史。历史永远不厌其烦地提示后人要以史为鉴,但历史同样让后人不断地重蹈覆辙,这就是历史告诉我们的常识,注意吸取教训的人远离了教训,不能吸取教训的人不断地为后人提供教训,让其教训刷新教训。

孙权的故事讲完了,但另一个英雄人物、准确地说是另一个阴险的英雄人物即将登场,这人就是刘备的军师孔明,孔明又是怎样在历史的舞台上以阴险的手段表演其阴险呢?我们将分八节对其作介绍。如有兴趣,请看下一编,卧龙孔明----本是一条变色龙。

同类推荐
  • 义鉴水浒

    义鉴水浒

    卷首语水泊初看,多误英雄汉。今谱新声曲度变,请合手中旧卷。四海壮志侠肝,烟雨塞北江南。拼却平生肝胆,取赏万里江山。——清平乐·旧曲新谱若乡野之中,黔首再无一寸立足之地,人心就变了;若庙堂之上,朝臣再无一声刚正之言,天下就乱了。当江山翻覆,苍生动荡时,赵信振臂一呼,回首望去,身后早已聚起万千壮烈男儿······
  • 逆天改命之兰陵传

    逆天改命之兰陵传

    他,庸庸碌碌,不过是一个小技术员,过着平凡人的日子。他,貌柔心壮,堂堂大齐国王爷,却整日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当他顶替他成为这个王爷时,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无力改变历史的足迹?还是力挽狂澜,改变命运,创造属于他的辉煌?
  • 辉煌的年代

    辉煌的年代

    一个小叫花子,饿得不行了,跑到庙里做和尚!主持问:“你可以戒色么?”“我想想,好吧。”我妥协,主持又问:“你可以戒酒么?”“我想想,好吧。”我妥协。然后猪脚在庙里过起了没有酒肉没有妹子的苦逼日子,然而天降横祸,庙被烧,老和尚惨死,你以为撕逼是女,人的权利么,NO!NO!NO!男人一样也可以,且看四个和尚是怎么撕逼到天亮的。
  • 秦少战天下

    秦少战天下

    君王反击战,强者回归,这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
  • 大燕第一少殿下

    大燕第一少殿下

    天灾人祸,国将不国,在皇帝敬天祭祖之时,老道送来天书神言,六月后,小世子降世,天降祥瑞,满月时奉天召,封大燕第一少殿下,又称“大燕福星济国神赐天佑圣子,”王爷一下官员跪迎,王爷下马,落轿躬迎,除觐见皇帝,拜天祭祖外无人可受圣子跪礼。天是公平的,十五岁父母双亡,在大燕各路好汉帮助下逃出沙场,后历经磨难,不怕失败,不畏艰难困苦,且看大燕殿下如何浴火重生,重洗新颜,且看少殿下风雨人生!
热门推荐
  • 美好的遇见

    美好的遇见

    豪门大小姐与三代独传的掌中宝刘旭,还有文质彬彬的白天宇,会发生怎样的遇见,他们谁会是谁最美的遇见呢?他们经历了怎样之后才找到了真正的爱情,苏星又是怎样才懂得了爱?爱情除了砰然心动,还有什么?有人都说我们要谈三次恋爱才是完美的,一次懵懂,一次刻骨,一次一生,苏星的生命力遇到了三个人,这三个人谁才是她真正最美的遇见呢?是谁的微笑穿透了阳光,遇见比起得到什么才是重要的。感谢在最美的年华里遇到最美好的你。过去、将来、未来怎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一抹微笑曾穿越了我的心,你的出现渲染了我整个青春年华。徐志摩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茫茫人海中,谁会是你最美的遇见?最后是谁得到美好的祝福呢?什么才是最美的遇见,让我们敬请期待
  • 神医弃妃,腹黑邪王极宠妻

    神医弃妃,腹黑邪王极宠妻

    一朝重生竟然成为被新婚退婚的弃妇?还是不受宠的庶女?父亲无情,嫡母阴险,嫡姐蛮狠,还有极品前未婚夫处处刁难!她云心槿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谁若犯她,必百倍还之!却未料,赐婚嫁给活不过二十五岁的鬼王爷……嫁就嫁,反正病秧子死了,她就是有钱寡妇,到时候爱怎么着怎么着。可是谁能告诉她这鬼面王爷为什么竟然活得比她还糟糕!爹娘早死,继母恶毒,更有一群虎视眈眈的豺狼虎豹。婶可忍叔不可忍,病秧子是吧,中西结合让他一天天好起来。鬼面又如何,云家秘制祛疤法无痛无刺激更无残留……只是,当那白莲花似的男人站在面前叫她娘子时,云心槿却风中凌乱了。谁能告诉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浪子泪

    浪子泪

    一个性格倔强的孩子,一段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一路坎坷,一路鲜血,路在何方,明天又该何去何从?万点江湖泪,一身浪子衣!现代年轻人的亲身经历,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雄霸一方的江湖大哥,他到底承受了多少?亲情、友情、爱情,何去何从?直击你心中那一片曾被激情燃烧的梦田,我们都曾为之疯狂的青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侦探皇后

    穿越之侦探皇后

    第一女侦探的穿越坑蒙拐骗记!坑了皇帝,蒙了皇后,拐了太子,骗了质子……谁让姐姐貌美如燕,沉鱼落花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大秦游历传

    大秦游历传

    在一次暗杀中,他干掉了张龙所有手下的特务,自己也被战后的爆炸带走了生命。但是他却没有死,而是遇到了重生,穿越,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大秦。在大秦建立自己的地盘和军队,,,,,,,
  • 天生杀器

    天生杀器

    无声的刺杀,残酷的杀戮,冰冷的眼神,无尽的手段,死亡的代言,一切尽皆由杀者演绎。
  • 万炼神鼎

    万炼神鼎

    渺渺天道悟入心,万炼神鼎辅成身,骚年死前的一场大气运,使他获得重生,然而醒来后却发现,命运的巨轮将自己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从而体悟到了一个新的名词“天道”朦朦胧胧的修真菜鸟,如何成为独霸三届的枭雄,紫鼎神功,彰显先天优势。不炼丹药不练器,一个鼎来炼神力,神鼎功法相辅成,功达九鼎可成神。”
  • 超级商场

    超级商场

    这是一座被单独隔离出来的都市,整个都市是异能者的学院,汇集了全世界各种各样的异能者。诸葛暗正是其中之一,虽然他的异能等级只有level1.不过他却拥有一样不为人知的东西。。。。。PS:2年之后再度回归,新书上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ps2:本文纯属原创,如有类似,请及时通知情商!
  • 上帝的通假字2

    上帝的通假字2

    造物主在第七天,写了一个通假字……我的记忆是从一片火海里的刀光剑影中开始的。直到今天我依然努力回忆过去但所能记起的都是从那一刻以后的事情之前完全是一片空白绝对的空白!仿佛我一出生就是在那片火海刀光人生一开始面对的就是那个修罗场。我一睁开眼周围的空间充满了火红色混杂的声音在耳边回响着。
  • 公路记

    公路记

    一个离城里镇遥远且偏僻的山区里,人们过着艰苦,平凡,落后,无知的日子,后来来了一批人,发生了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