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0900000014

第14章 热情有度的你

大家好!本篇我将主要来谈谈在国外如何做到热情有度。

众所周知,在人际交往中,待人热情者往往最受欢迎。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早就坦言:一个人若没有一点热情,则将一事无成。

中国人一向以待人热情而著称。中国人认为,待人热情,不仅意味着自己对待交往对象具有诚意,而且还意味着自己对对方充满了友好、关怀与热诚。

在国内,国人能做到热情待人、友好交往自不待言,在国际交往过程中,我们亦须对外方人士热情相待。实际上,这与在国内的人际交往并无多少差别。但是,我们在对外国朋友热情相待时,必须有一个“度”的限制,即一定要切记“热情有度”。

作为外事礼仪中的一项基本法则,“热情有度”就是要求我们在与外方人士进行接触时,既要注意为人热情,以示友善之意,更要充分把握好为人热情的具体分寸。否则就有可能事与愿违,甚至会闹出笑话。这里所说的“具体分寸”,指的就是所谓“热情有度”之中的“度”。

如果要对“热情有度”进行更为准确的描述,它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在待人热情的同时,一定要铭记:自己的一切言行,均应以不影响对方、不妨碍对方、不给对方添麻烦、不令对方感到不快、不干涉对方的私人生活、不损害对方的个人尊严为基本底线。

在国外与人打交道时,若掌握不好这个限度,而去对对方过“度”热情,就很有可能使自己不适当地“越位”,从而导致自己好心办坏事。

具体而言,在国际交往中要想真正做到“热情有度”,关键是要掌握好下述四个基本限度:

首先,关心有度。

在人与人之间,理当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离开了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人人只求利己、不讲利人,人际关系就将变得冷漠无情,社会就没有温馨可言。

在国际交往中,对待外方人士理应表示出必要的关心。但考虑到“热情有度”的因素,我们对其所表示的关心没有必要“无微不至”,而是应当有意识地加以限制,此即所谓“关心有度”。

按照惯例,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无碍对方个人自由。

在一些国家,人们对个性独立十分推崇。在很多外国人眼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个人自由相提并论。没有个性独立、没有个人自由,对他们而言,就等于没有任何个人尊严。因此,对外国朋友所表示的关心,在任何时候都应以不妨碍其个人自由为前提。

第二,不令对方感觉不便。

对外方人士表示关心时,无论如何都不应令对方产生“多此一举”的感觉。因此,在对对方表示关心之前,首先要明确“应当关心什么”、“不应当关心什么”。

就客观效果而论,如果你想对外国朋友表示关心,理应在某些方面有利于对方,而不应令对方感觉不便或不快,更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之增加一些毫无必要的麻烦。

第三,勿使对方勉为其难。

对外方人士所表示的关心,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恰到好处,令对方愉快地接受,甚至为此感到幸福。实际上,只有恰当地给予对方最为迫切需要的关心,才会收到如此功效。对方所不需要的关心,就是给予得再多也没有任何益处。

在国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注意。一旦发现自己给予对方的关心不受欢迎,就应适可而止,千万不要“再接再厉”、强人所难。

其次,批评有度。

“批评与自我批评”,一直为中国人民所推崇。但在国际交往中,此话则应另当别论。

在国内,亲朋好友之间讲究以诚相见、推心置腹。常人的看法往往是,对他人开诚布公、直言不讳、大胆批评、不讲情面、勇做诤友,才算是“真君子”、“够朋友”。但是,走出国门后,仍然采用此种做法却是必定行不通的。与外方人士打交道时,必须做到“批评有度”。即对对方何处可以批评、何处不可以批评,一定要心中有数。如果对其的批评不加任何限制,甚至加以滥用,那么对双方关系是极有危害的。

具体来说,在国际交往中讲究“批评有度”,关键是指批评要讲究内容、讲究方式、讲究场合。

第一,讲究内容。

一般而言,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诸如关系到国格、人格、道德、法律、身体健康、人身安全、正常工作等问题时,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对方的错误、缺点给予批评指正。在事关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则更是有此必要。

但在涉及因民族风俗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个人选择不同而导致的某些个人的不同做法方面,则没有必要对外方人士的所作所为小题大做、“上纲上线”,更没有必要动辄评判其是非曲直。

第二,讲究方式。

即使对外方人士有进行批评的必要,仍须注意其具体的方式、方法。对任何人而言,简单粗暴的批评都不会受到欢迎。批评同样应当做到让被批评者如沐春风、如饮朝露,并欣然接受。

根据经验,对外国人士应当力戒“命令式”、“训斥式”、“讽刺式”与“侮辱式”的批评,同时也不应给人以居高临下之感。采用“平等式”、“讨论式”、“寓言式”或“设问式”进行批评,往往更易为外方人士所接受。

第三,讲究场合。

除非情况极为特殊,我们对外方人士所进行的批评通常都不宜当众进行。批评最好是在私下单独进行,不要有意搞“公开化”,切勿将对方的缺点与错误“公开示众”。当众对其进行批评,往往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再次,距离有度。

在一般情况下,中国人在进行交际应酬时,对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并不十分介意。有些时候,关系越是密切的人,越是讲究“亲密无间”。除成年异性之外,人们大抵如此。

但是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却绝对不宜照此行事。一般而言,外国人对于人际交往中的彼此距离通常非常重视。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空间距离,实际上与彼此之间心理距离的不同直接相关,关系不同的人理应有各不相同的“交际圈”。

因此,“距离有度”已成为涉外交往的基本法则之一。其具体含义是:在正式场合与外方人士共处时,应视当时具体关系的不同,而与对方保持与双方关系相适应的、适度的空间距离。

若与外方人士相距过近,会令对方产生其私人空间被“侵犯”之感;若与外方人士相距过远,则又会令对方感到有被故意冷落之嫌。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外国人是如何按照距离所代表的意义来掌握彼此之间距离的,作为大家在具体操作中的参考。大体上,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划分为下列四种:

其一,私人距离。

所谓私人距离,在此是指交往双方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在0.5米之内。一般而言,此种距离,仅仅适用于家人、恋人和至交之间,或是对老、弱、病、残、孕者进行必要的照顾之时。因此,它通常又被人们称为“亲密距离”。

其二,交际距离。

所谓交际距离,在此是指交往双方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保持在0.5—1.5米之间。此种距离,主要适用于一般性的各种人际交往。因此,它又被称为“常规距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外方人士打交道均应与对方保持此种距离。

其三,礼仪距离。

所谓礼仪距离,在此是指交往双方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保持在1.5—3米之间。此种距离,主要适用于某些较为隆重的场合,例如,庆典、仪式、会见、会议等,意在向交往对象表示特殊的敬意。正因为如此,这一距离又被称为“敬人距离”。

其四,公共距离。

所谓公共距离,在此是指交往双方彼此之间大于3米的空间距离。此种距离,主要适用于在公共场所中与素不相识的外方人士共处之时。按照多数外国人的习惯,在公共场所中,陌生人之间绝对不宜相距过近,否则就会令彼此感觉不快。这一距离,有时亦称“有距离的距离”。

最后,交往有度。

在与外国人相处时,我们还必须坚持“交往有度”。所谓“交往有度”,此处指的是在与外方人士进行接触时,不论双方之间的具体关系如何,均应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唯有这种距离保持得适当,我们与外国朋友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保持正常。

具体而言,交往有度的主要要求是:不妨碍对方的工作;不妨碍对方的生活;不妨碍对方的休息。

其一,不妨碍对方的工作。

与外方人士交往时,一定要以不妨碍对方的工作为前提。此处所说的“不妨碍对方的工作”,主要有如下三重含义:

一是不能影响外方人士正常的公务。否则,与对方的交往,就会变成对方的负担。

二是不能给对方工作增加麻烦。即使与外方人士的交往无助于其具体工作,也不能给对方“帮倒忙”。

三是不能妨碍对方工作的开展。在任何情况下,与外方人士的交往都不应成为其工作的“绊脚石”。

其二,不妨碍对方的生活。

在国外,人们习惯于将工作与生活分得一清二楚。在工作中,讲究的是规章与制度;而在日常生活里,强调的则是个性与自由。二者之间,通常泾渭分明,不可混淆。

在与外方人士相处时,我们应尽量将工作与生活、公事与私事区分开来。在一般情况下,切忌在工作中处理私人生活问题。同样道理,若非万不得已,也不宜让例行的公事去打扰别人的私人生活。

其三,不妨碍对方的休息。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休息,都需要在仅仅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里松弛身心、调整状态。因此,即便交往对象属于至交密友,也要充分尊重其个人休息的权利,尽量不要影响对方的休息、打扰对方的安宁。

因此,在与外国人交往时,我们没有必要与对方形影不离,更不要对对方纠缠不放。当对方需要休息,特别是在其表现出明显的疲倦困乏时,一定要主动为之创造休息的条件。

同类推荐
  • 一生做好一件事

    一生做好一件事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 戴尔·卡耐基全传

    戴尔·卡耐基全传

    他生于贫苦农家,却积极乐观向上;他经常遭人嘲笑,却勇于挑战自我;他初涉职场举步维艰,却能得到老板的赏识重用;他曾腼腆自卑,却成享誉世界的演讲人。他是谁?他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读透卡耐基这个人,学习他的演讲、推销、为人处世艺术!本书讲述了从草根少年到享誉世界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传奇的一生。
  • 成功有约:20岁必须知道的9件事

    成功有约:20岁必须知道的9件事

    成功,是每个年轻人都渴望得到的。很多人成功了,或拥有名望,拥有财富,功成名就,或生活快乐,心想事成。但更多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没有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为什么?成功学家对“一些人为什么成功”做了几十年的研究,发现成功者的行为都有着相似的特点,也就是本书所讲述的9件事。它们是:定位、目标、自信、坚强、智慧、毅力、机遇、效率和积累。成功之路是从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正确定位开始的。年轻时选择做什么,不选择做什么,决定了你的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看看成功者是怎么选择自己的成功之路,谨慎地确定自己的人生路吧。记住,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做好在职每一天

    做好在职每一天

    本书主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考虑员工的问题,不仅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员工为什么要用心工作,还结合职场的实际案例,从态度、责任、主动性、热情、高效、学习等方面阐述了员工要如何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振奋精神,重新找回对工作的激情,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 幸福太太完全自助宝典

    幸福太太完全自助宝典

    女人说到底就是女人,形单影只的成功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家庭美满,老公宏爱,我们才能找到生命的归属感。为了不让这种最持久、最温暖的幸福从手心里溜走,即使我们为之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当我和你在一起

    tfboys之当我和你在一起

    当你溶解我心中最坚硬的地方时你可想过总有一天会放弃我当你放下全部的自尊来祈求不要离开时你可曾想过也会适得其反当你顺遂这你自己的心意不顾一切的走下去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我也会消失在你的身后最后的最后你可会明白我曾用命来爱过你爱情就是一场赌局要么白头到老要么一无所有回首望去还好我们没放弃.
  • 不科学的三国

    不科学的三国

    陈天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后不仅仰天扶额,这个世界怎么了?太不科学了!吕布单人单骑凿穿五万西凉铁骑,如果不是徐荣率领飞熊军拼死护卫的话,董卓当场就死了。这不科学!典韦宛城护卫曹操父子从重重包围中突围出来,途中随手解决了近万的步骑。这不科学!赵云长坂坡龙魂附体,一枪碎山,一剑断海,在八十万曹军中来回冲了七次。这不科学!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陈天囧的挥了挥手,狂风大作,雨雪交加。“好吧,我也不科学!”
  • 校园极品弃少

    校园极品弃少

    为父正名,守护女神,一条不寻常的强者之路。李家的纨绔少爷李辰,一朝落魄,引以为傲的父亲不知所踪;成为家族弃子;被拜金初恋抛弃,被曾经的未婚妻当成佣人,这些还不算什么,最悲惨的是,李辰竟然还是个天萎!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谁叫他碰上了一枚来自未来的戒指呢!从此极品校花,剽悍警花,纯情老师……众美纷至沓来,应接不暇!这个世界上想要杀我的人有很多,他们有的在地狱里忏悔,有的正在通往地狱的路上——李辰
  • 大明技师

    大明技师

    扫平面前的一切敌人!公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当陈刚醒来,这个世界就随之改变了。败家仔横扫天下的依仗是?用的不是大刀长矛,那??是啥?
  • 虚源经

    虚源经

    “鸿蒙缘,鸿蒙破,虚界生,万物尊”这句话在各个修炼界广为流传,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知道是什么意思。
  • 殷红妖姬:杀手凤后很倾城

    殷红妖姬:杀手凤后很倾城

    她.二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惨遭恋人背叛.心灰意冷跳下悬崖.然而命运谁知?顶级杀手冷兮颜重生到昭倾帝国丞相府傻子大小姐冷夕妍身上.她发誓.背叛与欺负她过的人.她会让他们一个一个死无葬身之地.造化弄人.她.入了宫.爱上了冰冷帝王.君墨寒.
  • 忍经

    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薪火人道

    薪火人道

    人道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远古时期人类自薪火中诞生文明。当薪火自虚空中归来,雷电为劫,万族枷锁重现。从杀戮中崛起,自余烬中捏涅槃。
  • 陌漓

    陌漓

    时间是最无情的东西,它带走了我所珍视的东西。现在的我后悔了,可是,你还会在原地等我吗?
  • 爱默生最美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最美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的书是多位美国总统必备的“枕边读物”,也是张爱玲一生唯一翻译过的美国作品。翻开爱默生的文字细细品味,你很快会发现它为何会广受欢迎:这里面有一股能量,它穿越时空的长河,超越种族的界限,在你面前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之音。他不是个迂腐的老书生,而是一个看透世事的智者,每句话都像是一条条名言警句。有人说,爱默生是思想家,也有人称他为演讲家,也许这都不是爱默生喜欢的称谓。他只是做了自己生活的主人——不必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才去领悟,不必等到为时已晚,才去反省,不过分眷恋流逝的岁月,只是用心真实地体味每一个当下,倾听自己每一刻的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