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6800000067

第67章 宋教仁:走向民主的挫折 (5)

国民党在力量远远不及袁世凯,又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失败的结果早在预料与注定之中。只是没有想到惨败得如此之快,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估量,为军队干预政治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错失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整合改造当时各种武装集团,向军队国家化转轨的大好良机。当然,其主要罪责在袁世凯,但国民党也难辞其咎。

就因果报应而言,所有参与刺杀宋教仁的个人最终都没有得到好下场。

武士英在狱中被毒药灭口;应桂馨虽被人劫狱逃过一难,但在“二次革命”后邀功请赏时惹怒袁世凯,于1914年1月19日被他派出的京畿执法处侦察所杀;赵秉钧得知应桂馨结局,不免兔死狐悲,无法掩饰对袁世凯的不满情绪,为除后患,袁世凯乘赵秉钧生病之际,派人送去毒药逼其服下,1914年2月27日,赵秉钧在其任职的天津督署中毒身亡。赵秉钧之死,更加证实了袁世凯与宋教仁被刺有着无法洗清、难以摆脱的重大干系。袁世凯本人的结局众所周知,1916年6月6日,在众叛亲离的忧虑、全国民众的唾骂与讨袁巨潮的惶恐中命归黄泉。死得最晚的要数洪述祖,宋案爆发五年后,被宋教仁年仅十五岁的儿子宋振吕及宋教仁的秘书刘君白在上海外滩发现,两人当场将他痛打一顿,又扭送至法院,后移交北京,被判无期徒刑。洪述祖不服判决,一再上诉。审判延续到1919年春,此时已是“五四”运动前夕,在全国民众的强烈要求下,洪述祖的申诉不仅没有成功,反被加重惩处,于1919年4月5日处以绞刑,临刑现场惨不忍睹。

若从国家与民族、民主与宪政、政治与法律等角度而言,刺杀宋教仁这一悲剧所造成的严重缺憾,所带来的一系列恶果,直到今天也无法弥补,难以消除。

刺杀的恶例一开,此后便不可收拾。民主选举中,暗杀、威胁、动武、辱骂、拉拢、操纵、欺骗、收买、利诱、贿赂等层出不穷,虽手段各异,但本质归一。直到今天,类似的丑行仍“源远流长”,不断上演。

因宋案引发的“二次革命”失败不到一月,1913年10月6日,国会选举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11月4日,袁世凯以参与“构乱”为由下令解散国民党。而在两年之前,他还视政党政治为救国良方,清廷请他“出山”镇压武昌起义,他提出六项措施作为条件,其中一项就是解除党禁。可他一旦当选民国大总统,就出尔反尔,倒行逆施了。此后,袁世凯更是偏离民主建设轨道,在专制复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914年1月10日强令解散国会,1915年12月12日改民国为洪宪元年,上演了一出称帝闹剧,着实令人不齿。

宋教仁被刺一案既促成了袁世凯迅速垮台,也造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倒退以及反动势力的更其猖獗。毫不夸张地说,宋案乃中国近代一大转折,标志着17世纪以来欧美国家广为采用的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在中国的破产,象征着近代中国与世界民主潮流接轨的努力归于失败。

在此,我们有必要将笔墨作一延伸,对此后中国政治的发展走向稍作描述。

“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人员逃散,组织一片混乱。孙中山总结经验教训,认为此次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之涣散”,决定重组中华革命党。鉴于过去内部号令不一,孙中山反复强调:“此次立党,特主服从党魁命令,并须具誓约。”规定凡入党者必须宣誓绝对服从孙中山一人,“如有二心,甘受极刑”,并按指模。这些做法,无疑使一个议会政党退回到旧式会党的落后水平,打上了宗派主义的浓厚色彩。同时,孙中山对政党功能也进行了重新定位,先是“一党革命”、“以党建国”,然后则“以党训政”、“以党治国”。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中忧惧而逝,北洋军阀各自为主,各自为政,互不买账,中国陷入没有休止的军阀混战。孙中山为革命呼号、奔走几十年,组织会党,发动起义,可长期以来,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正式军队。辛亥革命以前,主要是运动新军反正。辛亥革命以后,则是借助一派军阀势力反对另一派,而这些军阀没有理想信仰,唯以利害关系为重,向背无常,弄得孙中山一败再败,好几次差点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当陈炯明发动叛乱炮轰总统府后,他才真正认识到“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无法完成革命大业,建设一个新国家。于是,孙中山下决心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他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求援,可他们置之不理,长期以来,西方列强给予孙中山的帮助实在是少之又少。

失望之余,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联向他伸出了橄榄枝。犹如一个溺水之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孙中山很快便与苏联达成有关协议。1923年秋,派蒋介石等人赴苏联考察红军的组织与训练,仿照苏联模式,在广州黄埔岛上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后来人所共知的黄埔军校。苏联派来军事顾问,运来武器弹药予以实质性的帮助与支持。在组建黄埔学生军时,孙中山采取苏联红军的党代表制,创建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党军制度”——党凌驾于军队之上,军队成为政党的工具,牢牢控制在党的手中。这种党军制度很快便以其坚强的意志、严格的服从、铁的纪律使得国民党武装力量在政治、军事素质等方面完全超过了军阀武装力量,由黄埔学生军推行于驻扎在广东的其他革命军队以及北伐时的国民革命军,确保了国民党东征北伐的一系列军事胜利。

先是施行“党军制度”,党掌控军队;然后是“将党放在国上”,“完全以党治”。中国国民党“一大”以后,孙中山将提高党权,加强中国国民党的领导作用视为推动国民革命的关键,倡导以党治军,以党治政,党权高于一切,“一切权力属于党”。

可见短暂的民主化实验失败之后,政治精英们已经失去了建设宪政民主制度的信心与耐心。

当然,在此我们应该看到,孙中山推行以党治国,并非一党治国,而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然而,当中国国民党结束北洋军阀统治,完成全国统一大业,于1928年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党国体制取代民国宪政制度之后,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就此完全中断。

南京国民政府彻底篡改了孙中山“以党治国”的本原思想,抛弃了他的“三大政策”,建立的是中国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治国政治体制,施行的是“领袖集权”的主席制。其中心内容为“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以实行“三民主义”为借口,反对共产主义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曲解“以党治国”含义,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反对共产党及其他一切民主党派、团体;为“一个统帅”大造声势,确保蒋介石的个人独裁。

自1901年清廷推行君主立宪,到民国创立,乃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新闻出版自由、言论自由还是基本上得到了保证;不同政见的政党,其活动也属合理合法;公共人物特别是那些握有实权人物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受到大众传媒的跟踪与监督。而国民党一党专政之后,人民的新闻出版、言论自由没有了,书刊被查封;除国民党外,视其他政党为非法,监禁其领导人,各民主党派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空间……

中国国民党一党坐大、一党专制的结果,完全走向了孙中山一辈子追求的民主政治的反面,特别是为夺取政权而建立的“党军制度”,更使得民主宪政最起码的基础——军队国家化成为泡影。其实,早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孙中山就对“一党专制”的危害有所预见,在改组同盟会时,就曾力图避免一党专权,认为“政府之进步,在两党之切磋,一党之专制,与君主之专制,其弊正复相等”,又说:“文明各国不能仅有一政党,若仅有一政党,仍是专制政体,政治不能有进步。”可一连串的失意与失败,使得他“急火攻心”,一心执著于打倒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政权,却疏于对一党专制的防范……

一切的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集权政体、封建愚昧、专制恐怖如沉沉乌云笼罩在中华大地,民主、宪政与自由,成为只可追忆、无法抵达的美好梦想。中国民主之发展,真可谓一波三折,进一退二,正如蒋梦麟所言:“胜利的狂欢不久就成为过去,庆祝的烛光终于化为黑烟而熄灭。”

当我们站在今天,回望一段并未完全消逝的历史,便愈益觉得宋教仁之死,对中国民主进程的挫折实在太大,所造成的影响是太深刻了。由直接杀手、间接杀手、幕后杀手、真正杀手等一系列大的小的、明的暗的、有形的无形的、伪善的狰狞的杀手们所组成的庞大的杀手集团,杀死的不仅仅是宋教仁个人,而是中国的民主政治!

每当我们想象着宋教仁被刺的那一瞬间,便觉得一颗阴险的子弹已化成无数,正猖狂地呼啸着往来穿梭于头顶的万里长空;一记沉闷的枪声也变成了声声惊悸的雷鸣,在我们的胸腔无休止地隆隆作响——宋教仁的个人悲剧早已演变为历史、民族、国家的悲剧:在一个专制集权的土壤过于深厚,民主自由的空气过于稀薄的国度,宋教仁似乎就此永远倒在了血泊之中,他的身后,不仅没有无数个宋教仁的站立与前仆后继的悲壮,就连第二个宋教仁,也没有出现……

一个早已习惯造神与下跪的民族,尝试着站起身来挺直腰杆,看似容易,实则何其难也!

同类推荐
  • 远交近攻——范雎

    远交近攻——范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远交近攻:范雎》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战国文臣谋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刘邦发迹史

    刘邦发迹史

    一个一无是处的小混混,是如何在秦末的乱世中崛起并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如何能打败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豪杰,成为最后的赢家?如果你问刘邦,刘邦可能这么回答:“我没能耐,我游手好闲,但我运气好啊,我凡事看得开,我会招徕人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如果是项羽问刘邦,刘邦会说:“打仗,你行,我不行;用人,我行,你不行!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史上最牛混混刘邦的发迹之路。
  • 卑鄙的圣人:曹操1

    卑鄙的圣人:曹操1

    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尾兽传

    尾兽传

    尾兽战万年,九摩诃身受重创,为捕获叛乱八位尾兽,于是转生到一位名叫秋风的人类身上,进入人间界修行。要看他如何一一捕获尾兽,一切尽在《尾兽传》。
  • 纵横异界的猫骑士

    纵横异界的猫骑士

    看着远处犹如潮水般退却的敌军身影。拿着烈焰长鞭的少年拍了拍肩膀上眯着眼的白色肥猫说道:“来一嗓子欢庆胜利吧。”慵懒的猫咪直起身子,深吸了口气。“嗷~!!!!!!”巨大的龙吼声响彻天地,这一刻,所有低阶生命都将叩首臣服。少年:“咳,猫不是这样叫的。”肥猫:“喵~~”
  • 胭脂泪:凤倾天下

    胭脂泪:凤倾天下

    她本是浮丘国宰相的女儿,却沦为杀手!处处受人牵制!还爱上了自己的哥哥…有朝一日,真相浮出!她变身亡国公主,身背复国重任。复国便复国,可为何复仇对象是他?老天爷!她不想玩了!为了复国,她阴差阳错的开启了一个玄幻大门!破了上古大阵!可是那个和她哥哥长的一模一样的男子,究竟是什么鬼!为何要叫自己“娘子”,又为何自己要叫他“爹爹”?扑扑朔朔,迷迷离离…她的清闲之路…远矣::>_<::……
  • 未婚先孕:裸婚时代

    未婚先孕:裸婚时代

    热播剧《裸婚时代》原著。没房没车没存款,却偏偏有了孩子,于是童佳倩顺其自然嫁给了与之相恋六年的刘易阳,搬入了刘家三室一厅的房子,拉开了四世同堂的序幕。婆婆溺爱孩子,一手把持,令童佳倩束手无策;公公和奶奶重男轻女,对孩子冷言冷语冷面孔,同样令童佳倩一腔愤愤。刘易阳的怠慢终于使得童佳倩萌生离婚之念,不料,刘易阳的同事孙小娆突然插足,又使得童佳倩不甘撒手。刘易阳和童佳倩各退一步,在外租房,搬出刘家,可生活却日益不如意。带孩子的困难,存款的支配,以及对对方父母的态度,各种问题接踵而来……裸婚,究竟能不能裸来幸福?由本书改编的电视剧由文章、姚笛主演,各大卫视热播。
  • 血欲天穹

    血欲天穹

    通八脉,现神魂,杀尽欺我之人,灭尽拦路之人。就算最后一口气尚存,我也要站在这天穹大陆的最顶端,唤醒心爱之人,唤醒愚昧之人。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一切的开始,开始迈向强者的道路,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荆棘深渊,也要走给你看。
  • 呐谁,请許我一世承诺!

    呐谁,请許我一世承诺!

    请你记住我说过的,“如果有一天,我的放手可以过得更好,哪怕会很痛,我可以放手成全你。”
  • 守护甜心之紫熙凌蝶

    守护甜心之紫熙凌蝶

    她,一个魔族失踪多年的后;他,一个神族消失多年的主。他们本不该在一起,可是命运却把他们牵扯在一起……他曾多次问过她:“为什么要爱我?我们不该在一起!”可她却说:“爱,不需要任何理由。”第一次陷害时,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哭了;第二次再度陷害,她以为自己能接受的,可却再次懦弱地哭了。她不再相信爱情和友情,她第二次被陷害后,曾跟自己说过:“即使遍体鳞伤,也要撑起坚强。既然来了,就要活得漂亮!”
  • 古剑封仙

    古剑封仙

    修炼之道为绝极目标而修行,长生之道,虽不能得以窥视,但一本仙侠录中却记载神秘的仙之道。
  • 墨泽之恋

    墨泽之恋

    “我是在臆断爱情的模样?而你就是那模样的缘由。”夏墨看着俊泽,滴滴的泪珠挂在面庞。与俊泽,夏墨的爱如此的执着而纯粹,而这份爱却命途多舛,她辨不清俊泽的模样;“小墨,忘了我,这爱情只是一场交易。”面对俊泽的话,夏墨彻底崩溃;“嫁给我,小墨。”面对一直默默的爱着自己的李云骆,夏墨不知如何抉择;“小墨,你不是我的亲生女儿。”面对着自己的身世之谜,夏墨又何去何从;“你是林伟雄的女儿。”面对忽然的豪门之父,夏墨却选择离去;……
  • 今生无冤无悔

    今生无冤无悔

    “徒儿,这是谁?”某师傅一脸幽怨的说,“师傅,我告诉你,他可是我未来的夫君!”某女欢快的指着某男对某师傅说,“徒儿,你难到不爱为师了吗?”某师傅说,“哎?师傅我好像从来都没有说过我喜欢你呀!”某女说,某师傅:“.......”,某男:“........”,“徒儿,你还能在说的直白点吗。”某师傅咬牙切齿的说,“师傅,我从来都没有喜欢过你。”某女更直白的说了出来,某男:“........”,某师傅:“.........”我竟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