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3500000010

第10章 罪树篇 (3)

这是一场席卷全国的热潮。当时,年轻的王石正在深圳欢快地倒腾着玉米和外汇,积累着自己的第一桶金。而牟其中则没有王石那么好的运气——他在1983年从重庆仿制了1万个“555牌”座钟倒卖到上海,轻轻松松就赚了7万多元。但不久后,就以“投机倒把罪”被抓进监狱关了差不多一年。这次入狱,距离他上一次从监狱出来还只有3年。1984年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下海创业的柳传志,也经历了一段惨痛的“倒爷”生涯——在倒卖一批彩电时,计算机所给他的20万元开办费,被骗去了14万元。如果按他当时105元的月工资计算,他得不吃不喝干上111年,才能还上这笔巨额损失。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其《激荡三十年》一书中写道:“因走私而完成灰色的原始积累,是当年东南沿海乡土经济萌芽的重要推动因素,关于这一点始终未被学界注意到。”吴晓波甚至认为,深圳的前10年,并非是原先设想的靠吸引外资发展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帮“倒爷”倒出来的。

吴晓波在书中分析道:“邓小平领导这场艰巨变革的战略思路:摸着石头往前走,不争论,也不做政策上的明确界定,让最终发生的事实来定义前行的方向。这种改革思维使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实验场和冒险乐园,所有的激情和野心都被无限激发出来,从社会底层喷发出来的火浆终于让大地熊熊燃烧,只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一切都似乎百无禁忌,中国社会的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一次次地受到挑战和冲击,公共价值观念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和物质化。”

而在一片喧嚣中正迅速成长的黄俊钦、黄光裕兄弟,却无比敏锐地感受到了这种燥热。数年后,他们像无数的潮汕和温州青年一样,通过自己的走南闯北,把那些紧俏的电子电器产品迅速地倒卖到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

日后,大富大贵的黄光裕曾回到村里,在村口的古渡口旁边许下了愿望,准备投资1800万元在练江上修建大桥,把曾厝和对岸的司马浦镇连接起来,并且直通广汕公路。他说不能让现在的孩子像他小时候那样游泳过江,有生命危险。当然,目前这个承诺恐怕暂时无法兑现了,练江现在还很肮脏,发黑的河流里面,还是有大批孩子在玩耍,其中一半是废弃物回收工厂的外地工人的孩子。

四、在时代的热浪中如何翻滚?

少年时期的黄俊钦和黄光裕兄弟,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农村,到城市里面找口饭吃。当时,农村孩子想走出去常见的有这两条途径:读大学或去当兵。但这两条路对兄弟俩而言都不现实,他们不得不寻找另外的出路。

对于当时的很多潮汕青年来说,还有一条冒险的道路可供选择,那就是偷渡去香港或澳门。根据《南方周末》一篇文章提供的资料显示:1978年深圳农民的年收入是134元人民币,虽然远高于广东全省农民人均年收入的77.4元人民币,却与一河之隔的香港新界农民13000港元年收入相差有百倍之巨。正是这种贫富差距,加之当时港英政府对偷渡者的人道主义宽待,让广东省当时的偷渡现象十分严重,每年偷渡逃港者数以万计。但是,黄家显然接受不了这种可能要以生命为代价作出的冒险选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政策还处在探索试验阶段,一切还不是很明朗,但“地下经济”却已经冒着随时可能“踩雷”的危险蓬勃发展起来。广东开风气之先,很多当地人都投入了经商的浪潮之中。根据《中国1978—2008》一书提供的资料显示:1984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90万户,比上一年增长了126%,从业人数达到746万人,比上年增长133.4%。而这种快速增长,跟1984年初邓小平的第一次南方之行有直接关系。也正是在这一年的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了城市,全面改革开始了。

从小把野心如硝药一样封存在心里的黄光裕,还未来得及长大,就被抛到了时代的滚滚热浪之中。1985年,黄俊钦和黄光裕怀揣着家里千方百计筹措来的4000元钱,开始出门闯天下。那一年,黄俊钦19岁,刚刚高中毕业,黄光裕16岁,连初中都没读完。黄光裕跟着大哥第一次去内蒙古,是1985年的10月10日。

那是一个充斥着喇叭裤、蛤蟆镜、电子表和邓丽君“靡靡之音”的年代。1985年,几乎所有的大人都在为一个叫阿信的日本女人的命运揪心,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在为第一次来到北京、广州演出的英国“威猛”乐队癫狂,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在故作成熟地模仿日本小和尚一休想问题时的模样,而黄俊钦、黄光裕兄弟却要为生存奔赴遥远而陌生的北方。

刚开始做的是倒卖电器的生意。兄弟俩背着大旅行袋,装满了收音机、电子表之类的东西,从广东背到北方去卖。当然,有时还倒卖非常紧俏的电视机。那时做这种生意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因为倒卖商品在当时还是属于“投机倒把”的违法行为,是政策不允许的。所以,她母亲在家里成天提心吊胆,害怕两个儿子出事。

不幸的是,担忧后来竟真的变成了事实——大哥黄俊钦不久便出事了。那次是在呼和浩特,黄俊钦和另外一个人带了2000块钱左右的货过去卖。也很凑巧,那个伙伴那天突然得了急性肠炎,跑到医院看病去了,结果警察把黄俊钦一个人给逮住了。警察指着那堆东西问黄俊钦,这些货是谁的?黄俊钦沉默了片刻,承认货都是自己的,一个人全部顶了下来。后来,东西被没收,人也被扣押起来。父母亲在家里听到这个消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相隔千里,仍然费劲全力到处托人疏通关系。

屋漏偏遭连夜雨。黄俊钦父母两人后来不但没有帮上自己儿子的忙,最后反而把自己也给牵连了进去。

一天,黄俊钦母亲从别人店里好不容易赊来了一些酒菜,专程把乡长等当地干部请到家里来吃饭。这些人刚开始并没有声张,表面上答应帮他们家一把。但酒过三巡后,这些人便发话,说菜不够,要黄俊钦母亲再炒些菜来。于是她母亲又只得跑出去想办法赊买。

等女主人一出门,这些人就把当地派出所的警察叫来了,以协助调查的名义,把黄俊钦的父亲控制起来。那天黄秀虹正好走在上学的路上,走着走着就觉得心情特别沉闷,慢慢地竟迈不开脚步了。她回头一看,两个警察架着她父亲走了过来!黄秀虹一下子吓傻了,马上撒腿就往家里跑。

警察正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搜查,最后把所有带锁的物件都撬开了,却连一分钱都没发现,只得摇了摇头走了……黄秀虹站在一边目睹了整个过程,这一幕在她的脑海里成了抹不去的记忆!

最后,黄俊钦在呼和浩特被拘押了81天才出来。巧合的是,他被放出来的那一天,正好是自己父亲被抓起来的那一天。更凑巧的是,黄俊钦的父亲也被当地公安机关扣押了81天才放出来。

想不到的是,这件事却成了黄家的转折点。在奔波的过程中,一家人深深体会到人情冷暖。让全家人最为感激的是,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不少人还是伸出了援助之手。黄光裕大姨的孩子认识一个在镇里很有关系的有华侨背景的朋友,当这位朋友听说黄家的情况时,竭尽全力无私帮忙奔波,并且没有花黄家一分钱。两家还因此结下友谊,以后又一起合办了一家工厂。

20年后,当兄弟俩都“名满京华”时,媒体对他们当初这一段闯天下的经历充满好奇,甚至加以原罪的质疑,他们对此也一直讳莫如深,不愿多提。黄秀虹对笔者坦言:“谁也不愿意冒这么大风险去走这条路,但是当时确实是被整个环境所迫,没有办法,所以只能去冒险了。”

在黄氏兄弟踏出家门北上13天之后,也就是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美国企业家代表团。在会见中,邓小平明确提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而在这之前,市场经济在中国一直是被当做资本主义特征而受到坚决排斥的。

潮汕人家乡观念比较重,做事讲究抱团,不会轻易互相背叛。有人如此形容潮汕人的抱团意识:水泼不进,针插不进。对黄家来说,有几位潮汕老乡对他们的事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其中就有詹培忠、许钟民。另外,据媒体的报道,与黄光裕案有关的可能还有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和前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

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正处于剧烈变革之际,香港也开始进入经济腾飞的佳期。后来对黄光裕事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一个人——就是有“香港壳王”之称的詹培忠,也在这个时候撞上了大运。

1947年,詹培忠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9岁那年,詹培忠随在东南亚做生意的父亲到香港定居。但他无心向学,中学还未毕业便辍学前往柬埔寨,跟随父亲学做生意。

1972年,极富商业眼光的詹培忠进入了当时才刚刚发热的股票市场,机警的詹培忠被委任为出市员,负责为股票发行者推销股票。他利用“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优越地位,私下从事股票买卖,并斩获颇丰,一年之内便成为百万富翁。

天有不测风云。1973年股市“大崩盘”,使很多投资者倾家荡产,詹培忠由于跑得比别人快,才得以幸免灭顶之灾。

后来,詹培忠又帮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商界最“火”的富豪之一陈松青坐庄,陈松青名下的佳宁股票价格,在詹氏的操盘下竟如脱缰之马一路上涨,詹培忠“金牌庄家”的美名不胫而走。盛名之下,找詹培忠坐庄的上市公司愈来愈多,詹培忠赚钱如“猪笼入水”,短短3年时间,詹培忠竟晋升亿万富豪!

但好景不长,1983年的香港股灾旋即来临,急速上涨的佳宁股票迅速崩盘,声名狼藉的詹培忠只得远走加拿大避难。但不甘寂寞的他于1985年又返回香港,此时有了“前科”的詹培忠对继续坐庄不大感兴趣,而是开动脑筋寻找到一条新路子:先后收购了8家处于三四线的无名公司或濒临清盘的公司,然后注资、重组再转售。由“金牌庄家”到做“公司医生”,成为詹培忠从事证券业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变。尤其是在医治“港澳发展”的事件中,詹培忠本人仅注入数十万港元资金,竟获3亿港元以上股权,在香港商界堪称奇迹!

1991年,詹培忠当选为香港立法局议员。詹培忠自述,他参选从政的目的是要监察香港联交所。有人如此讥讽詹培忠:以往做“贼”,现在却改做“警察”。

可以想象,多年之后,当詹培忠在向黄光裕这位潮汕小弟炫耀那段资本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传奇经历时,年轻的黄光裕该是如何的痴迷、激动与跃跃欲试。而在詹培忠从事的大量“壳”生意中,最著名的莫过于2002年引国美入主京华自动化。在詹培忠的指点和帮助下,黄光裕才得以进入资本运作的快车道。

曾任中关村股份、京文唱片、潮好味等多家公司董事长的许钟民,则是黄光裕事业生涯中另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和黄光裕的渊源较詹培忠更为深远。

综观许钟民和黄氏兄弟的个人经历,竟然极为相似——

许钟民1964年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大寮村。自许钟民懂事起,父亲就被判刑入了深牢大狱,许家四个孩子太过年幼,根本干不了农活、挣不了工分,穷得一塌糊涂。在潮汕地区有一句老话叫“没什么不能没有门床(一种带框梁的床)”,但许家连门床都没有,一块木板两个凳子便搭成一张床,饥肠辘辘的弟兄四个就蜷缩在这样的床上忍受着贫寒的煎熬。

是1.8元“葬送”了许钟民童年的自尊和天真!当时,小学一年级的学费是人民币1.8元,可许家连这都付不起。于是,从开学的第一天,老师便在黑板的右上角用粉笔写下“许钟民欠学费1.8元”,直到学期结束,这几个字都还没被擦掉。每天处在1.8元的耻辱煎熬中,让许钟民与贫穷结下了深仇大恨。为驱赶这个“恶魔”,他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于是,他开始付诸行动——年仅13岁的许钟民企图偷渡香港,但差点被抓。回来后又逃学跑到广州去贩卖走私手表。15岁那年,他又钻进了一家煤窑做童工。

同类推荐
  •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2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2

    面对成就,他没有喜悦,因为对于他而言,成就永远是过去时;面对危险,他没有畏惧,当刺客用剑相逼时,不为所动;面对敌人,他没有仁慈,抓住一切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面对暗算,他没有畏惧,用自己的狡黠和对手周旋;面对弹劾,他没有失落,在隐退后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司马懿,人称“冢虎”,人如其名。没有性格,正是司马懿最为鲜明的性格。深藏不露的性格成了他抵御他人的最佳屏障。他总是在沉默中令人难以捉摸,并在别人放松警惕时给以致命打击。
  •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中的“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统治者开辟了新的王朝。开国功臣的人生在被封侯拜相后到达了鼎盛。皇帝赋予了功臣权力,同样也是皇帝,终结了功臣的性命。开国功臣大都经历了“两重天”的人生考验。建国前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左膀右臂,珍爱有加,建国后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心头大患,欲除之而后快。“可与他同患难,难与他共欢乐”这句话道出了两千多年来开国皇帝的共同心态。开国功臣在功高震主的忧患下,或者如韩信般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或者如李靖般高风亮节,功成身退。他们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求苟全性命,安敢复望富贵?当我们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开国功臣的真实命运与结局。
  • 刘秀传

    刘秀传

    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血染疆场后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本书从史实出发,将刘秀的功绩、情感用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表达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 德川家光第二部:奇正相生

    德川家光第二部:奇正相生

    德川家族不朽的治世传奇,再度席卷而来。《德川家光》延续了山冈庄八作品一贯的恢弘气势,是集史学、商经、权谋为一身的鸿篇巨制。松下幸之助、中曾根康弘等日本政商界成功人士,无不将德川一族的王者奉为自己一生学习的典范。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医道特种兵

    医道特种兵

    他,不高,不帅,不富,却能让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女人都对他暗生情愫,是什么让他如此有魅力。他,屡犯奇险,生死一线,却总能左右逢源,趋吉避凶...
  • 人尸奇缘:这个尸夫不太萌

    人尸奇缘:这个尸夫不太萌

    初见,他在棺内,她在棺外……简介无能,敬请观看。
  • 蝶恋音梦

    蝶恋音梦

    相逢总是热烈相守一生平淡一弦一柱一枝一叶尽是华年说不尽的永远谁永远你还在我心里面
  • 九转天帝

    九转天帝

    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千灭生开始异世之旅,开起了他的武者之路
  • 妾本蛇蝎

    妾本蛇蝎

    惨遭谋害,她穿越到混乱的时代,她想,好人做不起,那便成妖孽吧!怎知,妖孽亦难当。媚主之貌,有了;八面城府,有了;狠绝手段,有了;蛇蝎心肠,有了……明明这是一场必胜的局,她却输掉了斗下去的资格,只为那绝不该有的,情动。※※※※※※※※※※※皮埃斯.此间人物机关算尽,男女主皆非良善之辈,实乃腐蚀人心暗系小说一本,不喜勿入。
  • 赌神少爷逮上门:百变娇妻

    赌神少爷逮上门:百变娇妻

    初次见面,他眼角眉梢藏不住笑意。“谢谢!”他手指成八字,指向脑门,顽劣而调皮,留给她一个宽阔而爽朗的背影。二次见面,她化身角色接近他,不达目的不罢休,他却要她陪着他赌上一局,“警官,你只能相信我,只有相信我,否则你永远休想抓到我!”一局危险而疯狂的赌局……三次见面,他成了她的救命恩人,她不得已照顾受伤的他。雷雨夜,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邪魅而蛊惑,嚷嚷着喜欢她,爱她…
  • 威震九界

    威震九界

    自生下星脉堵塞,不能修行,他的生命力注定只有黑暗,但他绝不认输,他要用自己的双手行逆天之举,开辟一片光明。星云大陆,有法宝,有美女,有功法,更有弱肉强食的霸道规则。这是一位少年郎独身一人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开辟属于自己规则的一段传奇!PS:第三本书,放心收藏!
  • 三国杀闪杀

    三国杀闪杀

    “最强决斗者的决斗全都是必然,就连抽卡都是决斗者创造的”——一飞冲天教教主,九十九游马。当三国杀遇上武侠,命运又会抽到什么样的卡牌呢?在能依靠内力决定抽卡的武者之间,卡牌比赛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呢?传统的武功对抗着社交网络下的科技,又会在手机游戏三国杀传奇中碰撞出什么样的结果呢?2015年的现在,中国的武林又是怎样的呢?季家、迁家、森家三大家族年轻一辈之间的爱恨情仇,相互交织在大学校园里,构成了这部《三国杀传奇,杀闪杀》,我是苯甲,望大家支持。
  • 妃本腹黑,陛下独家恩宠

    妃本腹黑,陛下独家恩宠

    一朝穿越,她成了“冤臣遗孤”,却在入宫前夜遭人下毒。威胁她不能侍寝?她求之不得,可惜天不遂人愿,莫名其妙的入了皇帝的眼,连带着等级也蹭蹭往上涨。树大易招风,整个皇宫的人都知道她是皇上的新宠,个个都与她敌对。却不知她的生活是这样的:宫女离奇死亡,证据指向她;冤臣遗孤报仇,她跟着受罪。帝王的悉心保护让她沦陷,就在她以为她会一直幸福下去的时候,他亲手戳破了她的梦。“这么说,你一直在骗我!”“没错,朕接近你,袒护你,不过是为了江山图而已,要不然你一个孤女怎么能入朕的眼。”“回陛下,她已掉入寒潭,是否继续追踪下落。”“不必,百丈寒潭,杀她足矣!”再相遇时,他们已是陌路仇人。“瑾歌……”龙翊醉眼朦胧,看着眼前的人呢喃。“公子,我想你认错人了,我是月薰,并非瑾歌!”一字一句,冷漠无情。轩辕王朝奉熙六年,妙颜坊女子染月熏入宫,有人言此女与奉熙三年失踪的昭仪洛氏相似。不想此女一入宫门便将前朝后宫搞得一团糟乱:左相被废,太后一族的外戚倒台;皇子溺死,皇帝目前唯一的子嗣断绝;荒废早朝,拜月教众发起暴乱,直击宫门。朝堂之上,女子问他:“龙翊,你是要我,还是要江山图?”帝王挑眉,唇角上扬,“洛瑾歌,都三年了你还看不明白吗?朕要的,自然是江山图。”他的每一个字都如同在她心里扎了一刀!可是最后,还是他,在她耳边轻声呢喃,“瑾歌,我这辈子都不会放手了。”新人一枚,此文有宠有虐,结局不悲,亲们放心跳坑。喜欢就加入书架哦!
  • 两个人的战争

    两个人的战争

    [花雨授权]他是飞翔在战火硝烟中的鹰,折了翼惟有堕落天涯。爱上这样的男人是幸抑或不幸?她一次次束缚绑不住他飞往风暴中心。相隔两地,一边是战争一边是和平,生与死轮番锤炼,战火点燃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