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好14岁便嫁进了蔡家。只因为5岁那年,爹带她去表姑那里贺寿。蔡家老太太说:“这个丫头生的好喜庆,小脸粉嘟嘟的,看着就讨人喜欢。”遂大人们便定下了她和蔡家长孙的亲事。
她长到10岁,娘让她缠脚。她闹的折腾。最后不知怎的被蔡家知道了。对方立刻允她放脚。这让安好高兴的什么似的。恨不得立刻嫁过去。好摆脱娘的紧箍咒。
蔡家是湖州的大户之家。良田千顷,桑榆遍野。丝绸生意更是做的风生水起。到了秋天,来采购的商船布满了太湖的近岸。
14岁的那年,过了元宵。蔡家便嘱人送来了彩礼。3月初一,她凤冠霞帔坐进了轿子,仪仗队将近一公里长。成为当地的盛事。她和没见过的相公拜过堂,行了大礼,便被送进了洞房。
之后她脱了衣服,睡得不省人事。第二天,一个眉眼淡淡的妇人走进来。告诉她她的相公已经远赴重洋,去一个叫大不列颠的地方去留学了。
这个眉眼淡淡的妇人就是她的婆婆。而她的相公只有一张糊糊的照片。她还有个小叔子,长她两岁。婆婆劝慰她,男人就应该走南闯北,志在千里。所以嫁过来不要觉得委屈。她捣蒜般点头:不在不是蛮好的,就不要做娘告诉她羞羞脸的事了。只要不得罪这个婆婆,她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14岁的安好正是发育的阶段。饶是吃的那口,总少不了她的身影。那里包馄饨了,多了馅少了馄饨皮。这里打糯米做糕,打了十斤才出来八斤。趁着家里采购菜蔬瓜果,更伙同小叔子烤毛豆,烘山芋,鹵花生好不热闹。众人权当孩子胡闹,一笑置之。这不打紧,嫁过来半年后,吃成了小胖子。身材活脱脱一个招财女童子。
婆婆捏着她的腮帮子道:“好歹嫁进我们家,没少你吃的。要不然,饿得啃树皮了。她揉揉脸:“大娘娘,树皮太涩嘴,上次我和敬业尝过了。”婆婆笑得合不拢嘴。“怪不得老太太指你做她孙子媳妇,能吃是福。不过你也悠着些,别叫财神爷招去了才好。”
“我一个人在屋子里怪闷的,到了后半夜总觉得饿。要是以前娘就煮了菜粥给我吃。所以我才想白天多吃些,省的晚上饿得睡不着。”她纠着眉,让婆婆也多了些许感触和哀怜:她毕竟也只是个小孩子,现下父母也不在身边。敬国此番远行不消几载。可怜兮兮的小媳妇。要不是此番提早嫁过来,她是绝不会放敬国留洋海外。以后多善待她吧,只要有她在,敬国就会记得回家。
“娘,娘,哥哥来信了。”敬业在窗外大呼。
婆婆急急出来让敬业念信。
“哥哥说,人在伦敦很好。就是天气总是雾霾霾的,老是下雨。他出门一定要带伞。问及母亲大人身体可好,还问我学业可有长进呢。”
“就这些?”
“可不就这些,还有张相片。”敬业递给他娘。安好凑近脑袋过来瞧。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夫君的容貌。20岁的敬国穿着洋装,坐在一把椅子上,背后是搭了布景的伦敦桥。她自然不认得伦敦桥,却清清楚楚看清了他的容貌。这是个长得很俊的青年,眉眼像极了婆婆。两弯骏眉,一双极富个性深邃的双眸。神态也随婆婆,淡淡清清的,仿佛什么都运筹帷幄又了然于胸。安好像被什么定住了,发现自己直勾勾得有些失仪。羞红了脸回了屋内。
“小嫂嫂,今天我们鼓弄什么吃啊。”敬业大声呼叫她。
“快些做功课去,别鼓动你嫂子和你胡闹。”婆婆制止他。“你们两闹的厨房不得安生。打量我没给你们吃饭啊。”
敬业讪讪得走了,屋内的安好脸还是红的。原来他长这个样子啊,都说蔡家的孩子长得俊,可如今看来不是俊能包含的。还有些其他的安好说不上来。一种空落落的情绪让安好觉得还得吃些什么弥补一下。对,今天早上还剩了些肉包子,呆会偷两个过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