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200000017

第17章 兰陵王 柳(柳阴直)周邦彦

情思如柳丝

这是一首以“柳”为题的词作,托物起兴,抒写离情。全词首段写景,二段写别时的感想,三段写别后的愁怀。通篇构思工巧、严谨,各段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咏柳和送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虚入实,情景交融,恰当地表达出词人缠绵忧伤的情怀。

此词写于词人最后一次出京的时候。词中托柳起兴,抒写了伤离别恨之情和身世飘零的喟叹。词以柳为发端,以行为愁,回想落泪,极尽回环往复之致,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写的是词人离开京华时在隋堤上所见到的柳色。所谓“柳阴直”,非常类似绘画中的透视画面:此时正当中午时分,太阳高悬在中天,柳树的阴影不偏不倚的直铺在地上,而长堤之上,柳树成行,柳阴沿长堤伸展开来,划出一道直线。“烟里丝丝弄碧”转而写柳丝:新生的柳枝细长柔嫩,象蚕丝一样;它们仿佛也知道自己碧色可人,所以故意飘拂着以显示它们的美,而柳丝的碧色透过春天的烟霭看去,更有一种朦胧的美。

这样的柳色已不止见过一次,那是为别人送行时看到的。隋堤上、曾经见过几次,拂水飘绵送行色。隋堤指汴京附近汴河的堤,因为汴河是隋朝开的,所以称隋堤。“行色”,指行人出发前的景象。柳条“拂水飘绵”如同挥手送别,这四个字锤炼得十分精工,生动地摹画出柳树依依惜别的情态。词人登上高堤眺望故乡,别人的回归触动了自己的乡情。厌倦了京城生活的游子凄惘与忧愁有谁能够理解呢?接着,又将思绪引回到柳树上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词人设想,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这几句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

“寻”是寻思、追忆、回想的意思。“踪迹”指往事而言。当船即将离开还没有开的时候,词人忙着和友人告别。而当船启程之后,周围都安静了下来,自己的心也闲了下来,就很自然地要回忆京华的往事。“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意思是:想当初在寒食节前的一个晚上,情人为他送别。在送别的宴席上烛光闪烁,伴着哀伤的乐曲饮酒。这里的“又”字是说从那次的离别宴会以后词人已不止一次的回忆,如今坐在船上又一次回想到那时的情景。“梨花榆火催寒食”写明那次饯别的时间。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旧时的风俗是,寒食这天禁火,节后另取新火。“催寒食”的“催”字正是岁月匆匆之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这四句是词人自己从船上回望岸边的所见所感。风顺船疾,行人本来应该高兴才是,词里却用一个“愁”字,这是因为有人让他留恋着。回头望去,那人已远在天边,只见一个模糊难辨的的身影。“望人在天北”五字,包含着无限的怅惘与凄惋。

写完乍别之际的情景,接写渐远以后的心情。“凄恻,恨堆积!”“恨”在这里是遗憾的意思。船愈行愈远,遗憾也就愈重,一层一层堆积在心上难以排遣,也不想排遣。“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从词的开头“柳阴直”来看,启程在中午,而这时已到傍晚。“渐”字也表明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不是刚刚分别时的情形了。这时望中之人早已不见,所见只有沿途风光。大河有小口旁通叫浦,别浦也就是水流分支的地方,那里水波回旋。“津堠”是渡口附近的守望所。因为已是傍晚,所以渡口冷冷清清的,只有守望所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景物与词人的心情正相吻合。再加上斜阳冉冉西下,春色一望无边,空阔的背景越发衬出自身的孤单。他不禁又想起往事:“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月榭之中,露桥之上,度过的那些夜晚,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宛如梦境似的,浮现在词人的眼前。想到这里,不知不觉地滴下了泪水。“暗滴”是背着人独自滴泪,自己的心事和感情别人是无法理解地,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只好暗自悲伤。

此词在构思和章法布局上颇具匠心。全词由实入虚,实虚不断转换。开篇写景,由堤上柳引出对往昔送别的回忆和久离京师的感受,又由回忆和久客淹留之感折回到目前的离席;由离席再生发开拓出去,为行者设想别后地愁思,又由行者地设想到现实中自己的别后之思;最后,又由现实引发出对昔日相聚时的回忆。未别之时,回忆离别之苦;己别之后,则又回忆相聚时的欢乐,而诗人的久客淹留之感,伤离恨别之情,完全在这种回旋往复的描叙中展示出来。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柳阴直:指隋堤上杨柳排列整齐,树荫很直。

烟:即雾。

丝丝弄碧:柳条随风飞舞,闪弄着嫩绿的姿色。

故国:故乡,亦指旧游之地。

梨花榆火催寒食:此次饯别是在梨花盛开的寒食节前。古代寒食节禁火,朝廷于清明赐榆火予百官。

迢递:遥远。

津堠:码头上供了望歇宿的处所。

柳树的树荫笔直,如同笼罩在轻雾之中,条条柳丝在轻轻飘拂,向人们展示它的青青色彩。在笔直的隋堤上,我们曾数次偶遇,那时,柳丝上飘浮着洁白的柳絮,似乎满含脉脉的情意,在为远游的人们送行。我登临高处远望故乡,谁又能理解久在京师的客子,那种倦鸟思归的心情?长亭路上,一年又一年,不知道见过多少送行的伤感场面,折下的柳丝连接起来可能已经多过千尺。心情慢慢好起来,便想寻回往日的时光,此时的酒宴上演奏着伤感的乐曲,离别时刻灯影摇曳。梨花开放,榆柳生烟,寒食节又将来临。我的忧愁如同大海,风飞如离弦的快箭,竹篙进水才半篙深,回头一看已经离出发地点很远了,转眼间已经过了无数的驿站。想起那位佳人,仍然在遥远的地方,迷途茫茫一片烟云。我凄凉寂寞的心里堆满了怨恨。渐渐地,只见水岸曲折萦回,岸边的码头渡口冷冷清清。斜阳映照着春草,望过去无边无际。我思念以前与美人在楼台一起抬头望月,在露桥上聆听那悦耳的笛音,那情味真是幸福难忘。回首往事如梦,只能默默地流下的眼泪,一行又一行,流不尽思念的愁绪。

隋堤柳树皆姓杨

隋朝大业元年开凿的通济渠,西起洛阳,东段从荥阳至开封,折入皖、苏,贯通邗沟,直达扬州,是隋炀帝所开凿地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段。运河两岸的大堤因此被称为隋堤。关于隋堤杨柳,笔记野史中还有这样一则故事。

运河修好之后,隋炀帝沿运河南巡。他乘坐豪华的龙舟,身后是500多只随侍的龙舟,还有上万只杂船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向江都进发。此时正值初夏,天气渐热,隋堤上拉纤的羊群和千名殿脚女,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香汗淋淋。怜香惜玉的隋炀帝与左右的大臣商量办法,翰林院学士虞世基呈上对策:在堤岸遍种垂柳,清荫交映,一可为殿脚女遮阳,二能加固新筑的河堤,其三摘下柳叶还可喂饲拉纤的羊群,一举数得,岂不大妙!隋炀帝大喜,随即传旨隋堤岸边的郡县连夜赶种柳树,每种一棵,赏绢一匹。短短几天时间,官员、百姓蜂拥而至,将周边的柳树都移栽于河堤两岸。好大喜功、善做政治秀的隋炀帝,又率群臣登岸,要亲手种植一株柳树,以为垂范,并作为君民同乐的见证。

隋炀帝刚刚选了一棵柳树要用手去移,手还未曾触及树干,早有几个宫人移了过来,又挖坑栽了下去。炀帝只用手在柳树上摸了几下,就当做是他种的了;群臣与百姓,随即齐呼万岁。大臣们也依次各种了一棵。围观的百姓欢呼雀跃,还编出了一首民谣:“栽柳树,大家来。又好遮荫,又好当柴。天子自栽,百姓同栽。”隋炀帝听后满心欢喜,赏给栽树的百姓许多钱。

隋炀帝回到龙舟上,看着这隋堤上人造的漫天青幔,忽然又想起秦始皇封禅泰山,御封五株为他遮风挡雨的大松树为“五大夫松”的典故。他立即提议,要给遮蔽日色的隋堤柳树封赏,说:“朕今就赐它御姓,姓了杨罢。”叫近侍取来纸笔,御书“杨柳”两个大字,令左右挂在树上,以为旌奖;还传旨众人,以后都要叫它杨柳,不许单叫柳树。

柳树姓杨,沾了隋炀帝的光,宠荣无比。杨柳之称是否起源于此,得由历史考据学家去判断;然而,割不断的历史延伸却让人喟叹。前人曾有一首吊唁隋炀帝的诗:千株杨柳拂隋堤,今古繁华谁与齐!想到伤心何处是,雷塘烟树夕阳低。唐朝白居易咏“隋堤烟柳”云:“大业年间炀天子,种柳成行傍水流。西有黄河东楼谁,绿影一千三百里。”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同类推荐
  •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人生中不同时期的70篇作品。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的思维、流畅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以及成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细腻、通俗。作品主要包括了:童年的纸炮、背书的小女孩、让生命重生的实验等。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泰戈尔最迷人的美文:烂漫难收,如青春时候

    泰戈尔最迷人的美文:烂漫难收,如青春时候

    无论是水样的女子,还是孟加拉漫天的阳光,不管是人还是自然,在他笔下似乎总有些力不从心的忧怨。可是,它们又总是向上的,基调也总是乐观。他似乎在用一支忧愁的笔,赞颂人间真善美。这些文字流动着浪漫的光彩,充满了人生的哲思。他揭去了文字华丽羞涩的面纱,让它们落在平凡的日子里,变得平淡而随性。匆匆行旅,风中招摇的罗望子树,爱人的纱丽,离别的一眼瞬间,就连那闲坐的散淡光景,都成了是他纸页上的贵宾。和谐之美充满泰戈尔的文章,正如印度人说:“他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身。”让我们一起踏上他为我们铺就的浪漫之路,去体会他那绚烂生命的庄严与美丽。
  •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介绍了胡适,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其文章,开一代风气之先,影响至今;其治学,严谨,实际,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其为人,自由独立,不满足于现状,敢说老实话,认真地做事,严肃地做人。他的笔下,描绘着理想中的家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他的灵魂激荡、影响了中华百年……李慎之说:20世纪是鲁迅的,21世纪是胡适的。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需要一位“胡适”先生,发出震撼心灵的呐喊,指导并引领我们寻找日渐远去的思想光芒。
  • 弦歌盈耳

    弦歌盈耳

    福建师范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又是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木铎百年,金声玉振,近40万校友遍及海内外,现注册就读的各类学生达10万之众。薪火相传,自强不息,上百个学科荣获博士授予权,新百年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温故知新,鉴往知来,为此而征集出版的这套纪念文集《弦歌盈耳》,留存着广大校友的珍贵记忆,
热门推荐
  • 邪魅公主的穿越之恋

    邪魅公主的穿越之恋

    在她生日的那天,上天给他的礼物就是,让她摔倒,摔倒还不算,竟还要她穿越。。
  • 我与时光和你相度

    我与时光和你相度

    林清绝经历生死,前世闻名世界的邪医被迫穿越。穿成被人虐待渣渣?一辈子是个废物?可能吗?外挂全开,修炼天才,她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的巅峰,前世如此,今生亦是。大概最不小心的一件事是失手沾了点花惹了点草,就一点,然后就被某个腹黑的家伙藏在了心中,发誓:今生只爱林清绝,一生一世一双人。逆她者死,挡她者弑。宠文,一点都不虐心。1Ⅴ1,欢迎*?(???`?)?*,撒花撒花……
  • 待到夏天风起时

    待到夏天风起时

    就是来搞笑的,70年后后顾书死了,夏钟也死了。
  • 殿下早安:我的南瓜王子

    殿下早安:我的南瓜王子

    厚脸皮快步跟上来:“朱丽叶,等等我!”我停下来,体内一股热气一路飙升!我一个转身,向身后飞起一脚,吼道:“罗密奥!你有完没有完啊!话剧早就在半个月前就表演完毕!请从我的视线里滚开!”“怎么可能结束呢?无论前世抑或今生,你都是我的朱丽叶!”他嬉笑着。
  • 时光机与流浪者

    时光机与流浪者

    在那么动荡的青春里,为何我遇见你,在那么偌大的城市里,我能够爱上你,却不能在一起。爱只有那么一节,为何我们只能止于那么漫长的时光里的寂寞?
  • 兽行仙

    兽行仙

    前有先人,后有来者。仙路周游,大道悠悠。本人不死,兽行不止。人多,路长,不得不疯狂!
  • 鬼王的甜心妻

    鬼王的甜心妻

    从小见鬼也就算了,眼前这个不知道死了多久的老鬼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怎么到处都是鬼啊……“你是我的妻,生是我的人,死的话那正好你和我就可以一直生活在一起了!”“你,你……我早晚找个道士收了你!”“你这么无法无天你的家人知道吗!”“我宠的,谁敢有意见!”见鬼女孩与自家鬼夫见鬼日常……
  • 妙手邪医

    妙手邪医

    为了完成师傅的遗愿,叶仲景忍辱负重的跟三位妹子开始了同居生活。热情性感的老板娘压榨他的劳动力。可爱轻音的校花总是拿他做挡箭牌。就连知性的长腿御姐,也要在晚上对他百般折磨。面对着种种的煎熬,叶仲景表示,全都冲着我来吧,我承受得住!
  • 天才元素师:废材二小姐

    天才元素师:废材二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的黑帮老大,买武器时,一个不小心被轰到了圣云大陆的一个废柴身上。从此虐渣男,虐渣女。神器神兽通通到手。“娘子,等等我。”身后传来,某某人的喊话声……
  • 月下的读白

    月下的读白

    我只是一个平常的人,没有超强的大脑,有没特殊的技能,万千世界中寻常的一位,我只想好好守护我爱的人,可为何现实却如此的残酷,我该如何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