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4600000127

第127章 情 网 (3)

仍是先说个分量最重的,是对人,或说人对人,我以为应该如何。这如何是重视平安幸福,而平安幸福,包括自己的,同样包括别人的。作为一种处世的准则,或说信仰,限于我自己,也是由来远矣。儿时,不少长辈的身教言教是。“志于学”以后读书,接触儒家,念“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觉得很对。其后接触佛家,见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话,纵使知道范围扩大,很难做到,但其心可敬,仍觉得很对。又其后,接触一些西方的,其中有个英国的边沁,讲道德,讲政治,追寻“善”的本质,说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是用科学格调的话述说东土的“仁”和“慈悲”,我还是觉得很对。不同学派说的话不同,意思则是“一以贯之”,用世俗的话说,不过是,小则人与人交往,大则求治平,都应该“对人厚”而已。我信服此理也是一以贯之,行呢,人微言轻,常苦于力有未逮,而心向往之则终身不变。表现于言和文也是这样,赞成与反对,决定于所行是与人以幸福还是与人以痛苦。

其次是前面说的“杂”,由另一个角度看,也带来善果,是“自己觉得”,对于事物的实虚、真假、对错、是非、好坏之类,有大致可用的判断能力。这方面,说句吹牛的话,也是一以贯之,所以就能够不随风倒。这一而贯,有来源,是价值信仰(如王道比霸道好)加思维方法(如特称肯定判断对,全称肯定判断必错),而选取的力量则来自康德说的“理性”。能选取,力量至大,地位至上,以致我自己也只能绝对服从。服从之后会不会有什么得失?曰有,而且不少,只说一时想到的。论定是辞赋的“乱曰”,应该多来点好听的。那就失只说一种,是容易不合时宜。得呢,想用形象化写法,凑三种。一是成立红卫兵之队,为某种“伟大”目的而去抄家,去杀人,我不会参加。二、有时动口成言,动手成文,求言之成理,纵使只能是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也决不会出现,如说“定此处为曹雪芹故居,可见曹雪芹必住过”那样的荒唐。三、我一向赞赏戈培尔有关宣传的定理,假话多说几遍就成为真的,可是我却未能奉陪,而是千遍万遍之后仍是不信。

再其次,沿着假话往下说,是我回顾,不只说过假话,而且次数不少。各种形式的,由小组讨论谈体会到大会或长街喊万岁,都是。予岂好说假话哉,予不得已也。至于近年来的写不三不四之文,非不得已,就一贯以真面目对人,不说假话。或说得更准确,是所想未必说(或无兴趣,或无胆量),而所说就必是己之所想、所信。

最后由写的“所”还可以说说“能”,即表达能力,也是自己觉得,有所想、所信,还能够说明白,使读者不费力。说,写,能明白,有什么可吹的?恕我不客气,是有不少人,拿起笔就想不同凡响,以致成文就不容易悟入,孤家寡人的与之相比,上下不敢说,总可以算做接近群众吧。

至此,譬如对镜,前前后后都看了,所见呢,就是意欲摆在案头的,也平常得很。无实,也就无名,启功先生自己论定,起于“中学生,副教授”,止于“身与名,一齐臭”,我是“大学生,未教授”,且无名,那就想都臭而不可得了。也没有什么悔恨的。岂止不悔恨,还想往对面再走几步,是关于自己的身价,已经由自己提前论定,如果有仁人君子,受吃糖瓜后的灶王老爷的传染,于本人驾临八宝山之前或之后,送来超出实况的浮名,我必谢而不受。此意,以前写《自祭文之类》(收入《负暄续话》)一篇小文,在结尾部分曾经谈及,因为说得较细致,较恳切,拉来助威:

还有其三,量可能最大,是仙逝突如其来,想拿笔已经来不及。来不及,悼词之类就只好任凭有成竹在胸的人写。

其结果,本来自己是想说“多不是”(汉高祖语)的,悼词中却变为全身优点;本来自己是想说一生懒散的,悼词中却变为一贯积极。好听是好听了,遗憾的是,人生只此一次,最终不能以真面目对人,总当是无法弥补的缺陷吧?为了避免这样的憾事,还有个或应算做下策的补救之道,是弥留之际,写或说遗嘱(如果有此一举),于分香卖履诸事之后,再加一条,是:走时仓猝,来不及自己论定,但一生得失,尚有自知之明,敢请有成人之美的善意的诸君不必费神代笔;如固辞不得,仍越俎庖,依时风而好话多说,本人决不承认云云。

现在是自己提前论定了,就不再有“来不及自己论定”之事,可以放心了吧?也不尽然,因为世风之力过大,“草上之风”不偃是难能的。如何补救呢?只能恳求看过此篇的读者多信我说的,少听别人的溢美之辞而已。

住 笔 小 记

已经自我论定了,不好再写下去。回顾一下,从1994年1月15日动笔,到现在的1996年11月初,将近三年,“钻燧改火,期(读jī,一年)可已矣”,超过如此之多,不住笔就实在说不下去了。住也可以算做喜事,因为眼看既往,是迎来完成,眼看将来,就可以无稿债一身轻了吧?说起完成,还真是来之不易,记得是去年的这个月份,出游的乐生了肺炎的悲,要离开家去住医院,起驾之前望了望这未完成的卧于文稿上的碎影,心里想,也许不能完成了吧?而今年,也可算做意外吗,竟未生病,于是而紧抱着老习惯,早睡早起,一个题目一个题目拼,一直拼到自己升到上座,给站在下位的自己论了定。胜利不胜利不知道,总是完成了。虎头蛇尾不好,还应该说点什么吧?

俗话说,丑话说在前头,想先谈谈自己确知不足、推想看客也会感到不足的。是:一、我人平庸,经历也平庸,未曾中原逐鹿,也就写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也未曾“钻穴隙相窥”,也就写不出喜欢看艳情故事的人看了会过瘾的小事来。对不起,非不愿意写也,乃不敢编造也。二、另一项不足是由记忆力过于不佳来,写,由出生到执笔的现在,八个年以上,总当有些由著史的观点看较为重要的,可是,也许记忆的库存里已经找不到,就不想割爱也只能割爱了。这是说,难免有缺漏。缺漏还有从另外的渠道来的,那是记忆库存里虽然有,可是我看做细小,纵使推想有些人会更感兴趣,也仍是客随主便,略去了。三、同样是由记忆力不佳来,写,断断续续,将近三年,难免,写后面的,前面的早忘了,其结果就也是难免,轻的,重复,前面说了,后面又说;甚至重的,抵触,前面说是“清明时节雨纷纷”时候的事,后面却移到“西风愁起绿波间”了。还要加个四,是我写事,难免寓褒贬,表爱憎,而读者,如上饭桌,所好不同,有人爱吃甜的,会嫌我做的菜太辣,有人爱吃辣的,会嫌我做的菜太甜,这回只好自大且顽固一下,说拿起笔,只能写我之所信,别人看了信不信,是来于他或她之所信,各存其诚可也。

学今古的时风,无论评论什么,都要优点缺点并举。有什么优点可说吗?那就换为自己的如意想法,似也无妨说说。

这是其一,绘影,纵使碎,也终归是史,加上流年,时间拉长,史的意义还会增大。自然,人有大小,事有大小,我的,人和事,都小而不大,但是江海不择细流,为史部的库藏设想,作为史料,多一些总比少一些好吧?

其二,以上其一是给写找个堂皇的理由,其实由这个理由还可以派生个更像样的理由,是我带头,希望许多如我的小人物踊跃参加,造只许大人物写回想录的惯例之反。其后是,如果此壮举能够胜利,则我们的邺架之上,回想录一栏,就不只有丘吉尔、赫鲁晓夫一流人的,而且有清洁工赵老大的,喜串门、常骂街的邻居二大妈的,以及我的。只说邻居二大妈的,其可读性就一定不如丘吉尔的吗?我看未必。书斋、邺架之上,回想录,既有丘吉尔的,又有邻居二大妈的,这才是高级的精神文明,我们连年大喊而不可得者也。

其三,等邻居二大妈的,俟河之清,我没有这样的耐心,自己写了。也可以说说所图吧?当仁不让,就说说所图。我人微,可是年岁不微,生于大清帝国,活到社会主义,所经历,大至改朝换代,小至由绣鞋三寸变为38号尖头高跟,单说见闻,也是太多了。多,有同有异,就可以比较,也难免比较。比较的范围还可以扩大,直到地球的各个角落。所比可以大,至于治国,上宝座,有父死子继的,有多得选票的;可以小,止于齐家,搬到一起住,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有花园、马路卿卿我我的,等等,等等。比,难免论是非,分高下,定去取,这就不得不有个标准。而说起标准,问题就复杂了,其中最难的一个是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合用的。为了减少头绪,举我心目中的三个大户,传统、权威和理性。

先要解释一下,这分类是方便说,深追则会发现,比如说,传统也是一种权威,用传统或权威为标准,用的人也必以为,如此选用正是信任自己的理性。这里是取其分,或者说,我设想的特点。以下说说各自的特点。传统力量大,以“丧死”为例,提倡并实行火化已经不少年,仍有不少人相信入棺土葬是优待,这是评高下,以传统为标准而不问理由。权威呢,有权有威,自然就更容易成为评定是非的标准。例可以举百科全书那样多,只举一个,是直至今日,不少人谈“红”,拿起笔还是反封建,反封建,我就始终看不出来,喜欢吃女孩子唇红的行为何以能够与反封建和平共处。不看事实而接受口号,这是无理由地相信权威,权最大即最正确是也。理性就不是这样,要讲理。讲理?太难了,就是容许讲,也不得不承认,公有公的理,婆有婆的理,或说见仁见智。

这是说,找到个人人都首肯的理不容易。可是我们又决不可走到对面,不讲理。那么,要怎样建造这个理呢?我的经验,由原料方面说,除上面所说多见多闻并比较之外,还要,一、自己多有求是求好的深情;二、多读,看看古今中外的贤哲对于修齐治平等大问题是怎样想的。这多种“多”积聚,融合,会产生言之成理的一以贯之,以之为标准评论事物的是非、好坏,而不管传统,不管权威,就是信任自己的理性。那么,在这本书里,我述说己身之所经历,有时对人对事不免说些评论性的话,是不是都以理性为标准呢?曰,也只是心向往之而已。但愿望却是奢的,只说个分量最重的,是希望下一代以及下下代,由于看了我的以诚相见之文,就能够更加明白,为了群体的前途,个人的幸福,我们应该保留的是什么,应该废弃的是什么。可是语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那就退一步,说是仅供参考吧。

说完了,想起还有个老套,谢,也要说说。先要谢鼓励我写这本书的诸相知,没有这些位的鼓励,我是没有勇气拿笔的。其次要谢徐秀珊女士,她帮助我编了几种书,并做了许多杂事,使我能够有时间写这一本;单说这一本,由复印、校阅直到联系出版处所,都是她。再其次是走到封面,两位,出力大小不一样,谢就宜于分别对待:启功先生题写书名,我眼见,是谈笑间;毛国宣先生设计封面,我未眼见,用多大力量我不知道,总不会是“谈笑间”吧。

谢完,还要说个遗憾,是这样的对镜看自己的书,很希望有恩的,有怨的,都能看到,可是其中有些先我而去,新观点是九泉之下无知,我想呈座前,请指谬也做不到了。

同类推荐
  • 祁连山遗事

    祁连山遗事

    《祁连山遗事》是一部人物传记,讲诉一个在祁连山长大的任文锦医生磕磕碰碰的故事,年老中旬与蒲珠结为连理。
  •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他是一名机智勇敢的武士,年少时身为质子,步步为营。最终脱颖而出,在日本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南征北战;首开江户幕府,填海造陆;在航海时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奠定了日本繁荣的根基。
  • 世纪行吟-夏衍传

    世纪行吟-夏衍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现代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麻辣王妃

    麻辣王妃

    穿越成不讨喜的王妃,又被府里的小三小四爬到头上耀武扬威,这正牌王妃不发威当她好欺负了!一不做,二不休,先搞定他的初恋,再搞定那些侍妾,接着再拉拢她的王爷小叔子们做同盟军,看他还敢不敢惹怒她!可强过头的后果是,淡然如水的美王爷,雅魅入骨的二皇子,个个都对她爱到痴缠。惨了,这该怎么办?
  • 步生殇

    步生殇

    我喜欢你正如你喜欢我,可喜欢终究只是喜欢,待浮华散尽你我终究只是陌路无缘…凤非羽,洛星辰,原本是两条永不交汇的平行线,却在一次意外中握住了对方的手,究竟是天作之合还是上天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
  • 桃花源记之诸神的黄昏

    桃花源记之诸神的黄昏

    拥着着毁灭世界力量的最终武器,终结之核最终被恐怖组织散播到了世界。凌立在世界顶层的七大家族趁着这一异变展开了称雄的争斗。被家族赋予着使命的各个家族继承人纷纷为了家族而开始了自己的战斗,这个不断地重复着谎言与悲剧的世界,会在终结之核的力量之下毁灭,还是被这份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改变?
  • 穿越之瞳神

    穿越之瞳神

    少年林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一颗神奇的珠子,那颗珠子带着林枫穿越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并与林峰的灵魂合为一体,让林峰获得了神奇的瞳术。
  • 书法少年

    书法少年

    小学丑字大王尚志远无意中唤醒书法仙人赵孟頫。小发明家易铭致力于发明自动书写毛笔以取代传统书法。书仙深感有责任在如今这书法史上的黑铁时代宏扬书法之道,使圣贤之道沛然于后世,阻止易铭的邪恶发明。志远在书仙的帮助下,踏入书法之门,但是征途并不平坦:在校兴趣小组被师兄奚落,升级A组遭到连串打击,差点儿落选市中学生书法大赛,在比赛中三连败,被易铭的自动书写毛笔羞辱。灰心丧气的志远渴望回到丑字大王行列。易铭自动书写毛笔的研发获得发明家爷爷大力支持,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在校内、市里扬名,被誉为百年一遇书法奇才。野心膨胀的易铭扬言颠覆千年传统,挑战书仙,赢尽天下。
  • 少儿不宜

    少儿不宜

    编辑推荐:疏远时尚,亲近经典。虽是新生派,却有着人到中年才有的老辣和淬炼。书写人世中的苦难,前一代文学大家是莫言、余华。细数新生代作家,你不可不读郑小驴的这本《少儿不宜》。本书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精选了80后代表作家郑小驴的《少儿不宜》《和九月说再见》《七月流血事件》《我略知她一二》《坐在雪地上张着嘴》《白虎之年》等十五篇中短篇小说,刻画人物颇具功力,文风沉郁顿挫,具有知识分子的传统担当和悲悯情怀。作者简介:郑小驴,原名郑朋,1986年出生于湖南隆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协签约作家。现任《天涯》杂志编辑。
  • 妃宠不可:冷王萌妻

    妃宠不可:冷王萌妻

    当花痴女遇上冰山男,到底谁主沉浮。要说倒霉,没人比秦思羽更倒霉,在家睡睡觉就穿越了,穿越就算了,还是正在坠崖的途中!谁来告诉她,穿越过来的她为什么只有穿越前的记忆?还让不让穿越的人活了!还有那个傲娇霸道的王爷,虽然坠崖不是他的手笔,可是为什么什么都要依着他!坐轮椅的很了不起吗?!长得好看很了不起吗?!有权在手很了不起吗?!好吧,就是很了不起。。。可是可是王爷,我能不能只爱男二号,霸道什么的最讨厌了!王爷很傲娇,王妃难扑倒~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 门当户对:总统校草遇上悍萌校花

    门当户对:总统校草遇上悍萌校花

    都说:青春就是疯狂的奔跑,华丽的跌倒。他是Y省的官场世家,他的外祖父掌管着整个Y省的经济,同时,他的姐姐还是Y省数一数二的商人。她是Z省的官场世家,她的外祖父也掌管着整个Z省的经济,同样,她的哥哥是Z省数一数二的商人。多么戏剧化的情节在他们两个的生活中上演了。他们进入了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还成了同桌。谁也没想到,这个大校草,居然是总统大人的儿子。哈哈哈,当他们俩刚刚认识的时候,彼此之间充满了不和谐,当慢慢适应对方,才发现那个人已经住进了对方的心。当他们表白对方后,涌现出来的第三者也越来越多,看男女主角是如何智斗小三,彼此相爱的吧!看两个不太爱说话的人,是怎么打破沉静,擦出爱的火花吧!
  • 网游之吞风吻雨

    网游之吞风吻雨

    主角被炒了工作后,在游戏里遇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兄弟,朋友,女友,各种爱恨情仇都在里面新人发书
  • 报告陛下二皇女要逆天

    报告陛下二皇女要逆天

    她,是杀手,是神话,接下的任务从不失手,必定在指定时间里完成,稳坐“死尸”第一把交椅,被人称为“血玫”。她,是一位姐姐,年幼丧失双亲的她,为了抚养弟弟而走上了杀手这条不归路,弟弟面前的她,美丽大方,温柔可人,是遮风挡雨的家人,是能撑起一片天空的顶梁柱。弟弟看不到的阴暗之处,她冷心冷面,绝色的容颜泰山崩于眼前而不会有一丝改变,手枪,刀片,甚至是一根银针,都能成为她杀人的利器。下定决心解除合约与弟弟悠闲地过完一生,不料一朝失察,竟被一场爆炸夺去了生命。凤鸾国,女尊男卑,凤芷璃,凤鸾国女皇捧在手心的二皇女殿下,一朝穿越,当她变成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