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还是不杀?
曹操杀完了陈宫、吕布,部下又将吕布的部将张辽推了过来。
张辽此时并不出名,在吕布手下不过是个小角色,只是高顺的副将。
曹操本来没有想过要直接参与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处置,但张辽在吕布苦苦求生的时候,竟然对吕布怒喝一声:“吕布匹夫,何惧死也!”
一个人竟敢在战败被俘的时候喝斥自己的主公不该摇尾乞怜,这不由让曹操高看了张辽一眼。
这一看不要紧,曹操发现张辽面熟得很,不由指着张辽说:“这个人好生面善。”
张辽已存必死之心,言行举止就非常放得开了,大笑道:“我们两个在濮阳见过面,你怎么忘记了?”
曹操也大笑道:“原来是这样啊。”
张辽叹了一口气说:“可惜啊,可惜!”
曹操说:“可惜什么?”
张辽怒骂道:“只可惜火不够大,没烧死你这个****!”
濮阳一战,曹操被吕布的诈降之计骗过,孤军进入濮阳城中,差点被火烧死。当年张辽正好参与此事,所以在此揭曹操的伤疤,以逞死前的一时痛快。
曹操这人,最受不得刺激,当即大怒,喝道:“一个败军之将,竟敢侮辱我!”拔剑在手,亲自来杀张辽。
张辽视死如归,引颈待诛。
此时,张辽的两个大救星出现,冲了过来,一个拉住曹操的胳膊,一个跪倒在曹操面前,苦苦求情。
这二人是谁?
谁也不会想到,这两个人竟然是刘备和关羽,拉曹操胳膊的是刘备,跪在曹操面前的是关羽。
刘备说:“此等赤心之人,正可容留。”关羽说:“我素知文远乃忠义之士,我愿以性命担保。”
刘备和张辽素不相识,关羽和张辽也只有数语之缘,为什么这两人会在张辽激怒曹操之际挺身而出呢?
一切的原因都要归结为张辽此前对关羽寥寥数语的反应。当时,关羽对前来进攻小沛的张辽说:“你仪表堂堂,怎么甘心为吕布卖命?”张辽羞愧低头,不再进攻。关羽对张辽如此在乎自己的话而深感满足,并由此认为张辽是一个忠义之人。
张辽对关羽的认可,等于是施惠给关羽。滴水之惠,当涌泉相报。这才有今日关羽跪地为张辽求情,而刘备之所以出马,也正是因为关羽的紧急示意。
纵观关羽这一辈子,以这样的方式求人是绝无仅有的一次。这是因为,人在卑微之时,最容易被外来的善意或认可感动。等到关羽功成名就,威震华夏之时,哪怕你给他再多的恩惠,也换不来他对你的感激,更不用说涕零。
张辽真是幸运,有刘备、关羽同时为他求情。曹操本来就不是非得要杀张辽,也就做了个顺水人情给刘关二位。
曹操扔掉长剑,哈哈笑道:“我也知道文远是个忠义之士,不过是故意试探他一下罢了。”曹操杀吕布,就是因为他不忠义,那么,现在正好树立起一个忠义的典型,来作为部下的典范。
曹操立即亲自为张辽松绑,又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他身上,说:“别说你当年用火烧我,即便你杀了我老婆孩子,我也不记仇。”
曹操的这一系列动作,姿态很高,而且一口一个“忠义之士”,这等于是用一个“忠义”的标签束缚住了张辽,张辽如果再不领情,就实在说不过去了。所以,张辽拜伏于地,诚心投降,而且从此以后,自始至终用“忠义”的标准来约束自己,为曹操效力。
看来,只要你善于运用标签约束,可以很轻松地让他人对你的要求甘之如饴,竭力满足的。
曹操于是拜张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张辽的这一场富贵,来得好不容易。出于对曹操恩惠的感激,张辽主动招降了臧霸等吕布旧部。
徐州大事一定,刘备满心欢喜,以为自己已经取得曹操的信任,一定可以留守徐州,从此就可以徐州为根基,图谋天下大计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此前效仿于禁的惊人之举已经引起了曹操的警觉,曹操是决不会将徐州留给他独自镇守的。
只要曹操不得意忘形,他的智商谋略就是很可怕的。曹操留下车骑将军车胄镇守徐州,却要带着刘备回归许都。
刘备心有不甘,秘密派人鼓动百姓向曹操提请挽留刘备。百姓本来感念刘备恩德,当然一呼百应。大军将行之际,百姓焚香遮道向曹操请求留下刘备为徐州牧。
曹操见刘备民望如此,更加不愿意留下他了。曹操的拒绝非常巧妙,他说:“刘使君这次立了大功,我陪他回许都面见天子后,再让他回徐州。”
面见天子可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亦可视为对刘备的最大褒奖,百姓一听,纷纷打心眼里为刘备感到高兴,对曹操拜谢不已。
曹操在马上回头对刘备说:“等你面君之后,再回来不迟。”刘备一想,既然徐州已不可留,能够面圣也许是另一个不错的机会,当即对曹操表示感谢。
回到许都的第二天,曹操就带着刘备去面见汉献帝。
刘备身穿朝服,拜于地下,曹操对献帝奏明刘备所立之功。汉献帝一听到刘备姓刘,就问起他的先祖。
刘备一听,眼泪顿时流了下来。这在他,本是稀松平常之事,但献帝见了,却惊讶不已。毕竟,一听别人问起先祖就流泪不已的人还是不多的。在不该哭泣的场合哭泣,永远是吸引好奇心和注意力的好手段。
献帝果然惊问道:“爱卿何故伤感?”
刘备含着眼泪,说:“适蒙圣问,因此伤感。臣先祖宗支,乃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先祖刘贞封涿鹿县陆城亭侯。臣有辱先祖,所以下泪。”
是啊,一个天潢贵胄,竟然沦落到卖草鞋为生,想起先祖的荣耀,怎么能不黯然神伤呢?
但汉献帝并不是一个弱智之人,仅凭刘备一面之词就相信他的皇族血脉。他立即吩咐取来宗族世谱检看,这才查明刘备果然是皇族宗亲,按辈分,刘备应该是献帝的叔叔。
此前刘备一直自称皇族,却从来没有获得官方的认证,旁人听他姑妄言之,也就姑妄信之,但现在有了汉献帝的亲自验证,刘备的皇叔身份就此货真价实,不可动摇。
刘备从此被人称为刘皇叔,他的这个身份也成了一种独特的稀缺资源,虽然比不上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也可以借着皇叔的名头,让自己成为汉室的代表甚至是化身。
可以说,刘备的这一哭,为他的后半生崛起奠定了关键的基础。这一出倒是曹操意想不到的,但事已至此,曹操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汉献帝认刘备为皇叔,也不是没有想法的。曹操专权,已经日甚一日,国务大事,献帝分毫做不得主。现在,他见刘备英雄了得,便有意扶持刘备来牵制曹操,要曹操给刘备议定官职。
唉,献帝虽有提拔刘备之意,但还是要通过曹操才能成事,可见他确实只是一个傀儡,心有余而力不足。
曹操虽然心中懊恼,但刘备是自己带来面君的,只好强忍心中不快,拜刘备为左将军,封宜城亭侯。刘备抓住了极为难得的面圣机会,一步升天,内心欢欣不已。
曹操回府,荀彧等一帮谋士入见,说:“今天天子认刘备为皇叔,恐怕对主公不利啊。”
曹操心中当然明白,不该带刘备面见献帝的,这本是他自己的失误,此刻他早已经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但荀彧等人这么一说,他反而要装出自己一贯正确、从未犯错的样子,说:“刘备和我已经结拜为兄弟了,怎么会生外心呢?你们不要多虑了。”
曹操想表达的意思是,我是不会看错人的,天子认刘备为皇叔,也是我有意成全他的。但刘晔继续说:“我看刘备,不是池中之物,主公还是小心些为好。”
曹操则继续为刘备辩护,这其实是为他自己的一贯正确辩护:“好也不过交三十年,恶也不过交三十年,好恶我心里明白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