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入。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曾受业于子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阔的事情”,没有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惠王三十一年,秦、赵、齐一起进攻魏国,秦将商鞅诈骗并俘虏了魏国将军,然后又袭击夺取了他的军队,打败了魏军。
惠王屡次遭受军事上的失败,就用谦恭的礼节和优厚的礼物来招纳贤人。邹衍、淳于髡(kūn)、孟轲都来到魏国。梁(魏)惠王说:“寡人没有才能,军队多次在国外受挫折,太子被俘,上将战死,国内因而空虚,以致使祖先的宗庙社稷受到羞辱,寡人非常惭愧。老先生屈尊亲临敝国朝廷,将用什么方法使我国得利呢?”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要说到利呢?只要有仁义就足够了。请大王想一想,大王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百姓们说,怎么样才能有利于我的自身?如果在一个国家之内,上上下下都这样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推祟仁义而重视利益,那么,这些大夫们不夺取国君的权位和利益是绝不会得到满足的。不讲仁德的人会抛弃自己的父母,不讲仁义的人会危害自己的国君。所以大王你应该谈的是仁义,而非利益。”
太史公说:“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时,总不免放下书本而有所感叹。谋利的确是一切祸乱的开始呀!”孔夫子极少讲利的问题,其原因就是经常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好利的弊病都存在,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以上这段话的背景,是秦国派公孙鞅率兵征伐魏国,结果魏国大败。随后魏惠王迁都大梁,也就是说在他遭到兵败割地羞辱的这一年。可以想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梁惠王最需要的是富国强兵,而不是仁义道德,孟子的主张自然是不会被采纳的。但这并不妨碍孟子主张的巨大价值,也许只是不得其时而已。
承传了孔子衣钵的孟子,在这里将他的仁德与利益的关系阐述得透彻而清晰:利益是全社会的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唯有仁义。不论是对魏惠王,还是对任何人,不论是在倾轧争战中的战国年代,还是任何一个时代,这一规律,都从未有过任何改变。而且一直以来,人们也是拿着这番话告诫自己和别人,要讲仁义,不要讲利益,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此之谓也。
反之,如果不推祟仁义,事事唯以利益为先。那么,这个社会就会陷入争夺利益的纠纷之中,而最终,所有的人都将在这个游戏中失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