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文之元,始于太极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为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这是《文心雕龙》第一章中的一段话。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人文文章,始于太极。阐明阴阳之道神奇之变化,以《易经》为先。伏羲氏画八卦以开其端,孔子作十翼——十篇易传终其尾。”
众所周知,《文心雕龙》是一部讲述“如何为文”、“为文之理”的杰出著作。《文心雕龙》在开篇之处,说明优美文章的来源之处,千古文章出自然:天有文章,地有文章,日有文章,月有文章,山有文章,川有文章,万物里面都有文章。天上多姿多彩的云霞,胜于任何画家的妙笔;花草点缀绿树,超越任何工匠的巧技;大山大河,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写,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吟,锦绣山河的文章永远也写不完、永远也吟不尽。好文章源于自然。
《文心雕龙》认为,中华大地上第一个做文章的人是庖牺氏即伏羲氏,伏羲氏做出的第一篇文章是八卦,在八卦的基础上又推导出一个太极。是不是孔夫子做的十翼,本文不做评论。本文所重视的问题是,第一篇文章的参照对象是天地之间的万物万象。
二、千古文章出自然
庖牺氏在做八卦之前,没有任何文字参考文献。庖牺氏的视野之内,是天是地是人是物是鸟是兽。庖牺氏见物起意:看见一种事物、多种事物乃至两两相对的一系列事物,就希望问一个明白:它们从何而来、又向何而去?它们的先后关系?之间的联系与制约?某物在众物之中的地位以及本身又有什么个性特征?物是人外之物,感受是人的感受。见物作典,就是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庖牺氏见物作典,作出了八卦。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手去记录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把命运交付于上帝与神灵,这是庖牺氏与亚当的基本区别,也是庖牺氏与后世子孙的基本区别。
八卦源于自然,表达于自然。八卦首先确定了“天地生万物”。《周易·说卦》解释八卦,首先认识到了“天地定位”的重要性。万物的演化,起于天地之后。没有“天地”,万物的演化就无从谈起。《周易·序卦》也持这一看法:“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天地生万物”是八卦——中华元文化的第一标志,这一标志区别于《圣经》以及其他宗教文化。
八卦其次表达了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自然界的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八卦中确立了“两两相对”的联系方式。《周易·序卦》对此的解释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八卦还确定了“天高地低”的空间位置。“天高地低”被《周易·系辞上》表述为“天尊地卑”,这里的“尊卑”的本体义是空间中的位置高低而不涉及价值判断。
八卦的三爻把人排列在天之下地之上,天地人组合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应该始终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
八卦既有整体意义,又有具体意义。每一卦在自然、人文、哲学、伦理领域内部都有自己独立的意义。个体和谐于整体,但整体并不影响个体的独特作用。
见物作典,典中有理性做人的道理,典中有智慧做事的道理。理性做人,在于效法自然;智慧做事,同样在于效法自然。做人做在自强不息上,做事做在“尚象制器”——发明创造的灵活多变上。
见物作典,作出了天地之间以人为本的经典,而没有作出天地之间以君为本的经典,这是庖牺氏与董仲舒的最大差别。
见物作典,作出了自然科学之典、人文之典,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见物伤怀”、“见物感叹”上,这是庖牺氏与唐宋文人的一大差别。
见物作典,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下来,而不是把别人的研究成果抄过来,这是庖牺氏与当代文人的一大差别。
见物作典,是庖牺氏的骄傲,也中华民族的骄傲。
千古文章出自然,出于自然的文章才能流传千古。那些抄来抄去的文章,流传能够超过百年的几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