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68900000129

第129章 留心·用心·开心

———记采访“盲人教师”冯志远的经历

当记者20多年,我还没有为采访一个人花费过这么多时间、投入过这么大精力!

冯志远老师从上海到宁夏支教40余年、在双目失明后仍然上讲台、为学生义务辅导的感人事迹,自2005年12月以来曾被一些地方媒体宣传过,中央领导同志就此作出了重要批示。早些时候,我就注意收集素材,进行初步构思。一种写作的冲动充溢在我的心中。为此,我在3月初专门给报社打了报告,提出初步设想。令我感到十分高兴的是,天林、惠生、东平等几位报社领导都在报告上作了批示,给予高度重视。

不料,就在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时候,2006年3月20日从北京传来消息,按中宣部的初步宣传方案,只有6家新闻单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参加,没有安排《光明日报》。宣传教师,不让《光明日报》参加?我感到十分遗憾,仿佛被迎头泼了一瓢凉水:作为《光明日报》常驻宁夏的记者,我有责任、也有条件采写这位曾长期在宁夏工作的教师,况且我已为此作了精心准备。将《光明日报》排除在外,我实在心有不甘!

当然,我也估计到,如果一旦让我参加,我将为此投入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我将为采访写作而一连多日寝食难安、费心劳神。但是,守土有责,责无旁贷,是苦是累,我都认了。现在,不让我参加了,苦也好,累也好,都与我无关了,我也就不去想它了。

没想到,3月21日上午,报社又接到中宣部通知:让《光明日报》参加这次集中采访活动。报社很快作出决定,让我参加这次集体采访。我立即兴奋起来。

按中宣部要求,我必须在3月22日下午4点前赶到中宣部开会。接到通知时只剩下一天的时间了。我立即从一个正在参加的活动中退出,赶快去买飞机票。

由于冯志远的家庭情况、工作经历比较复杂,此前的新闻报道曾出现过一些偏差,中宣部认为,对冯志远的宣传很特殊,不同于以往任何先进人物的宣传,一定要把握分寸。为此,中宣部定下了宣传的基调:所有宣传,不涉及冯志远及亲属的历史问题,不伤及冯志远的妻儿,不把冯志远的境况渲染得很悲惨,也不把他列入“时代先锋”专栏,篇数也不要过多。写稿时,一定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为了稳妥起见,中宣部还要求所有稿件都要送审。

出乎意料的是,中宣部有关领导当场宣布我为采访团团长,中宣部不再派人参加。对此,我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当即两次推辞,但毫无结果。

带这样的团队,对我来说又是一次考验。我知道别人未必服我,我也没有心思当什么团长。我半开玩笑地说:“既然看我‘年事已高’,又比较熟悉情况,我就当个联络员、接线人吧。”

这确实是一次特殊采访:采访写作都被设置了很多禁忌,我们发挥的空间很有限;此前已有许多报道了,出新、出彩难度较大,要胜人一筹更非易事。但是,要干就要干得不同凡响!我早就有了打硬仗的思想准备。

感谢吉林省省委宣传部的两位处长,他们不仅赶到北京专程来接我们,而且提前安排好了采访活动。3月24日上午,我们听了介绍、看了片子,下午就到冯志远的妹妹冯宝珍家中采访了。当天,冯老师的精神比以往都好。我事先确定了采访方案,想好了许多要问的问题。这次采访,基本以我的提问为主。采访效果也比我事先预想的要好,我感到很兴奋。

当冯老师提到《光明日报》的专刊时,我感到特别高兴。多年形成的新闻敏感,使我当即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此写一篇采访侧记,既宣传了冯老师,也宣传了《光明日报》!一箭双雕,多好啊!后来,我到冯老师曾经工作过的学校采访,进一步了解到冯老师曾长期自费订阅《光明日报》的情况,更坚定了我要写这篇侧记的信心。

采访中,我们考虑到冯老师身体虚弱,就让他适当休息。虽然自感收获不小,但到晚上我还是难以入睡。我在想:还有哪些事不清楚,还有哪些问题没问,再次采访应该重点了解什么。我确信,有些话必须要由冯老师亲口讲出才好,别人口中说出的就不一样。想着想着,我又想出一个方案:请冯老师为本报读者题词,与我的采访侧记一起发。这样的宣传效果该有多好啊!夜里,我为此兴奋难眠,唯恐第二天忘记,便提前准备好了纸张。

第二天的采访,以电台、电视台记者为主,但我注意插空采访。我们一进房间,冯宝珍就说,昨天我们走了以后,他们兄妹俩都很兴奋,两人聊天聊到夜里12点。她说,她和哥哥都认为,这次来的记者素质高。所提的问题有水平,还知道体贴病人,跟以前来的有些记者大不一样。有些记者专爱问一些涉及隐私、也不好回答的问题。冯宝珍还告诉我,她哥哥称我是“主问”,他对记者的称赞主要是针对我说的。

这次的采访,我特别注意倾听同行的提问,作为自己采访的补充。抽空,我请冯老师题了词。冯老师很高兴地接过我的笔和纸,一次又一次地摸索着重写。同行的记者当场称赞我的创意好,《中国教育报》的记者还进行效仿,也请冯老师为教育报题词。事后,我对其他记者说,不管报社最后是否采纳我的创意、是否采用冯老师的题词,我都先按我的预想做,我不想为此留下遗憾。

3月26日是个星期天。长春到银川没有直达飞机,必须从北京中转。为了赶时间,我们清晨4点多爬起来,连早饭也顾不上吃就去赶7点20分的飞机。这样,中午12点刚过,我们就到银川了。3月27日、28日,我们赶到中宁县进行了马不停蹄的采访,唯恐漏掉有价值的素材。我们不但参加了专门举行的座谈会,而且深入到冯老师工作过的两个学校,逐一采访了大量知情人。有些说法不一致,我们就进行了认真的核实。当得知还有几个重要人物不在中宁时,我当即代表采访团的记者提出必须采访到这几个人的要求,否则就推迟返京。27日上午11点多,我们得知冯志远事迹报告团当天下午3点要到吴忠市作报告,当即决定从中宁关帝中学直奔吴忠市,赶在报告会前采访其中的两位报告团成员。虽然中宁县已经为我们安排好了午饭,但我们还是饿着肚子匆匆上路。等我们赶到吴忠市时,已是下午一点多了。大家都是饥肠辘辘,但没有一个人喊饿,大家立即分头采访原关帝中学校长王文华、曾照顾冯老师三年的王泽娟,又了解到许多感人的事迹。这时,报告会即将开始,听会的人已经进入会场,主办者来催了,我们的采访才不得不结束,这时,大家才想到该喂肚子了———此时已是下午3点多了。吃了简单的饭菜赶回银川已近傍晚,我们又利用这有限的时间采访了曾与冯老师相处几十年、为冯老师送行的刘天龙。

29日早晨,家在北京的记者乘机飞回了北京。

完成采访,只是完成了工作的一小部分,大量的工作还在后头。仅阅读各类材料和整理采访笔记,就用去了我一天半的时间。我唯恐漏掉一点可用的素材,唯恐辜负了中宣部和报社领导的重托,唯恐辜负了冯老师的感人精神,唯恐写出比同行逊色的作品。

我仔细分析了所有材料,筛选出要写的内容。我要求自己:既要写出冯老师最感人的东西,又要另辟蹊径写出新意,不重复别人的东西;既要交代清楚来龙去脉,又要不触及敏感问题;既要塑造出一个完整、清晰的人物形象,又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启发;既要保持一定的篇幅,又不能让人感觉过于冗长,难以卒读。为此,我迟迟不敢下笔。

除了主题令我颇费周折外,就连每一个小标题我也是反复推敲。为了前后呼应,我所采用的每个小标题都是两句相互关联的话,其中前面的句子基本都是四个字。在写了冯老师告别新婚、支教宁夏、爱生如子、双目失明仍然坚持教书育人等感人事迹之后,我又特别写他从不提任何个人要求、终生坚持学习、活得很自尊、一直对人感恩等别人难以做到的事迹———这是所有记者都没有涉及的内容,但却是冯老师最具光彩、最优秀的品质,也是当前最需要弘扬的东西。而这些宝贵的东西,却一直不为世人所知。因为,在以往的采访中,它们或被记者“忽略”了,或没有被记者发掘出来,或虽然被记者发现了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并把它提炼出来、突出展现。

那几天,我白天写,晚上想,好几次凌晨爬起来写稿。双休日我都没有休息。我一口气写了12000多字,分成上、中、下三篇。中宣部事先为我们留出了一周的写稿时间。不料,4月4日,他们就要求我们当天必须把送审稿发过去。当时,我的稿子还没有收尾,也来不及修改润色就匆匆交卷了。

6日,送审稿返回。根据中宣部要求,我将原来的上、中、下三篇改成上、下两篇。然后,我又根据编辑部的要求将12000多字压缩到8000字以内。一再改稿,搞得我焦头烂额。

感谢报社几位领导的关心,也感谢总编室、记者部多位同志的创造性劳动,通讯《“塞上红烛”无悔人生》的上篇以头版头条的位置、美观大方的面貌与读者见面了,就连两张图片也上下呼应,搭配合理。这样的处理比其他报刊都更显著、突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就是它的下篇也在第二天的一版转三版刊出,版面也很大气。这里,我要特别说说《光明日报是我的老朋友》的采写和编发。前面提到,我在采访中就有了在报道之外写一篇侧记的想法,并且注意采集相关素材、进行初步构思。但是我的想法能否得到编辑部的认可,我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我相信,这篇东西对宣传本报有利,只要写好了是会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的。因此,写完长篇通讯之后,我就开始写这篇侧记了。虽然只有1000多字,我也修改了两遍。而此稿的编发,则让我在感动之余多了一分敬佩:我没想到报社对这样一篇东西是那么重视,有那么多人为此付出了许多劳动!当时,我把冯老师题词的手迹用特快专递寄到了报社,但正赶上星期天,快件便被压在了报社收发室。本来,此文迟发一天也可以,不配发冯老师的手迹也可以,但报社值班副总编辑赵德润同志决定趁热打铁,当天就用,而且要把侧记与题词同时刊登在头版副头条的位置。为此,有关人员当晚就去找收发人员,收发室工作人员放弃正常休息,当即乘车赶回报社,从特快专递里抽出那份题词。由于题词字迹模糊、重叠,总编室的同志费尽心思、巧妙重组。经过6次拼对,终于使这个很难采用的题词以良好的面貌出现在版面上。当记者部主任宋言荣在凌晨一点左右把这一切告诉我的时候,我除了说出“感谢”二字之外,一时再也说不出别的了:都说记者采访、写作辛苦,其实,编辑部的同志更辛苦!他们为了使一篇稿件以最好的面目出现,进而产生最佳的宣传效果,真是不遗余力。他们在幕后作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创造性的贡献啊!

发了三篇了,我仍然感到意犹未尽:冯老师的妹妹冯宝珍无私照顾亲人的亲情,不是也很感人吗?而这还没有哪位记者写过。我认为,这种亲情,在当今社会仍然是很宝贵的、值得弘扬的。而且趁着宣传冯志远的机会再写他的妹妹,可能很有可读性和感召力。这样,我就又写出第四篇———《“计划外”的采访》。说实话,当时我曾有点担心:编辑部会不会觉得我这样是没完没了?出人意料,这篇东西在编辑部只待了一天多,就出现在三版头条的位置。这令我很兴奋。

这样,在此次采访中,我共发出4篇较有分量的东西,是所有记者中发稿最多的、也是最具特色的。我这才感到,这个题材基本被挖尽了,文章也算基本做足了。而这四篇文章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好评且有两篇被评为好稿,则是意外之喜了。

正像我当初预料的那样,我为此真的花去了20多天时间。但我觉得我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没有失职,又得到了一次锻炼。虽然我采写的东西还够不上精彩,但我可以壮着胆子说一句:我尽力了,我履行了一个驻地记者的职责。

(原载《今传媒》2009年第6期)

同类推荐
  • 老夫子诠解水浒传

    老夫子诠解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描绘英雄的书、水浒的英雄多出自于草莽,因而这样的英雄也更加生活化和平民化,更适合普通人的审美情趣和阅读习惯。水浒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时至今日,当我们重温这部令人回肠荡气的经典著作时,或许有了更多现实的反思和感悟。比如在当今社会,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英雄?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做一位杰出的时代风云人物等等、《水浒传》一书流传至今,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宋江起义是在梁山泊吗?施耐庵为什么叫“耐庵”?燕青为什么叫“浪子”?张青和孙二娘是怎么成为夫妻的?李逵为什么叫“黑旋风”?九天玄女究竟是何许人?梁山好汉如何排座次等等、《诠解水浒传》就是一部从多层面、多角度,全面解析水浒重重悬疑的书。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裴多菲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裴多菲

    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柳宗元散文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柳宗元散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闲聊江湖

    闲聊江湖

    本书作者采用了随笔、散论的文体,展现了千年武侠文化,给大众了解武侠文学打开一个清新的窗口,并借机表达笔者自己对武侠创作问题的一些拙见。
  • 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

    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

    作者曾是我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辞职远赴匈牙利,在异国摸爬滚打、艰苦创业十年,如今回首这段蹉跎岁月,令他感慨万千。《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将作者在匈牙利十年的心酸体验与奋斗故事逐一娓娓道来,全方位、多角度地真实呈现了作者别样的处世方式、人生经历与情感之路。是一部披肝沥胆、吐露心声的励志佳作。
热门推荐
  • 首席男神住我家

    首席男神住我家

    他,影视界当红男神,腹黑高冷禁欲系。她,美食界新起之秀,恬淡如水气自华。*******************他是大明星,也是背景强大的神秘继承人。他放慢语速,对毒贩说,“我很欣赏你这做事风格,不过采取这样不合作的态度明显是不明智的。”打击情敌,他走到莫则言身边,用只有他一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我现在住她的房间……”他要娶的人只有她,而她迟早都得嫁给他,既然这样,那他为什么不早点享受自己的权利呢?******************她是美食家,也是他的大房东。因男主厚颜无耻而与之开展了同居生活,万事都有原则的她唯独对男主角没有任何原则:“我随时都愿意嫁给你,也随时都做好了一辈子离开你的准备,这就是我对你的爱。”*******************看他和别人的婚礼,她缓缓地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了下来,然后慢慢开口,语带笑意:“等我结婚了,你也会来观礼吗?”薛逸钧愣了会神,迅速转身走到她面前,双手捧着她的脸,一字一句地说:“我不去,你和谁结婚?”一边是扑朔迷离的案情,一边是独宠一人的爱恋,这两人会有怎样的火花呢?
  • 剑问踏天路

    剑问踏天路

    曾为圣界一方至尊,呼风唤雨,却遭人偷袭,魂魄转世,沦为凡界之人,看圣界至尊如何以剑问天,重踏天路,重修回圣界?
  • 桃城

    桃城

    逃城,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中土有座城,传说是逃城之一。一群探寻逃城遗迹的人,在梦想的灰霾中看到一缕阳光。一群守护逃城遗迹的人,在救赎的苦涩中品出一丝甘甜。逃到这里的人,已经走到世界的尽头。他们等待的也许是下一个轮回。因为能证明那是逃城的,是心境,是上苍,是未来。
  • 深躁时代

    深躁时代

    一群年轻人在追逐梦想路上,经历风雨波折的故事。
  • 创业其实并不难

    创业其实并不难

    创业是青年人的梦想,创业是有志者的目标。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市场要繁荣,所有这些都有赖于我们大家的敢想、敢干、敢创业。我们这个时代是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要求有志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人都应培养创业精神,树立创业的志向。在这个变革的社会中,要想实现人身价值,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创造自己的事业,才能把个体融于发展的社会进步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生的价值。今天,知识经济的暖流已经浸润进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创业提供了条件,也为创业拓宽了广阔的道路。
  • 丑女代嫁:王爷好重口

    丑女代嫁:王爷好重口

    宁无颜倒霉的被树压死,没想到竟然穿越了。可是,谁能来告诉她,为什么她这么凄惨,竟穿越到了一个日子过得不如下人的千金小姐身上?不行,她虽然能忍受得了现在的生活,但谁不想过好生活?所以,她下了个决定,她要攀附权贵,改善自己的苦比生活!路人甲:王爷跟你什么关系?某人答:朋友。路人乙:太子跟你什么关系?某人答:我是他救命恩人。路人丙质疑她的话:你确定你说的是真的?那他们老跟在你身后是什么意思?某人摊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他们比较重口味吧?(第一次写古文,很多用词都不会,求理解,求支持,各种求= ̄v ̄=)
  • 傲娇相公

    傲娇相公

    某书呆子一觉醒来,发现竟莫名穿越到现代。善良单纯的他,以自己的真心对待他人,却一次一次地受到伤害。爱情、亲情、友情,在复仇,阴谋,算计中变得扑朔迷离。他最终选择了什么?“动手吧!”夏晶闭上了眼睛,一脸平静地说道。“为什么?为什么会是你?”尹昊天双手颤抖的逼问着。
  • 电影之子

    电影之子

    青年影评人于洛在西班牙的小城里为救被抢的中东少女倒在清晨的街头。苏醒后的他意外发现自己重回到2008年艺考的前夕。他要想尽一切办法考入08年的北影导演系,因为他知道第二年该系会以“资源整合”的名义停招一年。为增加录取的筹码,他拍了一部短片。短片的名字叫《再见金华站》。
  • 爱在回忆边缘

    爱在回忆边缘

    无处安放的年少时光,成为一生中最光彩夺目的记忆。入学报到的第一天,一个美丽女孩的身影便深深地植入了“菠萝仔”的心中,就在所有的事情都顺理成章地发展时,他的发小莫名的横亘在他和女孩之间;不明实情的他选择了放弃与成全。但是他错了,女孩的心始终在他的身上,他的后退让他错过了一段深深地感情。女孩出国前飘起了一场细小的雪,但是这场雪却没能留住他的爱情,但成长是不会停下脚步……之后,他收拾起伤痛的心,勇敢的走向自己的未来。这本书就是这样精雕细琢地书写了一个人、一双人、一群人的故事,写他们面对成长中产生的不解与疑惑,以及历经自我蜕变的过程。
  • 章鱼娘大战伟大航道

    章鱼娘大战伟大航道

    当我一觉起来,面前坐着对着我十分温和的章鱼娘。天啊,主呀,你怎么知道我最喜欢人外娘了!然后,她用温柔的唇吻了吻我的额头低声说道:“小心点哦,你怀着我和你的孩子哦。”嗯嗯,会努力的!等等?纳尼?作为一个变身的妹子,居然被章鱼娘‘致孕’了!我…我还有勇气活多久?看着萌翻了的章鱼娘的笑容,我眼角不禁滑落一滴七彩的玛丽苏泪水,啊,原来,那天在夕阳下奔跑着的,是我已经逝去的青春啊。怀孕就像怀才!怀的越久你才能知道对方多爱你!……我够了!(变身贵族妹子与章鱼娘的快乐生活,内容简单而温馨,是个纯爱无触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