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环保”一词诞生以来,就不乏环保名人的频频亮相。坚决不吃鹅肝的教授、不穿貂皮的企业家、不开私家车的上班族比比皆是;号称不浪费资源,出席新片发布会、红地毯领奖的礼服绝对不会穿第二次的明星也大有人在;不沾珍禽、就好野菜的富翁不在少数;高举“环保、节能”旗帜而疯狂剽窃论文著书的学术分子又何其之多?究竟谁是真正的环保人士?又是谁让“环保”二字在有些时候变成了伪科学,甚至伪人性的话题?
这个问题本书自然回答不了。但我们依然有条件去瞻仰真正的环保先锋,那些不图名利、不顾自我的人,因他们真正关心的,是气候、生态、河流、物种,还有人类明天的居住地。
国内某电视台曾采访一位西部山区植树造林的人物,他耗尽了青春20余载,总算给一爿油盐不进的荒山披铺了满眼的苍翠。问起他为何在树种、树死、树再种、树又死的过程中坚持的理由,他只是略略地答了一句:不把这块地种上树,旁边的地也会跟着荒掉。
这是一位对土地荒漠化有切身体会的人,跟很多种树为创收的贫苦山里人不同,他不是本地人,只是为了不让地荒着,硬是与时间执拗地干上了。
我们认为廖晓义是“中国式环保先锋”,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认为廖晓义在中国环保史的书册上,不能不提。她与新世纪广为流传的“乐活人生”关系密切,与气候变暖情势下“26度空调”口号渊源颇深。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围绕“空调该开到多少度才环保”这一问题,国内讨论云云。其实早在2005年7月4日,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讲话中,温家宝总理提到“26度空调节能行动”,这一倡议就是由廖晓义等人首先发起的。
廖晓义等人将节能温度定在26度有一定的依据。在开展节能活动之时,她详细咨询了医学专家。按照中医的说法,夏天就要出汗,出汗是一种排毒,人的排毒方式有两种:一是小便,二是出汗。出汗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够自然出汗的,那会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如果老憋着不出汗,时间长了,皮肤都不会呼吸了,最后就会造成很多人体代谢系统的紊乱,并且把这种皮肤的排毒功能都转压到了肾和肝上,就容易失衡、得病。在廖晓义看来,如果把“26度”看成是受罪,不如不要空调的话,过度地消耗能源引发的后果,才是真正地让后代受罪。
“26度空调节能行动”自2005年开展至今,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识。其同步的“26度网站”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欢迎,也将“调节空调温度节能”相关的生活知识,普及到社会各阶层。
中国本土化的NGO ——“地球村”,并不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听听亲手创办者的心声,会对环保肃然起敬。
1990年,学了12年哲学的廖晓义,为完成论文《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明白了“关于工业文明能够自行解决环境问题的假设,不过是人造的幻觉,而真相是实实在在发生的环境灾难”。在1996年,廖晓义发动成立了北京地球村,宗旨是通过营造大众环境文化,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目前,地球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致力于公众环保教育的非营利民间环保组织,是联合国环保署的中国民间联络站。
作为知名民间环保事业倡导者和活动家,廖晓义于1998年在《志愿放弃美国绿卡登记表》上签字,在“理由”一栏写下:留在中国搞环保。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廖晓义作为中国七位民间环保人士代表之一参加了总统的圆桌会议。
乐和家园,是廖晓义开发的重点环保项目之一。提起乐和家园,得先从中国乐活第一人沈立说起。沈立受美国作家约翰·奈斯比特(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本系列丛书也多次引用他的观点)《高科技,高感触》(High Tech,High Touch)的影响,提倡人们生活的重点应该是高感触——关注身体、心灵、精神与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人类与自然、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均衡发展。也即后来他向国内广泛推崇的“乐活LOHAS——健康与永续的生活方式”概念。
2008年5月23日,廖晓义参加了沈立组织举办的中国第一届国际乐活(LOHAS)研讨会,她首先系统提出了从乐活(LOHAS)推陈出新的乐和(LOHO: Life of Harmony)理念与实践体系,其中有新三能的理念:通过绿色安全与绿色养生增体能,通过绿色伦理与绿色参与蓄心能,通过绿色生计与绿色生活节物能;还有乐和农业、乐和伦理、乐和消费、乐和社区、乐和学校、乐和企业等一系列乐和理念。
廖晓义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地址是四川彭州大坪山的大坪村,她带领队伍整体而系统地进行一个村的全面建设,提供包括农业、建筑、环保、生活、就业、道德伦理、教育与组织管理等一揽子完整的生态文明村建设方案,并概括为乐和六面:乐和人居、乐和生计、乐和伦理、乐和治理、乐和养生和乐和环保。
“节约是最大的环保,而节约就是减少没有必要的消耗。”这是廖晓义对环保的理解,充满朴素的意味。这是我们缺失的环保态度,也是最容易实践的对地球的承诺。
四、三角洲的最后机会
如今,没有人可以否认,应对世界各大三角洲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已经刻不容缓,我们足以预见到最坏的结果,但幸运的是,现在我们还有机会。
如何避免城市建设引发的地陷?如何让地质灾害不再演变成连锁性危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在三角洲的和谐发展?面对地陷在人们脚下敲响警钟,世界上的一些著名三角洲已经在行动。
抢救三角洲。
澳大利亚政府从1996年起,筹集建立了12.5亿澳元的自然遗产基金,重点用于保护土地、植被、河流、生物多样性和海岸海洋等自然遗产。为了指导各州的河口生态保护,2002年又颁布了《河口管理办法》等重要文件,旨在减少河流带入重点海滨的污染。该管理办法被相应的州政府认同,并且与世界环保的要求相一致。
荷兰计划将河口三角洲部分围海造成的屯田还归于海,着手沿海湿地恢复工程。1990年由荷兰农业部制定《自然政策计划》,准备用30年的时间恢复自然。其中的“生态系长廊”计划,就是要将过去的湿地与水边连锁性复原,建立起南北长达250 公里 的“以湿地为中心的生态系地带”。
美国很多河口三角洲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河口生态丧失和功能退化的主要原因有人为活动和自然威胁,如排水、河流渠化、淤积堆填、堤坝建设、农业耕作、码头建设、建筑施工、引进外地物种、伐木、开矿、放牧以及地表下陷、海平面上升、干旱、飓风等。如今,联邦政府通过法律(如净水法)、经济鼓励和控制措施、湿地合作项目和建立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等措施保护河口湿地。例如建立夏威夷珊瑚礁保护区。由于污染、滥捕、滥采和气候变暖,全世界珊瑚以及海洋动物面临危机,约有1/4的珊瑚被破坏。美国决定建立33.9万平方公里 (约占美国珊瑚礁总面积的70%)的东北夏威夷岛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区,区内有海龟、鸟类、海豹、鲸鱼等。
中国学什么?
注重河口生态的保护。河口三角洲位于海河相接处,通常有大面积的湿地,容易受到海河相互作用的影响,加上人类活动和风暴潮汐的影响,维持生态平衡就更加困难。随着河口三角洲湿地面积的减少和污染的加剧,直接影响湿地中的生物生存,随之而来的是海河生物多样性的迅速丧失,河口三角洲的功能也逐渐下降,并导致资源丧失,生态环境恶化,甚至影响经济发展和人类的居住等。从各国的经验看,成功的河口治理都十分注重河口生态的保护。例如美国建立夏威夷珊瑚礁保护区,荷兰建立的“以湿地为中心的生态系地带”等。
治理要制度化、法律化。目前,许多国家(例如澳洲)对河口三角洲的保护已经制度化、法制化,我国至今还没有制定关于河口三角洲的专项法律。因此,当务之急是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河口三角洲开发利用政策,积极开展河口三角洲生态保护立法工作,逐步建立三角洲保护与合理利用秩序,以求实现河口三角洲保护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重视水污染防控体系的建设。从澳洲等各国的河口三角洲治理的实例来看,重视水污染防控体系建设是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河口三角洲位于河流的最下游,是河流上游和中游污染的累积承受者,河流上游和中游的轻度污染就会导致河口三角洲的重试污染。因此,河口三角洲污染防治是一个全河性、跨行政区的系统工程。要求各河段的通力合作。
在加强对各河段的污染控制和防治的同时,在水资源优化配置、调整用水结构、普及现代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等方面下功夫。保护河口湿地生态环境,严禁盲目开发和破坏湿地,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实施退田还湖、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恢复工程。
专家并建议建立流域水环境监测系统,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生态系统维护与建设以及环境保护,以流域为单元,水土资源保护统一立法、规划、管理。
充分利用河口模型。如澳洲等国家河口决策支持模型,充分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工具建设河口数字模型,模拟海河相互作用,地下水演变、污染监控和河口生物群落的控制。可以引用国家现在的,并且适用比较好的软件,例如丹麦的MIKE SHE模型等,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自主研发适合当地特点的软件,例如黄河三角洲以其河流多沙和善于迁徒而闻名于世,国外没有可以直接利用的软件,就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在别的类似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开发。
立足上海及中国三角洲的沉陷事实,现在行动,犹未晚矣。各国对三角洲治理的成功经验,给中国提供了支持和鼓舞。
可以说的是,已经有所收获。
地面沉降已激起被科罗拉多大学点名的我国三角洲高度的重视。
上海拟定了一整套“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办法”,并将地面沉降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通过实施了压缩地下水开采量、调整地下水开采格局、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等综合措施,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地面沉降监测网络体系;还将增加公共绿地、公共活动空间,减少建筑容量、高层建筑,列入城市法规中。一位从1963年就开始从事研究地面沉降的地质科学家对媒体曾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上海的地面沉降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及江浙沪国土资源厅局联手组建的“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治联席会议”制度运行多年以来,长三角的地面沉降联合防治正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华北平原(含黄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也全面运作。
分布在湛江、茂名、肇庆、佛山、深圳等地的广东地下水动态监测站已经顺利运作了多年,湛江的地面沉降也已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广东已经通过人大立法,对过量开采造成严重污染、地面沉降的,予以法律惩治。
上海地质学会秘书长、地质学专家刘守祺表示,目前上海每年地面沉降约7毫米,而“现阶段的目标是,2010年后控制在每年5毫米左右”。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严学新对此很有信心。毫无疑问,这个信心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首先即是要正视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然后就是一场至关重要的赛跑。
结语CONCLUSION
事实胜于雄辩,海平面上升及地面沉降对世界多数河口三角洲的威胁已经摆在眼前,自然正在逐步验证。专家们分秒必争地研发抢救措施,组织团体倾其所有宣传拯救地球的行动,更多人的良知被唤醒,单个人的贡献激情被激发出来。
无论是河口城市联盟的成立,还是已举办数届的“地球一小时”全球行动,还是正在节水的城乡居民,“世界2/3三角洲濒临沉没”的脚步必然放缓乃至最终可能改变。
但是,如何更快更彻底地改善河口城市的生态脆弱性,如何保证低地城市在未来自然灾害中万无一失,沿海城市的最终命运,能否安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恶劣影响,世界级的大江大河,孕育我们生命与精神的源泉,能否维持它们的勃勃生机?国际化都市群能否维系并传扬它们的“光荣与梦想”?我们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路,还很长,人类在和自己赛跑。
附录APPENDIX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升、地陷等问题,各国可谓集中智库,冥思、实战,力求可行之策以保一方安定。在这中间,有些以创新理念建造了开放式大坝,灵活运用,可御水患于城外;有些国家推及储水地下车库、广场等,让大暴雨引发的城市洪流,与居民日常生活绝缘,但大多是顾此失彼,在应对未来海平面上升问题上难以“永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