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100000010

第10章 一个更好的想法 (2)

他们都知道这一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尽管小提琴手们都明白单独练习的重要性,但各组花费在单独练习的时间却有着显著不同。最好的和较好的两组平均每周单独练习24个小时,而一般的小提琴手每周只单独练习9小时。

当我们考虑练习其他方面的意义时,这个发现就更有价值了。小提琴手都知道练习最重要,但他们也同样清楚其中的艰辛和无趣。当按照活动所需付出努力的多少来评估时,他们发现单独练习远远难于为了好玩而进行的音乐练习,同时也比最费神的活动如照顾孩子更难。至于愉悦程度,练习远远比不上为了乐趣而进行的比赛或正式的机构演出,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练习是压力最大、最无趣的活动。

练习如此辛苦,所以人们必须以特别的方式去安排生活。前两组的小提琴手一般在上午晚些时候或午后早些时候进行练习,这个时候他们的精神会相当饱满。而第三组小提琴手多数在午后晚些时候练习,这个时候他们会更疲倦。前两组和第三组不同的地方还在于:他们睡觉时间更多。他们不仅在晚上有更多的睡眠,而且中午还会小憩,因为所有的练习都需要足够的恢复时间。

单独练习在与音乐有关的活动中是罕见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需要个人的控制能力。其他的大多数活动如上课、演出都需要其他人参与,因此受到更多的限制。而单独练习则可以在一周的168小时里不受任何限制地进行,没有人能做到在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里不断练习。

所有小提琴手都明白,自我练习是获得提高的最好方法,尽管他们也认为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且很乏味,同时他们也都有无限的时间去做这件事,在这一点上他们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不同在于,一些小提琴手选择练习的时间越长,他们获得的成就也就越多。

练习的益处是累积的。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在这个调查中,最好的和较好的小提琴手练习的时间是相同的,都是一周24小时。这比一般小提琴手的练习时间多很多,但是研究人员并没有发现,前两组的练习时间有明显区别。这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如果练习越多成就越高,为什么最好一组的练习时间和较好一组一样多呢?

答案在于学生的履历中。所有研究对象被要求去估计,在每一年的每一周中他们的练习时间有多少,这让研究人员得以计算在整个小提琴学习过程中的总联系时间。结果非常明显,到18岁的时候,第一组小提琴手的学习总时间平均是7 410小时,第二组是5301个小时,第三组是3 420个小时。这些差别在统计学上是很有意义的。

另外,此含义比最初显现出来的更为明显。没错,更多的总练习时间与更好成就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现在思考一下第三组小提琴手的情况。有一个人在18岁时决定要成为国际级的独奏音乐家。现实很残酷,在他们18岁的时候,最好的同龄小提琴手的练习时间已经超过他们两倍了。如果想要赶上,就需要比最好的同龄人更多练习,即使这些同龄人目前的练习时间很少,只有9个小时,但那些优胜者每一周练习24小时。如果他想在年老之前赶上,就必须要大大增加砝码,而这个时候,他们往往需要经济独立,或者要开始承担更多的成年人责任。总而言之,每个年轻人在理论上都有成为顶尖小提琴家的可能,但是实际上是几乎不可能的。

这个研究在回答为什么一些小提琴家比其他人更优秀的问题上极具说服力。它里程碑式地回答了为何某些人在商业、体育、音乐、科学、艺术等领域非常优秀、而大多数人庸庸碌碌的深刻问题。《刻意练习对取得高成就的重要性》这一文章的主笔作者是安德斯·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14年前他指导了那个尖叫的大学生记住82个随机数字的实验,这个实验的深刻内涵在埃里克森的脑海里从未消失。在这篇新文章里,他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人类发展与教育专家拉尔夫·克拉姆普(Ralf Th. Krampe)以及克莱门特·施罗姆(Clemens Tesch-R mer)一起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目的是弄清楚某些人为何在自己的事业上异常优秀。

他们构建这个新框架的原因在于,现有框架过于依赖固有天赋这一概念,这无法让人满意。我们已经看到了它存在的许多问题,很多伟大成就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天赋。除了这些问题之外,埃里克森和他的合作者注意到,暴露在对高成就者研究中的另一个问题是:无论他们是谁,无论对他们成就的解释多么复杂,他们总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卓越的,退一步说,如果一个人的精英地位是在辛苦多年之后取得的,那么将这种成功的重要因素归为天赋就成问题了。

这种现象似乎很普遍。在对一个著名国际象棋棋手的研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和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埃里克森关于记忆力研究的合作者)提出了“10年规则”。他们发现,没有10年或更长时间的高度训练,是不能成为高水平国际象棋选手的。甚至鲍比·菲舍尔(Bobby Fischer)也不能例外,当他16岁成为国际象棋大师的时候,他高度专注于学习国际象棋已经9年。随后在更广泛领域的研究证实了“10年规则”普遍存在。在数学、自然科学、音乐创作、游泳、X光诊断、网球、文学等等领域中,哪怕是最具天赋的人士,没有10年艰苦准备,也无法出类拔萃。如果大多数人认为天赋就是指容易或迅速成功,那么以天赋为基础的对成功的解释显然是错误的。

随着研究者在这条路上不断努力,他们注意到了一些现象:许多科学家和作家需要20年或更长时间的专心努力,才能创造出伟大成果,这意味着在第19年,他们还一直在让自己变得更好。这个事实引出另一个天赋成就论的问题。弗朗西斯·高尔顿认为,每一个人生来就伴有自己不能跨越的各种限制:“他能取得的最大成就具有明确的极限。”这些限制适用于各种身体或精神上的努力。高尔顿认为,人们在生命早期会非常抵制自身的局限,之后,“除非他无视这些自我评估,否则他会认识到哪些行为是他力所能及的,哪些是远远超过他所能承受的范围。”高尔顿说,在适当的时刻,聪明人会放弃试图去做更多的工作:他不再因为自负的驱使而做出那些明知无望的努力;他不再认为,他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做得更好;他一直认为,在诚实信念和道德寄托之上,他渴望做与自己的天性一致且能够胜任的工作。高尔顿让自己的观点听起来很高尚。

然而一百年后的大量证据清楚表明,人们在达到自己的“明确极限”后仍能保持长时间的进步。这个例子并不只是伟大作家、艺术家、商人、投资家和那些在职业生涯30或40年后获得卓越成就的人。19世纪末至今的科学研究反复证实,即使他们的成就已经明显稳定下来,不同领域的普通人仍然能够做得更好。打字员、电话接线员、排字工人,有很多年经验的工人可能数年没有什么进步,但当他们受到激励或者接受新训练后都会有显著提高。这种情况对于天赋成就论者显然是一个大问题。

埃里克森和他的合作者总结了大量证据,他们注意到,“通过稳定遗传特征去预测知名人士获得较高成就原因的研究是不成功的。”然而在他们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天赋成就论的解释仍然受到广泛的欢迎。为什么呢?作者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对天赋重要性的信仰,源自缺少可替代性的假定去解释成功者的杰出天赋。”

也就是说,没有人有更好的解释,所以这个解释看起来就合情合理了。

更简单来说:作者所谓的“刻意练习”使这一切变得不同。或者正如他们在论文中鲜明陈述的那样,“专家和普通人的不同反映出,通过长时间的刻意努力,在特定领域内可显著提升表现。”

这一观点非常重要,原因如下:第一,它详细地反驳了天赋论的观点,也就是说,人们或者有某些天赋,或者没有,而它会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它没有让天赋的概念扮演任何角色。作者承认,在任何领域中,伟大成就者与我们其他人确实有着质量的不同,但否认了这种不同来自何处的传统看法。他们表明,“我们否认这些不同是不可改变的,也就是不会仅归因于内在天赋。”这就是一个解释某些人在其从事的事业上极其优秀的新观点。

埃里克森等人的新框架至关重要的第二个原因是,它解决了有关高成就的学术研究和我们日常经验之间的巨大矛盾。一方面,我们到处看到数年的辛苦工作没有让大多数人在自己的事业上获得成就。如果我们只是睁开眼睛看看四周,我们很可能会同意高尔顿的说法:我们一起工作、一起打球、一起玩游戏的大多数人,在进步一段时间之后趋于平缓,因为达到了他们能力的极限。所以,数年后更长久的工作也不会使他们变得更好。另一方面,我们反复看到,最有成就的人就是那些工作最努力的人。这两种论点怎么都是正确的呢?

借助于埃里克森和他同事构建的框架,我们进入了这个矛盾的中心。他们认为,“目前对实践的定义是模糊的。”他们的框架并不是基于简单的“熟能生巧”的言论,而是基于他们高度强调的“刻意练习”的概念。

“刻意练习”的准确含义是极为重要的。它并非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它向所有个人、团队和机构表明了一条在任何领域中通往高成就的路径。顺便说一下,这也说明,杰里·赖斯非常确切地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同类推荐
  • 为快乐而奋斗

    为快乐而奋斗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告诉你生活中、事业中如何把握自己,获得快乐。
  • 捕猎“猎头”

    捕猎“猎头”

    猎头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行业,凡是被猎头所看重的人,往往都是各行各业里面的精英。本书主要对猎头择人标准进行分析,让读者知道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猎头盯上,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猎头眼中的优秀“猎物”。这样,反过来要求自己,使自己按照猎头选择“猎物”的标准一步一步地使自己成长,并与猎头保持好良好的关系为己所用。
  • 让学生尊敬师长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尊敬师长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美国脱口秀

    美国脱口秀

    在美国,那些靠口才生存的节日主持人最受人欢迎也最受人尊敬。那睦顶级明星中有白种人、有黄种人、也有黑种人,并且不分男女与肥瘦、美丑、年轻或年老。惟一的尺度是口才,或亲切感人、或气度非凡、或风趣幽默、或妙语连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人崇拜的就是手拿麦克风的主持人,并且把他们当作拯救美国的真正的英雄,他们用正义、真理之声战胜了敌人,也战胜了曾使许多美国人不安的“麦卡锡主义”。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尊崇主持人、美国主持人收入丰厚的原因。口才的成就在美国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称之为秀口时代。
  • 给你插上梦的翅膀:情商教育的100个哲理故事

    给你插上梦的翅膀:情商教育的100个哲理故事

    本书汇集了100个涉及情商教育的经典故事,分为“水温够了茶自香”、“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别让心智老去”、“播撒美丽,收获幸福”、“简单处理危机”等七辑。
热门推荐
  • 武侠之古龙梦

    武侠之古龙梦

    他自北方来,穿着破旧的黄衫,带着生锈的刀,复仇而来。
  • 终界

    终界

    人类对于这个地球来说太年轻,短短几百万年根本不够我们看清自己所生存的宇宙和空间,那些转瞬却被我们看作永恒的东西——科学,真的是那么权威,值得深信不疑吗?当然,一切事物都有本质,我相信,在那些未解之谜的背后,隐藏的一定只是超出人类认知的“终界”……
  • 重生都市之超级系统

    重生都市之超级系统

    黑市操盘手卫锦带着系统重生在了另一个平行时空,从此她左手赌石,右手古玩,随便说唱两句就能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歌曲,她是娱乐圈的风暴,她做歌曲做综艺,她也是整个C市的超级学霸~爽文,无虐,1V1,
  • 幽陌灵长风

    幽陌灵长风

    站在世界之巅的他,因一女子的逝去而疯狂的展开报复,最终,寡不敌众,生命垂危。而就在这个时刻,一个神秘女子救了他,并让‘他’与‘她’相逢。命运让他们再一次见面,是福?还是祸?
  • 重生仙婿

    重生仙婿

    马云乃是八卦门的高层情报主管,修为更是达到金丹大成,可惜不知道哪个缺德的王八蛋在他洞府门口度劫,连累他被九九湮灭大天劫劈回十六岁,一切重新开始!既然重新开始,马云一切都要最好的!前世收集了那么多绝世强者的奇遇秘闻,今生全部都要收刮抢夺过来。资质不行?天地灵根逆天改命!宠物废渣?九子龙变,化身八爪金龙!法宝太烂?心炼二十八星宿天兵神将!马云入门不足三个月,飘渺宗宗主,三千大山顶尖的美女梦瑶仙子,主动找上门,一定要和他合籍双修,这种好事当然求之不得,可惜马云却逐渐发现此事蹊跷另有隐情,双休不过是幌子,结婚一年却不曾圆房,貌似梦瑶仙子心中另有所属?!是可忍孰不可忍!无上仙道,马云要!美女掌门老婆,马云也要!谁敢来抢抢,管你多帅多牛叉,统统搞死!
  • 三生念故君仙劫

    三生念故君仙劫

    千年仙冥现世,三界因她而乱。异界初见,她抬眸仰望眼前犹如画中走出的男人,似仙似魔。他俯身低头若有似无的轻蹭她耳垂,在她耳畔低声缓道,“一世梵音,君临天下。”百年来,他对她万千宠爱,却在一夕之间破碎。悬崖边,他步步逼近,深邃的目光直直盯着她,半晌不语,亲手刃出她心,推她下崖。她坠崖堕魔被天帝抓狱,他率将毁了天界,却被天雷击中灰飞烟灭。千年,她为赴他所愿登上天帝之位,坐他墓前,放眼世间,嘴角微勾启唇,“一世梵音代君临天下。”
  • 魔神竞技场

    魔神竞技场

    本书已经成坑,预防有人不小心踩入,特此公告!新书(重生游戏场)是这本书的新生。设定和角色还有剧情都会有很大的改动,虽然大致结局相似,但过程基本都已经不一样了,绝非照搬,大家去看看就知道了。不小心点进来的新书友就去支持新书吧,老书友则表示万分抱歉,收藏新手等待养肥或者鄙视我吧…最后也要向我的责编道下歉,之前稳定更新连续两周没推荐,我准备太监却又连续两周给我推荐位,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不过可惜的是我已经发布了太监的消息,很多书友立即走人了,周推荐票从1000多变成200,所以就算我想回来写也不行了,然后就专心写新书吧!!可惜了,之前我其实超不想太监这本的,但是连续两周没有推荐太寒心了,毕竟只是冷门的科幻分类,推荐位竞争又不激烈,加之我的成绩又不差……
  • 喜欢被你抱在怀里

    喜欢被你抱在怀里

    我喜欢让他抱着我,当他抱着我的时候,我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温暖的!以前的悲伤都会被他的温暖淡化!..我依赖他的怀抱,可是要得到他的温暖很难!所以,我要先来温暖他!
  • 原来,世界那么小

    原来,世界那么小

    终有一天你会知道,公交车,5分钟一班;地铁,9分钟一班;我们的爱,一辈子只有一班。哪怕我们错过,会不会有这么一天,我们在某个陌生的小城相遇,我一眼就认出了你,我们微笑点头,然后擦肩而过……
  • 绝灭天道

    绝灭天道

    三界一片安宁祥和,实则暗潮涌动,圣、仙、魔、鬼各显神通。但是,所有一切的答案却落在了一个孤儿身上。孤儿无意间得知了自己身具一身无上脉藏,但是他却无心修道。后来,随着遇上了一个个的小伙伴,他终于走上了修道之路。究竟是要顺应天道,还是走不同的道路,他应该怎样选择。成仙,成魔,洞开幽冥,且看他修道之路上一步步前行,最终解开天道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