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3200000001

第1章 序言

闲吹庄子,只能是闲吹。是什么意思呢?我有空,诸位有空,就叫闲。吹不同于讲,讲是讲课,是讲道理,吹就是大家读后感觉很好玩。这里我们来闲吹庄子。

想起我少年时,空气没有污染,大气透明度非常高,夜晚,特别是夏夜,我这样的少年就爱在老家的院坝里面看星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时候感觉天空就像倒扣的锅盖,星星就像是一个个钉子,白银做的钉子。小时候的歌谣说:“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钉银钉……”

那时候我想,长大以后一定要买一架望远镜,我要看看那些星星究竟是什么样子。可是后来进入社会,忙于人事,难得再抬头看天空。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才买了一架双筒望远镜,放大七十五倍,四百多元。

我晚上看星星,有了两个惊人的发现,一天,我看上弦月,突然清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月亮上有环形山是我早知道的,但是那次是我亲眼看见了。那时候我意识到,眼睛看到的是距离我三十六万公里的环形山,非常激动。

后来我又看到了金星,就是希腊神话中的阿芙洛狄忒,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我有了更惊人的发现。当时非常惊奇,以为把望远镜方向瞄错了——金星怎么会像镰刀形的月亮?但那的确是金星,因为金星和月亮一样,有相位,即晦朔弦望,而我当时看到的是上弦。我一个小小的人居然能够看到这样遥远的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空间的距离有很清楚的感觉,但是我们还生活在另一维,除了空间之外,还有时间。对时间的遥远我们忽略了,也不感到惊奇。这里我要讲的,距离我们有两千三百七十五年,很遥远。那时候的一个人叫庄周,我们应该感到惊异:这样遥远的一个人会这样近,好像就是在望远镜里面看他。读了《庄子》我们理解他,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像他这样的奇人。

这样的一个人非常之奇特,至今仍然是不解之谜。为什么要写《庄子》这部书?这部书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共三十三篇。有人说《杂篇》和《外篇》是他的弟子写的,但是从文字看,应该还是他写的,《内篇》就不用说了。

我们奇怪,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人,因为他的思想和文学想象力都是奇怪的。当时儒家、墨家、法家都在说社会应该怎样建设,只有庄子说这个社会已经建设得太多了,应该向后转,不能再向前去。他的学说,古往今来发人深省。他的事迹没有流传,我们不知道他做了什么。司马迁把他的传记附着在老子的后面,而传记里的内容几乎都是从《庄子》里面摘录下来的,所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难以厘清。于是,我们不得不回头给大家讲讲战国时期是怎么一回事。

当时中央政府完全失去了统治权,首都设置在洛阳,周朝天子只能管理到其郊区,天子也只是象征性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独立出很多小国,有些小到只有一个县那么大,这就是所谓的战国时期,社会是很不安定的。

不安定是因为失去了统一的政治领导和文化口径,各个小国可以自行其是。这样混乱不统一的状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正是这时候大家可以随便说话。处士横议,随便谁都可以随便说话,更不用说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了。

并不是说庄子这个人特别聪明,实在是由于有当时的那个环境。当时最吃得开的有两派,一派是墨家,一派是儒家。墨家的资格比儒家还老一些,这两派在思想文化方向上经常发生冲突。儒家的另外一个代表孟子批判杨、墨二家,说杨子“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极端自私;对于墨家提倡兼爱,儒家说这样还有什么君、什么父,没有等级的差异,怎么体现君君臣臣?而墨家则说儒家完全是统治者的帮闲,墨家认为应该由自己出来改造社会,不必取得政府的支持,要帮助弱势群体,使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墨家组织十分严密,不像儒家那样松散。其领导被称为巨子,巨者,大也,就像后代的袍哥大爷。墨家想以他们组织的行动干预社会,有不平等的由他们铲除,哪里有灾难,首领带领着弟子救灾,哪里有战争,首领带着弟子去叫他们不要打。两千年后,我们看到这样做仍然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墨家的威望高得多。儒家主张妥协,维护统治,于是跟墨家不能调和。

但是庄子既不信儒家也不信墨家,信道家、老子,但是跟老子又不同。老子的全部著作是给统治者出点子,用一种温和的方法统治,不要把百姓惹毛了。庄子不同,他专门拆台。后人把老庄连起来,他们相同的是某些理论和概念,但不同的是目标。庄子的目标是倒退。庄子认为到他那个时代为止,天下之所以大乱是因为社会有了文明。他的整个理论是批判社会文明,拿我们现在的话说是批判进步,因此历朝历代没有统治者支持庄子的理论,他们把儒家、法家作为自己的理论,因为庄子不合他们的口味。

庄子说社会发展只会越来越坏,因为人类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文明制度把人搞坏了,把大自然搞坏了,雀鸟都怕人了。他说远古时候雀鸟是不怕人的,人可以拉下树枝看鸟窝。在他的《外篇?马蹄》里面讲马,把马作为标本说人类怎么破坏大自然。他说野马完全是自由的,吃草喝水,快活的时候用颈部互相摩擦,不愉快要打斗的时候就用蹄子踢对方。所以当马是很简单的,只要会吃草喝水、用颈部摩擦和用蹄子打斗就可以了,马的苦难从人类有了文明便开始了。人类抓了野马驯化成家马,使它们离开了草原,离开故乡,之后又训练马,在它身上捆了很多东西,那套马具有十多种,还有专业术语,就连马屁股后面的皮带都有专用的名称,叫“鞧”,其他的也有专门的名字。

人类用各种东西捆起它们,加上马鞍、笼头,用鞭子打,使马的本性被扭曲,马的本性也变坏了,因为人用各种办法管束马,马也有各种办法反抗。比如偷吐嚼子,为什么要这样?因为马最柔软的地方就在嘴里。马听话并不是心服口服,它是被迫的,本性被改变了,它也会咬人踢人,偷偷把嚼子吐了,偷偷地攻击人。马一旦落到这样的境遇,就失去了自然的天性。这里表面说的是马,其实说的是人,人都是在各种社会关系和制度的约束之下的,人不得不遵守这些规章,所以从人类有了文明开始就有了两面派。庄子认为原始人绝对没有两面派,他们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他们互相开玩笑,吃饱了拍着肚子,跳舞唱歌,欢乐是人的本性。但是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类就被管束,所以有了郁闷,有了神经衰弱。

当今,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如何标榜自己的社会进步,都不敢说自己国家里没有抑郁症,就是因为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日本人自杀的不是很多吗?每个日本人就像庄子笔下的马一样被管束了起来。

庄子就是这样批评人类的文明建设。他还讲过一个故事:在汉阴的一个地方,汉阴就在陕南,“汉”是西汉水,可能是在陕南嘉陵江北岸的一个村庄,一个老头在种菜,需要灌溉用水,陕南跟四川交界的地方河流比较少,于是要打井。他就在自己的菜园里面打井。这个井十分奇怪:别人的井都是圆的眼,用水桶提水,他的是一条又深又窄的梯沟,有一个阶梯,他就走下去,他不用桶,用的是一个土陶烧的瓮,就是装酒的坛子。他抱着这个瓮下到井底,把水灌满,然后再抱上来。有一次,子贡——孔子的学生,读书很多,后来下海经商发财了——说大爷你怎么这么笨?你应该与时俱进,一种新发明是杠杆(古代叫桔槔,就是运用杠杆原理来提水的)。子贡说用这种办法功效会大大提高,你也不累。老头怎么回答呢?他笑了,说:用不着你说,难道我连这个还不知道吗?只是我不像你一样卑鄙无耻。使用了机械之后就有了机心,人会变得奸诈,世界之所以变得混乱就是因为你这样的人太多了。

接近五十年前,庄子的这个观点曾被认为很反动的,当时批古人,庄子被批判得最惨,说他是奴隶主思想家。当时无产阶级的唯物史观,说所有的人类社会都经历五个阶段,最早是原始共产主义阶段;有了私人财产之后,就是奴隶社会,奴隶主是极其反动的,动不动就杀人,割耳朵之类;然后就是封建社会,当时还说孔夫子在当时封建社会,作为封建知识分子还是有一定的进步性的。

只有庄子如此反动,对此只有一个解释,他拿了奴隶主的钱帮奴隶主说话。 现在看来,人们便不这样说了,前几天我看任继愈先生说先秦,还是给庄子说了不少好话。

庄子连用桔槔提水都反对,确实有些不近情理。往往人们写书的时候为了讲清某个道理,将某种状况推到极端,在某种程度上不妨堪称游戏文章,不可当真。但是庄子的确认为文明是人类的灾难。我也不敢说这话,但是还是有一些感觉,我们的社会虽然在不断进步,吃得好、穿得漂亮了,然而社会走上了这条发展的道路究竟要走到哪里去?我不知道。一部分环保主义者就认为,人类可能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国外一位学者说人类这样发展,很可能就像剑齿虎的命运。剑齿虎最初牙齿十分锋利,后来这个特长不断发展,到哪里都取得胜利,但是这样使它的基因失去控制,牙齿越来越长,最后造成了剑齿虎的灭亡。

人类万年来的文明建设,焉知不是发展到剑齿虎的错误道路上去了呢?我举个例子,我年轻的时候每天扫地,五六天的垃圾才够一个撮箕,现在不行了,每天的垃圾都有一口袋,当然这个口袋小,就是王府井百货商场的口袋。后来我看一篇文章说,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人一年就产生两吨垃圾,而且大多数的国家是这样。

再以汽车举例,人均汽车拥有量中国与美国一样的话,那么中国的城市交通就会瘫痪,会全部塞车。

即便如此,现在人类的发展之路还没有回头反省的迹象。因此庄子的批判不失其片面深刻的意义。不必完全相信,但是仍然能启发我们思考:这样发展下去怎么办?

先秦诸子里唯一对人类命运作了悲观推测的就是庄子,所以他不被人喜欢,人们都觉得他专门给人泼冷水。但是我想,幸好我们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庄子,不时给我们敲一下,让我们反省。

《庄子》的内容很多,其中很多知识我想在本书中和读者分享,但篇幅所限,不太现实。同时,庄子这个人让我很惊异,我想,他哪里来的这些知识?《庄子》的《逍遥游》里面说大鹏鸟怎么飞翔,决云气负青天,中间有一句我很意外“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我们看到的蓝天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一个东西叫天?古希腊人说天是玻璃做的锅,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说法。

没有一个天,只有一个无限远?我很佩服,因为现在说空间是无限的,爱因斯坦说有边缘,但是却是无限的——有边缘,是说宇宙起源于一百多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迄今为止还在膨胀爆炸;为什么说无限?因为这种膨胀根据我们对遥远恒星的光谱红移分析,这些恒星逃逸的速度不是越来越慢而是越来越快,这种大爆炸是否有一个终极,还很难说。庄子怎么会怀疑天不是一个玻璃罩子?他说也许是太远太远所以永远不能达到终点,这不就是说是无限吗?谁告诉他的?先秦没有任何人这样说。更奇怪的是,他认为,站在天空看地球,也是只见一片蓝色的天空——这是我很佩服的,他的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他的身世绝对是一个谜。很多学者考证,但是没有结果,战国时代,文化最发达的是齐国、鲁国,其次是楚国。庄子所在的宋国,最穷而且文化最落后,战国嘲笑的蠢人尽是宋国的人。在那个环境,我们不知道他的老师是谁。战国时代,只有宋国值得单独拿来说。

武王伐纣,灭亡了商朝,商朝的人就被称为殷顽民,周朝处理他们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弄到河南东部,以商丘为首都,建立了一个宋国,就是现在的河南最东,包括山东的西南、安徽的西北角,兰考、凤阳就在宋国,周朝把当时自然条件最差的地拿来安置殷顽民。

当然,没有记载庄子就是殷顽民的后代,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周灭了商朝,是落后的灭亡了先进的,商朝的文化远远高于周朝,周朝是陕西一部,文化水平非常低,商朝从盘庚迁都之后,地理条件、农业灌溉技术远远比周朝好。两个事件可以证明,一个是甲骨文,商朝的甲骨文十分精美,小的可以只有一粒米那么大,放大之后十分美观,而周朝的字又大又丑;第二个就是青铜器,商朝留下了许多非常精美的青铜器,是现在收藏水准极高的文物,周朝初年青铜器质量非常差。因此,我怀疑,这些殷顽民,全部被押送到这个最荒凉的地方的时候,可能他们把原有的一些文化传播下来了,庄子也许就是在那个文化环境当中,接受了后来为周朝人所不知道的文化知识,包括天空。对天空产生怀疑的,一个是屈原,他的《天问》提了一百多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关于天空和地球,庄子的《天运》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天空是什么,雷声是不是雷车在响?风是神仙吹的吗?抑或不是?

这些科学知识庄子全部具备,因此他是那个时代文化水平很高的人,他书中奇奇怪怪的道理是儒家不议论的,儒家只是议论怎么治国,但是庄子要议论,他天生就是一个思想的人,比如他写槐树,“槐之生也……”他说春天来了槐树萌芽,生嫩叶子,五天之后就有兔子的眼睛那么大,十天了就有老鼠的耳朵那么大,这些比喻是非常鲜活的。如果不是一个心灵很敏感细致的人,精神世界异常丰富的人,是不会这样去探索人类的本性,不会去探索制度对人类的扭曲的。很可能殷商时期留下来的文化,就体现在了庄子身上。

我这个人有时候吹激动了就忘记了整体,准备的很多内容都没有讲,我们接着讲,庄子给我们全体中国人作出了一个很了不起的贡献,现在还在为我们作贡献,为我们赚了不少钱,那就是他发明了神仙。先秦关于神仙的样子,最早写出来的就是庄子,而且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庄子用几句话把神仙形象勾画出来了。

“肌肤若冰雪”,古代的冰只有一点,这里有两点,读ning,即凝,老百姓把冰叫ning冰,今做凌冰,意思是凝聚,神仙身体上的肌肉与皮肤就像白雪凝结起来的。“绰约若处子”,处子就是处女。神仙在庄子这里大概是没有性别的,就像外星人一样,处子就是少女,绰约就是柔美,是联绵形容词,叠韵联绵形容词,指姿态飘逸。神仙的肌体不但像白雪凝结,在空中活动的时候,姿态非常之飘逸。西域壁画的飞天大概就是这样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后代的道家的修炼就是这样,就是叫沆气瀣气,神仙不喝茶,只饮露水,神仙的形象,古代就是这样定下来的。

“乘云气,御飞龙”,就是说乘云驾雾,坐在龙上面,而游于四海之外,就像我们今天说的是在地球引力之外,在太空中,这种形象不是人人都能想象得出来的,不仅要有文学功底,还要有超脱的思想,这个神仙的形象就是庄子给我们留下来的。庄子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东西,一个词我们大量使用——天籁,形容音乐的时候我们说“天籁之音”,我们都会这样说,这也是庄子提供的。但是你真正读了《庄子》之后,你理解了他所说的天籁、地籁、人籁后,便会发现到现在为止没有谁使用天籁是正确的,因为庄子说天籁是没有声音的。

庄子说人籁是人发出的,不论多么美好都是人籁,演奏的声音也是人籁。地籁就是大自然的声音,例如风声、雨声、雷声、江声、潮声、禽声、兽声、虫声。天籁本无声,潜藏在人籁和地籁里,作为第一动因,神秘而不可知。《齐物论》非常漂亮,写风的文字——风来了,所有东西都发出共鸣,包括树洞、山洞都发出声音,这里写了风的形象,风是看得见的,树枝在摇晃,这些全部叫地籁。

庄子说:所有的人籁和地籁都是由于某种运动发出的声音,是什么东西使它们运动产生声音的?是一个不可知的叫自然的东西,那就是天籁。天籁是不可听、不可闻、不可见、不可知的东西,庄子还通过其他的比喻多次来阐发。大家心细的话,在出太阳的时候可以在阳光下看见自己的影子,但是古人看到的是两个影子,一个是身体的本影,黑色的,另外一个,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我也是读书之后才注意到。在影子的边缘有半明半暗的一圈,叫魍魉。庄子说,有一天魍魉问:影子你到底干什么,一会儿动一会儿停?影子说:能怪我吗?是因为主人在那里动啊。

我一动,才带动你,你质问我,我质问谁?于是问主人,主人说:我也弄不清楚,就像那里说“流沙河接电话”,于是我就去接了,因此主人本身也不自由。去问那个喊我接电话的人,他说:我怎么知道,铃声响了于是我喊他……于是我们永远追寻下去找不到第一动因,庄子说第一动因就是天籁,就是道,说不清看不见,就是道。庄子说一切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自由,《庄子》第一篇讲大鹏鸟,鲲鹏转化,所有读的人,包括我在读中学的时候,还要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九万里的高空,后人很多人取名叫鹏,但是没有一个人取对了,全是耳食之徒听来的,四川话说的“拿起半截就开跑”。

庄子未说过大鹏逍遥,而是说它不逍遥,它跟人类的影子伴影一样都是不自由的,是世上的不可知的因素使它动的,它要飞九万里高空六个月才飞到。为什么说它不自由?因为它“有所待”,它的飞翔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凡是我们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我们就是不自由的。凡“有所待”,皆非逍遥。

大鹏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庄子写得很明白:风,风又起于气流运动,雷暴天气会有强烈的气流,从而生成龙卷风。那么大鹏不自由,谁自由呢?有人说列子自由,他学神仙已经能够御风而行,据说他一次可以飞半个月,但是他还是有所待,要有空气和风,没有就无法飞。

庄子说人怎么样才能自由,要做到“无所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要去求人。但是哪一件事能不求人?所以庄子的观点就是:退后一步自己回去休息,只要你投入社会你就是不自由的。所以他说人生就是不自由,你的生命一旦由于你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结合,你就不自由了,你想死都不行,只有活到自己完蛋的那一天。你长大了,和客观世界相摩擦,你和世界的矛盾冲突就没有停止的一天,就像骑上了一匹快马,没有缰绳,你想停一分钟也不行。他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难道就是这样糊涂的吗?是我一个人这样糊涂还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结论当然是所有的人。你想退都退不出来。

庄子说,你和外界冲突,弄得十分痛苦,越是痛苦,越是失眠,最后你还是得罪很多人,还被别人收拾,人的这种不自由,退回去又是怎样?庄子说,只是退回去还不行,你还要向一种树学习,这种树木就像我们现在说的黄葛树,千万不要学习木质好的,比如我们现在说的红木,因为做那种树绝对没有好的下场,人家会砍了它做家具,所以要做散木。什么叫散木?就是木材的纤维组织是混乱的,黄葛树就是,从来没有木匠砍了它做家具。还有桉树,我当过木匠,还锯过桉树,非常麻烦,因为它的纤维是混乱的、粗糙的,怎么加工都不行。要当成都人说的“散眼子”(方言:意为无能的人;《庄子》上的“散焉者”)。只有变成这样的树才能得到平安,不然伐木工人天天提着斧头,你越有用越挨刀。没有用的树能长到多大啊,新津的五津镇一棵黄葛树很大,有半个房子那么大,有一年吹大风倒了,老百姓还出钱扶。但是其他的优质树,如从前到处都有的楠木,现在很少能看到了。

这样的话是多么的沉痛。当时那些敏感的知识分子莫不有这样的痛苦。屈原就是一棵结甜果的橘树,他的《橘颂》把自己比喻成天地之间最美好的树,但是有人要摘,还要剪它的枝,最后橘树不能尽天年,没有了橘子就被砍了。屈原比庄周小二十九岁,他们不认识,如果认识的话,庄子会劝他:你怎么这么瓜哦,还要管那个楚国,跟上官大夫争夺宪法的起草权,结果还被流放。庄子本身也是这样做的,他一辈子从来没有红过,当时的思想家没有一个人听说过一个叫庄周的人。他只比孟子小三岁,生于同一个时代,孟子活动的范围与庄子相距不过几百里,孟子是逮谁骂谁的,但是没有骂过庄子,因为他不知道庄子。

孟子周游列国,别人给他的待遇都很高,他的随员都有车辆百乘,只有庄子,穷得饔飨难继。这是很奇怪的,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他坚持自己的花岗岩脑袋,不去当官(庄子所做过的漆园吏恐怕是管理员)。读书人就是应该把本事贩卖给国君啊,而庄子他只当过一个吏,漆园吏,不是官,相当于科员。有人说漆园是地名,但是在庄子那个时代,不是地名,而是国家林场。宋国栽种了大量的漆树,很多山上都是,漆这个东西在战国时代是战略物资,所有武器战车都要上漆,武器没有漆很快会坏,战车没有漆遇到下雨也很快会坏,漆在宋国大量生产。庄周就是漆园的一个管理员,当然也算是吃皇粮的。庄子的书里面写他给学生上课,经常是在山里一边走一边上课,很可能那就是他的漆园。

庄子做了一个没有用的人,活了八十三岁,一直活到宋国灭亡之后,因为《庄子?外篇》有一篇很清楚地写着“旧国旧都,望之畅然”。因为已经亡国了,所以叫“旧国旧都”,庄子写得非常之可怜,说城市很荒凉了,但是他看见城市的代表性建筑还在,于是心中感到安慰。这样的穷国,换一个人是绝对不会这样爱的,苏秦、张仪之类根本就没有祖国,到处游说,谁给他长官待遇就把自己卖给谁,包括孔子、孟子也是如此,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庄子说楚国一个国王不知道怎么发疯了,脑壳有包,听说庄子很了不起,于是派人去请他。看见庄子在濮水钓鱼,庄子钓鱼不是为了好玩,他那个公务员多半没有当多久,便失业了,吃的是野菜,在家里打草鞋。就是这样他都不去当官,这样的人绝对是有志气的。

至少像我这样的人没有资格当庄子的门徒,他会吐我一脸口水。为什么这样?因为吃了皇粮,野鸡就变家鸡,就没有自由了。庄子穷到什么程度,有一年粮食吃完了,他去找黄河管理委员会主任,主任说:老同学好说,等人家欠我的粮食还给我就给你!庄子说:我走在路上,有声音叫我,我回头看见车辙里面水中有一条小鱼,我问它有什么事情?小鱼说我要干死了,你赶快给我要一碗水。我说我自己还在旅游,我先去考察都江堰,回头给你修一个支渠,引黄河之水给你。鱼说,这样的话我都变成干猫鱼了。庄子嘴巴很刻薄,不能跟同志们搞好关系。他有一个同学叫曹商,原来在宋国的时候也很倒霉,后来钻营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宋国国君说他口才好,要他到秦国帮忙办理外交。曹商讨得秦王喜欢,秦国国王很满意,就给了他一百辆马车。曹商坐车回来,到了庄子住的贫民区,想显摆一下,看见庄子正在打草鞋,他很感慨地说:如果说我们俩人谁打草鞋好或者饿功好,我的确比不上你,但是我只要去见大国君主,后面就马上会有百辆奔驰。庄子说:我听说秦国国王正在生痔疮,背上也有疮,很疼,于是叫手下用嘴吮,背上的吮吸一次给五辆车,痔疮吮吸一次给二十辆车,这次你带回来一百辆,大概是吮吸了五次吧。

我是当过“右派”的,看到别人的幸福生活还是有些羡慕,所以我不能当庄子的弟子,因为他是毫不动摇的。我也不光是说他骨头硬,庄子说,现在是乱世,只是想求一个平安。庄子说树林里面的野鸡在树林中不停走不停啄,它其实很辛苦,“五步一啄十步一饮”,必须这样才能养活自己。但是它不愿意被养在塔子山鸟语林。里面虽然有吃的,但是没有自由,内心不快活。所以他是中国的老牌自由主义者。最早发表自由主义理论的就是庄子。说他是“奴隶制代言人”,白日见鬼!

他一辈子,书上没有看到有什么朋友,只有一个,是理论家,叫惠施。惠施的理论与他不同,惠施专门研究逻辑,形式逻辑,那个时代叫名学,就是形式逻辑。惠施还有一点跟庄子不同,惠施说,庄周啊,你就像一种树。庄子问什么树,惠施说有一种树木叫香椿,还有一种叫臭椿,木质不好还尽散发臭气,没有谁来采摘它的嫩芽,你是臭椿。

惠施是要到官场去拼搏的,庄子最反感他的形式逻辑。惠施有一些观念十分奇怪,从公孙龙那里学习来坚白论,涉及事物性质的分析。一块石头,如果是石灰岩,我们会首先说它就是碳酸钙,但是根据惠施的坚白论学说,一块石头不单是一块石灰石,还是一个坚,因为这是石头的一种性质,硬也是石头的一个部分;还有白,因为它是白颜色的,白也是石头的一个部分。惠施的命题最有趣的是鸡有三只脚的理论。他说,鸡有脚,这个脚作为一个概念就是一只脚,还有左右脚,所以一共有三只脚,这个就是形式逻辑。庄子尽量讽刺他的学说,这是他唯一的朋友。因为庄子在宋国找不到第二个有他这样高的文化素养、有资格来跟他辩论的人,只有惠施,他的论敌。

后来惠施死了之后,庄子带着学生从他坟前过,给坟墓行礼,学生很奇怪。庄子说,我尊重我的论敌,我的论敌与我的关系就像一个故事里面说的,一个刷石灰手艺很高的匠人,他刷石灰根本不脱衣服,长袍长袖,不会有石灰粘在自己衣服上,一天石灰落在他鼻尖上,他认为这是自己的耻辱,不愿意擦掉,怎么办?就去找楚国一个用斧头很高明的人,石灰匠说:你用斧头给我砍!那个人运斤成风,斧头被耍得都看不见了,而且他耍斧头时不用眼睛看,眼睛闭着,只听噌的一声,就砍掉了鼻尖的石灰。庄子说,我和惠施的关系就是耍斧头的和泥水匠的关系,彼此绝对信任。只有他说的我信得过,只有我说的话他听得进去。自从他一死,我就非常寂寞了,找不到人和我一起探讨学术了。我看到这段话,感觉到智慧者的凄凉,没有人理解庄子。惠施虽然观念和他不一样,但是理解他。

惠施把自己的逻辑到处使用,庄子很不高兴就讽刺他,说休息就休息,你讲什么学问。有一次庄子和惠施到城外的护城河上,河叫壕,上面有桥,叫梁。庄子很悠闲,惠施时时刻刻想着严谨的逻辑,庄子则是在娱乐,他看到桥下有很多鱼(南北朝诗人庾信就说“桥影聚行鱼”),庄子就说:鱼多快乐啊!惠施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是经不起科学检验的,凡事要讲科学,我的逻辑学起码就是科学的。庄子觉得这个人没有一点趣味,完全政治化、思想化,你讲逻辑我也讲: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我啊!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固然我不知道你,但是你确实不是鱼,那么你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庄子根据形式逻辑回答:你这是在问我从什么地方知道?你听好,你问我从哪里知道鱼很快乐,我告诉你,我从壕梁上面知道。“Where, where?”我回答:“On the brige. ”在桥上。你没有一点趣味,什么都要用科学和逻辑学理解。季羡林老师说,真理不见得是越辩论就越明显的,他引用了这个故事,说真理不可能是越辩论越明白的。虽然他是大学问家,但是他没有把这一段读懂。

首先,这不是真理,这是一个诗人对自然界的感受,庄周是表示自己作为一个诗人的敏感,季先生也没有读懂“从何而知”这一句。惠施死了之后,这样愉快的交锋就没有了,他只有带着自己的学生在漆园讲课,一天一边走一边讲,见到一棵树,他说:为什么这么好的树木,那些伐木工人走过的时候看都不看?学生也觉得奇怪。庄子说:这棵树,名字叫樗(就是我前面讲的臭椿),不但气味难闻,而且木质不好。你看我就是因为品质恶劣,所以现在活得尚好,品质好的早就被锯掉了。庄子讲课就这样,不像我们现在讲课还有讲义,讲义还要经上面审查。庄子说,天晚了,山下面有我一个朋友,大家去吃饭吧。到了之后,朋友很高兴。大家要吃晚饭,朋友对仆人说,庄先生这样营养不良,给他们杀一只鹅。仆人说,有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杀哪只?主人说杀不会叫的,会叫的留着防贼。弟子听到之后都笑了:老师叫我们无用,但是这里无用的被杀了。

弟子问:老师到底要我们做什么样的人?无用?但是无用的鹅就被杀了。庄子说:我要你们学,站在这边看,你是那边的人,站在那边看,你又是这边的人,但是你哪边都不属于,你是夹缝中的人。于是这跟儒家不一样。儒家要我们积极投入,白天工作,夜晚加班,他在《养生主》中说,人要在夹缝中生活,“缘督以为经”。古人的衣服是背后两片缝合拢的,中缝叫“督”。庄子说人就应该这样,不要陷入任何一方,要缘着中缝走。除了这个比喻,他还说,整个社会运转就像一个圈子,所有的人事纠纷、冲突、战争、报复都在这个圈子上。庄子的意思是说,这个圈子上任何一点都可能是矛盾双方某一方的据点,因此任何一点都不能站上去,否则人家一打,你就成为牺牲品。那么怎么办?庄子说,你站在中间,悬空,只有这样才可以,这就是我们民间说的跳出是非之地。每个单位都有两派,你不要加入任何一派,因为那样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痛苦。庄子说:“得其环中。”这样你可以不怀有成见,公平看待双方,这样才能够活够你的天年。

庄子从来不赞成什么锻炼、练功之类,他强调每个人都有天年,来自遗传密码,只要你活够了自己的天年,你就是长寿的。若还要去求长寿,就违反自然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社会时兴练气功。他们听说我写庄子,庄子是道家,他们也是道家,也许认为我是同志,看到这些我笑了,因为庄子是不主张这些的,他认为这样练功是违反自然的。他活了八十三岁,当时人的平均年龄只有四十多岁,相当于活了两个人生,相当于我们现在活一百二十岁。他的生活如此艰苦,他也没有吃什么补药,还留下了《庄子》这部著作。《庄子》有思想有文学,是先秦诸子中唯一一部有资格被称为文学作品的书。《论语》、《孟子》、《老子》都不能被称为文学作品。历代的统治者都不喜欢《庄子》,秦始皇也烧过,但是还是保留下来了,原因就是它是文学,有文采,有比喻,很有味。南北朝的时候主张玄宗,主张清谈,谈得最多的还是《庄子》。那时候他的读者多得很。《昭明文选》说庄子的书应该是一群好朋友坐在这里,找一个十四岁的姑娘给我们朗诵庄子的《秋水》篇,这才是一种享受,这正是懂得文学的人才知道怎么去阅读《庄子》。因此,虽然有很多谬论,但是我们理解他,原谅他。

流沙河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第五卷)

    中华家训(第五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多学科视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多学科视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宗教观、历史学、文艺学的中国化;并分析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人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力求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 孟子

    孟子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西洋文明的本质

    西洋文明的本质

    本书收录了胡适先生的《西洋文明的本质》、《论中西文化》、《西洋哲学史大纲》、《人文运动》、《近代精神的先驱者——培根》等文章。
热门推荐
  • 浴雪成魔

    浴雪成魔

    内容简介:百年一遇的雪之女神转世,却因她天生灵力被魔界给抢先一步带走“哇!这里好美啊!漂亮哥哥带我来这里是让我以后都住在这里吗?”顶着一张比女人还好看的脸的他冷漠的看着眼前的小萝莉,心里想着:“美?有意思!难道她就不怕?”站在有些诡异的魔域殿正中央,小萝莉竟然自顾自的转了好几圈,仰着头环视着这里的一切“漂亮哥哥,这里是你的家吗?”她完全忘记了刚刚还躺在她身边却早已死去的双亲他见她依旧如此的称呼,嘴角不断的抽搐着,终于忍不住,恨恨的说道:“不要叫本尊漂亮哥哥,叫魔君!”“魔君哥哥,你还没告诉我刚刚的问题呢?”“……”某人无语……“子言,你真厉害!”某女遇到了她人生当中另一个让她心痛的人“子言,魔君哥哥会同意我们在一起吗?”“子言,我们真的在一起了吗?”……总之就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小萝莉,因为一切的一切而蜕变成一个满身伤痕,满心怨恨的混世小魔女
  • ①号院:魅惑王子vs华丽公主

    ①号院:魅惑王子vs华丽公主

    (【院·街】姐妹文)绚烂夺目的皇城里,创造了一位比王子还要邪魅,比骑士还要帅气,比恶魔还要霸道的顶级皇子。当华丽公主出现的那一刻,温柔冷酷的殿下看上了她,一条宝石蓝碎金项链刻印着两人的未来。而此时,魅惑皇子却霸道的在她脚踝上深深的烙印下他的专属皇冠。未来,由抽签决定,切勿轻易调换。当命运之轮启动的那一刻,我的公主准备好了吗?
  • 傲世轻狂:逆天大小姐

    傲世轻狂:逆天大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特工,本想金盆洗手和家人幸福的生活,不料,退出组织的前一天,父母离奇失踪,而她却遭到A国的追杀,落入异世。而且砸在了某个小疯子身上,什么?返老还童,不过还挺年轻的。没事没事,本小姐照样在这里混的风生水起!场景一:“还不快拜见师父?“一位古道仙风的老者说道,“拜见师父,祝师父狐如东海,兽比南山,鸡祥如意,猩想事成。“某女腹黑一笑“你到底是不是我徒弟啊!”老者有一种吐血的冲动,“反正不是很愉快的答案!”某女淡淡的飘出了一句话。场景二:某女嫌弃的看着某位大爷:“苍天无眼啊,这货到底是不是人啊!“见某位大爷抛了个媚眼,翘着二郎腿:“本尊是不是人,你试试就知道了!”
  • 神剑门

    神剑门

    在这片混乱的天地间,有一片神之大陆,大陆上的武者有着等级,门派,势力,阶级层次的划分,一位少年带着满腔热血想改变这片大陆。集热血,搞笑,玄幻,武侠的小说QQ讨论群《30435858》
  •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启示录

    神启示录

    神启墨文的问世导致大陆巅峰的宗师与圣人出手抢夺,至神启墨文最终分散大陆各大宗门,固为神书残卷!天宫那人会是世间修行者的敌人吗?神书残卷与和名叫差闲的少年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 贪恋之名

    贪恋之名

    每个故事都是独立存在的。瑾瑜和秦野凉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故事。后来懒得起名章节名字就顺带当作安利歌?
  •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字路口的抉择

    十字路口的抉择

    时光飞逝,转眼间沙漏已流完,人生如戏,戏里戏外都不会尽如人意,人不是全完美的他,和她的是三年同学,她,只是一位普通的轻花痴而已他,在她们班她喜欢听他唱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当她终于迫不得已要选择的时候,她又该如何选择呢
  • TF请再爱我一次

    TF请再爱我一次

    “我爱你,你难道不知道吗?”男孩儿撕碎了心的对眼前的女孩儿说。“知道,我也爱你,但是我们现在还不能回到以前。”“没关系,我会一直等你的。”王俊凯,梁淼萱他们会在一起吗?敬请期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