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0800000010

第10章 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

二○○六年五月在苏州召开的“贾平凹作品学术研讨会”上的讲演。

在中国,散文应该是最成熟、也最悠久的文体。但是,到了二十世纪,小说为王了,散文的影响力却在衰微。故事已是新的阅读主宰,虚构成了作家最为看重的才能,没有人再愿意听作家们的絮絮叨叨了,这个时代所热爱的,更多的是欲望和传奇。然而,当故事越来越变成胡编乱造,当虚构也成了精神造假的幌子,散文的写作,似乎也在偏离真心和自然的轨道,加入到了虚假写作的合唱之中。一方面是伪造的自我大量出现在当代散文中,另一方面是文化关怀和知识崇拜几乎窒息了散文的自由精神——随着文化大散文的兴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写作,正在进入一种新的公共写作的时代:经验类型,话语方式,精神指向,都有着相类似的边界,无非就是历史调查和人文山水。这场话语变革,由余秋雨所开创,却被更多没有个性的写作者所模仿。于是,散文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弥漫着尚大之风,举目所见,都是宏大的历史追溯和山水感叹,唯独见不到那个渺小、真实的个人。

这可能是当代文学最重要的困境之一了:在一种写作的背后,却看不到一个真实的人。在这一点上,小说、诗歌或许还有技巧可以掩人耳目,但散文是本色的文体,很难作假,它不像小说,可以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站出来说话,散文必须直接面对读者,随时向读者发言。所以,余光中先生曾说,“散文家必须目中有人”(《余光中散文·自序》),散文是无规范的,它比小说和诗歌更为“近人情”(李素伯:《小品文研究》),更反对制作,它崇尚自然,向往兴之所至,本质上说,它是业余的文学。所以,我对那些专以写作散文为业的人,历来是很讶异的,我不认为他们的专业姿态能帮助他们写出真正的好散文来。

当代的散文实践可以证实,我的这一判断并不是空穴来风。至少,现在进入我视野的最好的当代散文家,绝大多数都不是专业意义上的,反而是客串和业余的身份,使他们写出了令人难忘的散文篇章。比如,汪曾祺、王小波、贾平凹、李国文、史铁生、韩少功、张承志、余华、叶兆言、铁凝等人,他们的文学身份更多的是小说家,而于坚是诗人,余秋雨原是理论家,他们的散文写得好,难道仅仅是出于偶然吗?不,也许,它不过进一步证实了我的设想:如何使散文更好地成为“业余的文学”,才是散文的出路和正宗。

而在散文反对专业写作的运动中,小说家秘密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对散文的介入,大大地改变了散文的边界和疆域。在最需要对人和事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地方,在如何应用语言更好地贴近自己的心灵这种话语实践上,小说家似乎拥有天然的优势。在此之前,散文写作的一大弊病,就是过度抒情,不知节制,结果把散文越写越狭窄,越写越滥情。散文写作的一大弊病,就是过度抒情,不知节制,结果把散文越写越狭窄,越写越滥情。小说家散文兴起之后,过度抒情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克制,这大概跟小说家长于叙事而不长于抒情有关,他们更注重经验和事实,更注重自我存在的心灵印痕。这种散文的崛起,使散文在事实和经验层面上的面貌发生了改变,凌空蹈虚的东西少了,细节、人物和事实的力量得到了加强,作家开始面对自己的卑微而真实的经验,以及自己在生活中的艰难痕迹。“我”开始走向真实。

记得多年前,汪曾祺先生《散文应是精品》一文中曾经谈到小说家的散文:

小说家的散文有什么特点?我看没什么特点。一定要说,是有人物。小说是写人的,小说家在写散文的时候也总是想到人。即使是写游记,写习俗,乃至写草木虫鱼,也都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是有人物”,“总是想到人”,寥寥几字,说出了散文写作的正大一途,是要和人物相关。多少人写散文,事是真的,可情却抒发得太飘,太张扬,结果,人物也变得虚幻而摇晃起来;而一些小说家写散文,或许还偶尔使用小说的虚构技巧,但他们在人物的精神和情感指向上不务虚,实在,人物反而立住了。读这一类“有人物”的散文,慢慢的,就仿佛和作者笔下的人物成了“邻居”,成了熟人,书放下了,你还会深深地惦念着他们。“总觉得自己跟作者同在这个世界上,所谈论的也正是这个世界里的事;即使读者被骂了被讥讽了,也会发生反省或者愤怒,但决不会看得漠然,认为同自己决不相干。”(叶圣陶:《关于小品文》)

散文写作应该面对人物,面对个人;散文家只有学会了如何与自己说话,他才能向许多人说话。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在散文家的笔下,是藏不住的,它随时会站出来向读者发言。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在散文家的笔下,是藏不住的,它随时会站出来向读者发言。比如,我听到不少人在说,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阅读起来有困难,因为它没有一个核心情节和主要人物,而是以生活流的方式来写乡土中国,这种写法是一种探索——它是否成功,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意见。但是,读过《秦腔·后记》的人,几乎都承认,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散文。这或许正应了上面的说法,小说是戴了面具的写作,是利用角色在说话,可是写《秦腔·后记》的贾平凹,是在写散文,是自己站出来发言,他对故土、对亲人的赤子之心,一旦揭去了伪装,那就完全袒露于天地间了。刘志荣说,《秦腔·后记》“写得那样朴素感人,让人感觉他的散文是写得越来越好了,如果他能完全放开心态,像写散文那样写这部小说,在艺术境界上会截然两样”。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

其实,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自《废都》事件之后,贾平凹每出版一部新的小说,都会引起较大的争议,到了《秦腔》,更是出现了很多针锋相对的意见,但是,关于贾平凹的散文成就,文学界似乎有公认,并无太大的争议。同一个人的小说和散文,引起的是读者截然不同的反应,这在国内文学界并不多见,值得研究。贾平凹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在一次和我的对话中说:

对我的小说和散文,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小说写得好,有人说散文比小说好。我是有些倔,你要说我的散文比小说好,我就偏不写散文而去写小说;你说我小说好,我就又这一阶段主要写散文了。经常有这种情况。……我写散文最多的时候,是我心情极不好的时候。散文和小说比,小说是虚构性的东西,散文则更多的是作者跳出来的。

梁实秋说“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论散文》),这话是对的,贾平凹的散文,表达的正是贾平凹这个人,他是“跳出来的”,所以我常常能在他的散文中,读到辛酸和悲凉,这种感觉,比读他的小说时要强烈得多。

贾平凹的散文,早期也有一些文字稚嫩、感情直白的篇章,但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散文,多数都率真,自然,朴实无华,情感充沛,在语言上,尤其令人回味不已。即便是一些不喜欢他小说的人,也承认他在散文的语言和文体上,独树一帜,很多篇章,即便是掩去作者的名字,也能从语言风格上辨认出是出自他的手笔。他是一个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调和语体的作家。

他的散文,笔触是松弛的,感人的原因是它里面藏着作者的真心。难怪三毛看了贾平凹的散文之后,在给他的信中会说:

看到您的散文部分,一时里有些惊吓。原先看您的小说,作者是躲在幕后的,散文是生活的部分,作者没有窗帘可挡,我轻轻的翻了数页。合上了书,有些想退的感觉。散文是那么直接,更明显的真诚,令人不舍一下子进入作者的家园……

这是很多读者都共有的感觉。在当代,当越来越多的人把散文写作变成了一种养病的方式时,散文如何才能从心出发,吐露真言,便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散文就容易落入旧话语模式里,要么人云亦云,要么昏昏欲睡。

真正的散文,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依附在陈旧的话语制度上,平庸地谈论一些大而无当的公共话题。真正的散文,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依附在陈旧的话语制度上,平庸地谈论一些大而无当的公共话题。只有在语言中将自己那充满个性、自由且有锐利发现的感知贯彻出来,将文字引至思想、心灵和梦想的身旁,精神的奇迹才会在语言中崛现。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福斯特才有“假如散文衰亡了,思想也将同样衰亡,人类相互沟通的所有最好的道路都将因此而切断”的说法。今天,散文生产上的庞大数量之所以无法掩饰散文自身的贫乏,就是因为散文的写作普遍落到了公共话语的俗套之中,写作者援用的也多是被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作用后的语言方式。个人精微的感觉,独特的心灵敏感,语言的及物能力,以及细节的准确力量,往往被悬置在一旁。比如,当下追思古迹、缅怀历史的大散文获得了崇高的地位,赞美者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其中的文化关怀、悲悯之情,然而,这些文化关怀、悲悯之情又有多少来自于作者的独创?

贾平凹也曾提倡“大散文”的概念,但我认为,这并非意在追求散文言说方式上的大(因为这样的大,往往导致空和虚),而是倡扬一种散文精神的大境界、大气象。贾平凹自己就是这样实践的。他的散文,说书,说话,说人,说事,说生说死,谈奉承,请客,花钱,谈房子,打扮,玩牌,都是从微小的细节入文,趣味生动,精神也自在,没有陈规,整体上还给人许多开阔的想象。我想,散文之大,应该指的就是这种从小而大的大;事是小的,但精神是大的。我想,散文之大,应该指的就是这种从小而大的大;事是小的,但精神是大的。如果反过来,事是大的,精神却是小的,那散文的气象和格局就完全不同了。当今流行的许多散文,其实就是这个套路,作者一下笔,就摆开了架势,见到一块石头或一个古迹,就从《诗经》或古希腊开始说起,不断地往历史或精神的高大结论上去升华,结果,我们一旦想在文字里感受作者自身的精神气象,却发现是一个结结实实的无。空的,没有根,甚至连自己的心都没有抖动一下。这样的散文日益泛滥,不过是在扩张散文本已十分严重了的语言造假而已。

因此,我喜欢贾平凹散文里那种实在的、生活化的基础部分,它虽是一些细节和经验,却使贾平凹的散文有了坚实的物质外壳。上面说的那些散文的弊病,有一个根本的症结,就是缺乏有力的物质外壳,只是一味地感怀,沉思,感慨,怨叹,激愤,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升华,朝一个假想的精神目标一路务虚下去,但我们一直看不到散文的物质基础究竟建基于哪里。没有物质性的散文,就像是没有身体的灵魂一样,是没有家的,不真实的,苍白而乏味。贾平凹的散文不是这样,他是赋予了散文以丰富的血肉的,他不凌空蹈虚,而是从平常心出发,以细节和事实见出精神的底色。他的散文开头,往往是再平常不过了:“父亲贾彦春,一生于乡间教书,退休在丹凤县棣花;年初胃癌复发……”(《祭父》)“我突然患了肝病,立即像当年的四类分子一样遭到歧视。”(《人病》)“和女人在一起,最好不提起说她的孩子——一个家庭组合十年,爱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里只是孩子,把鸡毛当令箭,不该激动的事激动,别人不夸自家夸——她会全不顾你的厌烦和疲劳,没句号地说下去。”(《说孩子》)“通渭是甘肃的一个县。我去的时候正是五月,途经关中平原,到处是麦浪滚滚,成批成批的麦客蝗虫一般从东往西撵场子……”(《通渭人家》)但是,我们再读下去,就会发现,贾平凹的散文其实是不平常的,因为众多物质性元素(坚实的细节和经验),支撑起了他散文内部精神流动的河床和气势。贾平凹的散文其实是不平常的,因为众多物质性元素(坚实的细节和经验),支撑起了他散文内部精神流动的河床和气势。比如,他说父亲的坚韧和爱,“我记得父亲在邻县的中学任教时期,一直把三个堂兄弟带在身边上学,他转到哪儿,就带到哪儿,堂兄在学生宿舍里搭合铺,一个堂兄尿床,父亲就把尿床的堂兄叫去和他一块睡,一夜几次叫醒小便,但常常堂兄还是尿湿了床,害得父亲这头湿了睡那头,那头暖干了睡这头。”(《祭父》)他说通渭缺水,“一间私人诊所里,一老头趴在桌沿上接受肌肉注射,擦了一个棉球,又擦了一个棉球,大夫训道:五个棉球都擦不干净?!老头说:河里没水了嘛。”(《通渭人家》)他说自己得了肝病的窘况,“我有我的脸盆、毛巾、碗筷、茶缸,且各有固定的存放处。我只坐我的坐椅,我用脚开门关门,我瞄准着马桶的下泄口小便。他们不忍心我这样,我说:这不是个感情问题!我恼怒着要求妻子女儿只能向我作飞吻的动作,每夜烧两盘蚊香,使叮了我血的蚊子不能再去叮我的父母,我却被蚊香熏得头疼。”(《人病》)

——这些我称之为散文的物质外壳的部分,是呈现散文精神的基础,也是连接作者与散文之间血脉的关键,它可能是琐碎的,实在的,不经意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的散文似乎并不缺少精神性的抒写,缺的正是有价值的物质元素。什么是散文的物质性,我觉得贾平凹的散文作了很好的回答,散文的物质性就是大量经过了内心发现和精神省察的事实、经验和细节,它们在散文中的全面建立,使心灵的抖动变得真实,也使那些徒有抒情、喻理之外表的散文在它面前变得轻佻而空虚。孙犁说,“贾平凹是有根据地,有生活基础的。是有恒产,也有恒心的。”(《贾平凹散文集序》)这个“根据地”和“恒产”,就是贾平凹散文的物质外壳,也是他的心灵和精神得以显现的秘密通道。

散文光有物质外壳当然是不够的。我之所以在此特别提起这种物质性,其实是想说散文也是有身体的,而反对散文一味地沿着现有的务虚的路子走下去。只有把散文写实了,才有真,才有心的参与,这就好比我们要想真正认识一个人,必须要见到他的身体一样。物质是我们认识事物、探索精神的基础。但这只是散文的一部分,好的散文,在物质元素之上,还有作家的精神发现和心灵看法,可这也必须是与散文的物质性相结合而生的。——事实、经验和细节之上,贯彻着作家的精神发现和心灵看法,这就是散文最重要的两个维度,它的完美结合,才能产生好散文。事实、经验和细节之上,贯彻着作家的精神发现和心灵看法,这就是散文最重要的两个维度,它的完美结合,才能产生好散文。

尽管作家余华在他的随笔集《我能否相信自己》的开篇就引用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教导自己的弟弟时说的一句话:“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并坦言自己被这话“深深吸引”。我想,这话从某一个角度上说是对的,但如果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没有“看法”的“事实”也可能是一堆垃圾。以卡夫卡的小说为例,《变形记》中人变成甲虫这一“事实”,无论如何都是简陋而粗糙的,如果没有卡夫卡在这只甲虫身上寄寓的对这个世界的崭新“看法”,这个“事实”不会有任何意义;《饥饿艺术家》里的艺术家拒绝进食这个行动本身是“事实”,但他说“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时,就是发表“看法”。——这个“看法”对小说太重要了;还有,《诉讼》中K被无端处决是“事实”,但他死后,卡夫卡接着说“耻辱却依然存于人间”,这同样是“看法”,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看法。在我看来,卡夫卡正是通过这些经典的“看法”影响他身后的作家们的。

——如果用这个角度来观察当代散文,你会发现,许多散文,要么没有“事实”和“看法”,要么“事实”和“看法”太多,总是难以达到“看法”(精神发现)和“事实”(物质元素)的平衡和结合。贾平凹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散文,“看法”往往与“事实”并举,而就在这个时候,散文的境界也变得开阔起来。他甚至专门写了不少以“看法”为主体的散文,像《看人》、《闲人》、《关于女人》、《关于父子》、《说房子》、《说花钱》、《说死》等,都很精到,原因在于,贾平凹不空洞地谈看法,他的看法总是建基于生活的细节之上,是从文字里面生长出来的。在《人病》中,他说,“当他们用滚开的热水烫泡我的衣物,用高压锅蒸熏我的餐具,我似乎觉得那烫泡的、蒸熏的是我的一颗灵魂。我成了一个废人了,一个可怕的魔鬼了。”这样的“看法”就是一个肝病患者的切肤之痛。还有一些“看法”,贾平凹是将它隐藏在事实中的,比如他说:“有三种人我是不知道该怎么对待的,一种是喝醉酒了的,一种是给你说好话的,一种就是念他文章让你听的。”(《我读李宗奇散文》)“出奇的是这么个地方,偏僻而不荒落,贫困而不低俗;女人都十分俊俏,衣着显新颖,对话有音韵;男人皆精神,形秀的不懦,体壮的不野;男女相间,不疏又不戏,说,唱,笑,全然是十二分的纯净呢。物产最丰富的是红枣,最肥嫩的是羊肉。于是才使外地人懂得:这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瘠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延川城感觉》)幽默的叙说中,自有一种他对人事的洞察。甚至在谈到一些文学问题时,贾平凹用的也是这样的话语方式:

……语言好比花朵,少女插戴头上能增添妩媚,而老妪戴在头上却十分的妖娆。好比酒要醇香,茶要清淡,水要无色无味,这才恰到好处,少一分则欠妥,过一分则质变。

有人说,好的散文是悟出来的。悟其实就是看法。贾平凹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悟的散文家。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个用心观察世界的作家。尽管贾平凹的散文中也有应景的文字,但我所看重的是他在散文中呈现自己,表达内心,而且,他为自己的呈现和表达找到了一种方式,那就是通过事实、经验和细节来说出看法。他的散文,既有小说家的实(物质性),又有思想者的悟(精神性),有趣,也有味道。其实,散文的写作并不复杂,往往在你握住“事实”和“看法”,并为之找到了最精确的结合点和表达方式的时候,好散文就产生了。而贾平凹自己说,“天地贯通以后的人才能写散文,才能写出好散文”——他的散文后面,站着他这个人,因此,他的写作,以我看,也是努力往这个方向走的。

同类推荐
  • 白话论语

    白话论语

    国人历来推崇孔子,孔子是大教育家,是教师师祖。从古至今,《论语》译本不少,但大多数不适于普通民众,往往是注释类居多,有些实用的,又辞藻过分华丽。本册书稿注重实用性,通俗易懂是其立足之本,即使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极易入门的。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古燕新声

    古燕新声

    本书收录了近十年在固原一中就读的学生作品,分为初中部分和高中部分。
  • 上帝呀,你挨过饿吗?

    上帝呀,你挨过饿吗?

    本书作者作为第69084号犯人,引导读者游历了普拉索集中营,再现了一个犯人的体验。他既跌入了情网,同时又目睹了自己的父亲在那里被处死的场面。作为辛德勒名单上的男犯第247号,他讲述了自己在辛德勒工厂里幸存下来的经历和战后与妻子难忘的重逢。本书是作者对充满恐怖时代的回忆。无论是讲述法西斯对克拉科夫的轰炸,还是在残酷的集中营里无情的饥饿,作者在写作时对大屠杀的叙述自始至终都是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DoomsDay罪恶冕

    DoomsDay罪恶冕

    世界的末日、人类的末路;这个世界,又谁与争锋!?丧尸、异形体、病毒原形………叫嚣着游荡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失去法律的约束、那人心深渊处伏蜇以久的罪恶、终于败露!犯罪、那又如何!?这崩坏的世界、这错乱的程序、以无法恢复!世界的终极、人类的永恒;在一次做出选择!弱肉强食、以成为这个世界的准则!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噩梦!可惜、它不是、一切都无法改变、一切都以毁灭!这个世界、最终、令我沦落为—罪—恶—冕!
  • 神宫斗士

    神宫斗士

    千年之前,圣灵龙铠甲斗士以一己之力挫败魔宫,换来次元大陆千年之和平。千年之后,废柴小子身负使命和仇恨,面对魔宫的蠢蠢欲动,能否力挽狂澜?有华丽无匹的铠甲技能,也有精彩绝伦的武技格斗,更有数不胜数的美女,这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且看小子破茧成蝶,一步步走向巅峰,成为万人敬仰的神宫斗士。
  • 异世绝尊

    异世绝尊

    繁华异世,暗流涌动。吾虽为败家废物却身处险境,阴谋诡计,杀机四伏。吾名绝邪,本性却邪。皇朝之上翻手为云,江湖之中覆手为雨。武道之途,亦是千般造化流转于心,万种功法信手拈来。待吾手掌乾坤握造化,你命由我不由天!“什么?!你说他叫上邪尊?!”一代枭雄此刻竟是闻风丧胆般声音颤抖道,“你可以与天斗,与地斗,就是不能和这个上邪尊斗啊!”(腹黑、热血、爽文)
  • 摸索着死亡

    摸索着死亡

    推理,悬疑,灵异,设局。一场惊心的棋盘,一个惊心的梦?他们都想要活着,却不曾想,一直在摸索着死亡……
  • 似此流年

    似此流年

    地球暂住委员会“姓名?”“呃呃....不知道。”“....性别?”“额....什么鬼?”“!!!为什么来这里?”“这个我知道!”“什么?”“找对象!”“噗。”执法人员口吐鲜血,倒在桌子上起不来。紫寂趁机偷偷摸摸的来到了地球。于是,一段美(虐)好(心)的爱情诞生了
  • 情man真珲

    情man真珲

    年华哗哗啦啦的奔腾着,吱吱呜呜的扭转着,滔滔汩汩的吞吐着,悄然无声的流淌着,可是谁曾经出现在谁的记忆里,这些恐怕只有自己知道。我是陆真儿,由于抗议老妈安排的婚事,在婚礼当天死乞白赖的执意请我的死党男闺蜜小林用棒球棒把我打晕,可是这个笨蛋小林下手也太重了,灵魂飘荡来到一个小山村。。。。。。难道说我、、死了?难道说我、、穿越了?太狗血了吧!不过、挺刺激的,穿越就穿越吧!继续发扬小强打不死的心态!
  • 幻星神之重生

    幻星神之重生

    曾经的辉煌,变成如今的躲藏,英勇的幻星神拯救者……
  • 谋士无双

    谋士无双

    东汉末年,张角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天下大乱。东边合流千里,西边阴阳极武,南边止战梁山,北边群雄虎踞……各家主公崛起于阡陌,争霸在司州,谁能一统天下,入主洛阳?
  • 新未来佛

    新未来佛

    举头三尺有神明,人间早已失德,仙佛何在?叶知秋,偶得三足造化青鼎,立无上功德而成未来佛,荡洗浊浊红尘,开万世不朽圣堂!世尊曰:“三千众生相,三千未来佛!”
  • 深夜,请给我半支烟

    深夜,请给我半支烟

    从我被亲妈卖给人贩子,当了一个傻子的童养媳开始,我的人生就已经不在正常的轨道上了。被虐过,痛苦过,挣扎过,反抗过,伤过也爱过。当我被人踩在脚下如同蝼蚁一般的时候,我咬牙发誓这辈子要做人上人。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我擦干眼泪,涂上红艳的口红,笑靥如花,穿梭在这繁华的都市霓虹之中。若有天你看见一个落寞的女人在深夜的街头抱头痛哭,无需他言,请递给她半支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