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建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首先,我们这代人就生活在现代主义建筑的环绕之中。放眼望去,城市被整整齐齐的方盒子建筑塞满。但是现代主义的艺术却离我们比较远,因为早在上个时期六七十年代,现代主义就已经开始式微。所以现在让我们重新翻开这段历史,回顾一下那段席卷全球的浪潮。
上一篇关于芝加哥学派的论述中,很多现代主义的理论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但是真正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还得从1851年那一次万国博览会上说起。
十九世纪的欧洲大陆,工业革命的进程正在飞速前进。人们的发明创造像井喷一样,各种被称作幻想的事情在不断被变成现实。而创造这些奇迹的人们也被自己的创造所震撼,所以人们的信心也在不断高涨。这个时候,作为老牌工业国家,工业革命的第一个受益者:大英帝国,准备举行一场展览会,来展示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而这次博览会的展馆,就是被我们称作“水晶宫”的巨大玻璃盒子。作为史无前例的创举,这次的博览会的展馆也成为了现代主义建筑的一座丰碑。
水晶宫是世界上第一座全部以玻璃、钢铁为材料建造的大型建筑。它创造了功能主义建筑的先河。现今很多论述现代主义建筑的书籍,仍旧喜欢在第一章把水晶宫提出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一定和工业革命脱不了干系。钢铁和玻璃开始作为建材的大量使用也标志着建筑的建材也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利用钢铁和玻璃,水晶宫成功地挑战了跨度。而接下来的这个工程则成功挑战了建筑的高度,那就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这座高达300多米的巨塔全部由钢铁造成。和水晶宫一样,他也被视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标志。凸显结构的钢铁桁架被暴露在空气之下,整个铁塔具有一种力学的美感,说了这些之后,我们不禁要问。现代主义建筑是不是工业革命时人们对自然的挑战呢?答案显然是不。现代主义其实更多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对建筑的理解,对美的理解。
首先是对建筑的理解,这就涉及到一个听起来很哲学的命题:什么是建筑。现在的我们或许会很快脱口而出:“建筑不就是房子嘛。”建筑不过是支撑物托起了遮蔽物,为人们搭建出一片与外界不同的空间。这里面比外面暖和或凉爽,外面有雨雪风霜里面却没有,外面是野兽和外敌,里面是亲人和朋友。人们在这块空间内或生或,或劳作。这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对于建筑的理解,这也是现代主义者对于建筑的理解。但是在他们之前,建筑都是矗立在大地上高高的构筑物。不合理的跨度和尺度带来不合理的空间。那些建筑是为王侯将相立命的。装饰着复杂线脚和雕饰的古典立面,不过是为了赞颂那些手握重权的人物。但是建筑,本就是应该为人们遮蔽风雨的啊。
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城市化。学过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英国有一个“圈地运动”。看起来是牧业绞杀农业,其实是工业在兴起。农民在大工业生产的威胁下,最终离开了生养他们的土地,他们来到了城市。城市里有工厂,城市里能有一口饱饭吃。但是那时候的城市或许仅仅只能给他们一口饱饭,却不能给他们一片遮蔽风雨的场所。城市里的建筑失去了固有的意义,那些贵族和资本家的宅邸岂是这些小市民能够负担得起的?哪怕仅仅是这些石制建筑其中的一小间,对于工人们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
这时候建筑师便站了出来,他们为庶人立命。这就是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们的主要创作往往是住宅,廉价的、简单的、为工人们设计的住宅。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大创举并不是所谓的简洁的立面、简约的装饰、长排的窗户、干净的白墙。现代主义建筑真正伟大的地方在于它们是最早的为平民所建造的建筑。这个社会第一次把目光聚焦在平凡的人身上。这便是现代主义对于建筑的不同理解,建筑就是建筑,是人们的遮风避雨之所,不是权与力的纪念碑。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美学上的理解。美这种东西是一个很难拿捏的东西,一个人觉得是美的,另一个人不一定这么认为。一个民族的美学观念,另外一个民族或许会完全不接受。所以人们在美学的道路上总是摸索着前行,但实际上还是碰壁的时候多一点。
比较初级的美是一种对具象的追求,比如柱式。最早的柱式来自于对人体的模仿,而后渐渐抽象出一下相对固定的柱式。柱头上的雕饰和线脚,多来自于身边的事物。比如科林斯柱式上的忍冬草。到了巴洛克时期,各种装饰开始变得更为纷繁复杂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到了十九世纪,一切都变了。
我们可以用绘画来做一下类比。现代艺术之前的绘画一直追求的都是具象的模仿,我们最早对绘画是否美丽的评价不就是来自于“看着像不像”么?照相机出现之后,以前那些靠着画宫廷肖像画为生的艺人就难免要遭受到打击。艺术界的思潮涌动,画家反而从严格的比例和透视中解脱出来,比如印象派的出现。艺术家开始背着画架轻轻松松去野外绘画,追求那种飘渺的艺术意境。而后绘画一路发展,现代派终于出现了。代表人物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毕加索。
现代派的背景是怎么样的呢?其实说到底是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美的理解从刚开始的具象变得抽象,因为抽象,所以深刻。
一块石头从高处落下,我们一开始只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它的运动虽是一条直线,但是在我们看来杂乱无章直到有人努力去看,最后得出结论:“F=ma”!复杂的运动最后归于这么一个具有规律性和美感的公式之中,人们为之欢呼雀跃。这就是现代主义对于建筑在美学上的理解。对待美要超越表象,直达本质。所以现代主义建筑是一个表里如一的学派,它的理念和做法都是那么的简单耿直。丛兴起到衰落的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它一直都秉承着这个理念,并矢志不渝。而这些理念在今天未必已经过时,在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成为昨日黄花的今天,它的信仰仍旧那么高贵。